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世道混乱,思维也跟着混乱
第125章世道混乱,思维也跟着混乱
盗匪横行,豪强无度。
官逼民反,狼烟遍地。
以前只能在史书上看到的描述逐渐成了大周国土上的实景。
往常大周地方上虽然也偶有动乱发生,但大致的平稳还是能够保证的。
但在继任的周皇逝去后,天下开始乱了起来。
一年光景不到,大周就接连死了两任皇帝,周皇室的统治根基因为此事,已经开始摇摇欲坠。
当然了,若只是如此的话,天下虽然会乱,但绝对不至于到狼烟四起的地步。
大周的好国师普渡慈航在这上面助推了一把。
这位深受信任的妖孽国师当下正借助帮人夺嫡的机会,大肆清除敌对党羽。
顺带着将周朝的外围宗室杀了个七七八八。
那些外围宗室体内蕴藏的龙气虽然微薄无比,但普渡慈航可不嫌弃。
道行不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积攒下来的吗。
按理来说,国不可一日无君。
中枢再怎么争,也该在数日之内拿出个章程昭告天下,好按天下人之心。
但有普渡慈航和佛门这群搅屎棍在里面捣乱,周皇之位已经硬生生空悬了一个月。
这种异常,令周朝的中央跟地方势力立马杠了起来。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把持住朝堂的佛门与儒门联手之下还是能压得住的。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周室宗亲里想当皇帝的人太多了。
普渡慈航打杀外围宗室的举动又吓到了很多人。
多到他们都来不及收拾残局,就有人跳出来宣告天下称帝了。
于是乎,你方唱罢我登场。
整个大周在那些残存下来的宗室搅和下,直接乱成了一锅粥。
天底下在短短几日内,多了十数个皇帝以及数十个摄政王。
就连丁蟹麾下的幽、并二州都没能例外。
前两日共有七八位王爷的屁颠颠的跑到雁门郡郡守府上,掏出所谓的圣旨想要赢得他的效忠,弄的忙碌于布阵的丁蟹哭笑不得。
郡守府大堂内,难得抽出些许时间的丁蟹端坐上首,听起了部下的汇报。
最先汇报的乃是诸葛卧龙,作为丁蟹手下总理幽、并二州事宜的大总管,他手头上的事都是一些必须要丁蟹才能做出决断的大事。
“将军,那些窝在幽、并二州的皇帝跟摄政王该如何处理?南方已经野心颇大的刺史、州牧假意另立新皇,实则割据一方了。”
“杀,那些狗屁倒灶的皇帝跟摄政王全部都给我杀个干净,我王南容平日里的作风,他们身居幽、并二州不可能不知道。
结果,他们还是冒着天大的风险来我这了,这等人赌性大,野心也大,留着不是好事。
将这些皇帝与摄政王的头颅取下来以后,差人快马加鞭的送到京城去,作为取信的依凭,让大周中枢关注我们的视线挪开一点。”
“诺,将军,大周威望大跌,效忠于咱们的官员也初步培养完成。
事已至此,我们要不要用自己的心腹,换下领地内那些心向大周的官吏?”
诸葛卧龙的第二问丁蟹没有立马回答,闭目思量片刻后,他才给出答复:“那些心向大周的官吏不能一概而论。
铁了心跟着大周走的直接在我们培养的官吏里择优替换,愿意融入我们体系的,派给其副手加以监督顺便学学经验。
至于那些墙头草?还有那些冥顽不灵之人,该开革的开革,该下狱的下狱。”
“诺。”
对于丁蟹的安排,诸葛卧龙十分满意,人主就该如此果决狠辣。
这回总算没跟错人,不用被人冤枉进大牢了。
诸葛卧龙的事处理完了,丁蟹掉过头来开始处理其他人手上需要他做出决断的事情。
感受到丁蟹的目光,冯和率先开口说出自己要上报的事。
“将军,北地苦寒文教不兴,我们当前的官吏数量有些不够用了。
属下认为,我等当广开民智大兴教化,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到足够多的人才,唯有这样,我们日后才不会手忙脚乱。”
虽然丁蟹未曾说过要谋反,但他手底下的人早就想到了这一点。
并且,多数也默认了这一点。
没辙,谁叫周朝太拉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它已经步入暮年。
对于冯和的回答,丁蟹真的有些意外。
作为丁蟹一开始起家时就投靠过来的副手,冯和虽然已经跟他明确了君臣关系,但自始至终他的身份地位都有些超然。
在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丁蟹是不可能强迫他做一些违背他心意的事情。
他身为扎根幽、并二州的冯家族家主,背后的宗族力量在幽、并或许当不得世家之称,但也绝对是排名前三的豪强。
肯定知道广开民智这一政策对于世家豪强的打击有多大。
