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赵郢:以始皇帝初年为公元元年!

第541章 赵郢:以始皇帝初年为公元元年!

说起来,也是巧合。

张耳,陈余和赵王歇三人,改头换面,一路潜逃至蜀郡后,展转托庇在了蜀郡龚氏的名下,才算暂时安定下来。

其实,若是他们一直安分守己,也未必能被人发现,可偏偏陈余和张耳两个人,都是个不甘寂寞的。

蛰伏不久,就把目光盯上了卓氏在蜀郡的冶铁作坊。

想要帮助龚氏拿下卓氏在蜀郡的份额,当然,主要目的,还是想要趁机窃取卓氏精铁的冶炼技术。按照陈余对赵王歇的说法。

“大王必欲复祖上基业,卓氏冶炼精铁之术,不可不取,此恢复宗庙,争夺天下之神器,不可不慎重考虑。”

其实,赵王歇考虑个屁,他根本就没有多少自主权。

只是已经掉进了坑里,只能跟着陈余和张耳两个人,一条路走到黑。

这也算是与赵高不谋而合了。

如今的卓氏冶铁,在赵高和周胤的主持之下,已经成为蜀郡如今规模最大的冶铁作坊之一,唯一没能啃下的,就是龚氏冶铁。

龚氏冶铁,在蜀郡的地位,几乎等同于卓氏之在河东,根深蒂固。

龚氏能在蜀地屹立上百年而不倒,反而成为蜀郡冶铁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存在,自然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故而,哪怕是赵高对于蜀郡这个原本冶铁行业的地头蛇,早已经垂涎已久,也不好像对付其他冶铁作坊一般,随便用点什么手段,就把人家的产业给吞并过来。

他是要急着立功,在当今陛下那里表现一下自己的价值,但并不是想给当今陛下递把柄。

故而,在使用了些手段,没什么明显的效果之后,就这么耽误了下来。

结果,正好就和陈余撞上了。

赵高没想到,能在蜀郡这么偏远的地方遇到陈余,陈余更没有想到,当初的中车府令,竟然沦落到这种小地方主持一个冶铁作坊……

只能说,陈余、张耳和赵王歇的落网,只能说是因差阳错。

在连续矿产的争夺中,连续失利两次之后,赵高便很敏锐地发现了异常,于是,顺藤摸瓜,发现了三人的存在。

只能说,赵高气数未尽,很是幸运。

窝藏反贼!

这是大罪,赵高岂会轻轻放过?

龚氏自保不暇,哪敢再与卓氏作坊相争?跑到赵高的面前,哭着求着地把名下的冶铁产业全部都以近乎白送的价格卖了出去。

龚氏家族,丢掉了家族最主要的冶铁业,族长自杀谢罪,族中长者,自缚双手,入咸阳,祈求朝廷的谅解。

经此一事,龚氏彻底一蹶不振。

而卓氏名下的冶铁,也趁机彻底掌控了蜀郡的冶铁行业,占据了近乎九成以上的丰富矿产和冶铁作坊。

蜀郡近乎九成以上的铁器,都出自卓氏之手。

但这已经不在赵高的考虑范围之内,赵郢更不会在意这些。他简单地翻了翻赵高送来的奏疏,便神色轻松地扔到了一边,不置一词。

“舍车保帅,这个龚氏,倒是个聪明的……”

一旁端着茶盏,正坐在摇椅上神色悠闲的始皇帝,颇为随意地道。

赵郢点了点头,很是随意地道。

“窝藏谋逆,罪在不赦,但念在龚氏这些年来,奉公守法,对朝廷多有支持,其族长又自杀谢罪,有悔过自新的份上,倒是可以网开一面……”

龚氏在蜀郡经营上百年,几代人繁衍下来,其家族在蜀郡已经极为庞大,他们的关系盘根错节,即使是在朝中也有相当的人脉。

没必要为了一个已经失去根基的家族,丢了朝廷的气度。

始皇帝闻言,微微点了点头,很是随意地问了一句。

“赵高此番立了大功,你准备如何处理他……”

