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南北史演义(下册)》(48)

第九十九章《南北史演义(下册)》(48)

第九十八回瓦岗寨崛起

话说狄去邪垂入深穴当中,约有几十丈脚才落地。狄去邪见有路可通,竟将腰上的绳索解去,鼓足勇气往前走。他走了一百多步,进入一间石室,看到东北各有四条石柱,铁索两条,绑着形状像牛一像的巨兽,仔细一看,是一只人间罕见的巨鼠,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突然石室的西面传来声响,他慌忙回头看,只见室门已经打开,有一个道童模样的人走出来,问道:“你是狄去邪吗?”狄去邪答称:“是。”道童又说道:“皇甫君等你很久了,你随我来吧。”狄去邪便跟着他进去,里面是一个大堂,也很宽敞,堂上坐着一位方脸长髯的神君,身穿红衣,头戴云冠,也不知是何处神仙,只好俯身跪拜。那神君端坐着一动不动,也不发言,旁边站着一位绿衣吏,等狄去邪拜完后,令他起身,领着他走出大堂,站立在西边台阶上。过了片刻,里面有声音传出道:“快取阿来!”阶下立即有人应声而去。一会儿,就看到几个武夫牵进来一个大怪物,就是柱子上绑着的巨鼠。狄去邪知道炀帝的小名叫阿,此时也不敢询问,只能屏气等待着。只听到那堂上神仙斥责那只巨鼠道:“我让你暂时脱去皮毛,成为中原皇帝,你为何虐待百姓,残害生灵,不遵守天道?”巨鼠不能说话,只是点头摇尾,作冥顽不灵的神态。堂上的神仙大怒,命令武士捶打鼠脑,巨鼠立即大吼,声似雷鸣。武士正准备再击打,突然有一童子手捧天符下来,堂上的神仙起座迎接,俯拜听旨。童子宣言道:“阿死期未到,等到期限已到,应当用练巾系颈而死,现在还不必动刑。”童子说完便飘然离去。堂上的神仙仍然回到座位,下令将巨鼠仍绑在原处,并传话给狄去邪道:“你替我转告麻叔谋,谢他掘我墓地,来年赠他二把金刀,不要嫌我礼轻。”说完,堂上的神仙就命令绿衣吏领着狄去邪从另外的门走出去,经过一片树林,曲折辗转,踩石攀藤才算走出来。狄去邪一回头已经不见绿衣吏的踪影,他只好踽踽独行。狄去邪又走了三里路,见到有座茅舍,一老叟坐在土塌上,狄去邪上前问路,老叟说道:“这里是嵩阳少室山下,你是从何处来到这里?”狄去邪便把情况都告诉了老叟。老叟说道:“你已经亲眼所见,想必也能悟透玄机,你只要辞去官职,便能逃脱虎口了。”狄去邪道谢离开,回头再看茅屋,又没了踪迹,自知身入仙境,已蒙仙人指点迷津,只是自己不能不回去复命,于是他马上去往宁阳拜见麻叔谋,将所见所闻大致叙说了一遍。先前狄去邪进入墓中,墓地突然塌陷。麻叔谋还以为狄去邪已死,今日见他前来,以为他已经疯了。狄去邪索性将错就错,立即假装疯癫,飘然离去,隐居在终南山。后来他听说炀帝正患头痛,一个多月都不见好,他更加相信炀帝是因为在冥府中遭受捶击,才导致头疼不止的。此后狄去邪便修道辟谷,竟然无病无灾地过了一世。

那麻叔谋监工到了宁陵地界,患了风湿病,坐立不安。医生说用羊羔蒸熟,掺上中药一同吃下,才可以治愈。麻叔谋如法炮制,果然得以痊愈。宁陵人陶榔儿家中十分富有,但性情凶残暴虐,他害怕先祖的墓地逼近河道,会被挖掘,于是偷盗别人家的婴儿,割去头足,蒸熟了献给麻叔谋。麻叔谋越吃越香,觉得味道远胜羊羔,因此召来陶榔儿问个究竟。陶榔儿最初还不肯说实话,麻叔谋让人劝酒,把他灌醉,才从陶榔儿口中得知实情。麻叔谋竟然不觉得残忍,反而赏给他十两黄金,命令工役保护他家的祖坟。麻叔谋竟又专门偷窃他人的婴孩宰割,供自己吃下治病。没几个月,宁陵、睢阳境内就接连失去数百个婴孩,父母哀声遍地。左屯卫将军令狐达曾担任开渠副使,上书告发此事,却被中门使段达截住,不让炀帝知道。段达曾接受麻叔谋的巨额贿赂,所以才替他遮掩。麻叔谋逍遥法外,开凿运河到了睢阳城。睢阳城街市的富豪都怕祖坟宅第被挖掘,所以拿着三千两黄金献给麻叔谋。正巧麻叔谋挖掘到一座古墓,凿穿墓中的石室,室中漆灯棺木等遇风化成灰烬,只得到一块有铭文的石碑。碑上写着:“睢阳土地高,竹木可为壕;若也不回避,奉赠二金刀。”麻叔谋不解,就询问当地人,当地人回答,依据老人的传言,说这是宋国司马华元之墓。麻叔谋兴奋地说道:“小国陪臣,怕他什么?”

