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旗袍和《青花瓷》吸引老外

第736章 旗袍和《青花瓷》吸引老外

第736章旗袍和《青花瓷》吸引老外

对着外国人唱《我爱你中国》,如果不是在中国热的浪潮下其实很难起到什么效果。

所以趁着林晚晴四连冠,中文歌曲遍地开花的时候拿出这种价值观鲜明的歌曲是最好的机会。

漂泊海外华人的华人听着吴高峰的歌声,看着视频里各色各样的中华服饰,眼泪哗一下就流下来了。

很多人都跟着唱了起来。

他们中的很多人向往着自由,于是去往了世界各地,然而他们发现只有祖国会像歌曲里唱的那样。

“每当我迷惑的时候你都给我一种温暖,就像某个人的手臂紧紧搂着我的肩膀。”

真正会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的只有离家万里的母亲。

在异国他乡,他们就是选项里最末尾的那一个,找工作,优先本国人,医疗服务,优先本国人,就连救援服务也是优先本国人。

甚至有时候,他们连本国公民都不救,更别提一个外国人。

灯塔国带来的滤镜正在一层层破碎。

自由美利坚,枪战每一天。

在这里,军队是可怕的,见到军队最好绕道走。

发生了火灾,你最好第一时间查一下服务是不是免费,有没有买保险。

在这里警察是不值得信赖的,你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手中的真理。

世界灯塔的光芒越来越暗,东方的五星红旗越来越亮。

老外们不知道这首歌有什么含义,他们只觉得这么多华夏人喜欢,那他们也跟着听跟着唱呗,反正有钱赚。

就这样,热泪盈眶的华夏网友和稀里糊涂的老外们开始唱《我爱你中国》。

随着视频的传播,老外们也逐渐懂得了这首歌里所蕴含的感情。

想要指望老外们对这首歌有多大的触动那是扯淡,他们只不过是为了热度和刀了而已。

不过没关系,文化输出的一步,本就是利诱。

这些投入和热度,就是远程养殖的第一步——远程派发狗粮。

反思、公知、远程养殖,这些都是西方已经驾轻就熟的技术,只需要拿过来用就行。

这些领了“狗粮”的主播网红们拼命地往华夏文化上靠拢,他们的粉丝也逐渐受到影响。

这就够了。

文化输出也得慢慢来嘛,不迈出这一步,永远都走不到下一个阶段

文化输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是你花钱就能一蹴而就,也不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

军事上,谁的洲际导弹打的远飞得快,谁就有话语权。

但文化不行,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所以《我爱你中国》这样的歌曲不能一直强推,让老外们有个概念就得适可而止。

每个国家都有清醒的人,一直宣传这种带有强烈主观价值情绪的歌曲会起到反效果。

许诺的计划里,文化输出,起码得是国人自己喜欢的东西,它还必须带走民族特色,这样的东西才有希望推广到全世界。

《青花瓷》就是一个经典的案例。

国外对华夏的称呼,就是从瓷器中得名,各色各样的瓷器,对老外们有很大吸引力。

这一次许诺让林晚晴翻唱了女版青花瓷。

青花瓷旗袍,唯美的发髻,青花瓷的音乐。

这首《青花瓷》一上传就引起了无数网友关注。

林晚晴现在已经是全球音乐榜上的擂主了,粉丝数每秒钟都在上涨,她的《青花瓷》一上传就有几千万听众收到消息提醒。

MV,又见MV。

明明是大家都看过的旗袍,然而所有人都忍不住想要再看一遍。

手持一把扇子的林晚晴出现在视频里的那一刻,好像连天气都晴朗了许多。

林晚晴出现在镜头里,没有像很多擦边主播一样跳舞,也没有搔首弄姿,她只是在林子里漫步着,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精致的旗袍,完美的身材,软糯动听的歌声,清脆悠扬的旋律,形成了绝美的视觉听觉享受。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林晚晴声音出现的那一刻,网友们感觉浑身都酥酥麻麻的。

尤其是她回眸的一瞬间,好像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

青花瓷、旗袍、东方美女,悦耳的歌声,组合起来把无数老外吊成了翘嘴。

唱《我爱你中国》他们是为了恰饭,赚钱嘛,不寒碜。

但《青花瓷》他们是真喜欢。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华夏的网友们还没来得及要求,他们自己就学了起来。

