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第212章

212.第212章

第212章

“嗯!李哥哥人真好,而且啊,好像还不会老,我小时候就见过他,这都快九年了,他还跟以前一样年轻呢。”

于海棠还记得小时候在菜市场门口,李哥哥给她抓了一把果脯海棠,那会她叫人叔叔,现在反倒叫哥哥了。

秦京茹忙说:“我姐夫可不老,年轻着呢。”

何雨水说了句,“李哥哥九年没上过班了,养得好,看着年青。”

三个女生忽然又说到了别的事,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直到秦京茹想起要回去做饭这才散了。

于海棠也赶忙回家去了,再晚,家里人会担心。

等她回到家里所在的大杂院门口,正好遇到于莉下班回来。

“姐,你回来啦。”

“海棠,你是从外边回来,到哪儿去野了,妈不是说让你待在家吗,省口粮。”

于莉在一个国营店当学徒,工资低,去了没几个月。

“姐,我是去打听工作了。”

两姐妹说着就往院里走着。

“你才十六,打听什么工作,还早着呢,起码还得等两年,现在岗位太紧张了。

我那些同学有菜市场卖菜的,还有去打扫卫生的呢,能进百人小厂就很好了。”

于莉自己就等了三年多,还有些同学等不住了,被号召去开荒,听说条件很艰苦。

“姐,我打听到了街道要办广播员培训班,明天李哥哥带我去街道问消息呢。”

于海棠忍不住炫耀起来,她肯定比姐姐过得好,以后是广播员。

“哪个李哥哥,海棠,你别遇到坏人了啊。”

于莉担心起来,妹妹还小,可被人给骗了。

于海棠连忙解释说:“就是那个叔叔啊,你忘了,小时候在菜市场门口,后来你还见过几次。

就是李治国,我同学何雨水他们一个院里的,秦京茹的姐夫。”

“啊!是他啊,他跟街道的人熟悉吗?能帮你进培训班?”

于莉停下脚步,这可是大事了。

“当然能了,我打听过了,李哥哥可有本事了,他八月底就要去读北大,保送的呢,人是大学生了。

还有啊,他们院里好几个青年,都是他给安排的工作,有一个去了轧钢厂,还有一个去了东直门外边的电热毯厂。

当时你也报名了,最后没选上那厂子。”

于海棠骄傲着呢,也不允许姐姐泼冷水,就不能盼着她点好吗

“啊,要真是这样,他可就太能了。”

于莉咂舌,她那工作不好,就是没关系去调岗。

“那是当然了。”

到家了,于海棠把事情一说,于父当场就表示赞同。

于母虽然还有点担心,但这是何雨水介绍的,而且也算是认识,就没多说了。

……

半日后,夜里,李治国正想休息,谁知秦淮茹洗漱完回来,却没有睡意。

“治国,你说把梁拉娣介绍给傻柱怎么样?你之前不是说过傻柱看上她了吗?”

“不怎么样,都说了是犯法的,梁拉娣结了婚,在结就是重婚罪。不是,这好端端的,你提她干嘛?”

李治国这躺不住了,怪事了啊,他媳妇不是多管闲事的人吧。

秦淮茹解释说:“我不是见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可怜吗,她男人肯定没了,不然哪能都快一年了,还不见找回来。”

“你别瞎想了,她男人好着呢,哪能说没就没。还有,你也别学人做媒啊。

万一介绍得不好,别人得怨你一辈子,再说咱家不差那点好处费,早点歇着吧,明天你还要上班。”

李治国说完就侧着身面朝里边,装着睡觉了。

“哎!我不提这事了。”

秦淮茹见男人反应很大,不敢再说,心想,就算梁拉娣还贼心不死,带着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也进不了家门。

她摸了摸肚子,争取拼一个女儿,那就最好了。

第二天一早,又是忙碌的清晨,上班上学的,还有大妈们都要忙活,这院里能好好睡个懒觉的,不多。

就待岗的刘光天,待读青年李治国,还有聋老太太,但人老了,天不见亮就得醒。

八点过一会,唐春燕去送了儿子回来,正想回屋补个觉,忽的见一个漂亮丫头来到了后院。

“你找谁?”

“你好,我找李治国哥哥,我跟他约好了的。”

于海棠一大早就醒了,等姐姐上班去后,她又等了会,避开上班早高峰,就赶到了四合院。

“你找李哥儿?那你来早了,他至少要睡到十点才起,这还不到八点半。”

唐春燕指了指手腕上的表,好心提醒。

“啊!要等这么久啊,可是我找他有事啊!”

于海棠懵了,难道要她先回家,到点再过来?

唐春燕想了想,伸手一指,说:“你到窗户口去叫几声,看能把人叫醒不。要是不行,你就晚点再来。”

“好嘞,谢谢你。”

于海棠当即去了李家的窗户口,稳了稳心神,叫喊起来,“李哥哥,起了吗,我是海棠啊,李哥哥……”

“来了,海棠,你这也太早了点吧!”

