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父子的讨论
襄阳。
襄阳的行宫,已经修建得差不多了——全部是用的最新的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加上大块的砖石,基本上不用大木——这也是刘铭的提议,他当然清楚滥砍滥伐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在扬州和徐州,当地百姓已经习惯了冬天烧煤取暖,尤其是玻璃和新式房屋大量运用,棉花棉布的价格变得低廉开始普及之后,冬天砍伐木材取暖的情况已经基本上减少了,而这次修建襄阳的行宫,不用大木,也是为了给民间做好仿效。
行宫,还有将来的皇宫,都是用砖石结构,民间不管是富户还是平民,都会跟着用的。
这种心态,古往今来都是有的。
而且砖石结构修起来更快,也更结实更安全。
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来年,刘备正式接受禅位,登基为帝。
对于这一点,前天子刘协,一点意见都没有。
这位天子自从顺利的离开许昌,来到襄阳之后,就算是成了离笼的鸟儿,整天和那些汉室宗亲待在一起,比如高一辈的刘表,同辈的刘琦、刘基、刘循……
在之前的天下大乱之后,原本各地不多的刘姓王,就已经死得差不多了——和后来明朝不同的是,刘姓的王,到现在其实也不多,这都得益于汉武帝的推恩令以及削减爵位的举措,开国时候的那些王,因为各种原因,都被砍了不少,爵位一路砍下来,祖上是王,后人变成农民的也不少——刘备不就是这样的例子嘛。
这样做当然有好处,毕竟这些爵位,说穿了都要消耗多少钱财?这些钱财消耗的也都是民脂民膏,明朝灭亡,倒有一半是这些不事生产的朱家龙子龙孙们给花掉的。
归根结底就是,特权阶级多了,对帝国的财政就会形成巨大的负担,帝国只能去盘剥小民,等到小民基本上都活不下去之后,就是帝国崩盘。
刘家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后汉的崩盘,更多是因为士族和豪强兼并了太多的土地,而不是刘家的子孙们兼并了太多。
可是这样一来,也让汉室宗亲的力量变得很微弱,没法帮助皇权,像刘表刘焉刘虞刘繇这些,虽然在各地担任州牧,可是在本地没有心腹和支持,刘表算是厉害的,单骑下荆州还能稳定住荆州,刘焉则是原本就带着强大的势力去益州,至于刘繇和刘虞就比较惨了,硬生生被当地的势力给玩死了。
如果这些人在当地本身就是根深蒂固的,有着强悍的实力,也许大汉的天下,还能稳固很长的一段时间。
“封王不可以没有,可是也不能滥。爵位只是一部分财富,而不能免去所有的赋税等义务。人活在这个国家里,不但拥有权力,也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人与人固然有不同,然而基本的权力和基本的义务,则是理应共同承担的,不如此,国家不会稳定,不会进步。父亲,此次您为天子之后,不管是封多少王,多少公,多少侯,那都没什么问题,可是必须要规定的就是,这些爵位,只代表每年从朝廷拿到的财富,可是理应缴纳的税赋与承担的义务,都是应该保持的。”刘铭对刘备道。
“正是如此,虽然我家中落,就是因为酎金夺爵而来的,可是前汉那种让各地宗室封土而不治民的做法,确实减少了分裂的隐患,让郡县制彻底的稳固起来。”刘备点了点头。
和高祖、光武一样,刘备同样也是起于布衣,所以知道低下的很多事情。
“父亲,高祖,光武,和您一样,都是起于寒微,所以从下到上,很多事情都瞒不过您。可是将来呢?孩儿的后代呢?他们生在深宫,见识短浅。固然可以从书本上获得很多的知识,然而知道道理,和亲身实践,那是两码事。所以将来要形成制度,诸皇子,成年后必须要在各地观察与巡抚,每年至少下去半年,轮流下去。不参与当地政务,但是所见所得,必须上报。亲王可以参与议政而非执政。权力归于尚书台。尚书台人数保持在至少四人多则八人,对各部有约束之权,没有在地方上有从县到州执政经历的,不得入尚书台,这样一来,才能上下通达,无阻塞言路之虞。”
刘备详细的记录着,本来这些活可以找个人帮着干,不过刘备还是决定自己记。
类似这种大的政策方针,一般都是刘备父子谈得差不多了,然后再去找徐庶等人商谈,他们都心知肚明,到时候要设立尚书台的话,象徐庶庞统刘晔诸葛瑾陈登这些人,多半都是会在其中的。
参政议政,而不执政,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皇室的手中,尚书台的尚书们,地位尊贵,有一定的掌控国政的能力,却无法具备实际的权力。
而具体的事务,则是交给九卿去做。
最高决定的权力,在皇室手里。
制定政策的是一波人。
执行政策的,又是一波人。
权力分散了,政策实行的顺畅却不会因此受到什么影响。
这样的制度,放在中枢,就是朝堂,放在地方,就是地方的政府。
中央、州、郡、县,将三级政府改成四级政府,这样整个国家的统治和发展更加的深入。
同时各州郡和县的划分会更加的细分,毕竟以现在的划分,一个县往往地方也很广大,就算刘铭增加了官员的数量,一个几万人的县,就靠七个官来管,怎么管得过来?
古代皇权不下乡,往往也有这个原因。
所以扩大行政划分,减少每个县的范围,同时也可以拉动基建,将土地上出产的粮食,通过工业来转化为生产力,这样国家才会迅速的富强起来。
“治大国,若烹小鲜,父亲,我们之前在徐州扬州试验的一些做法,推广到全国,不是不可以,可是不能着急,只能逐步的推动,不然的话,容易欲速则不达啊。”刘铭最后道。
刘备深有同感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