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军出兵,最后一战十七
所以,他们两个也觉得让秦颜去收拾一些陇右的马氏和窦氏等人也不错,至少能够削减一下他们的实力。
“对了,关于凉州刺史董卓,以其为破虏将军,正式统领凉州兵马跟随司空张温,车骑将军皇甫嵩和征北将军秦颜平定羌人叛乱。
至于其他的,那就先这样安排,关于秦颜征伐羌人的诏书何时下发,就等着皇甫嵩和张温他们的文书抵达之后再说吧!
还有就是调兵的诏书也不忙下发。”汉皇看向了张让和萧阳两个人。
“遵命!”张让和萧阳两个人既然选择了让步,就不会再做其他的蠢事!
“至于皇甫嵩等人也不用现在就召集回来,具体的情况等着三辅发来文书之后再说!”汉皇刘宏低着头看着地图,缓缓开口道。
“遵命!”张让和萧阳两个人领命之后,退到了一旁去了。
三辅之地,秦颜和董卓派遣斥候去大营之中问皇甫嵩对羌人大营情况的处理意见了。
看着从身边离开去给皇甫嵩报告情况的斥候,秦颜和董卓两个人就开始聊起了天来。
“仲颖,你觉得义真公会如何决定?”秦颜看向了身旁的董卓。
“眉华,老实给你说吧。
我也并不知道结果是什么,不过,按照义真公往日的性格来说,恐怕这一些羌人会被义真公收纳吧!”董卓的眼中也是闪烁不定的神色。
“果然如此!”秦颜听到董卓的话之后,点了点头。
“眉华心里面已经有了想法不成?”董卓看着秦颜,摇头道。
“哈哈,仲颖想多了。
不过,我曾经听张公谈论过,仲颖昔日曾经在张公的麾下担任军司马一职,随张公平定羌人叛乱过的?”秦颜看向了董卓。
董卓听到了秦颜的话之后,颇为疑惑的看着秦颜。
“这事情倒是真的,当初我的确是在张公麾下听命,为国平定羌人叛乱。
只不过,这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情了,眉华问这个干嘛?”
“也不是什么大事情,只是觉得仲颖应该为以后考虑考虑了!”秦颜眼中闪过了一丝精光。
“眉华的意思是?”董卓略有所思的看向了一旁的秦颜。
“仲颖,不知你觉得牧筠如今的处境如何?”秦颜看向了董卓。
“牧筠?眉华说的是并州刺史何引,何牧筠?”董卓仔细的想了想一下之后,才确定牧筠是何人!
“不错,正是他,仲颖觉得他如今的情况是好是坏?”秦颜似笑非笑的看着董卓。
“眉华不如直接说吧,动脑子不是我的长处!”董卓用手指了指了自己身上的肉对着秦颜开口道。
“哈哈,仲颖谦虚了。
仲颖不妨说说,反正这里没有其他人!”秦颜看了看四周之后,对着董卓开口道。
“不太好!”董卓对着秦颜说了这三个字出来。
“仲颖担心的是兵权?”秦颜看着董卓,眼中闪过了一丝笑意。
“是!”
“是啊,并州刺史,同时是统领兵马的前任征北将军,在并州一带的军中威望极高,而且并州的民众极其支持。
而且,陛下可是给了他食邑的,他可是能够一个人就拉起来一支直属的军队,甚至于可以直接……
仲颖觉得何人能够放心和不放心?”秦颜看着董卓缓缓的说了这么一句话。
而这一句话让董卓的心里面却是不由的闪过了一道惊雷。
“兵权,眉华的意思是何引和武安君何霖故意推荐眉华为征北将军接替何引?”董卓有一些迟疑和惊讶的看着秦颜。
“的确是这样!”秦颜只是对着董卓点了点头。
虽然秦颜只是对着董卓点了点头,可是这在秦颜的眼中已经足够了。
“眉华,多谢了!”董卓对着秦颜拱手抱拳道。
“不必多礼!”秦颜对着董卓点了点头。
“五千凉州大马,眉华还要收下为好!”董卓看着秦颜,笑道。
“那就多谢仲颖了,两千并州铸造的铁甲如何?”
