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先定日本,再定高丽
…
其实,江鸿飞都没想到,大元帝国攻占日本会这么顺利。
嗯……这么说,也不恰当。
在伐日本之前,江鸿飞就已经知道了,这个世界的日本,闭关锁国了太久,一切的一切都太落后了,大元帝国肯定能伐掉日本,进而使得大元帝国多一个钱袋子、一个粮仓。
只是,江鸿飞怎么也没想到,前前后后不到半年时间,阮小二等人就将日本王朝给消灭了,将日本八郡彻底并入到了大元帝国的版图。
原本,江鸿飞是想用孙静来代替闻焕章治理日本的。
倒也不是说,闻焕章没这个能力或者江鸿飞不信任闻焕章,而是之前江鸿飞觉得闻焕章太心慈手软了。
这在阮小二在日本京都搞大屠杀的时候,就不难看出来。
那段时间,闻焕章经常给江鸿飞上奏折,参阮小二嗜杀成性,认为这不是治理之道,他主张,大元帝国打下了日本之后,该以仁治治理日本八郡,彻底将日本八郡并入到大元帝国的版图。
江鸿飞仔细看过闻焕章给自己上的奏折了之后,觉得闻焕章的主张还是有道理的。
古往今来,上至蚩尤之战,下至一千多年以后还未停止的各场近代战争,战场的胜利常有,打败一个国家也很容易,但是仅靠杀戮,就彻底征服一个民族的,有吗?
有的征服者以胜者对于败者疯狂的杀戮为结束。
有人认为这是野蛮和残忍。
但也有人认为这是永除后患。
有的征服者,以好施仁政抚恤败者为结束。
有的人认为这是文明和人性。
但也有人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留有后患。
天下都是打下来的。
古往今来,开疆扩土的霸业都是无数英雄人物的志向。
那么怎样的征服者,才能算是真龙呢?
征服该用杀戮,还是施仁政同化?
《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一段话,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曹操所谓的真龙就是真英雄,真天子。
像刘邦,刘秀,朱元璋等等。
他们哪一个不是忍辱负重最后成功统一天下的?
诚然,征服是要靠杀戮的,但是,不能一味的以杀止杀,以战争止战争。
征这个词就是指征讨征战,是靠谁的军事实力雄厚取胜;
服则是指,天下太平后的仁政。
战争打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很容易的,而彻底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却不能单靠武力。
秦始皇统一六国靠的是秦国的军队,而征服六国靠的是文化。
美国只用空军就打败了南斯拉夫,但直到江鸿飞穿越的时候也没有把阿富汗征服。
所以征服寓意最主要的是那个服字。
聪明的君主,会以服为主,以征为辅。
而且,用服字征服建立的霸业时间一定会很长。
周朝所以能那么长,就是靠周公制定的周礼才让周朝统治八百年。
所以,用杀戮,来征服世界好像是行不通的。
二战时的日本军事力量何等的强大,在中国进行了长达八年的侵略,在南京对中国人疯狂杀戮,有征服中国人吗,历史的答案是:没有!
朱元璋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刚栽的小树苗,不能经常用手摇,刚长羽毛的小鸟,不能用手拔它的羽毛。
朱元璋这句话是讲给他的子孙和官员们听的,意思是要注意休养生息。
当然,朱元璋的主观意图并不是从老百姓利益为出发点考虑的,而是为了利益最大化。
所以说,利既能给人类带来生的希望,也会给人类带来毁灭,就看你如何把控。
有句话叫“过犹不及”,凡事要掌握好度。
这么一想了之后,江鸿飞叫停了准备去日本的孙静,而是正式任命闻焕章为日本总督,负责帮大元帝国治理日本。
不过话又说回来,江鸿飞虽然接受了闻焕章的建议,但也不可能对日本人太过放松,因为江鸿飞十分清楚,日本人对驻日美军是何等的尊敬。
所以,在任命闻焕章为日本总督的同时,江鸿飞也任命阮小二为日本八郡都总管,负责日本方面的所有军事,两人一人管文、一人管武,互不归属。
另外,向包括虾夷地的日本八郡移民五百万,以及从日本移走包括虾夷人、土蜘蛛在内的五百万日本人,已经正式开始进行了。
同时,在江鸿飞派遣的数千大元帝国的官吏的治理下,日本八郡也开始逐渐步入正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给日本大换血了,可江鸿飞还是不放心。
所以,江鸿飞又让兵部将日本人灵根不错的,全都筛选出来,由大元军的将领率领,投入箕地,尽快结束箕地的战争。
话说,当初,大元帝国以雷霆手段将高丽王朝斩首,并迅速拿下高丽王朝的开京了之后,根据江鸿飞的最高指示,当时着急先完成大一统的江鸿飞,并没有向箕地派遣大军,而是只派了十万人马,让李俊、乐和等人以高丽奴婢和高丽平民组建军队,来帮大元军平定箕地。
最初阶段,江鸿飞的主张一点问题都没有。
杜壆和卢俊义率领大元军和箕军联军,趁着高丽王朝群龙无首,先后将江源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庆尚北道、庆尚南道、全罗北道、全罗南道全部打下,进而彻底占领了箕地南方。
可孙安和史文恭攻打箕地北方就没这么顺利了。
高丽王朝有一个僧侣,名叫妙清,以擅长阴阳秘术闻名于世,曾屡次请王楷临幸西京,并主张北伐金国,后被金富轼阻止,均未被王楷接受。
在大元军打下开京之前,妙清因缘际会地去了西京,并没有被大元军捉到。
妙清曾自称承袭高丽王朝初年禅师道诜所传的太一玉帐步法。
所谓太一玉帐步法,系高丽朝所盛行的风水图谶法之一。
据传妙清与其法弟日官白寿翰皆通晓阴阳之术,以诡诞不经之说惑众。