到了夜间麻叔谋蒙眬睡去,忽然有一人宣召,他就跟随那人同行,约走了一里路,恍惚见到前方有座宫殿。麻叔谋被来使领进殿中,看到上面坐着一位王者模样的人,身穿紫衣,头戴贤冠。麻叔谋向他跪拜,那王者也起座回拜,并对他说道:“寡人是宋襄公,奉上帝之命镇守此地,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如今将军来此挖掘运河,请保护此城,不要让人民流离失所。”麻叔谋没有答话。王者又说道:“此地五百年后有天子崛起,上帝命寡人保护,岂能为了暴主游逸而掘伤王气?”这位王者说的五百年后崛起的天子正是指宋太祖赵匡胤。麻叔谋仍然没有回答。忽然殿外有人入报道:“大司马华元来了。”一会儿,麻叔谋看到一位紫衣官员走进来,拜见襄王。襄王对华元说麻叔谋不肯同意保护睢阳城,紫衣官怒视着麻叔谋道:“上帝有天命保护此城,你这个小小的顽奴已经毁了我的墓,还想毁了这座城吗?”紫衣官说完便向襄王进议道:“此人顽固倔强,应当用严刑惩治。”襄王说道:“什么刑罚最严酷?”紫衣官答道:“把铜熔化,灌入口中,烧烂肠胃,最为严酷。”襄王点首称好。紫衣官斥令左右,把麻叔谋拽到铁柱前,剥去衣冠,绑在柱子上,又有一人捧来铜汁,那盆中的铜汁还沸腾着,正要灌入麻叔谋的口中。麻叔谋吓得魂不附体,连连大声呼喊道:“我愿遵命,保护此城。”紫衣官一听这话,立即传令给麻叔谋松绑,并将衣帽还给了他。麻叔谋入殿拜谢,紫衣官微笑着说道:“上帝赐给你三千两黄金,让你回民间去取。”说完,紫衣官便挥手让人将麻叔谋带了出去。麻叔谋听说有黄金赏赐,便私下问冥使道:“上帝如何赐金?”冥使答:“阴注阳受,自会有睢阳的百姓献给你,你放心去吧。”冥使一边说,一边推麻叔谋快走。麻叔谋一惊而醒,便知道是一个梦。第二天,果然有家奴捧来三千两黄金,说是睢阳街市人所献,请求不要挖掘城市。麻叔谋回忆梦中的情景,就老实收下了,下令役夫绕道西偏,委屈向东,竟将睢阳城给腾了出来。

运河开凿到彭城时,路过一大片树林,林中有一座徐偃王墓。麻叔谋令人挖掘,掘了几尺后,里面坚硬如铁,等仔细一看,才发现是由生铁熔成,旁边竖着石门,异常森严。麻叔谋采用一个叫杨民的人的建议,用巨石撞开墓门,麻叔谋亲自前去探看,有两位童子在门内迎接,对麻叔谋说道:“我家大王盼望将军到来很久了,请快快进来!”麻叔谋也不由自主地跟随他进去。麻叔谋走进去一看,发现里面有一座宫殿,和之前梦中的有些相似,殿上也坐着一位雍容华贵的王者。麻叔谋跪拜,王者也起身答礼,和颜悦色地对他说道:“寡人的墓穴正在河道当中,还请将军保护,我愿奉上宝玉作为酬谢。”说完,王者取出玉印交给麻叔谋。麻叔谋一瞧,是历代帝王受命的符玺,让他又惊又喜。那王者又继续说道:“将军必须保管好这宝物,这可是刀刀的预兆啊。”麻叔谋听不明白,只能道谢出墓,传令役夫将墓室盖好,恢复原状。当时炀帝正失去国宝,四处搜寻都没有下落,只好秘密不宣。那麻叔谋得了国宝,还以为有神灵相助,将来可以荣登九五,非常高兴,就把国宝好好藏着,不让外人知道。

