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冠服印绶,礼法等级森明(求追读,求收藏兄弟们)

第七十五章 冠服印绶,礼法等级森明(求追读,求收藏兄弟们)

尚书令,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掌文书及群臣章奏。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汉成帝改用士人。东汉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尚书令的权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乃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丞相。比如一些大臣,往往会“领尚书事”(即录尚书事)。

荀彧也曾担任尚书令一职十数年,被人敬称“令君”,托孤大臣陈群也曾担任尚书令,包括后来先主入蜀后法正担任尚书令。

刘备带着孙乾前往卢植府邸拜会老师,孙乾也久慕卢植盛名。刘备一早收拾好,束发裹巾,戴好冠,整好衣服,佩挂上印绶,气质非凡。

两人打听到卢植住所后早早前去拜访,到了门吏处看见两门吏,刘备走上前去拱手说道:“二位,在下刘备,乃卢公弟子,前来拜见,劳请报禀。”

门吏眼见刘备器宇轩昂,姿态非凡,悬银印青绶,定是个卿大夫,没成想竟是家主的弟子。

“阁下稍等,在下前去禀报令君。”

刘备在门口静候,面露喜色,卢植是自己的引路人,对自己十分重要,来洛阳第一件事就是要拜访他才行。

刘备看着门内,只见一人短须面带笑容走了出来,走到门口看着刘备笑着说:“怎么不直接进来,数年未见如此生分?”

刘备看见卢植顿时两眼泛酸,泪眼模糊了起来,接着屈身拱手长揖拜道:“弟子刘备,拜见恩师。”

卢植声如洪钟的哈哈笑着,走到刘备面前。

“北海人孙乾孙公祐,拜见令君。”孙乾在一旁行礼。

“好好,公祐,一起入内,在门口站着作甚。”卢植揽起刘备,拉着刘备向府内走去。

宫内,使臣归来京师,完成了任务,前去面见灵帝。

“陛下,臣已将安国亭侯带至郡邸,目前等待陛下召见。”

灵帝听到后十分高兴的说:“哦?刘卿已到郡邸?很好,卿家舟车劳顿,前去歇息吧。”

“诺。”使臣听令退下。

“王侍中。”灵帝刘宏呼唤着一旁的侍中。

侍中,为上起列侯、下至郎中的加官。出入禁中、顾问应对,位次常侍。

加此官者可出入宫廷,担任皇帝侍从。侍中任务很杂,须分掌乘舆服物“侍中”是指宫廷的近臣,通常负责传达皇帝的命令,以及陪伴皇帝的日常事务。他们通常是由贵族或官员中选任,负责皇帝的起居生活,以及宫廷内部的传达和命令。也会参与朝事,因此官因身居君侧,常备顾问应对,地位渐趋贵重。

“少府内所制刘卿玄德朝服做出来了吗?卿前去织室催促一二,若已作出,则由卿带去给刘卿玄德。”灵帝思索着所需之物。

“遵命。”

“对了,传朕口谕至御史,制作封侯册文。”刘宏又想起这重要的一件事,“朕要亲封刘备。”

皇帝的诏书圣旨往往都一个通用的开头,比如南北朝的“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唐朝的“门下”以及大家最熟悉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根据史书记载,西汉皇帝的诏书圣旨的开头是“制诏御史”。

“制诏御史“是西汉重要制书的常见起首语,引领着立法、布政和封授高官贵爵之诏。学界以往从御史大夫负责颁下诏令的角度解释“制诏御史“,认为其“御史“二字是“御史大夫“的省文。

根据史料记载,“史”最早指的是处理文字工作的官员(《周礼》:六曰史,掌官书以赞治),“御”则有侍奉君主的意思(《孔传》:御,侍也)。因此“御史”最初指的是在君主身边负责文字工作的侍从官员。到了秦朝和西汉初年,皇帝与各级官员的文书基本都由御史掌管。

御史便在秦朝和西汉初年的中央朝廷的运转流程(特别是皇帝与百官往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这也是御史的最高长官御史大夫在秦朝和西汉初年能与丞相、太尉并列为“三公”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皇帝起草诏书圣旨在秦朝和西汉初年自然是御史的主要工作之一。

要知道皇帝也是人,平常不小心说错话或者反悔自己说的话都是很正常的,皇帝说的话只有成为官方正式文件(诏书和圣旨)才算得上“君无戏言”。在西汉初年把皇帝说的话变成诏书和圣旨的朝廷官员主要是御史,“制诏御史”的意思就是该诏书或圣旨已经交由御史完成了。