时有郑知常等人深信其说。
当时王楷的近臣金安、大臣文公仁等皆称扬妙清为圣人。
为了抗衡李资谦,妙清受到王楷宠幸,他说服王楷在西京的林原驿建立大华阙,王楷则封他为三重大统知漏刻院事,并赐紫。
这使得,妙清在西京的人中身份数得上数。
听说大元军攻占了开京,捉了王楷以及所有高丽王朝的王室和宗室。
妙清果断与西京官员柳旵、赵匡等起兵,国号大为,改元天开,自称天遣忠义军,声称“高丽已亡,大为当道”,迅速聚集起来数万人马。
与此同时,妙清趁乱迅速占领了高丽西京、黄海北道、黄海南道、平安南道。
李俊和乐和在得知了妙清组建起来反抗的力量后,一面任命孙安和史文恭各领一军,出兵讨伐;一面派人招安妙清等。
不想,妙清拒不接受招安,而是选择顽抗到底。
孙安和史文恭哪还能留手?
两人当即就率大军攻打起高丽西京来。
不想,高丽西京地势险要,城池坚固,两人率军轮番会攻,都无法攻克。
——这其实也不只是因为高丽西京地势险要、城池坚固,还因为箕军此前都是一些没怎么上过战场的高丽奴婢和高丽平民,他们根本就不会打仗,而江鸿飞又不让宝贵的大元军打这样的消耗战。
所以,一时之间,孙安和史文恭拿妙清实在是没有办法。
考虑到箕军确实实力不济,孙安和史文恭只能不予强攻,而是安营扎寨,长期围困,一方面训练箕军,一方面等着江鸿飞尽快伐掉王庆、南宋和方腊,抽出大元军的主力,来横扫高丽北方。
不想,孙安和史文恭的一时隐忍,反倒是让妙清做大了。
妙清靠着地利和箕军的无能抵挡住大元军的攻击了之后,大肆宣扬他自己的战绩,引得高丽王朝的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竞相来投。
——高丽王朝的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已经听说了,江鸿飞在开京公审,开京的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被大元帝国全都消灭了一事。不想步开京的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后尘的他们,毁家纾难,纷纷招兵买马,带着他们的奴婢,甚至亲自上阵,来助妙清抵挡大元军的攻打。
妙清因此势力大增,四处出兵,抢占地盘。
而控制了平安北道、慈江道、两江道、咸境南道、咸境北道的高丽名将拓俊京,见妙清势力如此之大,又见妙清愿意在救出王楷了之后,请王楷重新登基,便率领二十万高丽最能打的西军,也加入到抵抗大元军的攻打当中。
更麻烦的是,金国后来得知大元帝国消灭了高丽王朝,并成功夺取了高丽王朝一半的疆土后,果断地派遣使臣与妙清和拓俊京结盟,主动表示,在妙清和拓俊京与大元军交战的这段时间,金人对其控制区秋毫不犯,并且还愿意与之交易灵马、兵甲、粮草,甚至愿意出兵相互。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得知大元帝国和金国有不可化解的血海深仇了之后,妙清再也不提北上伐金的事了,改口表示,只要金国能助他们大为国复国,以奉金国为宗主国,年年纳贡、岁岁来朝。
金人和妙清一拍即合。
等孙安和史文恭将箕军训练的差不多了,杜壆和卢俊义将箕地南方也平定的差不多了,李俊和乐和又搞出来了二十万箕军,江鸿飞也灭掉了王庆和南宋了之后,妙清手下的人马就跟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到现在已经有了五十万之众,其中一半还是高丽王朝的正规军。
但即便是这样,孙安和史文恭也没有畏惧妙清和拓俊京,而是准备摩拳擦掌,一举就消灭妙清和拓俊京,攻取箕地,立下不世之功。
可就在这时,江鸿飞又要打日本,还从箕地抽走了大量的人马。
孙安和史文恭刚鼓足的劲,又泄了下去。
其实,孙安和史文恭所不知道的是,江鸿飞君臣这么安排,也是有他们的道理的。
这除了是因为,当时的日本更富饶,打下就能解决大元帝国缺粮、缺灵钱的难题,而箕地北方非常贫困,打下以后,没准还会成为大元帝国的包袱以外,还因为,江鸿飞君臣,想用政治手段瓦解箕地北方人民的抵抗。
大元帝国在得到箕地南方了之后,乐和在江鸿飞的指示下,对箕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际上也就是复制了大元帝国众多成功的经验。
首先,乐和废除了包括两税在内的高丽所有税制。
此时最大的两税,被乐和改成,每年只交一次——从得到土地开始(包括官府分的,也包括自己开荒的),第一年只交其所拥有的土地面积乘以一成均产粮食,第二年交其所拥有的土地面积乘以两成均产粮食,从第三年开始,每年都交其所拥有的土地面积乘以三成均产粮食。
与此同时,乐和在箕地南方实施了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烟叶税、关税、船舶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十九种税,并且对这十九种税制做了详细的注解。
乐和所制定的税制,也可以说是江鸿飞君臣所制定的税制,对流转额征税、对所得额征税、对资源征税、对财产征税、对行为征税,极为灵活,又极为巧妙,就以印花税为例,征税范围极为广泛,人们还自觉上交。
更别提,江鸿飞君臣弄出来的这套税制,在大幅度削减农民和穷苦人的负担的同时,税收还比以前多出了一倍,而这还只是目前发展之初阶段收到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收上来的一定会更多。
而税收的主要主体(商人富户),也不觉得难以接受,并且也都在积极维护这套税制。
为什么?
