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突然的走马上任

第十八章 突然的走马上任

两个团队一划分,北斗三号项目作战室里的比拼气氛就浓郁起来了。

沈富生以方便讨论为由,让团队成员调整座位,朝自己的核心区域靠拢,硬生生把完整一片的办公室弄出楚河汉界来。当然这种划分和棋盘差别很大,沈富生的团队人多势众,占了四分之三的区域。孟星高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调着调着就被赶到了办公室大门附近,最尴尬的当属钱宇,坐到了正对门的位置,人来人往都从这过,看起来像个迎宾的前台。钱宇什么身份大家都知道,好几个人替身娇肉贵的小少爷委屈,孟星高更是主动提出跟他换,但钱宇本人却丝毫不介意,他把坐门口理解为项目组门面,每天衣着光鲜,闪亮登场,让每一个进出办公室的人都能欣赏到他的时尚装扮。

几天后,团队的另一名重磅成员刘建设的调动申请通过了。说是调动申请,不过走个流程,刘建设的存在就像那栋古旧的小楼,早已被人遗忘,审批上级盯着名字想了半天,才想起来部门确实有刘建设这么一个人。

离开那天,孟星高空手过来帮忙,他想无非就是带走些办公用品,能有多麻烦。结果刘建设把座位后面帘子一下拉开,居然露出一个小型的储物间,里面一排排到顶的架子上堆满发黄的资料和书籍。

“都要搬吗?这些可以搬到办公区吗?”孟星高疑惑地问。

“这些都是我的手抄笔记,不是未来院的资产。”

孟星高一看这架势,回去又是借拖车,又是叫人,五六个大小伙子,来来回回折腾好几趟。刘建设更是毫不客气,监工模样在旁边吆五喝六地指挥装箱,生怕颠着震着他的宝贝。

等东西如数搬走,刘建设缓缓走出小楼,抬头仰望上方,这时头顶上的阳光被层层叠叠的树荫撕碎,星星点点地洒在身上,像极了他第一次走进这里的那个午后。他当初项目失败使性子申请提前退休,领导屡劝不听,就给了他这个无人的角落冷静。他想也好,于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一晃眼好多年过去了,曾经在未来院声名远播的名字,很快被时间淹没,变得寂寂无闻。

几天前,傅晚明电话过来问刘建设能不能出来帮帮自己的关门弟子孟星高,当时,刘建设的心立马乱了。他感谢傅晚明这么多年一直记着他,时时上门拜访,让他记得自己还是一名航天科学家。这么多年虽然没有参与项目,但刘建设不敢忘记自己应该做什么,理论研究没有一天停下过。现在,傅晚明处理北斗三号这样关系重大的项目,依然相信他的能力,向他发出邀请,那一瞬间他差点不经大脑思考就答应了。

他问傅晚明,如果答应是不是说明他在逃避中荒废了,既然要重操旧业,为什么要停下来这么久,为什么不在前行路中反思,这些年,他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傅晚明回答是,你已经用了这么长时间反思过去的错误,现在又开始反思为什么要用五年时间反思,你到底还要反思多久?对啊,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自己却在这里逃避,不投入轰轰烈烈的巨变之中,却把时光垒在流沙之上,留不下一点痕迹。

刘建设折磨了自己两天,最后选择遵从内心,重启人生的下半场。

“我又出来了。”

刘建设对着陪伴五年的小楼喃喃说道,这语气,这表情,像“我胡汉山又回来了”的卷土重来,又像关了许久从某个地方放出来的死灰复燃,听得孟星高几人瑟瑟发抖。

不管怎样,孟星高总算有了助力。刘建设的适应能力是惊人的,在小楼里孤零零的岁月,并没有让他内里潜藏的话痨特质沉寂,和孟星高这群小年轻待在一起不过几天,就已经前簇后拥俨然一副老大模样。

