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历史不忍细看(世界史)》(3)

第八十五章《历史不忍细看(世界史)》(3)

他们是影响历史走向的豪杰,却与你想的不一样

“傻子皇帝”克劳狄一世却是有为之君

卡利古拉(12—41)是罗马帝国时代有名的暴君,他因自己的邪恶和残暴遭到禁卫军的刺杀后,他的叔叔克劳狄意外地成为罗马皇帝,即克劳狄一世。

克劳狄一世(前10—54)被人们称为“傻子皇帝”,当时罗马著名的哲学家塞涅卡曾在一篇讽刺文里把他描绘成一个暴君、傻瓜,讥讽他会在死后变成一个南瓜(愚蠢的象征和代名词)。著名的历史学家塔西佗也沿用了这种说法,在他的历史著作中认为克劳狄是个懦弱的人,嘲笑他是个毫无主见的笨蛋,只会听从妻子和奴仆们的意见,不像是一个皇帝,更像是一个奴仆。苏维托尼乌斯在他的《十二恺撒传》中写道:“由他自己决断的事还没有他的妻子和被释奴命令的多,因为他总是按照他们的利益和希望做事。”同时代的历史学家大都倾向于认定他是一个傻子。

实际上,克劳狄在治国理政方面很有一套,绝非一个傻子所能为。克劳狄的所作所为,与中国的唐宣宗颇有几分相似。

克劳狄出身于罗马贵族家庭,在襁褓之中父亲就去世了。后来,他的兄长日耳曼尼库斯被皇帝屋大维收养,因此便由他作为克劳狄家族的继承人。克劳狄小时候因为身体的残疾,在外型上有明显缺陷,有人推测是小儿麻痹症。这使他行动迟缓,看上去有点呆滞。他的母亲安东尼娅和“叔祖”屋大维都在言辞间表现出了对他的失望。

按他的出身,早应该在政府里担任职务,但因为形象不好,一直没有机会。直到他的侄子卡利古拉继位为罗马皇帝后,他才得到了罗马执政官的虚职。罗马雄辩术举世闻名,发表演讲是罗马官员的一项基本技能。但克劳狄作为一个“弃儿”,从未进行过相关的训练,因此无法清楚地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从皇帝到民众,都是以看笑话的心态看克劳狄在公共场合中失态。

虽然口不能言,但克劳狄却是非常好学的。他从少年时代起,就专注于钻研典籍,醉心于学问。他还在著名历史学家李维的指导下研读历史。

公元41年,卡利古拉因为自己邪恶的暴行而被禁卫军刺杀,年过50的克劳狄被禁卫军拥立为皇帝。登上皇帝宝座,掌握了大权后,克劳狄立即像变了一个人。他即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赏禁卫军,感谢他们的拥戴,以此缓和皇帝与军队之间的关系。权力稳固之后,他立即拨乱反正,废除卡利古拉的苛政。

克劳狄不像卡利古拉一样专断妄为,他即位后立即让元老院拥有了皇帝的部分权力,用于消除卡利古拉造成的上层敌对情绪;他也努力让自己倾听库里亚和公民大会的声音,消除有影响力的次级政治团体的离心离德。他下令取消对被控叛国罪者的审讯;召回了一些被放逐的元老,并归还了他们被没收的财产。他还归还了前皇帝从希腊搜刮来的雕像等一些珍贵艺术品。他拒绝使用皇帝头衔,称自己为“第一公民”。他还经常亲自出席司法审判,以确保司法的公正。这些举措让他在短期内获得了人民的爱戴。

不但如此,克劳狄还允许高卢贵族进入罗马元老院并担任行政官职,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以前只有罗马公民和意大利公民才有这个资格。克劳狄的政策具有开创意义,而且他的后继者大都沿袭了他的政策。他们不仅允许外国人进入元老院,而且还给予意大利以外的行省与罗马同样的权力。这样,帝国的基础更为广大与深厚,更有利于帝国的统一和提升帝国的凝聚力。

尤利乌斯·恺撒在公元前55年曾入侵不列颠岛,但并没有在那里建立据点。这时,克劳狄派遣普劳提乌斯和韦帕芗征服了不列颠岛的南部,把它变成了罗马的一个行省,将其命名为不列颠尼亚。这让克劳狄在军队中建立了威望。

克劳狄统治期间,还修筑了壮观的克劳狄亚水道,这一工程给罗马从66千米外引来了水。

克劳狄统治时期,国泰民安,贵族之间经常聚在一块,饮酒作乐,歌舞升平,帝国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些都体现出了他是一个精明和成熟的政治家。

然而克劳狄一生都被自己的宠臣和妻子所操弄。最后,他死在了第四个妻子“邪恶的阿格里皮娜”手上——目的是为了让她自己的儿子尼禄(Nero)登位。

正是因为这样,后世的史学家对他的评价才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前面曾讽刺他为南瓜的塞涅卡,也曾称赞他是“恺撒之后最好心的人”;塔西佗虽然嘲笑他是个毫无主见的笨蛋,像一个奴仆,但也赞扬他在统治初年宽厚仁慈,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赢得了士兵和公民的喜爱。

有人认为,克劳狄确实因为自身的缺陷看起来有些笨拙,但他绝不是一个傻子,他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尤其是在卡利古拉在位时,他的傻极有可能是故意装出来的。因为卡利古拉当上皇帝后,曾杀了不少自己家族的成员,以免他们成为竞争者。克劳狄这个韬光养晦的策略,使自己幸免于难。

有人认为,对克劳狄政绩最公允的评价,可以在后来弗拉维王朝的韦帕芗、提图斯、图密善诸帝的继位誓词中体现出来:“吾将遵循神君奥古斯都、提比略、克劳狄乌斯之施政……”这个誓词可以说明,罗马人对他是认可的。克劳狄确实算是一位有为之君。

在英国家喻户晓的亚瑟王真的存在过吗?

