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
第150章有钱能使鬼推磨
时间悄然来到了7月中旬
距离南洋大军攻占中部腹地重镇贝利克城已过去一个月了,北部沿海城镇开里汶港帆船云集,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大量来自泗水和三宝龙的建设物资,比如钢筋和洋灰,整船整船的抵达开里汶港,在这里通过几十吨的内河木船转运至46公里外的打横,用于兴建大规模的防御要塞和城墙。
在开里汶郊外,一道从滩涂延伸至内陆的防御墙矗立在河边,已经修筑到4m多高,每隔300多米还有一座碉堡,可以进驻一个排的士兵。
这套防御层墙长约4.3公里,一直延伸到高耸的沿岸山岭边缘,将西爪哇地区一分为二。
井里汶的防御设施和打横的综合防御要塞与山势河流相结合,形成一道绵亘134km长的分隔带,将广大的南洋军统辖地区保护在后。
这是大帅冯国辉基于荷兰鬼佬歇斯底里要拼命的势头,主动退让其锋芒,选择以稳步防守的态势与敌长期对峙,用时间换空间。
长期来看
七月前两周抵达爪哇岛的华人移民已达到7455人,预计7月份的移民人数会超过1.5万,呈现方兴未艾的移民热潮。
如此高的移民人数,超出了南洋军政府预料的一半以上。
4米多高的防御高墙就建在河东岸,距离河道约二十余米的位置,像长蛇一般延伸开来,每隔300余米都有一个十三米高砖石砌成的碉堡,碉堡顶部可以安置两门九磅野战火炮。
波巴河是一条长度110余公里的河流,上游由十几条山间溪流汇聚而成,蜿蜒流向北部海岸,从这里奔腾汇入大海。
是南洋军官兵驻守在坚固碉堡中,由土著仆从军士兵沿河来回巡逻,河岸边另外设置了十几公里长的铁丝网带,一直延伸到山里。
在沿河的两公里范围内,不允许有超过一米高的树木存在,以免遮挡了碉堡上哨兵的瞭望视线。
如今正值七月间的枯水季,河面缩减到70多米宽,裸露出大片河床。
而这必将会强化南洋军政府统治基础,让地区形势向着有利于南洋军方向发展。
小船进入河中,在湍急的水流冲刷下,径直就被冲入大海中了。
冯国辉大帅视察完整个防线后,又通过碉堡对着河岸一面的铁门,来到了波巴河边,越过河面向对岸眺望。
荷军若是要渡河,首先就要架桥或者用小船摆渡,而用小船摆渡只能在旱季水流平缓的时间段进行。
视线之内看不到村庄和有人居住的痕迹,河岸边生长着郁郁葱葱的灌木,但有一些大树和小片的树林都被伐倒,这是三宝垄师组织官兵去干的。
这里的射界开阔,若是配以杀伤力惊人的葡萄弹或霰弹,对越河攻击的荷军威胁极大,小股荷军压根不敢尝试。
建立了沿河防御工事后,驻守此地的三宝垄师的防守压力极大的减轻。
河对岸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丘陵地区,远远的能看到田地开垦的痕迹,生长着一些农作物。
土著仆从军的巡逻队正常在铁丝网与防御墙之间的土道上巡逻,河对岸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很难躲过警惕的目光。
日常只需派出一个步兵营的力量约400多人,再搭配一個土著仆从营600余人,就可以防守住整条4.3公里长防线。
这显示出南洋军的优惠华裔移民政策,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促成了更多的华裔移民携家带口来到泗水和三宝垄地区寻求发展,寻求一片能够得到庇护的希望之地。
开里汶郊外
冯国辉正在这里视察防雨设施的建造情况,这段沿河防御工事修建在从山区到海岸的波巴河边,极大的增强了防御作战能力。
三宝垄师的沿河防御体系基本建成,还有一些防御墙后方的基础建设,比如永久性兵营建筑,马厩仓库,厨房厕所等等,还需要后续完善。
在下游的十几公里河道中,波巴河水势渐大,形成了宽达150余米的宽阔河面,流水在雨季相当湍急,是旱季流量的数倍之多。
到了雨季,波巴河上游的来水量大增,河面也扩张到150多米宽,而且水势湍急。
一般来说
即便荷军渡过波巴河,也要突破河岸边高处的铁丝网,然后再爆破打开防御墙缺口,能够突破这道防线。
其中的困难重重,无疑给荷兰皇家陆军提出了个大难题。
与其这么费事儿,不如建立绝对的海上优势地位,击败南洋海军的同时,荷兰风帆战舰和运兵船可以自由的选择攻击沿海城市。
比如三宝垄,北加浪岸或泗水,而在这些沿海城市的名单中,哲帕拉肯定是排在最末尾的一位。
这是因为泽帕拉的地形易守难攻,荷兰人将海岸要塞修建的高大险峻,令人望而生畏,想要啃下来真是块硬骨头。
