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使团碰壁
第197章使团碰壁
此刻,胡惟庸一脸惊异。
一边听着李佑的汇报,也仔细的翻看起来。
这封快报来的非常突然,甚至也不是按照以往的特定时期出现的,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迎接”某个时机。
胡惟庸心中冷笑,真以为他不知道这是什么?
唇亡齿寒!
兔死狐悲!
虽然这些成语用在那苏家父子上,有些太过牵强了,但也差不离多少。
别看他们已经“脱离危险”,但只要魏国公的罪名坐实。
就得有人给其陪葬。
心中想着这些的同时,胡惟庸的视线也落在了上面。
“琉璃!”
所以几乎每年,都有所谓的外邦使团前来。
“好胆!”
看见这两个字,他心中就闪过一抹悲痛,儿子就是因为它!
“这玩意到底有什么用?光看不中用的废物罢了,却被卖出天价!”
胡惟庸只觉得一股愤怒,直冲脑海。
而此刻。
胡惟庸回过神,猛地看向他,“这封快报都传到了民间,你们的呢?”
……
至于第四版面的招新……
而更让胡惟庸心神大乱的,却并非那什么在徐达之事上的狡辩,而是之后的话,朝堂能否允许一家独大。
话音落下,李佑立刻匆匆离开。
“魏国公徐达陷入印版案,被指谋反,到底还是真有其罪,还是被人陷害?”
“若有人借此铲除异己,想一家独大,是否真能如其所愿?”
“还有,这些外国使团,又是什么说法?”
但现在,结局已经明朗,他只是看到了一个猴子在上蹿下跳!
而后,他又继续朝着下面看去。
这一次,反而是换了一個说法。
“一国国公,坐镇北平。就算需要钱财,何须印版?”
“还有,传令三司,既然已经查明,此案甚至可为谋逆大罪。这徐家长子之前就在大本堂,苏闲此前也在大本堂。再加上其父为钞镜院院使,指不定其中就有什么交易。”
“让他们别愣着,该抓的抓,一个都别放过。”
甚至想尽快将他们抓在大牢呢,如此一来,罪名坐实,此前那屡次三番陷入危机,却都被其化解的局面,断然不会再出现。
此次没有第四版面,胡惟庸不想看下去,直接翻过去,却发现并没有之前的类似什么工艺之类的招新。
“属下这就去……”
不知道为什么,甚至都让他产生了一股危机感。
却发现这第三版面,正是最近闹得火热的“印版案”。
而陛下对这些事情也非常看重,甚至要定下“不征之国”,维持和平。
“丞相!”
“哼……”
冷哼一声,若是以前,他看到这些还会惊怒。
“再者言,其所言这些使团利用琉璃坑蒙拐骗,这却是一个愿打愿挨,苏闲有意给这上面扯,恐怕是有些病急乱投医了。”
因为商镇的建立,大明这两年多了很多番人的商团,这些事情他是知道的。
胡惟庸听到后,也不禁点了点头。
李佑看得出来。
而大明从立国开始,就开始加速和周边邻国的往来。要让他们递交自认大明宗主国的文书,承认附属地位。
打眼望去,全是一些为徐达开脱之类的话,还说这朝野上下,有人借着此事大做文章,摆明了,还是冲自己而来。
非常简明了然的话语,放在以前,胡惟庸自己甚至不会看在眼里,可是现在,他总觉得这句话是如此的刺眼。
看完这些。
这一次,胡相是彻底放开手脚了,不会再给苏闲他们半分反应的机会。
这上面没有任何的修饰,甚至连半分委婉都没有,摆明车马,就是冲着自己来的。
见胡惟庸一直没说话,李佑赶紧提醒。
只是看了一眼,胡惟庸登时起身,整个人的表情都变了。
“丞相,确实是有一些使团前来,但是这上面说的可就太荒诞了一些。和使团打交道的是鸿胪寺,无论如何也和中书省扯不上关系。”
格物院内。
苏闲看着面前,临时加急印发出去的格物快报。
这正是他突然想到的办法。
等不下去了!
他不知道朱元璋还在等什么,但是他可以猜到。
如果真的要逆千年以来的大势,成就一桩大手段!
那么,即使是开创大明的皇帝,他也不想让自己落入百官乃至天下百姓的口舌!
所以,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引起整个朝堂上下的反对,最好是让自己,举起大势,一举功成!