亚瑟王的故事在英国乃至整个西方都是家喻户晓、广为流传的,其流行程度仅次于莎士比亚的经典与希腊罗马神话。亚瑟王传奇可谓是欧洲文学的瑰宝,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很大。

在传说中,亚瑟王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他是卡美洛王国国王尤瑟的私生子,在他之前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姐姐摩根——骑士莫德雷德的母亲。他是家族的唯一男性继承人,将来是要继承大位的,但私生子的身份会给他带来很多非议和麻烦,甚至是生命危险。最后,尤瑟听从魔法师梅林的建议,由梅林把亚瑟寄养在普通贵族家里。

后来,尤瑟去世,王国的形势便动荡起来。王国主教按照梅林的建议,召集所有的贵族,规定谁能拔出教堂墓园石块中的剑,便立谁为英格兰的新国王——那把宝剑上刻有铭文:“拔出此石中剑者,即为英格兰之王。”然而,没有人能从石块中拔出那把剑。大家对石块中的剑都无能为力,一致决定通过比武来决出高下,胜者为王。贵族们便另择地点,举行比武大会。亚瑟也去了,但他没有资格参加比武,由他所寄养贵族家族的儿子凯参战。凯进入会场时忘了带剑,就请亚瑟回家帮他去取。因为家里的人都来观看比武了,当亚瑟回到家,发现大门已经锁上了。亚瑟已经没有时间赶回会场拿钥匙了,无奈之下便跑到教堂拔出石块中的剑交给凯。所有人都感到非常惊奇,不太相信眼前的一幕。于是,他们又把剑插回石块里,反复多次,仍然没有人能将剑拔出,然而这对亚瑟来说却不是问题。当时,贵族们都不知道这个亚瑟就是尤瑟王的儿子,有些贵族颇不甘心,但魔法师梅林及时出现了,并告诉贵族们亚瑟的身世。天命所归,贵族们不得不接受亚瑟为他们的新王。从那时起,亚瑟便被尊称为“亚瑟王”。

亚瑟王即位不久就娶了格尼薇儿为王后,王后的父亲送给亚瑟王那张著名的圆桌作为女儿的嫁妆。亚瑟王跟他的父亲尤瑟王一样风流,甚至与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摩根偷情,而且有了一个私生子莫德雷德。莫德雷德既是亚瑟王的儿子,又是他的外甥,最后还发兵反叛。这不能不说是一段孽缘。

虽说亚瑟王在私德上有污点,但他确实是一位好国王。他统一不列颠,将其治理得井井有条;他关心人民,赈济贫弱,建立起一个繁荣强盛的国家。骑士精神和最早的骑士行为准则据说就是这时形成的。

亚瑟王从石块中拔出的剑在一次违反骑士精神的战斗中断裂。骑士不能没有剑,他在梅林的指导下,从湖之仙女那里得到了一把圣剑——王者之剑。亚瑟喜欢这把宝剑的剑身,因为它锋利无比。但梅林告诉他,其实剑鞘比剑身贵重十倍,佩带王者之剑剑鞘的人会永不流血,要随身携带,好好地保护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亚瑟王最终还是遗失了剑鞘。

后来,来自北方的撒克逊人入侵不列颠,亚瑟王通过十二场战役将他们击退。这时,圆桌骑士成为王国机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骑士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在圆桌上讨论国家事务。圆桌上没有君臣之别和地位差异,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言。在这张富有传奇色彩的圆桌上,发生了许多传奇故事,比如寻找圣杯。

亚瑟王的领土不断扩大,连法兰西都纳入了他的版图之中。最后,亚瑟王攻克了奄奄一息的罗马帝国,并在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接受罗马主教的加冕。

完成了领土扩张,国泰民安,亚瑟王便开始寻找传说中的宝藏。他手下的骑士们相继离开城堡去寻找传说中的圣杯,但大都有去无回。圆桌上的骑士越来越少,强大的国家开始走下坡路。

兰斯洛特,这位亚瑟王的第一位骑士,与王后格尼薇儿有了私情。私情暴露后,兰斯洛特逃走,格尼薇儿被亚瑟王判处火刑。兰斯洛特劫了法场救走格尼薇儿,逃到法兰西建立了自己的领地。因为顾及名誉,兰斯洛特交还了格尼薇儿,但亚瑟王仍然率军亲征法兰西。他留下表兄盖文和外甥莫德雷德代理国政。

莫德雷德趁机发动叛乱,杀死了盖文,欲强娶格尼薇儿。亚瑟王回师征讨,双方发生激战。战争的结果是,亚瑟王与莫德雷德两败俱伤。亚瑟王以王者之剑杀死了莫德雷德,而他自己也被莫德雷德给予致命一击。据说,濒死的亚瑟王被湖之仙女用船载向理想乡阿瓦隆,最终被埋葬在那里。他的人民都相信亚瑟王并没有死,他还会回来拯救世人。