返回城镇后
冯国辉就在沿海的一座庄园里休息,从这里推开窗向外看去,蔚蓝色的海湾落入眼中,点点白帆的港湾分外热闹。
在海湾的木质栈桥边,停放着两艘黑乎乎的铁制蒸汽火轮船,这两艘火轮船的体量不大,排水量560吨,长45米,宽10.2米,底舱装备了一台95马力的笨重蒸汽机,带动一个螺旋桨旋转推进。
原本按照英国船舶工程师的设计方案,船舷两侧还各有一个圆形叶轮,由两台46马力的蒸汽机驱动。
这一方案被冯国辉否决了,理由是这么大点的船设置三套动力设备,实在太过浪费,代价也太高了。
结果就是这两艘蒸汽火轮船的速度慢的可怜,在海上每小时速度为5.5节,也就是时速10公里左右,着实慢的可以。
海上风浪稍大一点逆流航行,蒸汽火轮船就顶不动了,只能原地使劲而船基本停滞。
若顺流而下的时候,速度也能达到每小时13公里甚至更高一点,这取决于顺流的速度。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泗水第一造船厂率先生产出来的铁壳蒸汽火轮船,代表着泗水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巅峰,绝对值得大书一笔。
如今在船台上生产的后续型号,依然是550吨级蒸汽火轮船,只不过船型进行了稍许改进,并且加大改良的螺旋桨。
冯国辉要求来自英国的工程师们,对蒸汽轮船的蒸汽机进行技术改良,力争将其动力提升到120马力水平,超过了有重赏。
通过上述的技术改良后
预计新下水的560吨的蒸汽火轮船每小时航速能提高到7.5节水平,大约是每小时13.5~14公里水平。
这个速度,已经达到普通风帆货船的正常航行速度,远超其逆风航行速度。
冯国辉看着静静停泊在栈桥边的蒸汽铁轮船,嘴角禁不住浮现出一丝笑容。
如今的泗水第一造船厂四个船台,全都在热火朝天的开工建造中,新一批的560吨蒸汽火轮船将于10月~12月陆续下水。
这样一来
到了年底,南洋军手中就有六艘蒸汽火轮船可以使用,将首先应用在军事用途上,在船舷两侧加装火炮,编入南洋海军舰队中使用。
以当前时代主流的圆形铁炮弹,根本无法破开蒸汽火轮船的铁甲,即便打上一百发炮弹也只能饮恨而归。
虽然速度慢一点,但绝对抗揍啊!
这些蒸汽铁轮船严格的来说,应该属于覆甲铁轮船,因为这些铁轮船的铁壳内侧,都是巴掌那么厚的大块船板内衬,显得非常结实。
并且通过小凳子那么粗的木梁,形成船体支撑框架,560吨的船体装不了多少货,因为自身的重量就大大超标了。
所以这些铁壳蒸汽火轮船并不是运输船,而是精心打造的战舰。
到年底前服役的六艘铁壳蒸汽火轮船,是冯国辉建立强大海军前期准备的一部分。
若是在海战中表现出色,后续还会大量建造类似的蒸汽火轮船,并且不断的改进提高,形成独属于南洋军的船舶技术流派。
其最主要的一点
就是舍弃了船侧明轮,舍弃了风帆桅干,只保留螺旋桨作为船舶唯一推进动力。
这样做的好处是简洁明了,造价成本低,舰面布设简单,易于维护,所需水手少,运输成本也较低。
劣势也很明显
由于蒸汽动力的落后和不足,以螺旋桨作为唯一推进动力,相应的航速较慢。
但这真的是缺点吗?
对于追求运载量和低成本的运输船舶而言,多花费一些时间,就能省下高昂的成本,无疑是一笔很划算的账。
冯国辉拥有穿越历史的前瞻性眼光,自然不愿意在堆积动力上走弯路,他要率领着泗水地区的船舶建造业崛起,将其打造为地区性的支柱产业。
那么深根研究蒸汽船舶动力,大力提升蒸汽机研发制造水平,就成为整个泗水地区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最主要的科研方向。
南洋军政府已经拨出专款,在泗水大学设立蒸汽机动力研究所,对欧洲高水平的学者开出了高薪邀请,相信会有一批人才为之吸引。
下半年就会陆续有很多欧洲学者抵达,因为南洋军政府在《泰晤士报》上真出了悬赏消息;
能够在当前蒸汽机水平基础上,提升功率比一倍的高水平学者,将重金奖励1万英镑。
这笔钱约相当于5万银洋,在平均年收入60~100英镑的欧洲学者面前,毫无疑问是令人垂涎的巨款,绝大部分欧洲学者一辈子都挣不到这么多钱。
有钱能使鬼推磨,在推动科技发展进程这条道路上,这句话同样适用。
南洋军现代科技人才的储备极为薄弱,只有花费大代价引进欧洲人才,才能缩短这一科技发展进程。
冯国辉深知其中的重大价值,为此不惜一掷千金,就是为了千金买马骨,打造出南洋军政府爱惜人才,尊重人才的好名声。
只要名气远扬,还怕吸引不来金凤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