赵郢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始皇帝,见始皇帝神色如常,这才所谓是地摆了摆手。

“此人精通律法,剑术也颇有造诣,放在蜀地,委实浪费了些,既然如此,就让他回来,去阿房学宫那边,担任个法学堂的执事吧……”

说到这里,赵郢走到始皇帝的位置坐下,拎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凉茶。

“教书育人,责任重大,也好为我大秦多培养一些有用之才……”

阿房学宫的执事先生,自然是极清贵的。当今阿房学宫的山长,可是当今的太上让皇帝呢,让他去太上让皇帝手下当法学堂的执事,类比一下,就等于在赵郢这边当个九卿……

但这个职位,却没有了什么实权。

始皇帝眉梢微动,笑着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他这个孙子,无论是胸襟,还是格局,都远超常人,对待人才,也向来宽容大度,从来不问来处,也不计较旧恶。

赏拔起来手下臣子,也从不吝啬。

而赵高在中车府令位置上的时候,对他这位皇长孙,也毕恭毕敬,从无忤逆失礼的地方,他不明白,却不知道他为何单单在赵高这里,如此的抵触,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刻薄。

当然,他随口一提,已经是念在赵高昔日做事还算尽心尽力的份上了,自然不可能会因为这么个小人物,去麻烦自家孙子。

他相信,自家这个孙子,肯定会有自己的考量。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时间,转眼间,便进入大秦始皇帝二十七年的九月底。

不得不说,大秦初建,做事依然保持着战时的状态,效率高得吓人。在当今陛下高度关注,并不遗余力不惜成本的支持下,烈士碑,忠烈祠和凌烟阁的修建,从筹划,到兴建,也不过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拔地而起,顺利竣工,成为咸阳城中,仅次于皇宫的景观。

尤其是烈士碑,从基座,到石碑,加起来,高达三十多米,屹立于咸阳正中,庄严肃穆,与身后的英烈祠,相映生辉。

碑的正面,有始皇帝苍劲有力的亲笔题词。

“大秦英烈永垂不朽!”

后面则是大秦二世皇帝赵郢亲笔撰写的碑文。

“数百年来,为大秦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英烈永垂不朽;数百年来,保境安民,为了抵御外辱而英勇牺牲的虎贲永垂不朽;数百年来,忠君爱国,为了自己君主和国家献出生命的勇士们,永垂不朽。”

碑的底座,配着精美的浮雕,正面记录着大秦开疆拓土,统一天下的步伐,以及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他三面,则是其余各国,各自最值得称颂的著名战事。

只是看着,就让人心中感慨万千。

春秋战国数百年,各国风云变幻,浓缩在这方寸之间,只剩下一块巍峨耸峙的冷硬石碑,供人瞻仰。

凌烟阁,古拙大气。

数米高的基座,加上三层的楼阁,显得格外的大气磅礴。

随着凌烟阁的建成,谁能进入凌烟阁的话题,也空前热烈起来。街头巷尾,都能听到有人议论,气氛之热烈,堪称一时之最。

在这种氛围下,就连贤妃尉未央和德妃温月儿几乎不分先后的有了身孕这种事,在外界都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

不过其他人没多少反应,但在宫里却引来了不知道多少人的羡慕。

良娣须卜朵儿以及赵郢从河西带回来的其他七位夫人,心中怎么幽怨且不提,反正是他们的家人听说之后,纷纷入宫请见。

包括昔日的右贤王须卜兰拓,都特意让自己媳妇进了一趟皇宫,拉着须卜朵儿叮嘱了半天。

至于月氏王,也就是现在的归诚侯温奎,兴奋的在家里直接大醉一场。

偷偷地抹了一把辛酸的老泪。

月氏一脉,终于要熬出头来了啊——

母以子贵,有了这孩子,他心里终于算是安定了几分,再也不用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要拉下面皮,装疯卖傻,去跟冒顿以及东胡王那两个死不要脸的狗贼,在始皇帝面前,争当什么咸阳舞王……