虽然亚瑟王的骑士故事动人心弦,但亚瑟王是否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至今尚未有定论。有人认为亚瑟王并不存在于真实的历史上,因为迄今为止,尚无任何考古发现能证明亚瑟的历史存在。人们所熟悉的亚瑟王只不过是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凯尔特神话中神灵的人格化。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亚瑟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生活于公元5世纪末至6世纪初,是抵抗盎格鲁-撒克逊蛮族入侵者的罗马-不列颠领袖。他们将亚瑟活跃的年代定在公元500年前后,在同时期的史料《威尔士年表》中有两条极简短的记载:一条是一位叫亚瑟的人参加了巴顿山之役,不列颠人获得了胜利;另一条是亚瑟与莫德雷德在剑栏之役中身亡,天降瘟疫于不列颠和爱尔兰。人们认为年表的可信度比较高,“其中提到上百个国王主教、传教圣徒、部落首领,据考证都真有其人”。但总体而言,关于亚瑟的历史记载确实寥寥无几。亚瑟王的故事更多的是在传说中。

从11世纪开始,亚瑟王从一位杰出的军队统帅逐渐地被描述成为不列颠人民的中世纪君主。公元1137年,诺曼人牧师杰弗里,用拉丁语编写了一部《不列颠诸王史》,梳理不列颠的王族谱系。亚瑟王的故事从微不足道的模糊文字,首次有了详细的版本。杰弗里的这部作品,算不上是一部严肃的史学著作,更像一部文学作品,可以说是历史事实与传说的大杂烩。这部作品中第一次出现了梅林这个人物。

法兰西国王亨利二世在1150年前后委托将《不列颠诸王史》翻译成法文的诺曼修道士魏斯,继续发掘亚瑟王的故事。这促成了魏斯《不列颠人的故事》的诞生。这本书中第一次引入了圆桌与骑士精神。

在法兰西和不列颠,以及欧洲其他一些地方,有人开始编写他们自己的有关亚瑟王朝骑士与贵妇人的故事。在英国人写的这类故事中,最负盛名的是《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它是公元1400年之前以极其优美的诗句写成的,作者不详。

卡克斯顿于1484年印刷出版了托马斯·马洛礼爵士的《亚瑟王之死》,它是马洛礼时代最著名的亚瑟王故事的集大成者,其中的大部分故事是马洛礼由法语翻译过来的。

此后,亚瑟王的故事被后世的人们逐渐丰富和完善,变成了脍炙人口的英国传奇故事。

根据已知材料来判断,亚瑟王极有可能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或许真的带领不列颠岛上的凯尔特人抵御过日耳曼人的入侵。但他真实的形象可能远不如传奇故事中那样神奇和丰满。不管亚瑟王原来是怎样的存在,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亚瑟王是英国人文化和理想的一个缩影,他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的含义远比真实历史人物更加丰富和精彩。

拜占庭名将贝利萨留晚年真的以乞讨为生吗?

路易·大卫的名画《乞讨的贝利萨留》,描述的是贝利萨留晚年凄惨的境况。这位如战神般的名将,眼睛被他的皇帝查士丁尼弄瞎,被迫沿街乞讨。这位百战老将,为了保家卫国、开拓疆土可谓是鞠躬尽瘁,晚年却落得如此境地,不禁令人唏嘘叹惋。

然而经过后世的学者考证,关于贝利萨留晚年乞讨的故事不过是个似是而非的传言,不足为信。如果真是这样,人们的心里或许会好受一点。我们先来看一下贝利萨留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西罗马帝国被蛮族瓦解以后,作为罗马文明的延续者——东罗马帝国依然屹立在欧洲的东部和亚洲的西部。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首都是君士坦丁堡。在历史学家眼里,东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还有一定区别,他们认为两者是同一个帝国的两个不同时期,而最重要的过渡期就是查士丁尼大帝统治的38年,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再征服”时期。

查士丁尼想重塑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从汪达尔人手中重新夺回非洲,从东哥特人手中拿回意大利,从西哥特人手中取回西班牙,从法兰克人手中抢回高卢,从撒克逊人手中拿回不列颠。让文明再次闪耀于幼发拉底河至哈德良长城之间。自君士坦丁大帝以来,查士丁尼算是东罗马帝国一位不可多得的、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而辅助查士丁尼的人,就是名将贝利萨留。

贝利萨留是色雷斯人,与率领奴隶起义的斯巴达克斯是同乡。由于色雷斯位于多个国家交界处,乃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这一地区饱受战祸的侵袭。生在战乱环境中的他,耳濡目染,对打仗自然不陌生。公元527年,查士丁尼即位,他立即任命贝利萨留为东部军队的统帅,向宿敌波斯开战。贝利萨留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将数倍于己且装备精良的波斯军打得落花流水,士气低迷。

军队得到了锻炼,又提振了士气,查士丁尼雄心勃发,要一鼓作气“打回老家去”,夺回被蛮族占领的原属于西罗马帝国的地盘。为了避免两线作战,查士丁尼于532年同波斯签订了停战协议,准备全力对付北非的汪达尔王国。

