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稿酬兑换券

第183章 稿酬兑换券

第183章稿酬兑换券

董秋实这一番从省城过来可是不容易。

其一是要给宋朝阳弄稿费,这里不是沪上,他一个人在这边,身上可没有那么多钱。

这需要他想办法。

其二就是交通这一块。

之前的时候还有个乔燕帮忙,这次回去后乔燕刚好有个采访,他想找帮忙也就找不到了。

最后还是托了私人关系,才搞到一辆吉普车。

他一个人从省城开到了这边。

县城到青松湾这边的机耕道上无数的炮弹坑,他从来没有开过这种路,开起来脑浆子都快摇匀了。

好不容易开到这边,这会儿下了车都还感觉周围的景象起起伏伏的。

不过在见到宋朝阳的时候,感觉啥都值得了。

“朝阳同志,这一路真是太难了。”

“现在我才知道好事多磨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董秋实对着宋朝阳诉苦道。

上次见面的时候,董秋实的状态还是相当精致的。

那次过来是乔燕这個老司机开的车,这次他自己过来后,看这个状态已经是相当的狼狈了。

原来梳的一丝不苟的头发,现在已经被汗水打湿了,就连那精致的金丝眼镜上都是汗水。

这天气已经不是很热了,他这显然就是紧张流出来的。

宋朝阳将院子两扇门都推开,对着董秋实笑着招呼道:

“辛苦了,进屋坐吧。”

董秋实点了点头:

“诶,好好。”

一边进院子还一边对着宋朝阳说道:

“我现在是真佩服这里开车的人,这机耕道真不是一般人能开的。”

这会儿宋守一带着老婆徐翠萍在堂屋门口看着进来的董秋实,等着宋朝阳介绍。

他们知道这位是过来给宋朝阳签约送钱的。

宋朝阳对着他们说道:

“爸妈,来客人了!”

“这位是沪上儿童文艺杂志的董编辑。”

两口子听到介绍后,就赶忙齐声对着董秋实招呼道:

“董编辑好!”

“进屋坐,进屋坐。”

董秋实跟着赶忙见礼:

“两位好!”

宋守一对着董秋实问道:

“董编辑是喝茶水还是糖水?”

董秋实见到宋家人这么客气,路上被颠簸的烦躁也少了几分,笑着点点头:

“客气了,就茶水吧!”

宋朝阳领着董秋实找了个凳子:

“董编辑,过来坐吧。”

董秋实刚坐下,徐翠萍就端着一盘零嘴出来:

“董编辑吃东西,这是我们山里的核桃和松子,都是好东西。”

董秋实刚坐下又站起身来连连感谢:

“太客气了,太客气了!”

宋朝阳对着董秋实说道:

“我们乡下人就是热情,董编辑习惯就好了。”

“呵呵呵……”董秋实乐乐呵呵的点了点头。

不过心里却在想着要是宋朝阳也有这么热情就好了,上次过来的时候,他可没有感受到这种热情。

徐翠萍又对着宋朝阳问道:

“老三,我跟你嫂子要做晚饭了,董编辑在家里吃不?”

宋朝阳也没有问董秋实的意见,直接说道:

“吃,当然在这里吃了。”

说罢又补充道:

“对了,再收拾一间房,董编辑今晚就在咱们这里住。”

徐翠萍对着宋朝阳说道:

“你二哥已经在收拾着呢。”

宋朝阳点了点头。

老娘接着乐呵呵的说道:

“行了,不打扰你们俩了,慢慢聊啊!”

这下堂屋里就只剩下宋朝阳和董秋实两个人了。

宋朝阳对着董秋实问道:

“董编辑,合同带来了吧?”

董秋实早就等着这一刻了,他点了点头:

“带来了!”

说着就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个文件袋。

把那牛皮纸包装的文件袋拆开后,从里面拿出了一式两份的合同。

宋朝阳拿到手里,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来回看了三遍,发现没有任何的坑后,他反倒是有些意外了。

这合同可比东方出版社的要价更高,居然连一点附加条款都没有,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

也太敞亮了吧?

