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风骨
第479章风骨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
零落江南不自由。
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在肃杀的秋风中,枫叶飘落在秋塘中,鄱阳湖水军总兵钱中义坐在亭子里,招待着诸位同僚。
一旁的王浩八忍不住说道:“这么美的风景,你们却只会喝酒吃肉,能不能来点文雅的?”
“你行你来啊!”副总兵马啸林横了一眼王浩八,毫不留情的说道。
王浩八运酿了半天,屁都没憋出一个来。
汪澄二看不下去了,直接说道:“别墨迹了.喝酒喝酒喝酒”
“嘿嘿嘿”
王浩八尴尬的笑了笑,说道:“我最近有看书,只是还没有融会贯通。”
马啸林大笑起来,却没有继续吐槽。
钱中义放下筷子看着三人,开口道:“前日京城传信过来,命令我部转移去福建,先到福州,再去泉州。”
三人听闻此言,纷纷坐直了身子,汪澄二神情中带着几分疑虑说道:“欧大人有传信过来么?近来南昌城内的那位有些逾越啊!”
“没有,”钱中义轻轻摇了摇头,接着说道:“今年宁王已屡次企图拉拢我,但都被我婉言回绝了。可他提出的条件愈发诱人,坦白说,我内心也难免有些动摇,生怕自己终有一日会难以抵挡。如今能调往福建,倒是一件好事儿。”
“哼!依我看,汪兄弟说话还是太委婉,现在江西谁看不出来,那宁王有不臣之心?只是你不说我不说,大家装作不知道罢了。”
马啸林很果断的说道:“如今朝廷什么体量?先大胜蒙古,后灭吐鲁番,威压乌斯藏,兵指奴儿干都司。西北有王大人,京城有欧大人,还有彭大人、仇侯爷、左伯爷,哪位不是身经百战的将才?”
“在这等时机举兵谋反,岂不是等同于自寻死路?我实在难以理解,宁王究竟是从何处得来的这份自信?”
王浩八听着马啸林的嘴臭,忍不住笑出了声。
钱中义摆了摆手,同样笑着提醒道:“出了这个庭院,这话就不要再说了。”
“嘿嘿,我又不傻。”马啸林笑了笑说道:“若不是咱们几个生死兄弟,我半个字都不会蹦出来,见着了磕头就喊王爷千岁。”
四人喝到半宿,一觉醒来时,便收到了欧藏华给他们的传信,要他们去福建时,把家属也带上。
这点事钱中义等人还是能做到的,鄱阳湖水师有三十来艘用于替补的木船,正好能带上他们的家属。
忙活了几日,将所有装备都打包收拾好,鄱阳湖水师趁着一个晴朗日,离开了水寨,顺着长江而下。
这一日都没过完,宁王便收到了消息,知道他的眼中钉肉中刺被调走后,忍不住在王府之中哈哈大笑起来。
如今南昌卫已经被他蚕食,鄱阳湖水师被调走,整个江西都是他的了。
宁王看向一旁的凌十一冷声说道:“那阎顺、陈宣原本忠于本王,却在此刻反水,必然是受人唆使!整个王府上下,唯有承奉郎周仪不跟本王一条心。”
“请王爷放心!”凌十一听后一咧嘴,露出残忍的笑容,他原本就是山贼,只不过被宁王收编了而已,本性依然恶劣。
当天夜里,凌十一率领着手下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周仪的宅邸,将周仪一家上下六十余口尽数杀死。
可怜的周仪至死都不知道,自己只是忠于朝廷,就被宁王灭了满门江西巡抚孙燧第二天才知道鄱阳湖水师被调走以及周仪全家被杀的消息,他坐在府衙之中,脸色格外阴沉,一双手藏在袖子里,不由自主的颤抖着。从正德十年十月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开始,一直到现在的正德十三年十月,他七次上疏论证宁王朱宸濠必将谋反,为何朝廷始终没有反应?!欧藏华、王守仁、仇钺,随便来一个,那宁王都不至于如此嚣张跋扈啊!
“老师”一旁的肇庆师爷张明远此刻亦是神情凝重,他提议道:“鄱阳湖北,有贼寇出现,应组织官兵剿灭。”
孙燧回过神来,哪里听不出师爷这是在为自己做打算?鄱阳湖北临近长江,若宁王反,他就可以乘船顺江而下去应天府。
可为官者,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面临危难之际,岂能轻言退缩?孙燧平静的说道:“晓楼,让夫人和小姐收拾一下行李,今日送她们去湖广长沙府。”
“老师,您呢?”
孙燧笑了笑,从容的说道:“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老师”
“速去!”
“是!”张明远只得应了下来,转身就安排夫人和小姐乔装打扮一番,接着乘上马车,离开了南昌府。
妻女离去,孙燧便没有了软肋,他发现南昌卫已经被宁王控制后,便当机立断,迅速调集起所有可调动的兵力,将卫的武器库转移至了安全之地,以免这些军事物资落入敌手。
然而孙燧这边才转移了没几天,宁王便邀请他登楼赏月。
孙燧无法拒绝,只得硬着头皮前往了滕王阁。
“德成,来来来!”宁王朱宸濠依旧风度翩翩,见到孙燧前来,便乐呵呵的朝着他招了招手。
“王爷!”孙燧拱手行礼后,才等上楼。
宁王朱宸濠拉着孙燧走到观星台,吹着鄱阳湖刮来的秋风,望着天上星河朗声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说着,宁王便从一旁婢女的托盘之中端了一杯酒,递给了孙燧:“想那王子安,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可惜咯!”
孙燧双手接过酒杯,却没有饮下,而是缓缓道:“人固有一死,王子安留下千古名篇,可为死得其所。”
宁王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冷声道:“夫智者恒虑患於未萌,明者能烛情於至隐。今事机之明,非若不见,而乃不加察,请得以献其愚焉。”
孙燧听闻顿时脸色大变,怒喝道:“宁王放肆!”
这两句话,正是出自《靖难檄文》,第一句话的意思是有大智慧的人,往往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考虑到了后果,脑子清醒的人也能通过事情发现暗含隐情。
第二句话才是杀伤力爆表直扼要领,朱棣以长辈的身份表示朱允炆并非没有看见冤情,只是不想去深入调查,从而做出了愚蠢的决定,不如听听我这个长辈的愚建。
而按照辈分算,宁王还真是正德皇帝的长辈。
宁王已经说的很明显了,那正德皇帝跟建文帝一样,不似人君啊!我作为长辈,要效仿太宗皇帝之事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