第479章 丁卷 欲求千般望

第479章 丁卷 欲求千般望

第479章丁卷欲求千般望

和宋道阳谈妥之后,陈淮生便回转云中山。

前期的情报收集工作苟一苇已经在做了。

既然确定了东河渔场这个目标,苟一苇就早有准备,围绕着东河渔场各方面的情况都在一一纳入视线。

两名紫府真人,三名筑基,八名炼气修士,所有情况都已经汇总拿了回来,然后要做一个精准的分析。

不打无准备之仗,既是陈淮生的信条,也是苟一苇这么多年来悄无声息地在大赵充当劫掠大盗,频频作案,但既没有被暴露,也没有被反杀的倚仗。

陈淮生不相信这么些年来,苟一苇就只和自己合作过那么一回,要支撑其他自己的生活,他肯定也还有其他门道。

但到现在苟一苇不但年逾古稀才晋阶筑基,却依然获得好好的,整个宗门里边似乎也没有几个人知晓他从事这個行当,单就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的不简单。

当然并不是说宗门高层就无人知晓这些事情了。

不用想也该明白商、朱、李等人多半是清楚的,但对敌对宗门采取这种手段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么?

就算是暴露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当年白石门不也一样持续对重华派采取各种打压手段,重华派也一样会以各种方式反击,到了河北,这种情况也不会改变。

月庐宗打垮了凌云宗,迫使凌云宗几乎退出了大半个卫怀道的势力范围,现在凌云宗并入了重华派,仅仅只能保留大槐山这样一个据点,甚至建立下院都还要犹豫不决,考虑月庐宗的反应,还不足以说明双方的恶劣关系么?

所以对东河渔场这个月庐宗的财源之一予以打击谁都会乐见其成。

当然,真要出了事儿,暴露了,宗门也会采取很委婉的说法撇清关系,个人行为而已,除非重华派准备对月庐宗全面开战。

既然决定了要干这一笔,陈淮生就开始行动起来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有些消息不必瞒人,也瞒不住,像道院里边,如方宝旒、宣尺媚她们就瞒不了。

听得有这样一场历练的机会,宣尺媚几乎毫不犹豫地表示要参加,方宝旒倒是无可无不可。

陈淮生最终准备把宣尺媚、凌凡和胡德禄、赵良奎几人带上。

如宋道阳所言,有时候一场历练顶得上三年修行。

尤其是处于瓶颈状态下,寻找不到突破契机,也许就需要这种破瓶的机会。

一个临战状态下的爆发就能让人灵感顿悟,鱼跃龙门。

而日常训练修行在心理上是始终无法进入到那种真实的特定状态下的。

胡德禄和赵良奎二人虽然修行努力,但在陈淮生看来始终没有达到他所期待的状态。

要说在灵材的补益上自己也给了他们足够的保障,而修炼功法上也予以了校准提升,可这种稳定渐进但却缺乏那种勃勃张力的修行进境还是欠缺了一些爆发契机,所以陈淮生才让二人也去感受体会一下。

法器、丹药必不可少,这样的战事无论怎么万全的准备都不为过,只不过当下白鹿道院相当拮据,陈淮生甚至不得不又在苟一苇那里借贷一笔,一边补充各种灵材物资。

三月廿三,一行人终于下山。

除了白鹿道院的五人外,唐经天把他的道侣以及一名师弟带上,一行三人,加上赵嗣天师徒二人。

唐经天的道侣还是那一位锦蕖宗的古韵春,不过陈淮生却知道唐经天在鬼蓬宗里还有一位年龄更年轻一些道侣,据说古韵春与那一位年轻女郎也是相处甚密,让他也不得不佩服唐经天的本事。