正因如此,西汉皇帝的诏书和圣旨的开头基本都是“制诏御史”,以表明该诏书或圣旨已经是走完正规流程的正式文件,具有“君无戏言”的最高效力。汉武帝之后,御史掌管文书的权力被转移到了尚书台,御史基本上变成了监察官员,但“制诏御史”还是保留了下来。

至于刘宏口中的少府,即为三公九卿之一的九卿,少府,是中国历代政府为皇室管理私财和生活事务的职能机构。其职掌主要分两方面:其一负责征课山海池泽之税和收藏地方贡献,以备宫廷之用;其二负责宫廷所有衣食起居、游猎玩好等需要的供给和服务。

制作皇室衣服、首饰的机构都是少府的下属机构:

织室,设在未央宫,为宫中织作缯帛和文绣郊庙之服。

尚方,专制作供皇家使用而禁止民间私造的物品,如金银饰品、军械等。

给刘备封侯,刘备作为地方官,自然没有朝服,没有符合自身的朝服是不行的。

汉朝时人们注重礼仪,穿衣都必须要符合自身的身份,文武官员上朝必须穿朝服。

自东汉明帝起,制定了官服制度,朝服包括冠冕、衣裳、鞋履、配绶等,各有等序,重点在冠冕,朝服则是采用深衣制。

关于汉冠,在汉代的各种冠中,最有名的有两种,一种是文官所戴的进贤冠,另一种是武官所戴的武弁大冠。进贤冠以冠梁多少来区分身份的高低,不过每一阶的跨度很大,等级分得不细;武弁大冠则不分等级。

进贤冠,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冠进贤冠。——《后汉书·舆服志》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梁即是冠上的竖脊。为文儒之冠。

武冠,武弁大冠,为诸武官所戴,在冠上加双鹖尾,也就是冠上插着两支羽毛,羽毛为鹖尾,鹖是一种勇猛善斗的猛禽,两鹖相斗,一方死才停止。

男子二十则加冠,即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先以巾帻包头,而后加冠。披头散发是绝对不会出现的,只有蛮夷少数民族才披头散发的。

除了通过冠服的形制、颜色和纹样来“明尊卑、异贵贱”外,佩饰也是重要的表现工具。

佩饰虽小,其蕴含的意义却很大。古代官员身上佩挂的印绶、鱼袋、朝珠和手持的笏板,都曾经是特定历史时期非常重要的官员身份和地位的标识工具。

汉代可视性最强、最能彰显各级官员权力和身份阶序的就是印绶。

汉代一官必有一印,一印则随一绶,统称为“印绶”。

印是指官员所佩的官印,绶则是指用来系印的丝带。所谓“官凭印绶”,汉代官员,依官品与俸秩的不同,佩以不同的印绶。如印有金印、银印、铜印等;绶有绿绶、紫绶、青绶、黑绶、黄绶等,以此来昭彰权职、明示等级。

汉代的印绶,是统治者颁发给各级官员的信用物,是官员政治权力的凭证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印绶需官员随身佩戴,且不可以借与他人。如身兼数职,则需佩戴多种印绶。

汉代的印绶从制作、授予到使用都有着严密的规定和严格的程序。在官员升迁、致仕(正常退休)或者获罪等情况下,都需要将印绶上缴,“解印绶”也就成为辞官、罢官的代名词。

诸侯王印,金玺盩绶;相国、丞相、太尉、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皆金印紫绶;彻侯金印紫绶,避武帝讳,曰通侯,或曰列侯;御史大夫,银印青绶;自太常至执金吾,皆中二千石;自太子太傅至右扶风,皆秩二千石;凡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光禄大夫无;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绶,大夫、博士、御史、谒者、郎无;其仆射、御史治书尚符玺者,有印绶;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汉书·百官公卿表》

印绶制度是汉代进行国家行政管理、保障官僚体制正常有效运转的重要制度,承载着非常丰富的政治元素。

在森严的等级社会里,维护国家秩序的最佳方法就是保持明显的等级关系,不得出现僭越的情况。印绶不仅是官爵等级的标志,也是官员政治地位高低的标志。印绶制度的实施,既神化了皇权,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又透露出浓厚的等级色彩,甄别了各级官员的官阶高低和等级差距,在维护国家秩序、管理官僚系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熟读三国的我竟成了刘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熟读三国的我竟成了刘备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 冠服印绶,礼法等级森明(求追读,求收藏兄弟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