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万历驾崩

第23章 万历驾崩

逮捕麻承宣,瓦解其兵权可以说是一场小规模的兵变。官方看来就是朱以溯这个新平堡千户初来乍道,以锦衣卫这把皇帝专用的利剑干净利落先夺军营,再逮捕麻承宣。

新平堡被封锁3日,顶不住内部压力后,消息才飞速传向天成卫、大同府以及晋南、东边宣府镇。

谁也搞不清楚是不是皇帝密旨,毕竟前前后后有大同镇镇守太监和锦衣卫参与。而朱以溯这个宗室显然不可能调动这两股力量,除非有皇帝密旨。

1时间依附麻氏的将门人人自危,担心辽东李氏倒下后,皇帝要对东李西麻中的麻家下手。地方官员也是故作不知,卷入这种清理地方将门的事情,他们多少个脑袋都不够皇帝砍的。

万历皇帝前期在张居正督促下还是个勤政的好皇帝,自从张居正病亡后,9老毛病犯了,和大臣们怄气,很久不上朝。北京、南京总共十2个尚书、2多个侍郎,如今缺任3分之1!地方上缺职更多,巡抚、知府什么的都需要他任命的,空着了也不管。

原因就是皇帝不上朝,缺人了也不任命,以至于会试的时候凑不齐合适的考官。根源问题还要追述的立储这件事情。

明朝太祖有训,有嫡立嫡,无嫡立庶子。从开国到现在,唯一1个以嫡子继皇位的只有正德皇帝,这个嫡还是有待考证的,其他的都是庶子。

毕竟皇后都是挑小家族出身,性格品德为重,并不是以相貌为重。长得不好,性格持重肯定不会做什么邀宠的事情,所以皇后9没几个生养儿子的,不得不说是1个悲剧。

万历皇帝本来要立郑贵妃所生的朱常洵为太子,可惜上面有个王恭妃生的庶长子朱常洛。这是1笔糊涂账,扯起来很麻烦,也因为麻烦,所以这段历史可以说是很精彩。

年青的万历去李太后宫里拜见,1时意动宠幸了王姓宫女,做完这事提好裤子9后悔了,连个宠幸后的信物都没给,9匆匆走了,好在随行的太监将这事记录在册。

毕竟这宫女是他母后宫里的,传出去名声不好听。可他这1枪太准,没过多久宫女9怀孕了,只能向李太后禀告,李太后也是宫女爬上来的,知道其中幸苦,就和这王姓宫女要宠幸后的信物,没有。

只能把万历皇帝喊过来对质,皇帝前面否认,可有太监记录的起居册子为证,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他不喜欢王皇后,也不喜欢生下长子的王恭妃,只喜欢郑贵妃。因为郑贵妃不因为他皇帝身份而畏惧他,本身有才华,吟诗作赋之余还会挖苦讽刺万历,这让万历觉得郑贵妃才是自己真正的妻子。

所以要立郑贵妃所生的朱常洵为太子,这让庶长子怎么办?

不久郑贵妃产下皇2子朱常溆,可惜夭折。皇帝对她宠爱不减,到了万历十4年,郑贵妃产下皇3子朱常洵,随即加封皇贵妃。反而是早早生下皇长子的王氏仍旧是恭妃,差距十分显眼。

皇帝专宠郑皇贵妃,而且迟迟不立太子。朝中大臣纷纷猜疑,担心郑氏谋立皇3子,损害国本。他们争相提及皇储问题,奏折累计成百上千,无不是指责后宫干政,言辞之间矛头指向郑皇贵妃。万历皇帝搁置不管,仍旧宠爱郑氏。

最终,为了平息越演越烈的皇储争议,万历29年十月,皇帝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然而谣言不止,都说朱常洛这个太子之位,是皇帝不得已而为之,迟早还是会立福王朱常洵。

这也怪不得谣传,因为朱常洛虽然被封为太子,他的生母王氏仍旧没有加封,还是个恭妃。到了万历34年,皇太子有了儿子,皇帝才勉强封了王氏1个皇贵妃。

这就是国本之争,冲在最前的是东林党,他们赢得了太子朱常洛的友谊。

万历39年,王氏郁郁而终,大学士叶向高建议厚葬,可是皇帝居然不同意。再进言,皇帝才勉强同意,就是这样,都不给追谥1个皇后的位置。可见她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何其卑微。

母亲不得父皇喜爱,那么这个儿子就更不用说了。皇帝倒是想换太子,可是太后不同意,皇后也不同意,大臣们更不同意。于是谣言蜂起。

万历31年,就因为有谣言说万历皇帝想要换太子,矛头指向郑贵妃,结果皇帝株连逮捕者甚众。到了万历41年,又有进言,说郑皇贵妃以及福王将要谋害皇太子,结果皇帝仅仅是让福王9藩,9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郑皇贵妃几次3番被构陷,终于反击。