汪达尔王国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以迦太基为根据地,四处劫掠,一度为地中海的霸主。它曾与拜占庭帝国交战,俘虏了帝国的三名皇室成员。后来,拜占庭皇帝利奥一世用钱把几位被俘的皇室成员赎了出来,可是,一名公主已经和汪达尔的王子结婚,不愿意回去,而他们所生的孩子就是汪达尔王国的第五任国王希尔德里克。希尔德里克即位后,就与拜占庭帝国交好。他不喜欢打仗,这一点与汪达尔人喜欢破坏的性格颇不一样。后来,汪达尔王国发生了一场政变,希尔德里克被赶下台,他的堂弟盖里摩尔成为国王。

查士丁尼要求恢复希尔德里克的王权,盖里摩尔不予理睬,而且还出言不逊。查士丁尼大怒,立即出兵。公元533年,贝利萨留率军攻入汪达尔王国。盖里摩尔处死希尔德里克后逃走。贝利萨留很快攻入了迦太基城。不久,盖里摩尔的一个弟弟察宗从撒丁岛赶回,与盖里摩尔合兵一处,要反攻迦太基。盖里摩尔还企图说服贝利萨留雇佣的马萨革泰人骑兵背叛他们的东罗马雇主。

之后,汪达尔国王开始向迦太基进军,在一个叫特里卡梅伦的地方驻扎。贝利萨留率军向特里卡梅伦赶来,与汪达尔人展开决战。他的兵力远少于汪达尔人,而且马萨革泰骑兵还摇摆不定,要作壁上观。贝利萨留让骑兵率先突击,冲乱了汪达尔人的阵型。马萨革泰骑兵见风使舵,再度冲击。汪达尔人大败,盖里摩尔仓皇逃走。公元534年,盖里摩尔被包围,在伤病中向贝利萨留的将领投降。

贝利萨留仅用1.5万人,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收复了整个北非,并灭掉了汪达尔王国,取得了令查士丁尼皇帝无法想象的迅捷而完美的胜利。然后,贝利萨留带着俘虏的汪达尔国王盖里摩尔返回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的市民倾城而出,欢迎他们的英雄归来。

公元535年,查士丁尼率拜占庭军队分南北两路远征意大利的东哥特人王国。北路兵力约4000人,由蒙杜斯率领,于535年9月到达亚得里亚海东岸的东哥特领地达尔马提亚,但是遇到激烈抵抗;南路兵力约8000人,由贝利萨留亲自率领,于同年12月渡海占领西西里岛。为了速战速决,贝利萨留于公元536年5月渡过墨西拿海峡,登陆意大利半岛。同年6月,贝利萨留通过一个废弃的高架引水道杀进城里,夺取东哥特重镇那不勒斯。当时,东哥特人震惊万分,他们推举英勇善战的维蒂吉斯将军取代了怯懦无能的国王西奥达。新国王维蒂吉斯率领主力部队撤离罗马,来到首都拉文纳,聚集兵力对付与东罗马结盟的法兰克人。公元536年底,贝利萨留进军罗马,罗马教宗和居民献城投降,守军不战而逃。一年后,维蒂吉斯又倾全国之兵包围了罗马城,连续发动猛攻。但是贝利萨留早已作好准备,率部困守危城达一年之久,直至拜占庭少量的援军到达方才解围。公元540年,贝利萨留包围了拉文纳。东哥特人表示愿意拥戴贝利萨留继任西罗马帝国的皇位,他佯装同意,一进城就逮捕了维蒂吉斯,然后将其押往君士坦丁堡。但他接受东哥特人的拥戴引起了查士丁尼的猜忌,贝利萨留在年底被召回,从此受到冷遇。

查士丁尼派遣军队讨伐西方的野蛮人王国,征战意大利、北非、西班牙各地,收复了原属于西罗马帝国的大部分领土。东罗马帝国在西方的胜利进军,引起了波斯人的不安。他们害怕东罗马帝国在西方的势力增强后,会把矛头转向东方。公元540年,波斯撕毁“永久和平”协议,向东罗马帝国宣战。公元541—544年,贝利萨留再次率军对波斯作战,打了几场胜仗,但因为对纪律松弛的雇佣军控制不力,被查士丁尼斥为不忠,剥夺了他的军权。幸亏皇后干预,贝利萨留才免于身败名裂。正在此时,意大利的东哥特人再次反叛,贝利萨留于公元544年再次率军征讨意大利。长期的征战,使得征讨意大利的部队疲惫不堪,加上查士丁尼心存猜忌,对贝利萨留屡次的求援不予理睬,结果造成对东哥特人的征战失利。公元548年,贝利萨留被召回君士坦丁堡,解除职务。公元559年,匈奴人入侵,他再次被皇帝任用,率军击退匈奴人。

公元562年,贝利萨留被指控参与谋反,家产被抄,本人还被投进监狱。他次年获释,出狱不久便去世了。

贝利萨留极善于用兵,他打的仗,基本上都是以弱势的兵力战胜强敌,这一点非常难得,无愧于名将的称号。他戎马一生,英勇善战,忠心耿耿,为拜占庭帝国立下赫赫战功,只是因为皇帝的猜忌,被召回,被解职,受冷遇,如此反复,他的地位越来越低。他的遭遇确实让人唏嘘不已。

至于说贝利萨留晚年被刺瞎双眼,被迫街头乞讨,著名的历史学家吉本在他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写道:“他被挖去了眼睛,出于妒忌令其通过说‘给贝利萨留将军一分钱吧’以祈求吃食,这都是后期为了攒名望甚至炒作而虚构的故事,是用以佐证贝利萨留命运跌宕起伏的奇葩例证而已。”

虽然贝利萨留没有沦落到被逼乞讨的地步,但人们用这样的一个凄惨的传说控诉了查士丁尼皇帝对其的不公。

查理大帝真的不愿意加冕为皇帝吗?

