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军中有猛将柳隐可攻上庸

第一百五十八章军中有猛将柳隐可攻上庸

吴懿得到蒋琬提醒,想起陛下自丞相薨逝以来,一直时常提起的新政。

之前陛下也曾多次与自己等心腹详谈,表达过希望改变兵制的想法。

如今东吴相邀共同伐魏,自己朝廷算是辅助牵制,自然不需精锐尽出。

即便精锐尽出,蜀中那三两万精兵,也经不起几次折腾。

方才陛下让自己“定下大方向”看来是有意在此次出兵事宜上做文章。

再往深层想,陛下曾言新政必然受到士族豪强抵制。

如果陛下无端提出改变兵制的新政,怕是更难令众人信服,以至无法施行下去。

要是蜀中原有士兵不足以达成强军北伐之愿呢?

届时兵制改革不就顺理成章了?

想到此处,吴懿心中稍定,略微组织语言,稽首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既然是配合东吴伐魏,那重点应当在‘配合’二字之上。

出兵之时,应尽量减少钱粮消耗,甚至保存本就稀少的精兵强将。

今日朝会讨论方向,应当在如何令一偏师配合一员猛将,震慑魏国西南边境上。”

“嗯,吴将军言之有理,此方向倒是符合吾大汉利益。

其余诸公是否有其他意见?”

何宗在班列中观察许久,发现蒋琬方才行为怪异,吴懿发表意见之前也迟疑许久。

再想想方才吴懿所言,何宗突然也明白了什么。

看了看不远处的杜琼,发现杜琼也正转头看身后益州朝臣。

两人目光相交,杜琼看出何宗有附和吴懿的意思,微不可查的点点头。

何宗会意,正要出列发话,杜琼又给何宗使了个眼色。

见杜琼口中不住默念一个名字,眼睛还一直瞟向末席柳伸处。

何宗一联想,顿时明白了杜琼的意思。

向杜琼再次点头示意后,何宗稳步跨出班列,稽首道:

“启奏陛下,吴将军之话,臣附议。

另外,吴将军提到此番需派出一员猛将。

臣以为陛下麾下战将如云,且皆在军中有威名,此番偏师之战倒是不需他们出面。

况且诸多战将几乎分散在蜀中各地要冲,为此等小事不值得令他们奔波。

臣愿为陛下举荐一员猛将,可为陛下分忧。”

“既然是何鸿胪推荐,朕当静听。”

得了陛下准许,何宗轻咳一声,恭敬道:

“前些日陛下曾令吾等推荐朝中有资历之良才,当时杜太常提到与柳伸齐名之人有二。

除了杜太常之子杜祯外,还有一人名为柳隐,乃当世之猛将。

现为军中牙门将,素有贤名且勇武不亚于平北将军马岱、永安都督陈到等成名已久老将。

此番陛下出兵攻上庸,可令柳隐为先锋,曹魏守将若见此人,必然如临大敌。

如此一来,陛下佯攻牵制曹魏之策,必定马到成功!”

“何大人此言甚合朕意,柳隐现在何处?”

“启禀陛下,柳隐就在成都外军营之中,陛下要当即召见?”

“早朝过后,令柳隐前往御书房觐见,朕要亲自向柳隐下令。”

何宗意见被采纳,众人发现陛下似乎对派谁却持宽松态度,一时间也都动起了心思。

蒋琬、吴懿见益州诸公已经有人被陛下选中,也不甘落后,赶忙争先推荐自己派系之人。

此时大家皆以为陛下对出兵佯攻上庸之事,并不是分重视。

不重视才会任由群臣发表意见、推荐出征人选。

这种无甚危险的佯攻,说白了就是将士捞取功勋的最佳时机。

蒋琬嘴快,先一步出列向陛下道:

“既然陛下有意令吾等推荐贤臣良将率领偏师佯攻上庸,臣不才,也愿为陛下推荐可用之人。”

李世民知道三派必定谁也不肯落后,蒋琬见自己答应了柳隐出征,必然不肯落后。

况且今日自己主旨是将选派兵将之权交到诸公手中,最后这支“偏师”由谁来带倒是无所谓。

实际上吴懿方才将大方向定为“猛将引一支偏师”之时,今日自己想法就已实现。

可怜诸公重点皆放在“猛将”身上,而忽略了“偏师”之说。

待会只需顺势令诸公决定调取哪郡“偏师”便可将此事彻底办成。

“嗯,朕自然愿闻公琰高见!”