所以,丁蟹万万没想到冯和居然会主动提出要执行这一政策。
惊讶之余,丁蟹深深地看了一眼冯和后接过话题定:“冯将军所言深得我心,不过,既然已经决定广开民智,那就别在搞儒家愚民那一套了。
自今日起,在我安北军领土下分建五级学院体系,村庄为基础建立第一级体系称蒙学。
蒙学主要教导学生读书习字以及伦理、术数,初期学制一到两年皆可,具体情况视各地方教育进度而定。
在各个乡镇建立第二级体系称之为小学,小学同样强制适龄孩童入学。
小学内主要教导适龄学生的文科和数科,农科、武科、兵科等门学问为辅,学制定五年吧。
文科教育不拘于儒家经典,诸子百家的学问皆可取其精华,编纂于一书之内教导学生。
数科教导同样不要死着脑筋硬啃前人著作,尤其要记住,莫要抹杀掉学生们的对于数学的幻想。
农科、武科和兵科的教导除了要落于纸面上,还要不断邀请劝农官与领兵校尉前往学校教学,乃至让他们带领学子实践。
每一县设一县学,跟上面两级学院一样,小学毕业的学子择优进入县学受教育。
至于县学教导的内容,我看在小学教导的内容上进一步加深便可以了,学制的话定在三年。
一般孩子五六岁入学,学个八九年后刚好能出来做事。
不求他们日后能出将入相,但求能找到一碗饭吃,不至于看不见半点前路在何方迷茫一生。
郡、府一级在郡治或府治所在地设立府学,府学的学子在县学里优中取优。
教导的内容可以专精一点,学什么以学子的自己的意愿为主,学制就限定为四年吧。
另外,学子两年后必须接受安北军布置下来的考核,考核不通过者一律肄业赶出学院。
考核中优秀者,可经府学推荐前往州学学习更高层次的学识。
在府学之上设州学,幽、并二州的州学教育模式,直接参考四大书院便是。
另外,在军中按照军力配比开设军事速成班。
军事速成班里教导的内容可以灵活运用一点,乃至超纲一点。
经过这五级教育以后,我想我安北军这偌大的领土上,应当再也不会缺人才了。”
丁蟹口中吐出的一连串制度与想法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
能站在这里的都不是傻子,稍稍过一遍这大致完善的教育制度。
众人便知道自家将军筹谋广开民智这件事,只怕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想明白这一点以后,所有人都以暧昧的眼光盯着冯和与丁蟹看了起来。
没想到,冯和你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居然也心有锦绣很会替主上分忧吗。
在脑海里细细捋了一遍丁蟹提出来的制度,安北军的大管家诸葛卧龙向丁蟹详细咨询起一些问题。
只有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他才会执行广开民智这一前无古人只怕也后无来者的政策。
“将军,恕属下冒昧,关于冯将军提出来的广开民智这一政策属下有些不解之处想请将军给予解惑。
第一,若村庄狭小,适龄孩童不够怎么办?
第二,如此大笔的投入需要的银钱简直骇人听闻,这笔钱该怎么解决。
收束脩,价格太高的话,学子的家庭不可能人人都能承担的起。
不收束脩,财政压力太大,那怕倾尽我们整个安北军之力,恐怕也支持不了几年。
第三,关于各级学识的传播我等要不要进行严重管控。
要是按照将军您所说的那种教育方式,天底下的那些宗派学院只怕都会视我等为仇寇。
因为,咱们安北军手里现有的这些知识,只怕连那些宗派、学院自身都没有。
砸人饭碗造成的羡慕嫉妒恨会使得他们疯狂仇视我们,视我安北军为邪魔外道。
第四,咱们麾下的那些世家豪强里若有人反对该怎么办?将军你这一政策可是在挖世家豪强们的根基。
当他们没有了知识层面的垄断所带来的巨大便利后,再与基数巨大的普通百姓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那些世家豪强的子弟里,肯定会有竞争不过寒门子弟的人。
走捷径走惯了的世家豪强们铁定不能接受这一结果,到时候的怎么办?
第五,办学院必然要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才能办成,咱们安北军麾下虽然储备了一批人才,但远远不够用。
第六,属下想代这堂中列位同僚问一问将军,您是否熄了问鼎至尊的心思。
照您刚才的布置,我安北军的财政就算能供应起这一政策也再无南下之力。
而且,按照您定下的制度,最起码要花上十来年,我安北军才能收获到第一批培养出来的人才。
天下正处在争龙之时,时局变化风起云涌皆在一瞬之间,错过了那可就真的错过了。
在场的列位同僚中有不少人寿数已经不小了,将军,您认为他们能等得起吗?”