等到炀帝得知麻叔谋开凿运河时,为了避开睢阳城竟绕远了二十里,便将他拘捕进睢阳狱中。他正惶急得很,偏偏令狐达又上书弹劾,把他偷食百姓家的婴儿,和地方恶贼陶榔儿相勾结,私受睢阳民众三千两黄金,擅自更改河道等事情全部揭发出来。炀帝问他怎么不早早奏报,令孤达说早已奏报,只是被段达扣住,不能进呈。炀帝立即下令查抄麻叔谋的私产,得到若干黄金,不过还分辨不出是否是睢阳百姓所贿送的。可那白璧和受命的玉玺也被搜了出来,那玉玺上的字纹非常明显,一看便知。炀帝大惊失色地说道:“黄金和白璧都是微小之物,不必追究,只是朕的国宝,怎么在他这里?”炀帝便召令狐达来询问。令狐达说道:“听说麻叔谋曾和陶榔儿偷窃婴孩,莫非国宝也是他盗的不成?”炀帝脸色一变,说道:“麻叔谋今日盗我国宝,明日就将盗我头颅了,这还了得!”炀帝立即令法司严审麻叔谋,并把陶榔儿抓捕来,一同审问。麻叔谋据实招供,审问官还总觉得他是凭空捏造,审问官便认为陶榔儿是盗取国宝的窃贼。陶榔儿只说盗人家婴儿是事实,可不敢去偷盗国宝。审问官不肯相信,严刑拷打,竟将陶榔儿给打死了,而且就此定案,奏请炀帝处死麻叔谋。炀帝说道:“麻叔谋犯下大罪,朕姑念他开河有功,赦免他的子孙,只将他腰斩结案吧。”麻叔谋被斩的前一天晚上,在狱中梦见一位童子从天降,对他说道:“宋襄公和大司马华元特地派我前来,感谢将军护城的厚意,因此将去年所许诺将军的二把金刀送来。”麻叔谋还不知金刀是何物,向他索要。童子厉声说道:“死期到了还执迷不悟,明早自会见分晓。”麻叔谋惊醒,仔细思量梦境,才悟出不祥之兆,便叹息道:“我的命难保了。”第二天早晨,已有诏文传来,将麻叔谋捆绑扔到河滨,斩成三段,家产没收。那时,中门使段达驻守在东都,没有随驾南行,炀帝传诏到东都,降恩免死,将他贬为洛阳监门令。睢阳、宁陵一带的百胜听说麻叔谋被杀,都拍手称快,男男女女都到河边来看麻叔谋的尸体,你一砖,我一石,将他的尸体砸成了肉酱,才解恨散去。

炀帝在睢阳小住了几天,又启程南下,沿途没有什么阻碍,只是大将军许公宇文述在途中病亡。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宇文智及都是游手好闲的无赖,之前护驾巡游到榆林,两人都触犯禁令,私自和突厥贸易。炀帝本想诛杀他们,因念及宇文述的功劳,特地从宽赦免。宇文述死后,炀帝命人用厚礼将他安葬,赐他谥号为恭。炀帝并授封宇文化及为右屯卫将军,宇文智及为将作少监,仍让他们护驾南行。宇文智及的弟弟宇文士及娶了炀帝的长女南阳公主,为人还算贤良谨慎,这一对青年夫妇也随驾前往江都,后文中自有交代。

这边圣驾畅游,那边的盗寇更加猖狂,此前在逃没被抓获的李密先后前往投靠齐郡邹县的王薄和平原的郝孝德,都得不到礼遇,于是李密便藏匿在淮阳村舍中,改名为刘智远,聚收徒弟、教授武艺。当地的郡县官见此人形迹可疑,便派人去抓捕,李密又逃走了。当时东都有个法曹叫翟让,他犯了法,理当问斩,狱吏黄君汉爱惜他骁勇,便打开刑械,放他出狱。翟让拜谢离开,悄悄前往瓦岗寨,占山为盗。同乡人单雄信擅长骑马射箭,也纠集少年入寨帮助翟让。还有离狐人徐世勣,年少多才,也来到翟让这里献议道:“东郡的于公和世勣是同乡,人们大多认识,不宜侵掠。荥阳、梁郡是汴水通流之处,商旅不绝,如果在那里抢夺商船,就能自给自足了。”翟让立即依从,命令徒党到二郡中,掠夺商船财物,充作费用。当时人心思乱,辗转归附翟让的有一万多人。此外还有外黄的王当仁、济阳的王伯当、韦城的周文举、雍邱的李公逸与翟让各自占据一方,互不往来。