公元800年的圣诞之夜,查理大帝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参加圣诞仪式时,教皇利奥三世向跪在地上的国王走近,突然把一顶金皇冠戴在他的头上,并高呼:“上帝为查理皇帝加冕,加冕他为‘罗马皇帝奥古斯都’!”这突如其来的加冕让查理大帝感到有些突兀,据说他当时不愿意加冕。查理大帝的密友兼秘书艾因哈德曾在《查理大帝传》中写道,查理不知道教皇的意图,如果知道,他那天就不去圣彼得教堂了。

不管查理大帝是否愿意被加冕,教皇利奥三世的这一举动,却开了教皇为皇帝加冕的先河。

在讨论查理大帝是否愿意被加冕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查理大帝的文治武功。

公元742年,查理大帝出生于法兰克一个世代为“宫相”的显赫家庭。查理的父亲丕平三世在教皇的支持下,废黜了原来墨洛温王朝的末代君主,并取而代之,创立了加洛林王朝。后来,查理的父亲和弟弟相继去世,查理成为法兰克唯一的统治者。

查理大帝刚刚即位时,法兰克王国的疆土只有高卢那一部分。在这之前,查理大帝的父亲丕平三世曾对阿基坦发动过战争,但并没有将其征服。查理大帝继承父亲的遗志,终于将阿基坦征服。此后,查理大帝几乎每天都是在战马上度过的。他四处征战,将伦巴第、萨克森、安达卢斯、巴塞罗那等领地全部纳入法兰克的版图之中,那时法兰克王国的领土几乎扩大了一倍,查理成为领土最为广阔的国王。可以说,查理大帝几乎统治了整个西欧。而西欧就是过去西部罗马帝国统治的疆域,查理此时的权力可以比得上西部罗马帝国的皇帝了。

将查理有实无名的权力变得名正言顺,在罗马教皇那里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为什么呢?

首先,世俗政权与教会的联合是加洛林王朝统治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这一点在前期尤为明显。丕平三世废黜墨洛温王朝的末代国王,自己登上国王的宝座,因为得到了教皇的支持,他才获得国王的名号。而丕平三世即位后,为了回报教皇的帮助,两次出兵意大利,打击教皇的敌人伦巴第人。公元756年,丕平把他夺到的伦巴第王国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地区,送给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此事加强了法兰克王国与教会的关系。查理即位后的第一场战役就是攻打伦巴第王国。公元774年,查理再次率军进攻伦巴第王国,并灭亡了这个国家,夺取了该国国王狄西德里乌斯的所有财产,并把他关进修道院。在意大利时,查理还拜访了教皇阿德里安一世,认可他父亲对教廷的贡献。公元795年,教皇阿德里安一世去世,查理大帝支持利奥三世当选为新的教皇。由此可见,法兰克王朝在统治前期与教廷的关系有多密切。而且,自公元772年开始,查理大帝对德意志的异教徒萨克森人发动为期30年的征服战争。他之所以这么坚持不懈地征服萨克森人,为的就是要让他们接受基督教。萨克森人顽强地抵制基督教,查理就要用武力让他们接受。在这几十年的战争中,至少有1/4的萨克森人被杀死。面对血淋淋的屠刀,德意志北部的“异教徒”最终被迫接受基督教。

公元799年,罗马贵族发动叛乱,乱军攻击了教皇利奥三世。利奥三世被逮捕入狱,受尽虐待,被折磨得致盲致哑。利奥三世逃出监狱后向查理求援。查理于公元800年12月亲率大军护送利奥三世回罗马,用武力平息了这场纠纷。他召集所有主教、神职人员及贵族开会,帮助利奥三世复位,并对反对利奥三世的人处以重刑。

查理不但是传播基督教的狂热信徒,从利奥三世的个人角度来看,他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和强有力的支持者。利奥三世不可能不感恩于心。

加上当时东罗马帝国那边的伊琳娜女皇为了登上皇位,废黜了自己儿子君士坦丁六世,并弄瞎了他的双眼。在意大利人看来,拜占庭皇位出现了空缺,因为他们认为恺撒的皇冠是不可以戴在女人头上的。在这之前,罗马的教廷是臣服于东罗马帝国皇帝的。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利奥三世想给查理一个惊喜,把他加冕为皇帝,以示忠心,所以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从意大利和西方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几百年前被摧毁的西罗马帝国正式复兴,查理现在是奥古斯都的合法继承人。

从那一天起,这位“罗马人的皇帝”被正式称为“查理曼”。“曼”在西方就是“大帝”的意思。

查理曼被教皇加冕,这也等同于欧洲的文明中心再也不是躲在小亚细亚的东罗马帝国了,西欧文明让自己在形式上得到了官方的承认。

根据艾因哈德的记述,我们得知,“加冕”对查理而言,并非一个惊喜,反而使他感到突兀。查理认为,自己并不需要被授予尊贵的荣誉,他甚至对“奥古斯都”“皇帝”等称号持有反感态度。依此来看,查理大帝是不愿意被加冕称帝的,很多学者都认可这一说法。因为艾因哈德说的话是比较可信和权威的。他从20岁起到查理的宫廷中担任他的秘书,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跟随在查理左右,深得查理的信任。