尉家得到喜讯之后,也大喜过望。

尉氏夫妇,得到喜讯的当天,就联袂入宫,去探望了自家女儿。

太后芈姬也很高兴,也特意轻车简从,从阿房学宫回来,看望自己有了身孕的两个儿媳妇,以及另外三个小孙孙。

哪怕是她身为太后,如今想要见自家孙子也不容易,这让她特别怀念以前和赵郢住在一起的日子。但今时不同往日,虽然自己很留恋,但自家大儿子如今乃是一国之君,自己这个皇太后就算是再喜欢儿子和孙子,也不好再住在儿子的皇宫……

故而,算是久别重逢,芈姬抱着三个孩子,都舍不得撒手。

看着一脸喜色,抱着孩子,忙前忙后的芈姬,赵郢心中也很是开心,他乐呵呵地看着正好奇地凑到盼儿跟前,歪着脑袋不断打量的小妹,笑着叮嘱。

“小妹,你看看可以,可千万别动你这个小侄女啊,她可禁不得你一根手指头……”

赵希扭过头,很是不屑地瞥了他一眼,小大人似的道。

“哼,还用你说,我知道的,放心吧,我会好好跟小侄女玩的……”

那呆萌的情态,看得赵郢不由哑然失笑。

“你若是喜欢跟她玩,就留在宫里多住几天好了……”

赵希一听,不由眼前一亮,拍手笑道。

“好啊,好啊……”

见这兄妹二人,已经说好了,芈姬也只好点头答应,却也不忘反复叮嘱。

“丫头,你留下可以,可千万不要给你大兄和几位嫂嫂添麻烦,也不要忘了好好读书……”

“知道了,知道了……”

赵希口不应心地扭过头去,继续兴致勃勃地研究自家小侄女去了。

看着自己老母亲,那一脸无奈的样子,赵郢就在那里乐。

“阿媪,您不用担心,小妹喜欢读书,就读一读,不喜欢读书,也就由得她去,何必勉强?她若是不喜欢,您就算是捏着她的头皮,强迫着她读,也读不出样子来的,反而不如顺应她的天性,她喜欢点什么,就让她学点什么算了——我们又不是寻常人家,非要求一个什么读书功名……”

芈姬见状,只能嗔怪道。

“你就知道宠着她吧,早晚被你宠坏,我看到时候还能不能嫁得出去……”

赵郢笑道。

“我们家的女儿,还愁嫁吗?放心吧,小妹天性良善,就算是少读几本书,也不会比人差到哪里去……”

芈姬虽然嘴上埋怨着,但嘴角的笑容却是出卖了她此时的心情。

有一个这么宠爱她的皇帝哥哥在,自己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芈姬难得入一次皇宫。

赵郢特意嘱咐后厨,上了几道自家老母亲平时喜欢吃的菜肴,并暂时放下手头的政务,亲自作陪,几位儿媳妇也一个不落的全部到齐。

一家人其乐融融,芈姬心情大好,看上去整个人都容光焕发。

有一说一,自从和自己便宜老爹一起搬入阿房学宫,自家这位老母亲,整个人气色都好了许多——嗯,人好像也富态不了少。

“阿媪,这是您最喜欢吃的红烧肉,我特意让人加了冰糖,您尝尝怎么样……”

赵郢起身,亲自给芈姬布菜。

赵郢深知芈姬的口味,午膳的时候,特意让后厨给准备了她平日里最喜欢吃的红烧肉,以及四喜丸子和蒸锅肉。

芈姬看着自己面前红中透亮的红烧肉,不由脸色一变,下意识地发出一声干呕,急忙起身走到一边。赵郢见状,急忙上前,关心地问道。

“阿媪,您这是怎么了……”