因为江鸿飞不同于以往的统治者,他大力鼓励通商,并解除了几千年以来加在商人身上的沉重枷锁。
此前,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
社会普遍存在四个阶层,即士、农、工、商。
士大夫、官员、举人、读书人等士人的地位最高,其次是农民和地主,然后是手工业者、工匠,最后才是商人。
商人备受歧视。
歧视到什么程度?
秦始皇“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意思是“崇尚农业,黜除工商,百姓由此富足”,然后又“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于咸阳”对豪富进行监视看管。
到了秦二世,更是荒唐:他将九类政治地位最低的人谪戍岭南,其中四类人与商人紧密相关,即:本人是商人、曾经是商人、祖父母是商人,父母是商人。也就是说,一旦曾经做过商人,三代子孙一律流放。
汉代之后到宋代之前,统治者对待商人的态度和套路,大多是同一路数,总是逃不出几个词汇:抑制、打击、抹黑、羞辱。其手法五花八门,有的实在是匪夷所思。如晋代,法律这样规定,做买卖的人,额头要裹上白毛巾,并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白毛巾上,脚上穿的鞋子,必须得一脚穿白鞋,另一脚穿黑鞋。前秦苻坚则下令商人不得穿金银锦绣,违者砍头。北魏法律规定商人永世不得做官。隋唐时代,也规定商人或商人的儿子不得参加科考。
(汉朝曾有过“捐官”一说,实际却是“买官”。但能买官的人,大多都是士族和那些耕读人家,没有商人的事。)
宋朝稍微好些,商人受歧视的程度比之前低不少,不过也不是说全无歧视。
总之,此前商人备受歧视,也没有任何保障,一旦国家缺钱,就开始用各种理由抄一波家。
而在江鸿飞建立的大元帝国这里,不仅出台了不少鼓励通商的政策,还将对商人的歧视全都废除了——只要商人缴纳政府规定的赋税,他们就享有普通公民享有的权利。
大元帝国对商业的大力支持,直接导致箕地南方变得空前的繁华。
这也使得箕地南方的人,生活迅速变得好了起来。
而妙清控制的高丽王朝的北方地区,可以说是一贫如洗,民众大多吃不饱、穿不暖,说其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都不为过,以至于其民甚至甘愿冒九死一生之险逃去箕地南方。
妙清等人为防止其治下之民逃走,设置了种种酷刑、种种连坐。
可是一点用都没有。
过了最初的热血和民族大义的洗脑过后,箕地北方起义不断,哪怕妙清不停的血腥镇压。
长此以往下去,都不用大元军攻打,其国也必亡。
总之,高丽北方,如今已经彻底被大元帝国给拖垮了,经济萧条,民众怨声载道。
这就是江鸿飞君臣要的效果。
恰在这时,大元帝国消灭了日本,从日本调来了数十万大军。
孙安和史文恭终于等来了兵强马壮,他们立即率军向着高丽西京挺进。
赵匡见大元军压境,势不可挡,便杀了妙清及柳旵父子,率众归顺大元帝国。
但赵匡提出,他想为大元帝国治理箕地北方。
这种事,李俊怎么可能同意?
赵匡旋即在西京再举反旗,推崔永为元帅,自己为副元帅。
鉴于西京地势险要,城池坚固,之前没能顺利攻克,所以,李俊、孙安和史文恭分兵三路偷袭西京,一举平定,赵匡自焚,崔永等被俘虏后斩首。
饱受妙清等人压榨的箕地北方的奴婢和平民,对大元军夹道欢迎。
乐和亲自前来主持公审、免债、分田、分粮……
接下来,大元军继续向北推进。
李俊亲帅大元军,与拓俊京大战了三次,三战三捷。
拓俊京见形势不可违,只能率众投降。
最终,只有五万多高丽军北上去投了金国,其它箕地和高丽人,纷纷开城投降。
高丽王朝也彻底成为历史,箕地的社会秩序慢慢稳定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