而现代很多的西方历史学家对此表示怀疑。有人认为,查理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又能严密控制局势,绝不可能容许自己不愿意的事发生。从当时利奥三世的处境看,他也不敢冒犯查理。这一加冕行为,无非是为了讨好查理,将西方教会从东部皇帝那里彻底地、名正言顺地独立出来。而后世还有学者认为查理之所以表现出对加冕的抵触情绪,主要是他不想以这种方式被加冕。他的内心其实是想要皇帝头衔的,或许他是想亲手把皇冠戴在头上,就像1000年之后拿破仑所做的那样,这样似乎就不再受制于人了。还有人认为,查理是真不想要“罗马皇帝奥古斯都”这一称号,因为复兴罗马帝国实际上是教皇和教会的事业,而不是他的事业。

其实,查理就算不加冕为罗马皇帝,他也是罗马帝国实际上的继承人和基督教世界的保护者。在整个统治期间,查理大帝一直坚持与罗马教皇维持密切的政治联盟,处于支配地位的总是查理大帝,而不是教皇。

威名赫赫的红胡子腓特烈竟被一条小河淹死

提起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中国读者知道的并不多。但是说起希特勒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想必稍微对世界历史和军事感兴趣的读者都应该有所了解。这个“巴巴罗萨”就是这位腓特烈一世的绰号,意思就是“红胡子”。这个“红胡子”绰号的由来,有两个说法:一个说他真长着一把浓密的红色胡子,因此有这个称号;另一个说法是,他多次入侵意大利,杀了无数的意大利人,胡子都被鲜血染红了,所以意大利人给他起了这个绰号。这个红胡子腓特烈在中国的知名度不高,但在欧洲,尤其是在德国,却是威名赫赫,是一位备受本国人民爱戴的厉害角色。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强力、有威势的君主,却在东征的途中淹死在一条小河里,实在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公元1122年,腓特烈出生于德意志的士瓦本地区,他的父母分别来自德意志最强大的两个家族,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与巴伐利亚韦尔夫家族的朱迪丝。在当时,霍亨斯陶芬家族是德意志的统治家族,而且长期垄断着神圣罗马帝国的职位。腓特烈的叔叔康拉德三世在1137年成为德意志国王。1147年,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去世,年轻的红胡子腓特烈继承了士瓦本公爵的爵位,人们称他为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三世。1152年,康拉德三世去世,德意志选举红胡子腓特烈为德意志国王,他的称号便改为德意志国王腓特烈一世。

1154年,一个叫阿诺德的教士率众起义,攻占了罗马。阿诺德想废除教皇领地,驱逐教皇,仿效古代的罗马共和国,成立元老院,选举执政官处理国家政务。教皇尤金三世无力应付,便向腓特烈求助。腓特烈立即出兵意大利,镇压了起义,并在帕维亚接受铁王冠,加冕成为意大利国王。1155年,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内,教皇阿德里安四世为腓特烈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78年,腓特烈在阿尔勒又一次接受加冕,成为勃艮第国王(加冕前已实际占有)。

腓特烈在位期间,对内驯服了桀骜不驯的诸侯,还把大的诸侯领地加以分割,并于1156年把奥地利从巴伐利亚公国分出来,使之成为独立公国。他在1158年颁布采邑法令,要求所有接受采邑者为皇帝服兵役。对外,他先后六次出征意大利,并与英格兰国王狮心王理查和法国国王腓力二世组织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腓特烈一世被认为是中世纪德意志最成功的统治者之一,在他统治期间,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力达到顶峰,成为欧洲最强国家。虽然他四处征伐,有点穷兵黩武的意思,但他很受德意志人民的爱戴。

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按照法理来说,意大利就是皇帝的领地。没有意大利和罗马的“罗马帝国”,怎么说都是一个虚架子。不管是为了恢复过去罗马帝国荣耀这个虚的目标,还是获得意大利北部——全欧洲最富裕地区这个实的目标,出兵意大利,实际占有它,都是腓特烈当仁不让的选择。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腓特烈对意大利进行过六次军事入侵。

第一次便是我们前面说过的镇压罗马教士阿诺德领导的起义。腓特烈这次的侵略很成功,迅速地镇压了起义,被加冕为意大利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并召集了意大利各城邦代表召开了隆卡利亚会议,重申了皇帝对意大利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官员的任免和赋税的征收都由皇帝说了算。

第二次发生于1158年。当时腓特烈颁布了伦加利亚敕令,进一步宣布皇帝拥有在意大利北部的伦巴第地区任命市长的全权。当时伦巴第最强大的城市米兰城拒绝服从命令,公开组织反对腓特烈的城邦同盟。腓特烈再次出兵,军力非常强大,很快就把反抗镇压下去了。城邦同盟被迫投降后,腓特烈放纵士兵烧杀抢掠,几乎把米兰夷为平地。“红胡子”的绰号似乎就是从这时开始从北意大利流行起来。