说着,就要转身吩咐人传唤医官。

芈姬见状,赶紧一把拉住了赵郢。

“没事,没事,只是最近这几天吃坏了肚子,已经用过药了……”

赵郢看着脸色涨红,眼神有些躲闪的老母亲,不由心中一动,有些怀疑地扫了一眼芈姬的腰身,就在芈姬被这厮看得险些恼羞成怒的时候。

赵郢已经笑着转过身去,转头吩咐左右撤去桌子上的肉食。

“太后最近吃坏了肚子,上些清淡的饮食吧……”

芈姬闻言,不由心虚地看了一眼自家这个大儿子,见这货神色如常,似乎没有发现什么端倪,这才不由偷偷松了一口气。

她唯恐被自家这个聪慧的大儿子看出什么来,用过午膳后,就随便找了个借口,匆匆回阿房学宫去了。心中打定注意,以后尽量少来,免得以后明显了,被自家儿子和儿媳妇发现了破绽。

殊不知,就在刚才她和自家皇帝儿子说话的档口,她几位儿媳妇已经相互对视一眼,眼中有了一丝明悟。

额,大概也就她自己不知道别人已经知道了她又有了身孕的事情了。

临走的时候,王南等人,又都特意让人给她准备了一些休养身子的补品,她只当是自家儿媳妇们孝顺,也没多想。

“希儿,且不可给你大兄和嫂嫂们添麻烦,过几日,阿媪就派人前来接你……”

临上车前,芈姬依然有些不放心地再次叮嘱自己这个风风火火的小女儿。

“您老人家,不必担心,过几日,等小妹住得厌了,我就让人送她回去……”

王南快步上前,一边扶着芈姬上马车,一边笑着把话接了过去。

芈姬这才放心地与众人挥手作别。

她和扶苏,如今已经是太后和太上皇。

虽然没有占据整个阿房宫,但是赵郢却也在阿房学宫当中,单独划出一片区域,作为老两口的居住之所,相应的宫女内侍,禁军护卫,没有什么缺失的地方。

居住的宫殿,虽然不大,但阿房宫本身,风景秀丽,环境极好。

其实,最让芈姬满意的,还是这阿房宫内满满的书卷气息,出了自家的院子,外面就是来来往往的年轻学子,充满了书香气。自家那顽劣不堪,终日只知道舞枪弄棒的小女儿赵希,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环境的影响,最近竟然真的开始读书了。虽然效果依然不怎么样,还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无论如何,都算是让她老怀大慰的一件好事。

而这个时候,咸阳城内,过年的气息也开始逐渐浓厚起来。

眼看着新年将近,赵郢一时兴起,让人买来了红纸,当场挥毫泼墨,给始皇帝的寝宫,写了一份春联。

“天增岁月人增寿,冬满乾坤福满门。”

始皇帝看着这副对联,忍不住揽须大笑。

“善,好一个天增岁月人增寿!”

得了始皇帝的肯定,赵郢又分别给自己的寝宫和日常处理政务的大殿,写了一副喜庆的春联,并带着张苍和黥布两人,亲自给贴了起来。

再看,这平日里威严肃穆的大殿,便多了几分人间气息。

赵郢神色之间,多了几分喜色,回顾众人,笑道。

“如何,是不是显得喜庆多了……”

众人躬身行礼,看着大殿前红彤彤的春联,也跟着满脸喜色。

“陛下,确实喜庆多了……”

然后,就是不知道是从谁家开始的,咸阳城中开始有人学着当今陛下的样子,开始在自家府邸的大门之前张贴大红的春联。

只是短短两日,便从上而下,几乎是家家户户地张贴起了红彤彤的春联。

有些家庭贫困的,买不起红纸,就算是只买巴掌大小的那么一块,也求人帮忙写上一个福字,张贴在自家的门扉上。

当今陛下都要写这个想上苍祈福,那自然就是管用的!