说实话,这个猜想不是第一次在苏闲脑海里出现的,而是出现的已经很久。
让他困惑的是,历史上的朱元璋并没有做到这个程度,而是以大决断力,用一人之力推行废除中书省、丞相制度!
甚至引起了百官的反对!
然而在其大杀特杀之下,这些反对的人,看着即将被卷入的胡惟庸案,也自然知道自己的脖子不比刀硬。
更重要的是……相比较废除中书省。
百官虽然没有了向上,执宰天下的权力。
但是以六部为首,权力却实打实的加强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众人早就捏着鼻子认了。
而这一次,按照苏闲的猜想,朱元璋用上了一些手段。
只是。
他不清楚这种手段,到什么时候才是个结束。又会不会其默许之下,真的出现真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朱元璋才会借此出手,一举轻松拿下胡惟庸?
苏闲不想再等。
所以他决定提前让这种局面到来。
“少爷,这上面的琉璃还有外使,根本没什么用啊,倒是之后的招新,虽然可以引起百姓议论,但此事无疑更会激怒胡惟庸。”
此刻。
白珏站在自己身后,看到苏闲从沉思中已经反应了过来,连忙开口。
“你也觉得他不会在意吗?”
苏闲转过身,诧异问道。
“当然!外使可是鸿胪寺负责的。”
“是吗?”
苏闲笑了笑,忽然他想起了什么看向面前的白珏。
“倒是得让你们,在帮我一个忙。”
“少爷请说。”白珏身后,白芷夏怯生生的开口,而一旁的林安栋也连忙看来。
“此次格物快报,将琉璃的真相发出去,接下来,格物院自己来做琉璃,算是缓解之前的运转困难。”
“但如此大批量的琉璃出世,这些番人手里的货肯定就要贱卖,而大部分的番人没有了巨利,肯定也要回去。”
“你们在此期间,就传出一些消息,引导他们去鸿胪寺,专门说这些问题。”
看见苏闲已经把话说完。
白珏却是一片茫然,甚至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少爷,你做的这些,和现在最要紧的有关系吗?”
“我都能猜到,这篇快报出去定然激怒胡惟庸,到时候他们肯定会对你出手,说不定现在就合计,再以那些假罪名抓捕……”
“要不,少爷您现在进宫吧,只要进去,三司也拿你没办。院里面的先生都说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到时候您在宫里,再和陛下分析利弊,到时候这局面自然就没那么凶险。”
通过这几年的相处,苏闲早就看到了,白珏的聪慧和果断。
能在这个时间段,想到让自己反其道而行去宫里,也算是有想法了。
然而。
苏闲却不准备去,起码不是现在去。
他的目的很明确。
先是明牌,直接发出消息,就是让胡惟庸看到琉璃和外使。
让其不当一回事。
而现在,他让白玦他们去暗中撺掇那些番人去鸿胪寺,也是存着局面越乱,鸿胪寺也管不过来的情况。
如此一来,当真正的占城使团,前来拜见朱元璋的时候,却屡次得不到回应……
到时候历史上的第二个胡惟庸案发的理由,也谋划完成。至于最后,让百姓猜测,自然就是提前给民心做出铺垫了。
如此想着。
他再叫来吕善和黄恪,让他们不再格物快报上发消息,转而以口头传言,将其迅速外传出去。
这东风,不就慢慢的吹起来了……
而接下来。
事实也的确如苏闲所料。
因为琉璃的秘密公开,格物院随之宣布,之后会有琉璃工坊建立。
然而,这些假琉璃不能冠以真琉璃之名。
所以格物院给其重新起了一个名字——玻璃!
并且坦言,接下里的格物院,要再度广招工匠,所制造的玻璃,也不会是如同陶瓷一样的吃食用具,更不会是观赏用具,而是偏向于实用!
此消息一出,番人之前,就因为西市上的动静而陷入一片恐慌。
这个时候就彻底懵了。
而在一些传言下,他们也纷纷前往鸿胪寺开设交涉……
果然。
刚开始的几天,鸿胪寺确实尽职尽责。
只是,来的人太多了,鸿胪寺不得不抽调人手,尚且能维持运转。
然而继续,鸿胪寺似乎也承受不住,开始以各种理由搪塞,甚至开始驱赶……
到最后,鸿胪寺不得不公然外宣,寺内少卿和几位主官,因为过度劳累,已经病卧在床。
此后鸿胪寺虽然还正常运作,但一些公务却明显运转缓慢。
而就在如此的前提下。
这一日。
好几群外邦使团,先是从西市停留之后,开始正式拜访。
然而,拜帖送出去并无回应。
在此期间,有占城国的使团,急不可耐,想要求见大明皇帝陛下,言称其有重要事情相报!