搞得宋朝阳都有些不自信了,想着是不是自己错漏了哪一条。

然后又从头到尾认真的看了第四遍。

这才确认确实是没有任何问题。

另外一边的董秋实看着宋朝阳看到很认真,百无聊赖的他就是开始喝茶吃零食。

这山里核桃被加了香料炒过有股子特别的香气,又香又脆吃的有些停不下来。

就连董秋实一个不怎么吃核桃的人都感觉特别好吃,等到宋朝阳开始签字的时候,他已经给端上来的一盘核桃全消灭了。

“好了。”宋朝阳签完了两份合同上的名字,将陈江涛送给自己的那只钢笔盖上盖子,重新别回了自己的兜里。

同时将合同递给了董秋实。

董秋实忙接过看了一眼,确认无误后,他从自己的公文包里,直接掏出了一个信封,然后翻到合同上那一页说道:

“按照合同上的内容,首印三十万册,利润每本二毛六分,五五分成后你每本分润一毛三。”

“三十万册首印,我们应该分给你三万九。”

“减去之前给您的五百块钱,我还应该补给你三万八千五百块。”

听着董秋实滔滔不绝,宋朝阳点了点头:

“嗯,没错。”

三万九千块,他是实打实的全落手里的。

这时候距离稿酬缴税还有几个月时间。

等到时候三万九稿酬就要缴税四千多块钱。

足够宋家修四套房子起来了。

现在这会儿不交税的宋朝阳,也算是吃到一点时代的红利了。

董秋实说完后,把自己手里的信封递给了宋朝阳:

“行,分成这个里面就是了,您点点看。”

宋朝阳接过信封,拿在手里掂了掂,对着董秋实问道:

“董编辑,你这个信封,确定能装三万八千五?”

董秋实有些尴尬的笑着说道:

“那个……因为时间有限,所以不是现金,是稿酬兑换券。”

宋朝阳皱起眉头,刚才还想着这么顺利呢,感情在这里等着自己。

他打开信封,从里面看到了好几张红色的票。

是国内邮政的稿费兑换券。

金额凑起来是够数额的。

宋朝阳对着董秋实问道:

“你既然有这个兑换券,干嘛不在城里兑换好了现金再带过来?”

董秋实挠挠头,然后说道:

“他们说是这么大的金额需要单独准备,我这不是想着早点过来嘛,所以就没有等他们了。”

“就想着签过来和伱把合同给签了,免得时间长了,你等得不耐烦。”

这话其实他只说了一半,另外一半是怕宋朝阳时间长了,被其他人影响改变主意。

他和领导已经申请好了,就是要尽快把这事儿给定下来。

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急。

见到宋朝阳还有些犹豫,董秋实立马又补充道:

“你放心,这个稿费兑换券绝对是真的,上面的章你看看都是盖齐了的,还有甲字编号。”

“拿去邮政绝对可以换到钱的。”

“……”宋朝阳无语了。

这玩意儿不是还得让自己跑一趟吗?

三万八千五的金额,放在这个年代的民间个人身上,绝对是一笔巨款。

在人均工资还是三四十块钱的年代,邮政当天没有多余的钱可以给出来,需要预约一下,这点宋朝阳倒是也可以理解。

只是董秋实要预约,宋朝阳不是也得预约吗?

自己可是打算用这钱的一部分进货的。

想到这里,宋朝阳对着董秋实说道:

“老董同志你这可给我出难题了,我这乡下人,去一趟城里可不容易。”

“你只想着你自己方便,却没想到我去取钱也得预约,到时候还得在城里呆着。”

董秋实也知道这事儿是自己办的不好,不过现在也是没办法了,只好对着宋朝阳连连道歉: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这事儿怪我!”

“都是我考虑不周倒。”

“下次汇款,我们直接给你寄现金。”

宋朝阳叹了一口气,拍了拍董秋实的肩膀,然后说道:

“我知道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你,但是现在我急着拿着钱进货开店,你这一弄搞的我原来的计划就乱了。”

“我看这事,你还得帮忙解决一下才行。”

董秋实一怔,皱起眉头问道:

“嗯?进货?进什么货?”

“你是要开店吗?”

宋朝阳点了点头,把自己打算在县城里开个商店的事情给董秋实说了。

董秋实最开始有些惊讶,他到这边来就没有看到过个体户。

没想到宋朝阳居然说自己打算当个体户,要开店做生意。

“你不是要回沪上吗?”

“干脆你帮个忙,直接把这票给我换成对等价值的货,给我从沪上那边发过来。”

“也就不用我去兑钱,耽搁开业时间了。”

董秋实没想到宋朝阳突然来了这么个要求,他有些纠结的说道:

“这……这我从来没有干过啊!”