跟着做,一准没跑。

这个消息,传回宫里的时候,赵郢愕然了良久,这才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

他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有“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说法了。

自己如今,身为大秦二世皇帝,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外面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不可以不慎重啊。有了这种考虑,他原本还想在宫里放点烟花爆竹,来活跃一下气氛的,也干脆取消了。

否则,传到外面,又不知道要传成什么样子。

十月初一,历史正式进入始皇帝二十八年。

也是赵郢穿越之后的第三年。

赵郢率领文武百官,在郊外举行了盛大的祭祀,然后又入宗庙,祭祀列祖列宗,向祖宗汇报这一年来,大秦所作出的功绩。

随后,又亲自率领文武百官,拜祭烈士碑和英烈祠,场面极为隆重,让不少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身为老秦人代表的眉县孟西白三氏,跪在自家祖宗的牌面面前,泪流满面的场景,更是直接戳中了不少人的内心。

从英烈祠出来,车府令张苍,又站出来,诵读第一批入选凌烟阁的功臣。

武成侯王翦,左相李斯,大将军蒙恬、王贲,太尉缭,右相冯去疾,上卿蒙毅,以及如今已经彻底淡出众人视线的老将军屠睢,都位列其中。这些人原本就在大家的意料之中,没什么好诧异的。

但随后几个人的名字,却让人不由一片哗然,但旋即一个个便不由热血沸腾起来,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将领,更是跟打了鸡血似的,一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直接当场向陛下请命,出去为大秦开疆拓土。

第一个,就是当今陛下的心腹爱将,战功赫赫,曾跟着陛下追亡逐北,并一手扫平东胡的靖边侯韩信。

第二个,是如今正镇守西域的绥远侯刘季!

对于这个刘季,大家心情其实非常微妙,因为把这位的战绩拿出来,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货根本没什么耀眼的战绩!

但问题是,人家就是有功绩!

不仅帮朝廷迅速拿下了西域,震慑了乌孙,更是玩笑一般地轻取了大宛这个养马的宝地,真论起功劳来,还真没几个人比人家强。

第三个,则是昔日的镇北大将军项羽!

项羽如今虽然如今只是陛下身边的一个禁军校尉,但功绩却是实打实的的,人家几乎没借用什么朝廷的力量,就帮助朝廷彻底扫除了匈奴这个滋扰了中原百姓数百年的强敌,一下子让大秦的疆域几乎多出一倍!

虽然都是不毛之地。

但论及面积,却是实打实的。

仅仅这一项,就足以让许多人一辈子都望尘莫及。

第四位,则是当今陛下的四叔,东海君公子高。

公子高带来船队出海,先后帮朝廷拿下瀛洲,扶桑,以及东南海域的大片岛屿,并成功为始皇帝寻来了海外奇株,治愈了始皇帝的病患。

功绩卓著!

赵郢环顾众人。

“此不过是第一批人选,随后还将根据功绩,陆续从诸位爱卿当中,筛选出有资格进入凌烟阁的有功之臣,愿诸君勉之!”

赵郢此言一出,不少人热血澎湃。

项羽没有想到,自己这个获罪之人,竟然也被赵郢选入了凌烟阁,一时间百感交集,当场跪伏在地。

“不料陛下厚羽竟然到了这个地步,羽惭愧,愿效死命!”

赵郢笑着上前,亲手拉起项羽的身形,拍了拍他肩膀,当众勉励道。

“卿之能,朕深知之,卿之功,朕也深知之。愿你好好勉励自己,莫要辜负了上天给你的这份才能——”

项羽神色动容,冲着赵郢深施一礼。

“臣必不敢有负于陛下所望!”