万历43年,有蓟州男子张差持梃入慈庆宫,打伤守门宦官,如入无人之境,意图谋害皇太子朱常洛。

招供之下,张差供出郑皇贵妃的手下宦官庞保、刘成。郑氏为免心腹受罪,向皇帝哭诉。但是太子差点遇害,朝中大臣们议论纷纷,皇帝无奈,说这件事最好是你向太子争取谅解。

最后,皇帝的干涉下,郑贵妃下跪道歉,太子不好说什么,大臣们也只好睁1眼闭1只眼。于是,庞宝、刘成2人被杀,此案不了了之。这就是所谓的梃击案

而事情还没有结束,郑贵妃各种哀求,皇帝也有这种心思,就在生前给她写了1份密旨,旨意中是让她儿子朱常洵继位。密旨藏得很好,却被白蚁咬坏了……

万历看来立谁为太子是自己家事,可这帮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大臣管的太宽。索性赌气不上朝,朝中官员缺乏严重,也不补充,可能等着全部下岗离职……

他是个爱财的皇帝,不上朝却往各地派遣太监担当税使,将各地矿山进行整理,只为让自己的钱包能鼓起来。

去年萨尔浒大败,折损极大,等于是要了万历皇帝的命根子,边防重要,可又不能不花钱。

今年陪伴4多年的王皇后病死,让自我感觉很窝囊的万历皇帝颇多感慨,想要立郑贵妃为皇后大臣们又不允许,气色越来越差。

前段时间还高兴了一阵,刘时敏从代州回来,还带给他1千两银子。是朱以溯儿子给他的,这让他心里很高兴,又追问几遍,刘时敏再3保证是这个小家伙自作主张,完完全全一片赤子心胸,让老皇帝心中喜欢。

随后锦衣卫密探发来消息确认,让老皇帝感叹最忠心的还是朱家自己人。父贤子孝,儿子这么孝顺忠君,那么朱以溯这个族侄必然也是极好的。

紧接着又知道了朱以溯父子因回礼拮据,让十岁的儿子抄书做礼,父子为婚事打赌的趣闻。以及朱弘昭3日抄书十3部,立志改名的事情,让老皇帝觉得这小子是个重情义的少年,像自己一样还有韧性,9下了1道圣旨升朱以溯的官职。

高兴没多久,身体各种不适,皇帝9召首辅楚党军户出身的方从哲入宫密谈,嘱咐后事。然后专心养病,没多久锦衣卫、太原镇镇守太监先后来奏,奏大同东路参将麻承宣不法之事。

皇帝懒得理睬,就随手打给兵部,让他们看着办。

仅仅过了两天,锦衣卫就传来麻承宣家丁欺压役使破产军户扮作马匪劫持商道,夜里伏击朱以溯父子北上队伍。

更让老皇帝生气的是,秘奏中他喜欢的那个族侄朱弘昭为救父亲舍身挡箭,肩窝中箭昏迷。幸有隐秘随行的锦衣卫小旗何冲等人奋力杀敌,太原郭家商队护卫郭谅等义士协助,毙敌斩首22级,生俘麻家家丁2人,天成卫小旗张世禄等人。

紧接着太原镇守太监张恭为保天家血脉万全,派出自己全部护卫北上护送朱以溯抵达新平堡。而朱以溯书生意气,见麻承宣种种劣迹难以自矜,义愤填膺。而麻承宣有意纵使马匪灭口,而何冲等人不愿束手待毙,先发制人,夺了麻承宣兵权。

随后各种请罪书先后抵达,兵部侍郎有意调查,皇帝召而斥责,让皇帝最生气的是3千人的兵额竟有1千被吃了空饷,新平堡1千军户兵也是不见1个。

这种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有朱以溯不清楚,才在奏疏中屡屡提及。

“弘昭至孝,可为宗室之表率。麻贵子侄胆大妄为,念在麻贵有功于朝,麻承宣革职查办,新平堡1应事物由以溯代领。”

皇帝不知道,这一切都是镇守太监和地方锦衣卫们玩的把戏。为的只是从新平堡所属马市里捞取一些银子补贴家用。

怪也只能怪麻家喂饱了一部分人,喂不饱所有人。哪怕麻家1分银子都不捞,也喂不饱所有人。

日子还得过,皇帝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圣旨下去在在内阁转了几圈,才磨磨蹭蹭去了大同镇天成卫新平堡。

皇帝也知道自己不行了,想见福王朱常洵一面都见不了,只能安顿后事,让太子朱常洛及大臣们做好各种准备。

同时他不忘督促锦衣卫,让他们严密监视各地藩王。在年初身体不适时,他9让锦衣卫干这个了。

终于,在7月21的夜里,这个与大臣、宫内经历过无休止的吵闹,无数无效的抗争,无数无奈的妥协后灰心丧气,躲避深宫不理朝政的老人回忆完自己1生,带着对郑贵妃的和3子朱常洵的遗憾,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48年逝世,年58。

他不是1个坏皇帝,也不是1个好皇帝,他能算是1个有情,有点傻的丈夫。这个丈夫他做的也不够好,他给不了自己心爱女人想要的东西。

说到底,他是个半好人,老实人。

若心肠硬一些,大臣们绝不会蹬鼻子上脸。比如放出1只太监,就能将满朝文官收拾的服服帖帖。

对于大明朝来说,他是有罪的。长期不上朝,让朝堂内的党争日益白热化。为了斗而斗,极大损耗了明王朝的内部的实力。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明宗室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明宗室
上一章下一章

第23章 万历驾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