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外出学习的机会,
省城美术馆,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
特邀嘉宾们参观完毕,陆续离开。大家都很忙,还有人要去参加别的活动。
姜哲有了空闲时间,打算找地方略作休息。
偶尔能听到一些路过的参观者,议论省城最近的活动如何多,还有哪些等值得期待等等省城的文化底蕴比起滨海要厚重。
虽然自己在并没有主场的优势,可是来参观的人一点也不少,甚至还在逐渐增多。
他拿了一个茶包,放进了保温杯里,再注入热水。走到庭院中,找位置坐下,等着水变温。
不久,看到汪真急匆匆的走出来,似乎是在找自己。
姜哲对汪真挥手:“找我吗?”
汪真看到姜哲,快步走过来:“你怎么跑出来躲清闲呐?”
姜哲说道:“嘉宾们都回去了,展厅里没什么急事儿。你也休息一会儿。”
汪真也坐下来。
虽然天气挺冷,但是姜哲找的位置向阳背风,坐起来很舒服。
姜哲为汪真倒了一杯热水。喝热的吧。
“谢谢。最近在画什么?”汪真问道。
姜哲答道:“准备全国美展和圣保罗大展的作品。
准备参加全国美展的,是船厂的内容,你看过一部份。”
准备参加国外展的作品,还正在画。题材是大型市场。”
“我相信你的水平。我刚才看你和那位副会长一直在聊,他有事?”汪真问道。
姜哲说道:“正要跟你说一声,那位副会长告诉我。年前,他们会组织一次到国外的学习交流,去圣彼得堡。”
他没想到,来一次省城,会遇到这样的机会。恰好,刚刚获得的语言技能,可以派上用场。
“去俄国?多长时间?”汪真问道。
姜哲说:“预计时间很短,有很多画家,就是想去玩一玩。我一直想去那里的美术馆参观。有这个机会自然不能放弃。”
汪真说道:“这些人,有机会也不跟我说。”
姜哲说道:“听那位副会长说,名额有限。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你要安排什么人,可以尽早准备。”
汪真问道:“什么时候出发?”
姜哲说道:“寒假刚开始,过年前就回来,你想不想一起去?”
汪真说道:“画廊事情多着呢。忙完这里,首都和滨海画廊还有一堆事儿。
我一直感觉,你对于俄国艺术似乎不太感兴趣,怎么会有兴趣参加这次外出?”
姜哲喝了一口茶水,慢悠悠的说道:“算是圆了少年时的一个梦想吧。
最初看到俄国绘画,就是在小学语文课本里,读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到了高中时候,听一位美术老师讲起过列宾的名作——伊凡雷帝。
那时候,我很好奇,被老师描述的那么精彩的画面,究竟是什么样子?后来,在书店里看到了这幅画的印刷品。初看觉得有些血腥,脏乎乎的,后来被画中老人的眼神震撼。”
汪真说道:“我年龄比你大。我上学的时候,俄国艺术在国内的影响更大。听说,列宾创作这幅画之前,画过几个版本,经过一系列的改动,最后呈现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那个眼神的确是经典。不过,你学习欧洲绘画已经很有心得。你的作品已经被市场认可,再去学习俄国艺术,对你的发展还会有帮助吗?”
姜哲很肯定的说道:“有帮助。
列宾这样的大画家,在世界艺术史中,不被重视,是因为他的杰作,大多都只有俄国人能看懂。
俄国是一个很奇特的存在,东方人觉得它是西方国家,西方人呢又觉得他在东方,因此,俄国艺术总会陷入一种两头不讨好的尴尬境地。俄国画家,或者说俄国人又有一种谁都不愿意讨好的骨气。所以,客观的评价,俄国艺术,有很多可取之处。
汪真听完,又问道:“我记得很多人劝你出去留学的时候,你总是犹犹豫豫。我能看得出来,你不太喜欢,怎么要出去短期的学习或者参观,你反而很积极了。”
姜哲答道:“我记不清是谁说过,想成为大艺术家,有两个条件。活的长和见过世面,也就是行万里路。
当然,有一些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就成为大画家,类似拉斐尔,梵高这样的人不在这个例子当中,那是特殊。
两个要素,其实是相辅相成。
活的够长,才能去足够多的地方,才能见到足够多的人和他们的生活方式。
当见识的足够多,才会知道什么是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也许就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我未来的创作,还是未知,所以想多去看一看。
圣彼得堡那里有不少的名作,不仅是俄国艺术。原本有计划着自己去一趟,如今有这个机会,能够避免很多繁琐的事情。”
“好吧,是我尊重你的选择。”
汪真话题一转。
“你连续办了几次画展之后,国内有更多藏家也开始注意你的作品价格变化。我在首都的时候,有几个人想买你的画,刚才,画展开始没多久,又有人找过来,想买你的画。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姜哲摇头:“不行,这批画不成熟,现在来看,有不满意的地方,暂时不往外卖。”
“虽然咱们两个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但意见一致。你考虑的是作品不满意,我考虑的是,你今年卖画的数量已经不少,要控制住流入市场的作品数量。”
两个人说话的时候,又过来捧场。姜哲只好停下谈话。
在省城的个人画展,顺利开展。
姜哲当天就要赶回滨海。在回去之前,他悄悄见了廖姐……
回到学校,姜哲把要去国外的消息,先告诉秦教授。
秦教授赞成姜哲出去走走看看,然后发牢骚:“这些人,搞一次学习也不通知我。”
姜哲问道:“老师,您也想去?正好,咱们一起去。”
秦教授拿出电话本,边翻找边说。“曾经去过,想趁着身体健康,再去看看。我打电话问问,我能不能参加。我估计,这个消息传去之后,很多人都会想着积极参与的。”
因为时间卡得很紧,姜哲和秦教授向学校做汇报。
学校表示同意。
秦教授也有门路,很快搞定自己的名额。
学校的很多老师听说这件事之后,也想参与,于是各自找门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