李密逃出之后,就往来于各贼帅之间,劝说他们乘乱崛起,夺取中原。各贼帅最初还不相信,经李密说得天花乱坠,都有些动心,便推举李密为谋主。李密与各地首领联络,差不多如苏秦约纵一般,大家互相转告道:“现在人人都说杨氏要灭亡了,李氏即将兴盛,这个人能一再脱险,莫非就是古人所说的王者不死吗?”大家争相尊敬李密,想立李密为主。这时,王伯当和翟让互相有所来往,李密立即请王伯当代为引见翟让,并为翟让出谋划策,替他说降了不少的小盗前来归附瓦岗寨。因此翟让和李密交好,共同商讨大事。李密对翟让说道:“刘邦、项羽都是从平民起家的,刘邦后来还做了皇帝。现在天子昏庸无道,民不聊生,大乱已起,正是我们奋身建功的大好时机。像您这样雄才大略,拥有一万多部众,如果席卷二京,诛除暴虐,怎见得不如刘邦、项羽呢?”翟让推谢不敢当。这时,东都有个李玄英前来投奔李密,倾心相谈。李玄英说道:“近来民间歌谣中有唱道:‘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这几句话隐喻征兆。桃李子,是说李子逃亡;皇后宛转扬州,是说天子将在扬州毙命;勿浪语,谁道许,隐隐藏着一个密字。可见李密是日后的真天子,所以特来投诚。”随后,宋城尉房彦藻等人也来投奔李密,他们一起来到瓦岗寨中。李密又和瓦岗军师于雄结交,让他说服翟让出兵中原。因此于雄对翟让说道:“公如果自行起义,恐怕难成大业,如果推立李密为主,事事皆成。”翟让笑着说道:“李密如果能为王,又何必依附于我?”于雄答道:“将军姓翟,翟义为泽,李密为蒲山公,蒲这种植物离开泽水不能生长,所以他才来依附将军。”翟让信以为真,就听从李密的建议,发兵攻取荥阳诸县。

荥阳通守郇王庆懦弱无能,急忙向朝廷求援。炀帝特地调派张须陁为荥阳通守,去讨伐翟让。张须陁是身经百战的骁将,到了荥阳后,屡次攻破翟让的部众。翟让想要逃走,李密坦然说道:“张须陁有勇无谋,又刚刚得胜,一定会骄傲,此时再战他必败无疑,公只要列阵等着,李密自有妙计破他。”翟让不得已麾众再战。张须陁却早已看到翟让,直接冲到阵前搏击,翟让的部众已像惊弓之鸟,哪里支撑得住,纷纷后退。张须陁驱兵追赶了十多里,来到一片大树林,林中一声炮响,杀出两支生力军,左为王伯当,右为徐世勣,两军合拢围住张须陁。张须陁冲出包围,见左右还有不少人被困住,又上马冲入重围,想搭救余众。李密在高阜上望见,急忙命弓弩手四面扫射,箭如飞蝗,可怜这一位隋朝的勇将,竟然落入李密的狡计,中箭身亡。隋军见主帅被杀,狼狈逃走,号哭不止。河南一带的郡县全都丧失斗志。炀帝又任命光禄大夫裴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镇守虎牢关。

翟让经此大胜,喜出望外,于是分拨部分兵力给李密,别建一座军营,称为蒲山营。翟让缴获许多辎重甲仗,便想返回瓦岗寨,不管李密怎么苦劝他,他就是不听,最后竟然和李密分别了。于是李密独自率领部众西行,他沿路招降各城,获得大量的军资储备。翟让听到消息很是后悔,因此又率众跟随李密,于是李密决定攻打东都。这时,忽然听说太仆杨义臣击毙张金称、高士达,赶走了窦建德,兵势十分强盛,李密担心杨义臣回头援救东都,所以不敢进攻。后来,他打探到杨义臣撤了兵,窦建德又占取了饶阳,于是决定再次进攻。这位隋太仆杨义臣原本是一个好官,他自从出兵河北,便屡次击破群盗。偏偏内史虞世基进献谗言,说杨义臣虚张贼势,居心叵测。炀帝很信任虞世基,竟然派人将杨义臣追回,并且遣散他的部下。于是,贼势再次崛起。就在这时,鄱阳又出了个悍贼林士弘,他杀死了隋御史刘子翊,居然自称楚帝,建元太平,占据九江、临川、南康、宜春等郡县,猖獗在南方一带。涿郡虎贲郎将罗艺也起兵造反,自称幽州总管,骚扰北境。格谦自称燕王,后来被王世充击败,不幸战死,但格谦的党徒高开道收集残众,又出来掠夺燕地,气焰嚣张。光禄大夫陈棱前去讨伐东海的杜伏威,又被打败,再加鲁郡的徐圆朗、马邑的刘武周、朔方的梁师都相继作乱,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得四方官吏无从下手,只好得过且过,任由盗贼蜂拥而起。