宋朝阳翻了个白眼,拍着那张装着兑换券的信封说道:

“我不也是没遇到过给票的嘛,你要是给现金,我就不找你做这事儿了。”

说罢又补充到:

“我会给你个单子,你到了沪上给我按照单子发货过来,要是没问题以后我都找你帮忙,到时候给你辛苦费。”

“……”董秋实无语,感觉自己好像为了图快,给自己惹了个麻烦。

“再有新书写出来,也会先联系你。”宋朝阳又补充了一句。

董秋实眼前一亮,当即点头:

“那行!”

“成交!”宋朝阳笑着拍了拍手。

接着他直接把信封里的兑换券,数了2万数额出来,然后递给了董秋实:

“这两万的票就全部换成货,单子明天早上你离开前,我会给你。”

……

过了一会儿宋朝阳从堂屋里走了出来,对着外边喊道:

“妈,杀只鸡和鸭子,我去外边收点黄鳝和青蛙回来。”

“好嘞!”老娘徐翠萍的声音从厨房方向响起。

接着就是外婆说她来的声音。

这会儿老爹宋守一走出来,对着宋朝阳问道:

“要不我去吧,你在家里陪着客人啊!”

宋朝阳摇摇头说道:

“我还得去叫一下曹薇过来吃饭,你就在家里呆着吧。”

“哦,那好。”老爹点了点头,去叫曹薇自己个老头子好像确实不合适。

宋朝阳走了两步,又补充到:

“饭多做一些,待会儿把嫂子家也叫过来一起吃。”

“人多热闹。”

“行!”宋守一点头答应。

接着宋朝阳又回过头,对着堂屋里的董秋实说道:

“老董同志,你随便在家里逛逛,咱们山里的落日你保证没见过。”

“好好……我不急!”董秋实这会儿已经在看着宋朝阳写好个稿子,一脸亢奋。

根本就没空理会宋朝阳说的美景。

落日有啥看的?

稿子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稿子他会先带回去,到时候分成上下两册发售。

上册一直到葫芦兄弟炼成葫芦小金刚完。

下册就是葫芦小金刚的后续故事。

这会儿董秋实看的正起劲呢。

宋朝阳走到门口还不忘了对厨房里的老娘补充了一句:

“对了,妈,我做的烤核桃再拿点出来,再装些给老董同志带走。”

老娘徐翠萍应到:

“知道了!”

接着指挥着嫂子秦柔去办这事儿了。

宋朝阳一出门,刚好遇到收工回来的钱教授两口子,宋朝阳想起钱教授老婆是沪上的人,于是对着他们说了家里有个沪上来的编辑。

这老乡见老乡,总能说两句嘛。

钱教授老婆听到居然还有沪上老乡到了,也是有些激动,立马就走了进去。

宋朝阳则是直接去了外边,准备去田坝里找小孩子收点田里的黄鳝和青蛙。

这算是庆祝签约收钱的一顿饭。

也好给董秋实留下个深刻的印象。

不一会儿宋朝阳就收了十来斤的货,然后顺道去叫了曹薇一起吃饭。

宋朝阳记得曹薇老娘也是沪上的人。

她寄信就是寄去那边的。

听到宋朝阳新书签约了要请自己吃饭,曹薇也没客气,欣然答应下来。

锅里都下锅的米,直接抽掉柴火,等着明天再做。

接着宋朝阳就和曹薇两人一起回到了自己家里。

院子里这会儿热闹的很,外婆在杀鸡杀鸭,二哥端着一锅开水准备帮着烫毛,外公这会儿在水井边压水,嫂子正准备出门去叫他们家里人过来,钱教授两口子正在和董秋实聊着什么,老爹老娘这会儿在厨房里忙着。

宋朝阳想要找个人帮忙杀青蛙和黄鳝,都没谁有空。

没办法还就自己和曹薇才有空。

就在宋朝阳准备找地方施展的时候,门口又传来一阵敲门声,接着就是二舅妈熟悉的声音响起:

“开门呐!!!”

宋朝阳这才想起他们家徐春燕,要找秦铁相亲的事情。

本来以为已经躲过了,结果他们这会儿找上门来了。

(本章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年代:1979从山民到首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年代:1979从山民到首富
上一章下一章

第183章 稿酬兑换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