1159年,教皇阿德里安四世去世。当时有两个教皇候选人,班迪内利和奥塔维奥。班迪内利之前与腓特烈有过争执,腓特烈便支持奥塔维奥。但红衣主教团选了班迪内利,改称教皇亚历山大三世。腓特烈不承认亚历山大三世,支持法兰西国王把落选的奥塔维奥接到法国的阿维尼翁,拥立他为对立教皇,称维笃四世。亚历山大三世宣布开除腓特烈一世的教籍并支持城邦同盟的斗争。此时,德意志境内的诸侯发动叛乱,腓特烈忙于平叛。到了1162年,德意志境内的叛乱平定,腓特烈第三次入侵意大利。他的兵锋本来直指罗马,但把米兰攻陷后,就没再往南走。米兰派代表穿麻布衣、赤着脚出城投降,然而腓特烈一世却毫不留情地将米兰的居民赶出城外,并在城市中心广场挖沟,令其寸草不生,还允许士兵将俘虏的头割下来当球踢,以此来侮辱米兰人。

1167年,为了帮助对立教皇维笃四世入主罗马,加之上次对米兰的屠城激怒了意大利人,威尼斯、维罗纳等意大利城邦组成了新的“伦巴第同盟”,在教皇的支持下联合起来反对腓特烈。于是,腓特烈第四次进军意大利。一开始还挺顺利,德意志的军队攻破了罗马,逼迫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出逃。然而腓特烈一世的军队遇到了意大利人的顽强抵抗,而且军队里瘟疫蔓延,减员严重,战斗力急剧下降。腓特烈一世最后丢下军队,化装为农夫逃回了德意志。腓特烈第四次入侵意大利以惨败而告终。

腓特烈这样强势的人物,肯定是不甘于失败的。1174年,腓特烈第五次出兵意大利。在这之前,腓特烈打败了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虽说解决了内忧,但失去了萨克森骑兵的支持。而且加入“伦巴第同盟”的城市已经增加到22个,同盟的军队也是训练有素。这一仗打了两年,仍然没能取胜。在1176年的莱尼亚诺战役中,腓特烈一世的军队损失惨重,他自己也身负重伤,只好投降。1177年,腓特烈一世与亚历山大三世签订了《威尼斯和约》,他同意归还教产,同时不再插手教皇领地内部事务。1183年,他与“伦巴第同盟”签订了《康斯坦茨和约》,废除了隆卡利亚会议的一切决议,承认地方城市拥有自由选举执行官的权力,但保留名义上的人事任免权。

1186年,腓特烈对意大利发动了最后一次远征,也以失败告终。此战役之后,腓特烈再也没有涉足意大利。但他把目光转移到了东方。

1189年,腓特烈一世同教皇和解,然后与法国的腓力二世(腓力·奥古斯都)、英国的狮心王理查一世一起组织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然而在底格里斯河畔的塞琉西亚地区,腓特烈却溺死在一条小河里。就这样,戎马一生、鲜血染红胡子的强大皇帝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一条无名的小河里,实在让人惋惜。

关于他被淹死的细节,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当时天气酷热,皇帝穿着盔甲跳入河中洗澡。盔甲灌满水后太沉,皇帝因此而溺死在河里;另一种说法是,皇帝在骑马渡河时,在极度疲劳中突发心脏病,坠河溺亡;马基雅维利在《佛罗伦萨史》中则认为:腓特烈在河中洗澡,因为受凉患病而死;还有一种说法是,腓特烈是继承查理大帝灵魂的伟大君主,像查理大帝一样得到了染上耶稣之血的朗基努斯之枪,也因为枪的遗失而死。第一种穿盔甲洗澡的说法,有违常识;最后一种失去朗基努斯之枪的说法,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一种神话传说;而死于突发心脏病坠河和死于洗澡后受凉,都有其合理之处。然而,真相究竟如何,仍然不能确定。不管哪种死法,对他本国人民和十字军战士来说,都是极为可惜的。

因为当时德意志的军队是十字军里面最强大的,而且腓特烈是埃及苏丹萨拉丁最为忌惮的一位敌人,他的死被萨拉丁认为是他们的真主安拉显灵。腓特烈死后,德意志的军队很快就溃散了,而法国的腓力二世因与英国的狮心理查闹矛盾而率军回国,只留下狮心王理查一世独自率军对抗当时实力强大的萨拉丁,这也注定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总体上失败的命运。

名将华伦斯坦竟然是劫掠自己国家的“蝗虫”

三十年战争是由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之间的内战演变而成的一次大规模的欧洲国家之间的战争,是第一次全欧洲的大战。这一次的战争中,涌现出了两位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一位是神圣罗马帝国元帅华伦斯坦,一位是有着“北方雄狮”称号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与古斯塔夫是天生的国王不同,华伦斯坦走向权力的巅峰,凭借的都是个人的努力。华伦斯坦在组织军队和指挥作战方面均有极高的造诣,他可以说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塞上长城”,对维护帝国的统治起着支柱般的作用。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才军事人物,却是劫掠自己国家的“蝗虫”。