“眉华客气了!”董卓的眼中闪过了一丝笑意,他心里面真的觉得秦颜会做人。
“开门,奉征北将军和凉州刺史之命有紧急军情通报义真公!”斥候骑马对着禁闭的官军大营大声的吼道。
守卫大营的士卒看了一眼士卒身上的旗号之后,开口了。
“等着!”
之后,官军大营开始打开了来。
等到大营有了能够让一匹马过去的空间之后,士卒驾马立刻冲了过去。
“这么快?难道羌人援军来了?”守卫大营的士卒不由的猜测道。
“应该不可能,如果真的是,恐怕也不会如此平静了!”
守卫大门的士卒自己也是有着判断能力的,毕竟也是老人了。
中军大营里面,皇甫嵩和司空张温两个人看着文案上面的文书,不由的点了点头。
“如今羌人叛乱可以说马上要终结了,义真兄准备如何处理诸将功劳?”张温看向了皇甫嵩。
“按实来吧,秦颜不是一个容易相处的人!”皇甫嵩对秦颜如今是颇为的忌惮。
“义真兄既然这样说了,我也没有意见。”张温看了看皇甫嵩之后,发觉他的确是不太想理会这一件事情也点头。
虽然回去之后,汝南袁氏他们可能不舒服。
可统领兵马的是皇甫嵩,写给陛下文书的也是皇甫嵩,他张温不是太在意。
“出来这么久了,也不知道洛阳的情况如何,长久没有文书送到洛阳,恐怕……”皇甫嵩一想到这里,不由的摇了摇头。
“义真……”司空张温还没有把话说完,来自于大帐之外的一道声音就打断了他的话语。
“征北将军秦颜,凉州刺史董卓有紧急军情通报!”
“紧急军情?”听到这一句话的司空张温来不及说自己想要说的话,就看向了正坐在上首的皇甫嵩!
“紧急军情?莫非是羌人的援军来了?
可这也对不上,不是安排了斥候在羌人后方巡查?”皇甫嵩是真的不明白了。
“让他直接进!”皇甫嵩对着大帐之外的亲卫开口道。
“遵将命!”亲卫士卒自然是听从皇甫嵩的话。
“还有通知高顺,让他前来商议军务。”皇甫嵩想了想之后,还是让人前去通知如今正在营中巡查四方的高顺了。
“遵将命!”亲卫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通知高顺,但皇甫嵩的命令已经下了,他们也只能够听命了。
大帐之内,皇甫嵩和司空张温两个人都皱着眉头在思考到底会是什么紧急军情。
按照道理来说,恐怕也就只有羌人援军抵达了。
大帐之外,斥候刚到大帐之外,准备下跪求见的时候,守卫大帐的士卒就已经让开了道路。
“多谢!”
斥候对着守卫大帐的士卒说了这样一句话之后,随即直接冲进了大帐。
“属下拜见车骑将军,拜见司空大人!”斥候一进到大帐之中,看到里面的皇甫嵩和张温之后,立即下跪行礼了。
“起来吧,征北将军和凉州刺史有什么紧急军情需要上报给本将的?”皇甫嵩并没有慌张,毕竟他也是统领多年的人了,领兵生涯之中遇到的紧急军情不知道有多少。
所以,这并没有让他失掉风度和冷静,更加重要的是,到底是不是紧急军情也需要他认定之后才会知道!
斥候对着皇甫嵩开口道,“回禀车骑将军,如今边章和韩遂两人带领人马想要强行冲破封锁逃跑。
却被张飞校尉,李傕校尉以及郭汜校尉三人带领人马围堵在了后门,经过一场大战之后,边章和韩遂两人只带领不到一万人马离去。其余人尽数被杀。
所以征北将军和凉州刺史让属下前来通禀,羌人大营之中被边章和韩遂两个人留下来固守的羌人举起了杏黄旗,似乎是准备对我们投降,可是征北将军和凉州刺史两个人没有办法判定真假,因此请车骑将军决定。
等到车骑将军决定之后让属下带消息回去!”