看着眼前的一幕,人群中的项梁眼神很是复杂,不过赵郢对项羽的这份恩遇,也确实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项家数代人,为大楚出生入死,也没有受到过这样的待遇。

或许,自家投秦,真的未必是一件坏事。他旋即便收起心事,垂下目光,低着头,上前拜谢赵郢对自家侄子的恩遇。

韩信、刘季、项羽和公子高,四个人的入选,造成的影响,十分深远,也让大秦的朝堂上下彻底对自家这位君主有了一种崭新的认识。

不讲人脉,不讲资历,只看你做出的功劳!

你只要立了大功,陛下便能让你一飞冲天,不知道一些朝中的老人怎么想,反正是一些年轻人,一个个心潮澎湃,明显的结果就是,决心参加来年科举的人数增多了,而主动要求外调边疆的年轻官员变多了。

有不少人,甚至把目光盯向了象郡,以及漠北三郡,还有人则把目光投向了大宛。

如今随着刘季和卢绾成功拿下大宛,不少人已经知道,翻越阿赖山之后,还有大片大片的土地——在一些年轻人眼前,那早已经不是不毛之地,而是一片闪闪发光的战功,未来自己可能会进入凌烟阁的资本。

这都是意外收获。

而随着四人入选凌烟阁,韩信、刘季、项羽和公子高,也彻底成了大秦炙手可热的新贵。毕竟,跟那些入选的老臣又截然不同,他们四人太年轻了!

年轻就是资本!

一个个都是当打之年,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得出,这几人以后前途无量。因为这个,成功地为自家孙女找了一位如意郎君的冯去疾,见到谁都笑眯眯的。

就连获罪在家的郑夫人,这几天都活跃了许多。

没办法,夫君和女婿,齐齐入选凌烟阁,走到哪里腰杆都硬气。

好不容易才消停了几天的绥远侯府,再次变得门庭若市,已经开始有人主动上门投奔,想要做绥远侯府的门客了。

哪怕是吕雉心性非比寻常,也不仅有些飘飘然。

还是暂时投奔在她府上的王陵,和经常登门拜望的雍齿,在一旁提醒,这才想起来,自己这个绥远侯府的女主人,这个时候应该主动入宫,去替自己夫君拜谢陛下的隆恩。

雍齿如今已经在咸阳县衙入了职,做了一个县丞。

虽然只是一个县丞,但却是陛下脚下,他也算是春风得意了。但王陵心思却越发有些重了起来。终于,在新年到来之际,他决意起身,奔赴西域,前去投奔刘季这位老乡。

吕雉闻言大喜,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了解,她已经深知王陵的才干,由他去辅佐自家夫君,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当即,亲自给王陵写下一封推荐信,给王陵准备了一份丰厚的程仪,然后,又亲自在府上选择了几位身手不错的侍卫,护送前往。

王陵心中感动,拜谢不已。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吕雉的这份厚遇,已经让他生出了几分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思。

……

这一日,朝廷依照旧例,依然举行了极为热闹的傩戏。

只不过,昔日那个领舞的高大少年,如今已经贵为当今陛下,故而,领舞的人,已经换成了新人,有眼尖的,一眼就认出了,当先那位身材高大,目生双瞳的年轻,正是如今陛下身边的禁卫统帅,名列凌烟阁的前镇北大将军项羽。

负责为他伴舞的两人,也非比寻常,一个是陛下昔日的执戟郎锥古,另一个则是陛下现今的执戟郎英布。

三人都是身材极为高大,也极为健硕有力的人物,特制的一百多斤的大旗,在他们手中,轻若无物,挥舞地虎虎生风,气势十足,引来彩声不断。

中午,大秦二世皇帝赵郢,在皇宫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款待满朝文武,与民同乐。

这种宴会,始皇帝在的时候,也是允许携带家眷的。有的时候,一些老臣,会特意提携家族中的年轻子弟,带着他们进皇宫长长见识,随便跟朝中的一些大佬留下一点印象,没有什么好说的,咸阳城中不少权贵子弟,都是这么过来的。

但今年情况,似乎有些特殊。

因为赵郢在上面向下一看,好家伙,莺莺燕燕,不少老家伙带的都是自己的女儿,有或者是自家的孙女!