李密听说天下大乱,急欲进取东都,占据腹地,号召四方。他屡次对翟让说道:“如今东都空虚,越王年幼,留守的将士都不是将军的对手,如果将军能采用我的计策,天下可定!”但翟让还是有些惧怕,只命令随从裴叔方前往东都打探虚实。东都留守的官吏到了此时才有所察觉,连忙修缮城池,整军备战,并且火速派人通报炀帝。当时已经是大业十三年,翟让得到裴叔方的回报,说东都已有防备,因此翟让更加犹豫不决。李密对翟让说道:“事已至此,不得不发。我听说洛口粮仓丰实,如果率众前去袭取,赈给贫民,远近百姓必将前来归附,到时候百万大师也可齐聚。然后我们再广传檄文,招揽贤士豪杰,挑选骁将,智士勇将都已齐备,得天下就易如反掌了。”翟让却说道:“这是具有雄韬武略的英雄才能办到的事情,我自己做不到,指挥部众的事就全权交给你吧,请你率先出发,我为你垫后!”于是李密挑选三千人为前锋,翟让率领四千人在后跟进。他们一行人从阳城出发,向北翻越方山,直接抵达洛口仓。仓中的守卒寥寥无几,顿时惊慌逃散。李密攻破仓门,翟让也接踵而来,开仓发粟,穷民大悦。前朝议大夫时德叡举尉氏县来归附李密,宿城令祖君彦也从昌平赶来归附。李密因为祖君彦素有才华名气,便封他为记室,令其掌书牍。

留守东都的越王杨侗派遣虎贲郎将刘长恭率领一万五千名步骑来支援洛口,又派遣河南讨捕使裴仁基自汜水西进,从后方夹攻李密。李密已探知消息后,将部众分为十队,命四队埋伏在横岭下面,派人截住裴仁基;另外六队列阵石子河,静等刘长恭的援军到来。刘长恭鼓锐前来,来势汹涌,翟让接战不利,只能边战边走。刘长恭的队伍没有吃早饭,忍饥挨饿地追赶着翟让。中途李密率兵前来支援,刘长恭的部众纷纷惊慌逃散,刘长恭也解衣仓皇逃回东都,隋兵十死五六,军资器械丢了个精光。李密和翟让自此威名大振,翟让推举李密为主,号称魏公。李密登坛封吏,拜翟让为上柱国,兼司徒东郡公。单雄信、徐世勣被封为左右大将军。一时间,赵魏以北,江淮以南的许多贼帅都闻风依附李密。李密给他们一一封官赐爵,让他们仍统领原来的部众。李密将洛口城周围四十里地作为根据地,特设行军元帅府分派四路兵马夺取河南的郡县,并授封齐郡孟让为总管,让他乘夜袭击东都。

此时,河南讨捕使裴仁基因为洛口一战没有及时赶到,很担心朝廷降罪,因此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李密知他此时处境狼狈,便派人前去诱降。裴仁基竟然带着虎牢关投降了李密,李密因此封他为上柱国,命他和翟让一同袭击洛东仓,一路畅通无阻。恰好东都出兵阻击,裴仁基等人战败退了回来。李密便亲自督率部众前往洛仓,修补营垒,逼近东都。还有秦叔宝、罗士信等人原本是张须陁的部下,张须陁战死后,秦叔宝、罗士信失去主帅,无处可依,也来投奔李密。更有程咬金、赵仁基等人也率众归附李密。李密势力逐渐强大,扬名海内外,似乎兴王大业要属此人,哪知后来的真命天子,不是此李,却是别有一李。正是:

历代兴亡几变迁,半由人事半由天。

刘歆应谶翻遭戮,谁识玄机在事先?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南北史演义(读懂南北朝的权力游戏)(套装共2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南北史演义(读懂南北朝的权力游戏)(套装共2册)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南北史演义(下册)》(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