听到斥候的话之后,不说皇甫嵩了,就是不是太精通兵事的司空张温也不由的感到了无语。
皇甫嵩抬头看向了斥候,“这就是你所谓的紧是急军情?”
斥候抬头看向了皇甫嵩,发现了皇甫嵩的脸色有一些铁青的看着他,于是连忙开口了。
“回禀车骑将军,是征北将军对我说的,他让我说是紧急军情,这样好快一点得到车骑将军的回信。
征北还对着属下说,大军将士连早饭都还没有吃,就已经和羌人叛军厮杀了这么久,早点解决他们的话,早点吃饭。”斥候低着头对皇甫嵩开口说道。
他这样的态度,让皇甫嵩心里面有一些生气。
而这个时候大帐之外也响起了脚步声,皇甫嵩听到声音之后强行让自己平静了下来了。
“属下高顺,拜见车骑将军,拜见司空!”脚步声的主人进入到了大帐之后,对着皇甫嵩和张温开口了。
“高顺来了?坐下吧!”皇甫嵩听到高顺的话之后,还是对着高顺笑道。
“多谢义真公!”高顺对着皇甫嵩拱手抱拳行礼之后,才走到了一旁的位置坐下来了。
高顺坐在位置上面之后,就抱拳对着皇甫嵩和张温两个人开口了。
“义真公,张司空,之前来通知末将的士卒说是有征北将军和凉州刺史的紧急军情。
不知到底是有多紧急?可否给末将说一下?”高顺关心的是军情,毕竟这关系到全军将士的生死问题的!
“高顺啊,这个问题有一些复杂和没有办法讲!”一说起这一件事情,皇甫嵩的脸色就显得不那么友好了。
“请义真公赐教。”高顺脸上没有丝毫表情波动,只不过他的心里面也有一些好奇起了皇甫嵩为什么这么说的原因。
“之前秦颜派人来通禀,边章和韩遂二人已经带着不到一万人马逃离,除却留下在羌人大营之中的士卒尽数被杀,但是羌人大营之中的士卒举起了杏黄旗向我们投降,秦颜和董卓两个人不知道是否应该同意就以紧急军情前来通禀,而让我决断。
正好,你如今在这里,你说说我军应该如何处理这些羌人?”皇甫嵩对着高顺讲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并且他向高顺询问处理方法。
“回禀义真公,具体如何处理,需要看你老人家如何选择了!”高顺对着皇甫嵩开口说道。
“理由!”皇甫嵩看着高顺的眼中闪过了一丝精光。
“若是义真公想要迅速而且不用付出代价的平定羌人叛乱,好给陛下报捷的话,我军可以接受这些羌人的投降。
当然若是义真公准备将他们吸纳为归义胡人从而编入骑兵军中的话,也是可以接受他们的投降的!
还有就是为了以后应付羌人叛乱更加容易的话,我们也可以接受羌人的投降。”高顺对着皇甫嵩开口道。
“我们只能够接受羌人的投降?大汉的军威何在?你身为并州军校尉的威严何在?”皇甫嵩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司空张温就有一些不悦了,身为大汉的官吏,他也是铁血的人。
皇甫嵩对着张温摇了摇头,“没有必要,高顺说的只是接受投降,他还没有说我们不接受羌人投降!”
皇甫嵩看向了高顺,高顺感受到皇甫嵩的目光之后,起身离开了位置,对着皇甫嵩开口了。
“义真公说的不错,我们可以不接受羌人的投降,而且原因很充足。
其一,我军八万人马,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得到朝廷的封赏的,为了奖赏,这几年肯定有人会愿意一搏,以这个理由不接受羌人投降也是可以的。
其二,羌人这一次入侵国朝,制造了无数的血案,因为羌人叛乱而导致家破人亡的大汉百姓并不在少数,只要义真公和司空以及征北以血债血偿为名义说向羌人叛军复仇,而不接受羌人的投降,也不是问题。
其三,羌人叛乱自百年前开始就屡禁不止,段公,张公,皇甫公三人的平叛,似乎是段公最有成效吧?”高顺的最后一句话让皇甫嵩和张温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