旗袍,在海外一货难求。

老外们唱着《青花瓷》,穿着旗袍,招摇过市,享受着路人们羡慕的眼神。

而《青花瓷》的视频,播放量很快就冲到了十个亿。

好看好听,成为了《青花瓷》破圈最大的卖点。

其实文化输出这东西说白了就是得让别人喜欢。

文化输出,光看阳春白雪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娱乐性。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你很无聊想要找点事做,摆在你面前的有这么几个选项。A:看一部好莱坞超级英雄大片。

B:欣赏一下棒子女团激情四射的舞蹈。

C:奖励自己一把,看一部只有两三个人演出的简单电影。

D:学习中文,了解孔子孟子老子的生平事迹。

答案很明显了,除了头脑发热或者处于贤者模式的人会选择第四个,其他人百分百会从前面三个选项选一个。

所以用所谓的孔子学院来进行文化输出,效果一直都不好,为啥呢?

人都是惰性动物,能躺着谁愿意站着,能舒服谁喜欢吃苦,而学习,恰恰就是一个苦差事。

想要让文化传播出去,就得让大众感到愉悦,让他们觉得这个东西有意思。

比如《中国话》这首歌,就是先从有意思的绕口令开始。

老外们一听觉得这个有意思,会中文的就开始学着唱,不会中文的怎么办呢?那就学呗。

热爱才是学习的第一步,只有对这个东西产生了兴趣,才会愿意去学习,文化才能够输出。

为什么那么多人在看完那些场景简单的电影之后想要去学日语?

因为他们想要搞清楚这些人在说什么。

为什么老外们看完孔子的视频无动于衷不去学中文?因为他们不想知道孔子在说什么。

虽然拿孔子和男优比对孔子他老人家是侮辱,但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中国话》和《青花瓷》,走的就是娱乐路线,让老外们觉得这个有意思,好玩,进而产生想要学习中文,去了解瓷器的方法。

而文化输出就在其中。

《青花瓷》越来越火,林晚晴唱的和许诺唱的都火了,全球音乐榜上高居前五名。

油管上,一个介绍青花瓷的视频,播放量都超过了一个亿。

评论区无数老外们在讨论青花瓷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讨论青花瓷为什么这么美。

“那么在哪里可以买到呢?”

“有地方可以欣赏青花瓷吗?”

华夏的网友们热心地指了一条路——瓷都。

“瓷都欢迎你们!”

“在这里有你们想要看到的所有瓷器。”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受不了诱惑的老外们纷纷收拾行囊踏上了旅程。

华夏民众可望不可即的出国旅游,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家常便饭而已。

赚美元,花人民币,这样他们没有任何经济上的压力。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这个宣传语配合上《曾经的你》,在外网火了起来。

很多老外慕名而来,前往他们心中的圣地——瓷都。

第一波文化输出,掀起了中文热,也掀起了华夏旅游热。

对于老外们来说,去一个地方旅游需要考虑的因素跟华夏网友一样。

第一考虑的是这里有什么,好不好玩,是有长城还是有金字塔。

想明白了目的地之后,他们还要考虑这个地方安不安全。

白象那里尽量不要去,不管男的女的,连蜥蜴去了都得被轮,太危险。

大毛二毛那里也不能去,容易有去无回。

中东乱的一塌糊涂,能不去就不去。

相比较而言,华夏安全的不能再安全。

有好玩的,没有危险,还便宜,那还等什么,直接开冲。

在全球音乐榜的影响下,华夏的文化,开始以音乐、旗袍、瓷器作为进攻点向外输出。

第一波输出许诺没有选择京剧这种国粹艺术。

原因很简单,京剧理解有门槛,对国人尚且如此,老外更是两眼一抹黑。

而且说句实在的,京剧并不适合作为文化输出,老外们看的时候很新鲜,但他们看完也就完了,不会去传播更不会去学习。

老外们开始涌入华夏,欧美国家开始急了。

全球音乐榜的目的是为了打开华夏的大门,方便他们搞文化输出,现在倒好,文化没输出,人全特么输出出去了。

这肯定不行啊,欧美开始联合起来,提出了新的方案,各国之间开展规模庞大的电影交流。

以前各国的电影想要进入其他国家是名额限制的。

一年到头也不会超过五十部,而且还要审核,该删的删,该减的减。

想要夹带私货搞文化输出?门都没有。

总局那边一个电话打给了许诺,许诺听到这个条件笑嘻了。

刚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本章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帮天后救场,她馋我身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帮天后救场,她馋我身子
上一章下一章

第736章 旗袍和《青花瓷》吸引老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