蒋琬观察陛下言行,发现确实如自己猜想那般,陛下主要是为了令“偏师”出击,并不怎么担心何人带队。

看来此番陛下欲令蜀中兵制弊端显现,好借题发挥,理所当然施行新政。

实际上推荐之人只是陛下顺带提拔一些不得志的贤才罢了。

“方才何大人曾提到前些日举贤任能之事,正巧臣所推荐之人,也是那日所提到之人。

中典军胡济久经战阵,且长期跟随丞相北伐,此番佯攻上庸当可为三军主帅,为陛下分忧。”

“此人朕多有耳闻,前些日也曾答应酌情提拔之。

正巧胡济善于领兵、调度之事,可为三军主帅。”

不等陛下话音落,吴懿赶忙出列,急切道:

“陛下可不要厚此薄彼,吾等东洲人士也不乏善谋略、战阵之人。

如今荆州、益州诸公争先,皆推荐了猛将。

臣以为此事关键在于谋,如何能令魏军误认为吾等要死磕上庸,才是此番行动成功关键。

既然都从前几日推荐之人中挑选,那臣也一样。

臣推荐选曹郎陈祗,此人才学出众,又乃许司徒外孙。

行军主簿一职,非他莫属!”

“朕以为陈祗可胜任!”

三家都有了自己推荐的人选,众朝臣也觉得差不多了,朝堂顿时安静了下来。

大家都开始猜测陛下会如何利用这些人来谋划此次行动。

李世民在脑中盘衡片刻,发现还少个参军。

见众臣都没了再推荐人选的意思,李世民目光扫过堂下众人,试图找到合适的参军人选。

片刻,李世民眼前一亮,兴奋道:

“大军主帅、先锋、主簿皆已齐备,如今还差随行参军一名。

朕观诸公皆无再度推荐人选之意,不如这参军就由朕亲自指定吧!”

略微一顿,李世民目光落在督军从事王离身上。

“王离曾受丞相擢拔,才思敏捷、处事公正,正是参军所需人选。

此役,王离暂代参军一职,辅助胡济佯攻上庸!”

见众人并无异议,李世民继续道:

“将有了,兵又从何而来?”

早就领会陛下意思的吴懿,见到又有可以表现的机会,刚忙接过陛下话头。

“启禀陛下,今日大方向所定,当以胡济、柳隐等领一偏师,虚张声势威逼曹魏新城、魏兴二郡,作佯攻上庸状。

既然是偏师,那不如就地取材,令巴中三郡各出郡兵两千,再辅以汉中屯田之兵数千、永安都督麾下北伐世兵数千,凑成万余大军出鱼复、永安、汉丰,三路共进威逼曹魏。

如此一来,既能快速调集军马,又能减少行军消耗。

不知陛下认为可行否?”

吴懿所提之策,按照益州诸公的心思来讲,是最合适的。

毕竟郡兵、屯田兵、北伐兵大多为益州本地兵。

柳隐、王离又皆为益州士族,如此安排更方便二人指挥军队、抢夺功劳。

荆州诸公则是无所谓,反正除了昔日先帝帐下白毦兵,如今益州所有军队之中,几乎没有荆州兵。

东州诸公自然是希望自己麾下东州兵出战,不过自家领袖吴懿亲自提出的方略,众人又不好反驳。

这种人各怀心思,皆看向陛下。

李世民闻言,觉得吴懿真不愧为东州诸公表率、魏延之后武将之首。

此番调度,合情合理,还如了自己的心意。

“看来诸公对于吴将军之言皆持默认态度,既然如此,朕就不再折腾了。

不过依吴将军所言,几处相加不过万余人马,朕担心魏国不肯就范。

这样吧,在此基础上,再派五千禁军随行,争取凑够两万大军,诈称五万。

即日起前往鱼复集结,而后由胡济等自行决定如何分兵、虚张声势。

切记,不可恋战,只做佯攻。

一旦魏军倾巢出动前来围剿,立刻退回蜀中!”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李世民穿越刘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李世民穿越刘禅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八章军中有猛将柳隐可攻上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