只是,近乎所有的使团,都被鸿胪寺拒之门外。
占城国大使见此,特意奔走六部,并且阐明来意。然而一番求见之下,却始终没有任何人打理。
不得已,最终的目标又变成了中书省。
效果依旧……
陷入悲愤的番人,以及各国使团,将此看做是大明有意不见的信号,纷纷灰心意冷,甚至准备回程。
而番人动怒之下,也只能怒了一下,最后也只能贱卖琉璃,狼狈离开……
而就在这些事情发生的同时。
另一方面。
魏国公徐达,已经被关押三天,其长子徐辉祖,更是听说了迎来了亲军都尉府和三司的问审。
只是,一番询问之下,却始终没有让其认罪。
不过这些事情在三司看来,证据确凿,认不认罪也只是嘴硬。
因此,他们早早的就开始搜刮魏国公谋反的证据,甚至似乎是故意,要将其摆在明面上,不知何时,民间百姓已经皆知。
百姓知道。
京城附近的各大卫所,也纷纷得知。
一时间……
再也没有人将其,当做是国朝大人们之间“互相制衡”。
有勋贵开始上书,言称魏国公之事,不可听信小人之言……
而在此期间。
京城百姓所讨论的问题,却也越发的大胆。
不知道什么时候,格物院那最后一个问题,已经衍生出了各种不同的答案。
有真的相信三司,认为徐达蓄意谋反,图谋不轨。
然而。
这个言论只是出现了第一轮,就被之后各种民间言论,轮番鞭笞!
有堂堂国公,还需要印版去谋财的?
还有的则言,魏国公徐达,一生都在为大明南征北战,和北元更是势不两立,若真的将魏国公视作谋反,岂不是让某些人得了利?
甚至还有人放出话,这是有人故意陷害。
魏国公若真出事,北方必乱!
不只是北元,甚至是跟随其一声南征北战的卫所将士!
此话一出。
民间更多的百姓,再也没办法淡定下去了。
这大明的天下,才安稳了十几年,太平世道不容易。
有好些老人,就是从战乱时活下来的,因为此,甚至都感受到了国祚的动荡。
更是在不知什么时候……
“奸臣乱国,谋害忠良”的传言,也四起!
更有人放出另一段传言。
有人自己谋划了一场戏,要借此机会,铲除魏国公,和北元有牵扯的另有其人。
听说前些年的大明,盐引制度运行之下,好多臣子趁此机会发家,甚至和北元有着不清不楚的关联。
这些消息随着时间延长,越来越多。
而此刻。
谨身殿中。
朱元璋就将这些民间言论,一个个的查看了过去。
随着越看,他眉眼间的轻松就越是化不开。
而就在他的面前,还摆放着两个厚厚的折子。
其中一方,全是这阵子,各处臣子,明里暗里递上来的折子,基本上都是对这些印版案的质疑!
更有对魏国公案情的一些劝说。
而另一方,则是三司送上来的卷宗,在卷宗上清楚记载,徐辉祖甚至和那门房福寿,都言称自己不知道那些东西如何出现。
但在三司的结论上,却是他们还在狡辩。
证据确凿,陛下应即刻下手,追查出更多证据。
里面还有一些奏疏,却是专门针对前任钞镜院院使……苏贵渊!
要将其再度抓获,严加审讯。
看了许久奏疏。
朱元璋却对之后的这些奏疏都扣留不发。
反而。
他从旁边拿起了另一封,亲军都尉府送过来的民间传言,与其同时拿起的,还有一番外邦使团的求见信。
“占城国派使节进贡,然而进京良久,却只能蜷缩进大明西市……屡次拜见各路衙门,却无一相见。无奈之下,数国使团已经回返……”
朱元璋放下这封奏疏。
脑海中闪过刚才看到的所有信息。
终于,他看向一旁!
“使团进京,咱无半点消息,咱只是短短几月没处理国事,国事已经糜烂至此?”
“这些使团拿了贡品,又去给谁上了贡?”
“给咱宣!宣鸿胪寺,宣礼部!宣中书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