李治国没睡太沉,夏天了,没有裹被窝的感觉,还是冬天好。

等了一会,就见李治国端着洗脸盆从屋里出来,唐春燕迎了上去,帮忙打洗脸水。

于海棠小声问了句,“她是嫂子吗?这么年轻?”

“别瞎说,她是唐春燕,对面老许家的媳妇。”

李治国跟着就漱口,躺平不是懒,他一直很勤快,早晚都有漱口,风雨无阻。

“啊!那她怎么……”

于海棠怀着满肚子的疑惑站在一边等着,还好,唐春燕很快就回斜对面的屋里了。

李治国这会精神了,问了句,“海棠,你吃早饭了吗?”

“没,吃了。”

于海棠舌头有点打结,说不利索。

“到底吃还是没吃?你要当播音员,话都说不清楚吗?”

李治国到了内屋书桌旁边,先把放在上边的手表戴上。

在一手拿钥匙,一手拉开抽屉,从中拿出一叠钱来,还有粮票,外加一包烟,放进兜里。

在对着墙上的镜子照了照,整理了一下发型,可以出发了。

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半包烟,十块钱,一斤粮票,不花完不回家。

“李哥哥,我没吃早饭。”

于海棠再次咂舌,她就站在里屋门口,全程看到李哥哥出门前都做了些什么,又是钱又是票的,那手表和车钥匙,都是四大件啊。

屋里还摆放着缝纫机,外屋有收音机,这都齐全的。

“那就走吧,先去吃早饭,有家卖荞麦的面馆很不错,只收粗粮票。”

大灾年,总有人会想办法,白面少,就发掘粗粮来替代,如高粱饼、小米粥、荞麦面、烤地瓜等。

国营店的馆子总要经营下去,不然谁来发工资,也总有顾客要在外边吃喝。

“哎!”

于海棠见人已经推着自行车,她连忙跟上。

院里住户见到李治国,打了招呼,倒没多问,昨天就搞清楚这小妹妹是雨水同学。

要说跟别人走得近,可能会说闲话,但李治国也是学生啊,保不齐要一起学习呢?

出了院子,李治国就载着于海棠去了东直门附近,因为自古以来,东直门就是运输木材的城门。

这边贩夫走卒挺多,导致还是有几家小馆子。

在未来,簋街这儿可是有名的小吃一条街,短短一公里,聚集了一百多家餐饮店。

他觉得等改开可以做美食街项目,好吧,太遥远了,这种小项目,挑一个小妾来忙活吧。

“到了!”

这会,李治国把于海棠领进门,点了两碗荞麦面,加俩鸡蛋。

这面怎么说呢,口感有点奇怪,颜色有点发黑,像是红薯粉,但营养价值高,也管饱。

没等片刻,面就上来了,外加两个水煮蛋,没油煎蛋啊。

“快吃吧,凑合着点,要不是灾年,请你吃这家的卤肉面,味道一绝,比杂酱面还好吃。”

李治国递上筷子,他饿了,跟着就吃起来。

“谢谢李哥哥。”

于海棠吃了一口面条,里边就放了酱油和葱花,味道跟正常的面不同,但还是好吃,就着水煮鸡蛋,可香了。

饭后,李治国结了账,带着于海棠去理了个发,顺带刮了个胡子,得随时注意仪容仪表,这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于海棠在旁边坐着等,听着理发师傅跟李哥哥的谈话,得知每个星期李哥哥都会来理发,这得花多少钱啊。

“老张,还是你剪的好,就是这感觉,上次你儿子就没发挥出来。”

李治国照了照镜子,不错,青葱岁月又回来了。

“是是,他还得多练练。”

老张收了钱,把人送到门口才返回店里,心想,还是李小哥的日子好过啊,上次带一个年轻丫头,今天又换了。

再次上路,于海棠弱弱的问了句,“李哥哥,可以去街道办了吧!”

李治国笑着说:“这不正在去的路上吗?”

“啊!可是街道办在那边啊!”

于海棠伸手指了指,跑偏了,前面胡同口就该右转。

“我带你去买身衣服,过会去见王主任,不能失了礼,最好是当面就把名额定下来。”

李治国心想,今天花费要超标了,十块钱估计是不够,那就明天在院里躺一天,给缓缓。

于海棠弱弱的说:“李哥哥,我没那么多钱,兜里就一块钱,是我爹给的,看要不要买点苹果送过去。”

“没事,我给你垫上,等你领了工资在还我就行了。我又不缺钱,你过几年还都成。”

李治国不由分说,把人带到了王府井大街,花点小钱,下手散棋,就是玩。

随即李治国带着于海棠去王府井百货挑了一件衬衣,果然人靠衣装,这才有点轧钢厂厂花的意思。

就在结账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忽然小跑过来抢着给了钱。

“赵经理,你太客气了啊。”

李治国没有推辞,这又不是他买衣服,他跟于海棠也不是亲戚关系。

“客气啥啊,李经理,你这是带妹妹来逛啊。”

赵广发,大栅栏茶叶店的老板,但现今就惨了,没有茶叶供应,店里处于半倒闭的状态。

倒不是茶叶真就少到了这种程度,而是大量物资还要往外送,换取工业用品。

老大哥那边已经被薅惨了,关系逐渐恶化,就好比用物资换了机器设备,但随行的工程师都装哑巴。

这也是正常的,小弟愈发壮大,逐渐崛起,老大哥心里肯定不爽啊。

“这我同学的同学,赵经理,我这还有事,回头到你店里在聊。”

李治国没多问,带着于海棠走了。

等出了百货大楼,于海棠就忍不住问:“李哥哥,刚那人怎么叫你李经理呢?”