诸葛卧龙无愧于他那天下第一智者之称,这六问算是全都问道点子上去了。
若丁蟹不能给出妥善解决这六问的办法,他绝不会同意推行广开民智这一政策。
看着一幅伱不给我个说法,我就要开喷你异想天开的诸葛卧龙。
丁蟹并未计较他目前这种拆台的举动,而是理理思绪,将自己老早就考虑好的解决办法一一道出。
作为一方势力的领袖,诸葛卧龙能想到的问题,他又怎么可能发觉不了:“诸葛有六问,我同样有六答。
一,若有村庄狭小,出现适龄儿童不够的情况,那就合并蒙学。
改变命运的机会我给他们了,至于抓不抓的住,与我何干。
二,学院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要全部成功的,譬如小学与县学乃至府学,没有适龄的学子,它们也开不起来。
所以,学院的建设可以分几步来进行规划建设,另外,我们可以培养一批建设学院的工匠,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必然可以又快又好又省钱。
还有,所有学院一律奉行简朴苦素的建设风格,不得有奢侈浪费出现。
征伐匈奴得来的那些金银财宝就不用归入郡守府私库了,全拿出来应该够初期使用。
学子们的束脩只需要征收一些课本费用便可,蒙学离家近,衣食住行安北军不负责,小学与县学提供住宿与可填饱肚子的基础伙食。
明令禁止粮食浪费与桌椅床铺的人为破坏,一旦有发现这种情况该罚钱罚钱,该劝退劝退。
再有一个,平日里,乡镇与县衙也可以将一些不太重要的事务和一些简单的活计作为任务,下放到学院之中。
学子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后,乡镇与县衙便可以拿出本就准备用在这件事上的钱财,奖励给学子,给学子们提供一条勤工俭学之路。
三,学识的传播不需要进行特殊掌控,那些宗派书院就算派人摄取走了各级书院传播的知识,你认为他们能够像我们一般毫无保留的传授下去吗?
就算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门下弟子了,你觉得他们那人数少的可怜的弟子们学成以后,出现的人才会有我们多吗?
第四,咱们麾下的世家豪强们若有反对者,就让他们滚蛋,真当我安北军手中的刀不够锋利乎。
有胆敢闹事者全部抓捕,该判刑判刑,该斩首斩首。
第五,学院的师资力量,初期的话可以从军中以及那些退伍士卒里调拨,这么几年来经过军中讲武堂的默默耕耘,我想蒙学与小学的师资力量应当不成问题。
另外,告诉这些跟咱们出生入死弟兄们,好好教,好好干,教的好了未必不能向上升一升。
那些地方上选出来的里长、亭长之流,那有这些跟咱们出生入死的弟兄们可靠。
待到他们依靠教书这个职业摸清楚当地错综复杂的情况后。
咱们便可一纸调令让他们取代那些里长、亭长之流,让咱们安北军对于麾下领地的控制到达极致。
若弟兄们里真的有被尘埃掩盖的沧海遗珠,我丁蟹也吝啬在这大堂里给他添上一个座位。”
听完自家将军五个回答后,在场的将领全都激动的不能自已。
一个好的将领对于麾下士卒们感情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他们能当上校尉、将军,固然有自己的努力,但麾下士卒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没有这些士卒们拼了性命执行他们下达的命令,他们要么早就死在了战场上,要么而今屁都不是。
听到丁蟹愿意给那些老兵们一个出路以后,有一两个情绪比较激动的将领甚至落下了眼泪。
“第六,争龙夺鼎之志我王南容从未更改过。
不过,我想要建立的皇朝绝非如现如今的周朝这般,处在皇朝最鼎盛时期,麾下的百姓也不过就能吃上一口热饭。
若我的志向只止步于此,说句不太好听的话,位于京都的周室也好,佛、道、儒三家里的那十来个宗派也罢,都不会是我的对手。
称孤道寡这件事,不在那些人愿不愿意,而在于老夫想不想。”
丁蟹霸道的口气让大堂内的人全都震撼了一把,不过仔细思量一下目前安北军的实力,他们却又不得不承认丁蟹说的并没有错。
匈奴都能打的昔日的大周有亡国灭种的危机,打的匈奴不敢南下的安北军又怎么可能做不到。
想到这,不少人心中悄然的升起一股自豪感,安北军能够发展到现在这种地步,他们这些人可是功不可没的。
天下间风云变幻又如何,谁敢冒头亦或者有冒头的趋势,直接出兵打垮他不就行了。
春来我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吱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