午饭后,一群人紧密围绕在刘建设身边听得津津有味,刘建设先翻出各种发黄的重点刊物给大家秀了一把自己的论文质量和研究成果,随后又提及当初在海外参与天体物理研究,想回国遭遇围追堵截惊心动魄的经历,描述的语气好似美国大片,让所有人好生捏了一把汗,哄得钱宇更是一口一个大师地叫着。

刘建设不是那种沉醉于过去辉煌的人,享受了会一下小年轻的崇拜,又扯到北斗三号上来。要说现在未来院最着急的就是,如何做出满足国家要求的导航卫星方案,然后拿下份额和经费,进入正常的研发轨道。按照原来的做方案逻辑和流程,就是把大任务分解到十几个分系统团队,各自出分系统方案,然后拼凑到一起组成整星方案。可难就难在,现在孟星高有整体系统的思路,却没有做分系统的人才把方案继续细化。

这样的情形恰恰适合“不一般”的研发专家刘建设,与其被拉到对手的优势赛道,不如出奇兵,“其实卫星管理办公室给出的三个目标,性能最优,成本最优,自研比例最优,如果按照现有的这种从部件到整体逐层优化的方式,根本达不成。一个分系统性能最优,合起来整星就最优了吗?一个分系统能怎么降成本,减少几颗螺丝钉吗?所以,我们没有全部分系统的成员问题也不大,现在正是跳出细节,从整体来考虑问题的时候,大家不要泄气,我们赢面很大。”

如果沈富生此刻听到几人的讨论,一定会忍不住笑出声来,究竟是狂妄到什么地步才说得出这样的话。但把赢面很大直接想成必胜的几个人,没有一个质疑刘建设的论断,全部陷入如何实现的思考中。

“刘老师你看我说的对不对,三个目标中,自研比例最高我们可以先放一放,因为这是部件选型时候才涉及,性能最优需要部件和系统整体一起看,成本最优则需要从整体统筹,其中以卫星的载荷最影响成本,所以之前我想的就是从合并同类项开始。”孟星高看时候差不多了,重提当初的思路。

“按照这个思路,星高,你现在就可以带着大家寻找同类项。”

孟星高的团队成员很年轻,还没来得及扎根进入某个细分领域。但卫星的整体结构是基本功,不可能不熟,尤其是陈墨,调度若是对哪个流程不熟,怎么跟进都不知道,再加上陈墨为了在催促进展时不被对方搪塞,凡事都是刨根问底,钻研一番,于是便被孟星高安排成寻找同类项这一环节的第一责任人。

当同类项被逐一找出后,功能相同的设备和终端是否可以集成在一起,就需要进行互通互联的可行性分析,这与电子学密切相关,有计算机和软件背景的余行健和莫启贤成了不二之选,旋即接下了任务。

等精简后的设备数量确定后,就需要以一个合理的结构进行承载,而这个结构更是决定着设备是否安全,是否能够采用一箭多星更低成本的发射方式。结构是钱宇的强项,大胆的他更是提出一种全新的框架,理由孟星高听不出什么明显的毛病。

“美国的MMS平台与模块化思想紧密相关,采用桁架式结构,好处就是扩展性和适应性强,但资源利用率低。北方航天工业集团使用承力筒板式结构,刚度高、质量轻、承载能力大,易于布置大贮箱,但对中小微型适应性不好,不能满足现在降本的需求。如果未来院用框架面板式结构,可以轻量化卫星,空间利用率高,也更容易扩展,对我国之前的卫星也有所改善。”钱宇飞机头,皮夹克,像港片里的赌神,抓着一手A顺搭个大概给孟星高看。

“挺有想法的,就是卫星和你以前处理的汽车还有点不一样,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不然承受不了卫星发射和星箭分离时能够成熟和传递卫星上的所有载荷,另外还要留足设备仪器所需的安装空间,方便总测时候的装卸、操作和维护。”