甚至就连自家没什么女儿,也没什么孙女的老将军蒙武,都不知道从哪里带来一个年轻的姑娘,舔着老脸一个劲地往自己跟前凑。

一个个争奇斗艳,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到了什么女儿国。

赵郢:……

你们这哪是参加午宴啊,你们这纯粹就是开选美大会,满身的荷尔蒙都快给我糊脸上了。

他只能假装没有看见,神色如常地举起酒杯,说了几句祝酒词,便赶紧溜之大吉。

倒不是他假撇清,而是真忙不过来,如今自己这后宫里已经人满为患了,十几个嫔妃,轮一圈下来,都得大半个月——

这还得说一日不落的。

中间要是偶尔再休息几天……

齐人之福这玩意儿,说说就好,真要是来真的,大概也就只剩下齐人了。

午膳之后,赵郢特意下诏,新年伊始,休沐七天,特许朝中文武回家,与家人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当然,这休息,也是指寻常官吏,至于李斯、冯去疾,以及复杂后勤工作的治粟内史腾和少府史禄之流,就没有这份福气了。

如今,进入十月,天气日渐寒冷,朝廷必须尽快开展工作,在关中,以及长江以北的这些郡县当中开展防寒赈灾的准备。

不过,相比往年的捉襟见肘,今年的朝廷,在这个问题上就显得极为从容。

这时候,就不得不再次夸赞一下大秦现在的制度体系,虽然专治霸道了些,但做事的效率真的是一等一。朝廷一声令下,各地郡县迅速开始推广简式壁炉。

说是壁炉,其实是简化的一种火炕。

灶台连着火炕,可做饭,可取暖,只不过烧的东西,由昔日的木材,变成了官府统一提供的煤饼和煤球。

这种灶台,有烟囱连着外面,自动抽风,用起来极为方便。

价格不贵,算起来,只有柴火的三分之一,而且买卖自由,你不想用,尽可以不用,甚至就连火炕和灶台,不愿意垒,也可以不垒。

赵郢是这么要求的,至于推广的时候,是怎么说的,赵郢就不知道了,反正赵郢收到消息的时候,几乎整个江北郡县,都已经改造完毕,并做好了应对寒冬的准备。

赵郢不由长舒了一口气。

不得不说,把石炭也纳入官营,真的是一项极为明智的决定。

不然,根本不可能以这种近乎成本的价格,向普通百姓提供取暖的煤饼和煤球。

是年冬天,咸阳附近,无一人因冻饿而死。

创造了大秦立国数百年的历史。

史称“二世盛世”。

大秦始皇帝二十八年,十月八日,朝廷第一次朝会,礼部尚书,儒家博士淳于越上书,请皇帝改元,以正国本。遭到二世皇帝赵郢的正色拒绝。

“大秦能有今天,全赖太上始皇帝的文治武功。太上始皇帝功盖三皇德过五帝,以开大秦万世之基业,故而,为铭记太上始皇帝之功,朕决意,以太上始皇帝一年为公元元年,后世之子孙,以数记年,万世不易……”

冯去疾一个跨步,便抢了出来,朝着赵郢深施一礼,高呼。

“陛下英明,老臣附议……”

李斯:……

明明自己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可又别这老货抢了先!

你这老胳膊老腿的,就不怕抢的太快,闪了腰。

“陛下英明,臣附议——”

李斯紧跟着躬身附和。

两位相国的出现,让这件事,彻底尘埃落定,朝中大臣,纷纷出列,躬身施礼。

“陛下英明!”

淳于越:……

看着身边凭空矮下去的一大片,淳于越直接傻眼,站在原地进退不得,整个人都麻了。闹了半天,就我是坏人是吧!可自己明明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讨好陛下的。

怎么事情莫名其妙地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本章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上一章下一章

第541章 赵郢:以始皇帝初年为公元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