“这个是外号,就像傻柱一样,也是外号。我朋友多,别人给面子。”

他给搪塞了过去,不然这事解释起来也麻烦。

“哦!”

于海棠上了自行车后座,总感觉这其中有什么秘密,什么样的朋友会抢着给钱啊,八块多的衣服钱呢。

这会,李治国也没绕圈子,带着这妹子去了这边街道办。

“海棠,你又来打听消息啊。”

刚进大门,一个女孩就叫喊着走过来。

“王婷,我跟我哥哥来的。李哥哥,她是跟我一个院里的王婷。”

于海棠简单介绍了一下。

“嗯,你好。”

李治国点点头,就叫上于海棠去了里边办公室。

“笃笃!”

“王主任,忙着呢。”

他敲了敲门走了进去,相比起前门街道办,这边就要简陋许多了,不过东直门的工厂岗位更多。

“李治国,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听说你保送去北大了。”

王主任起身招呼,作为一个妇女,能当上街道办主任,可不容易,为人处世很亲民。

“来麻烦你个事,这是我一个朋友,于海棠,她想报读广播员培训班。”

李治国伸手虚引介绍了一下,不用他来,到最后于海棠也能被选上,但他来了,就是他的面子了。

“这姑娘外形挺好啊!”

王主任点头,你都要了一个名额,再要一个也不是不行。

“王主任好!”

于海棠赶忙规规矩矩叫人。

“哟,声音挺好,清亮。”

王主任觉得问题不大了,聊了一会,就出去把于海棠的申请单拿了过来,当场给盖了章。

“于海棠,这个月十九号,周一,你来报道,培训班正式开课,要学二个月,通过考核后,就会安排去各厂各单位的广播站工作。”

“谢谢王主任!”

于海棠高兴坏了,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办成。

王主任笑着说:“要谢就谢李治国吧!于海棠你先到外边等一会,我这边还有点事。”

“好的。”

于海棠高兴的先出去了。

王主任这才说:“李治国,你跟北大招生办的老师挺熟?”

“熟悉啊,怎么了?”

李治国靠在椅子上,其实不熟,但面子要撑住了。

“那太好了,我小女儿在读初中,她也想考北大,要是以后分数差得不多,还要找你想想办法。”

王主任清楚这里边的门道,大学录取不全看分数。

“十分以内可以谈,差多了就不行,到时候在看情况。”

李治国算了算时间,这就要看王主任的女儿多大了,或许没来得及考,高考就取消了呢,不就不用努力了吗,多好。

“那先谢谢你了。”

王主任松了口气,能少十分,机会就大增了。

……

街道办大厅里,于海棠刚出去,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把盖章的申请单给收好了,别让人看见。

但还是晚了,别人或许没注意,但王婷却发现了,连忙上前问:“海棠,你通过申请了?”

“没,还没准呢。”

于海棠连忙否认,这太早了,她是提前录取,走了关系,要注意影响。

“我都看见了。”王婷低声说:“是不是你哥哥帮的忙,没见你家有这个亲戚啊!”

“他是我小时候认的哥哥,没帮什么忙。”

于海棠还是不承认,这种好事可不想给别人分享。

王婷忽然又说:“海棠,你这是新衣服吧,真漂亮,谁给你买的?”

“没啊,我自己买的。”

于海棠心想你眼睛挺尖的啊,一下就看出是好衣服。

就在这时李治国出来了,“海棠,走了。”

“好嘞!”于海棠连忙跟着出去了。

王婷觉得其中肯定有事,于海棠可买不起这么好的成衣,回头还要找机会打听。

“海棠,你家在哪儿,要我送你回去吗?”

李治国看了看手表,现在吃中午饭还早了点。

“李哥哥,谢谢你!你怎么跟王主任那么熟啊!”

于海棠崇拜的看着男人的后背,太有本事了,而且还有钱,好多年前就骑着自行车了,还是大学生呢。

“我朋友多啊!”

李治国没解释,他一直都这么优秀。

“李哥哥,我还不想回家,想去看看我姐,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

于海棠心想,昨天姐姐还说她别被骗了,今天就要姐姐好好看看。

“行啊!你姐在那儿上班,这会能出来?”

李治国没关心过这事,也不清楚。

“她在国营店当学徒,就是水街胡同那家新越旅店,说是学徒工,就是洗被套的,工资比较低。”

于海棠就是看到了姐姐工作不好,年初大冬天都要洗被套,双手都生冻疮了,她才更想抓住当广播员的机会。

“啊!怎么分了这么个工作。”

(本章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四合院:开局就截胡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四合院:开局就截胡
上一章下一章

212.第212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