孟星高听得出钱宇方案的妙处,就是太多颠覆的设计他也拿不准,于是把大家叫过来一起看看,一一补充完细节后发现确实有太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孟星高深知这个时候选择和自己组队需要莫大的勇气,一改往日简单粗暴的风格,学会了先扬后抑,生怕打击到钱宇的积极性。不过,孟星高后来发现自己有点多虑,钱宇看起来实在太没心没肺,哪怕是偶有成员激烈地提出否定看法,钱宇也不会任何沮丧,甚至还很高兴,认真记录下所有人的意见,又猫到座位去修改方案了。

大家的状态挺让孟星高欣慰,但不可否认的是,自己的团队和沈富生的团队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孟星高的研发模式逻辑上挺有章法,可执行终究还是靠人,具体到细节时就暴露出不少问题,认知盲区太多,经验的缺乏让大家不得不一边查资料,一边试错,而实践缺乏带来的后果就是考虑不周,丢三落四,不停地返工。

折腾了好几周的时间,钱宇的结构方案终于在众人眼中挑不出刺了,可以进入力学试验和安装测试的环节了。只是,测试意味着需要做模具,做模具需要经费,负责去要申请经费的傅晚明出差还没有回来。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孟星高对此也没啥办法,集思广益了几天,点子不是拿着这个没有证实过可行性的方案去找彭海,就是打电话丢给傅晚明解决,没有一个行得通,着实叫人无奈。

而那一边,沈富生是闺女回娘家,熟门熟路,才花了不到一周时间,就已经完成了分组分任务,然后多头并举,定期复盘,整体顺利得沈富生都有空闲时间闲庭信步过来,关心下孟星高的进展了。

“怎么样,进展还顺利吗?”

“挺好的,谢谢沈工。”孟星高礼貌地回答。

孟星高的团队内部干得起劲,沈富生只觉好笑。一个快退休年纪的老头和一群刚毕业的小孩组成的团队,不就是传说中的“老弱病残”吗?即使作为对手陪跑,沈富生都觉得以大欺小,有点丢面子,如果在比拼中获胜,那一定是上天想要开一个天大的玩笑。

沈富生脑袋凑到孟星高的电脑前看,毫不避嫌。孟星高不习惯靠人太近,下意识把头歪了歪,让出更大空间给沈富生看。一旁的钱宇担心坏了,扑过来用身体挡住电脑,对沈富生生气地说道:“这是我们组的机密,看什么?”

沈富生笑得差点喷口水,说道:“我这人嘴淡,不好说吃过的盐比你们吃过的米多,但就你们这材料,错误的地方比我吃过的米都多。放心,我不会抄袭。”

“这不是定稿,还要完善的。”钱宇说道。

沈富生注意风度,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大方,“时间不多了,看你们整天加班,真辛苦,我就很闲,要不要给你帮帮忙?”

“不用不用,谢谢沈工。”孟星高客气道。

沈富生又看了一眼旁边的刘建设,这人还是老样子,没个正形,脚颠着鞋,目不斜视地翻本发黄的书。有没有扫地僧的武功他不清楚,形象倒是挺适合扫地,沈富生不由得流露出嫌弃的表情。

“客气啥,看不上我也行,这边还有不少富裕人力。你看你,连刘老头都拉过来,也不看看人多大年纪了,一个人能让你们团队的平均年龄超过我。”

听完这句话刘建设抬头不友善地瞪向沈富生,嘴唇抽搐着,愣是憋不出一个字。沈富生下意识地退后了一步,他是老人,虽然没有共事过,但大概知道刘建设的事,据说以前很受重用,出了一次事故后情绪崩溃,性情大变。现在看刘建设这样子,可见传言非虚,搞不懂傅晚明为什么要把这号人挖出来,是黔驴技穷,无人可用了吗?还是要标新立异,放着成熟专家不用,成熟的道路不走,非要打造这样一个团队让自己难堪?赢了也胜之不武。

想到这,沈富生有些生气,想看看刘建设能把自己怎么样,于是故意说:“刘老头,你说你,一个老人家,跟着掺和什么,一边画图玩去。”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一路奔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一路奔北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八章 突然的走马上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