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后记 在开始之前和结束以后

第14章 后记 在开始之前和结束以后

第14章后记在开始之前和结束以后

/郑未晚

写这篇后记的时候已经是2017年的四月了,楼下的樱花和西府海棠花开了一树一树的,很美,我特地找了一个阳光很好的午后,拿着相机下楼拍了很多照片。2017年的每一天都似乎过得格外认真,写完了《佳期未晚》的结尾,规划了接下去要做的事情,读了很多本书,看了两场演唱会,把买回来后一直空置在那里的一套房子认真地选了一家装修公司一点一点地和设计师沟通后开始装修,周末和朋友出去小聚,天气好的时候也会到湖边逛逛。

但不远的2016年的开端已然不是这样,那个时候我的生活按部就班,像千千万万浙商家庭中的子女一样,带着几乎是天生的经商的本能,按家里给自己规划好的路线,平顺却乏味地走着漫长的人生路。

我家住浙江某个城市的中心湖畔,从客厅的玻璃幕墙看出去,风光如画,湖中央的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常年吸引游人如织,我却甚少留意,每天步履匆匆,美景从不曾眷顾。

是什么时候开始,生活变成这样乏味的样子似乎也无从追溯,生活平顺殷实,每天忙忙碌碌,却不觉得充实。偶尔和老朋友聊天,别人问一句,你真的不写了吗,才会依稀地想起,始终让我觉得缺憾是什么。

我曾在杂志的访谈里说过,我十八岁的愿望是成为一个作家嫁给韩寒,一些年后的今天说起来仿佛只是一句笑谈,但是在我的少女时代,我曾真真切切地为这个梦想去努力过,也曾那么接近过——当然,我说的不是嫁给韩寒。

那个时候我迷韩寒迷得要命,满脑子就是要成为一个出名的作家与他比肩而立。年少热血,疯狂寻梦,带着夙愿我轰轰烈烈地踏上寻梦之旅。

那段旅程的开始是幸运的,收获无数,但风光不久后开始风浪不断,因为有退路,父母一直催我回家,我也不愿意一个人在异乡苦苦坚持。很快,我结束了这一段旅程,回到了父母身边,那个时候想得很简单,自由追梦的新鲜感已经过了,喜欢的人从缥缈的韩寒变成了生活里的翩翩少年,恋爱谈得刻骨铭心,分手也分得惊天动地,伤也受够了,梦想是永不凋谢的花,写作在哪里都可以写,为什么非得浪迹天涯,我还是回家好了。

那个时候的我不懂,生活会不动声色地教人改变。家人很快给我铺好了路,我也开始在看似平坦的人生道路上慢慢地向前走,这种日子,对饱经波折和苦难的人来说是奢望也是梦想,可是对一个受了一点打击但还是有着不死的梦想的人来说,就如温水煮青蛙。

繁华世界,一点一点地蚕食着最初的梦想,一切得来得太简单,身边从来不缺人陪,于是我始终无法沉下心,计划了无数次要好好地写本书,往往写了一个开头就受不了写作的刻苦与孤单,曾经的信誓旦旦,渐渐地被自己遗忘。

不是不遗憾的,我一直以为,这一生可能就这样了。我可能会慢慢地成长,成为一个厉害的人,我会签合同我会谈生意,我会对账我会策划,但是这漫漫人生里,我与我的初心背道而驰。

时间就这样到了2016年,2016年的夏天,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突如其来的一个小意外引发了严重的后果,我平静的生活出现了惊天巨变,所幸的是,事情虽突然,损失也是巨大,力挽狂澜后,生活竟也渐渐地回到了正轨。

那个意外给我带来非常大的打击也让浑浑噩噩的我认真地审视了生命的意义,我终于深刻地懂得了时间对一个人的意义,也彻底明白了我的人生里缺失了什么,我该追寻什么,除了我的家庭赋予我身上的意义之外,我是谁。我再也不想重复这种一眼就能看到尽头的人生,我不想等我老去之后,我的梦想,还只是一个缥缈的梦。

那个夏天,在绝望与静待突发事件的解决结果的时间里,我联系了深蓝,动笔开始写《佳期未晚》,并奇迹般地写完了。而那段原本应该艰难无比的日子,因为有文字相伴,反倒让我变得平静又坚强。

这篇后记拖了很久才动笔,如同近乡情怯,真正等一切尘埃落定,反倒如鲠在喉,不知道从何说起。微博上有读者问我,这本书对我的意义是什么——那么我想这本书它拯救了去年夏天的我,也平复了我日渐焦躁的心。尽管在那个事件里,我看似毫发无损,但是如果那个时候,我没有调整好心态平心静气地开始写字来倾诉心情,可能我很难平静地熬过那段艰难的日子。

开篇的邵佳恩那刻骨的压抑,去年夏天我曾一一经历,虽然经历的事件是不一样的,但是当时的震惊、绝望与无奈,对生活无常的无力感与逆境中不想责怪任何人只想努力一把重新来过的心情,那其实就是写当时的我自己。

我从不感激苦难,去年夏天灾难一场至今想起也难以释怀,我只庆幸在我还能踮起脚拽住青春的尾巴的时候,命运给了我一个小小的提示,让我艰难地调整出最好的状态与你们相遇。

谢谢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人,谢谢所有看见这篇文字的人,愿不远的未来,会有更好的我,和你们再相遇。

2017.04.15

(本章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佳期未晚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佳期未晚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章 后记 在开始之前和结束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