五年一别,古韵春的外貌几无变化,但灵境实力已经从炼气六重晋升到了炼气七重了,足见这一位资质也不差。

赵嗣天则把任无尘带上了,原本陈淮生是不同意的,但是在任无尘当面表现了一番其法术之后,陈淮生同意了。

比起其姐来,任无尘的进境更快,刚刚突破了炼气四重,这个进境令人惊叹,也让同行的胡德禄和赵良奎苦涩无比。

要知道当初他们来河北时,任无垢任无尘姐弟还是陈淮生从史唐庄招入宗门的,但五年过去,任无尘就已经撵上了他们了,就算是任无垢也已经炼气三重了。

人与人的差距就是如此之大,这也更坚定了他们要借重这一场历练来突破自身的决心。

苟一苇提前了三日下山,他要先行到天井道那边去联系他的情报线人,最后一次把各方面情报敲定。

东河渔场在天井道西南端的东河湾,黄河在这里拐弯,形成一个巨大的弧形水湾,东河寨宛如一头猛虎,耸立在这处深深突入河湾中的要隘山头上,虎视着河西的大唐与河南的大赵。

这也难怪月庐宗要安排近两名紫府真人驻扎在这里,这里位置委实太过重要。

虽说现在晋州名义上仍然被北戎人控制着,但实际上北戎人的影响力已经不太可能深入到晋州南部区域了,更多的还是地方宗门在做主,而晋南天井道的主人自然就只能是月庐宗了。

东河渔场名义上是一个渔场,但实际上是一大片面积广大的河湾。

在靠近河西岸与河南岸水势湍急,悬崖峭壁林立,根本无法打鱼养鱼,但是在靠近河北和河东,水势平缓,尤其是因为河东河北河岸崎岖弯折,形成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回水河湾,乃是上佳的天然渔场。

无论是来自大唐的,还是大赵的渔户,捕鱼养鱼都不得不渡过河中线前往属于晋州天井道的水域去,这自然就要受月庐宗的管辖。

从河西河南渡河前往河北河东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黄河乃是龙脉大河,宽逾二十里,河上南北东西气境截然不同,越是靠近河中线,气流变换越强烈,距离河面三十丈以上就是气旋乱飞,飞槎不渡。

黄河万里,但真正最适合渡河的地方就那么二三十处,比如天王渡、白马渡这些地方,就形成了最重要驿道渡口,方圆数百里的道路都要集中在这个渡口上渡河。

在天井道境内也有几处渡口,靠近东河寨的自然就是下游东门渡和上游的蒲口渡。

东门渡在东河寨向下游,也就是东面大概三十里地左右,蒲口渡则在东河寨弯曲水湾向北上游二十多里地处。

大河在这两处突然变窄,形成峡口,但这峡口也就是只有二十余里,又重新敞开,而这两边略微高一些的台垄高地,就成为了最合适不过的渡口。

这两处渡口也成为沟通大唐与河北、大赵与河北的天然要隘渡口。

陈淮生一行人一路向西南方向南下,一直到黄河岸边,才转道向西,穿过了整个卫怀道,从卫怀道向西进入天井道境内。

等抵达东河寨所在不到百里地的蒲州城时,陈淮生才独自一人南下,从东门渡渡河去了河南。

宋道阳和唐经天、赵嗣天他们会在这里暂留,而陈淮生则要去汴京城一行,联系碧蛟元君或者熊壮。

过河之后陈淮生就御风而行,一个人速度就要快得多,几百里地也不过一日就到。

进了汴京城,陈淮生先去了多宝寺塔下,看了当初双方约定的印记之处。

果然,熊壮已经留下了几次印记,按照约定是半个月一次,如果双方没碰上面,就会在半个月之后再来。

上一次是九日前,也就是说还有六日,熊壮会再来多宝寺塔下会面。

还有六日,陈淮生也不着急,苟一苇那边收集情况做准备也需要几日时间,现在他还可以联系一下碧蛟元君,先探一探碧蛟元君的口风,看看对方有无兴趣。

不是对这桩事儿有无兴趣,而是要看碧蛟元君现在的口味兴趣。

东河渔场所处位置乃是黄河龙脉中游最佳地段,大河所产的多种灵鱼水产都在这里汇聚,上下百里的大回湾,也是灵鱼最富集的所在,陈淮生就不相信碧蛟元君会不想一饱口福。

赤鲫也许不容易碰上,但是在黄河龙脉水下,还有诸如金脊裸鲤、黑王元鳖、青头雪鲂、钻天明鳅、银火乌鲟等名贵灵鱼,这些鱼类字其他江河中也都是见不到的,甚至在大河上下游都遇不上,只有在这大河湾里才能被渔户们赶上。

为此,陈淮生也早就在《三庭御膳谱》里专门挑选了几道专门的鱼菜,就是要在这事儿上把碧蛟元君的胃口吊起来,才能让对方入彀。

不过这事儿陈淮生还得要好生琢磨一下,是自己开门见山说明原委,还是曲线救国,寻找机会来谈,他还没想好。

陈淮生也想过,碧蛟元君虽然不太爱与人类打交道,但是并非不通世事,若是从长久计,最好还是坦然告知,还能留下一个好印象,而且对方也不会因此而计较什么。

自己在他心目中印象不错,若是因此而坏了印象,那就太可惜了。

思前想后,陈淮生觉得还是坦率一些更好。

(本章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山河志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侠 山河志异
上一章下一章

第479章 丁卷 欲求千般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