华伦斯坦全名阿尔伯莱希特·华伦斯坦(1583—1634),1583年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波西米亚(今捷克)东北部的一个贵族家庭。他自幼接受新教的教育。13岁时,他的父母双双去世。14岁时,华伦斯坦进入了著名的为贵族子弟而设立的古登堡路德学校学习。16岁时,又转学到纽伦堡附近的阿道夫新教大学。17岁时,华伦斯坦因与学校当局发生冲突而辍学。此后,他游历德国、意大利和法国,这段游历生涯对他后来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21岁那年,华伦斯坦跟随神圣罗马帝国辖下的波西米亚分遣队,参与了镇压匈牙利波斯坎起义,崭露头角。23岁时,他成为摩拉维亚军队的上校,并在当年秋天成为未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的侍从。他坚定地站在神圣罗马帝国这一边,抛弃旧时的信仰,从一个新教徒变成了天主教徒。

26岁时,华伦斯坦与一位年龄比他年长很多的富有寡妇结婚。5年后,他的夫人去世了,华伦斯坦继承了她的巨额财产,从而为他以后的军事活动提供了丰厚的资本。1618年,波西米亚人民不堪忍受哈布斯堡王朝的民族与宗教压迫,在布拉格举行起义,三十年战争爆发了。华伦斯坦参加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对波西米亚人民起义的镇压。他多次在战斗中为帝国赢得胜利。1620年,蒂利伯爵率天主教同盟在布拉格附近展开的白山战役中击败捷克议会的反抗,赶走了应邀前来当国王的普法尔茨选侯腓特烈五世。在白山战役后的数月里,华伦斯坦自己筹钱招募了一支骑兵加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1621年底,华伦斯坦被任命为布拉格及整个捷克的军事统帅,不但有自己的军队,还获得了在捷克、摩拉维亚、奥地利制造新币的特权。

1625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反哈布斯堡同盟的支持下,率军攻入德意志,三十年战争开始其第二阶段。指挥帝国军队的老将蒂利抵抗不住,紧急求援。皇帝斐迪南二世决定把华伦斯坦从捷克召回,华伦斯坦又是自己筹了一支3万人的军队。很快,这支军队扩大到了10万人。皇帝斐迪南二世立即任命他为帝国军队总司令,并授予他大元帅称号。华伦斯坦的大军“蹂躏四野以自养”,被马克思称为“华伦斯坦的蝗虫”。然而华伦斯坦依靠这支军队,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迅速扭转了战局。在两年的时间里把丹麦军队逐出了德意志,并追击到日德兰半岛。这时,军事和政治优势都转到了帝国方面,整个德意志北部都处在帝国的控制之下,华伦斯坦一时被誉为“皇冠上的第三颗宝石”。1627年他获得了西里西亚公国,1629年获得梅克伦堡作为他世袭的封地,并晋为公爵。

虽然,华伦斯坦以这种“蹂躏四方以自养”的方式招募来的雇佣军拥有强悍的战斗力,但他这种纪律败坏的雇佣兵也因对德意志百姓造成巨大伤害而被世人诟病。

华伦斯坦的军队不但在攻城略地时烧杀抢掠,在平时,他们驻地周围的村镇城市都必须要向华伦斯坦缴纳大笔的战争特别税。然而,即使缴纳了这些苛重的战争税,当地的百姓也无法得到安宁。据当时人的记载说,所有雇佣兵都喜欢奸淫掳掠,杀人放火。华伦斯坦对此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华伦斯坦及其“蝗虫”军队不仅对“叛乱”的德意志北部如此,对“顺从”的德意志南部也丝毫不收敛。可想而知,华伦斯坦的雇佣军对德意志的蹂躏有多厉害,对德意志人民的伤害有多深。

无论按照中国的评判标准,还是按照西方的评判标准,华伦斯坦这种纪律败坏的军队应当是一群乌合之众,哪怕能一时逞其凶焰,然而绝不可能长久。但偏偏他的这支军队屡战屡胜,勇不可挡。说到这里,人们也就不得不服华伦斯坦在治军、指挥上的天赋了。

华伦斯坦赏罚严明,对那些坚决执行自己战略意图和战术部署的人会立刻予以嘉奖,绝不吝惜;论功行赏时依据指挥能力和作战表现,不怎么看重家世和身份;对那些属下因执行命令而带来的损失和失败,他勇于去承担责任。这种作风很快赢得了士兵的拥护,让他实现了对雇佣军的绝对控制。

他给士兵的福利是非常昂贵的,并且乐于运用个人的恩情来收买军心。一次,他手下的一位将军伊索拉尼因为完成作战目标从华伦斯坦那里得到了4000弗罗林的奖励。但伊索拉尼一晚上就在赌桌上把这4000弗罗林输了个精光。华伦斯坦听说这个消息后,立刻派人给他送去2000弗罗林救急。伊索拉尼事后深表感激。不久,华伦斯坦得到了瑞典军队情报,伊索拉尼主动请缨,很快就干净利落地击溃了敌军。

一次,华伦斯坦发布指令,要求军官统一使用红色绶带。有一名善于表现的下级军官接到命令后,立即把自己珍爱的白色弗兰德斯花边绶带取下来扔在泥地里,并跺了几脚。华伦斯坦知道后,大为赞赏,立即提拔了他。

因为是雇佣兵,打起仗来是真正的卖命,所以钱对他们来说就特别重要。华伦斯坦士兵的待遇是非常丰厚的。华伦斯坦自1625年当上帝国元帅之后,就对自己的雇佣兵开始实行周薪制度。上校的周薪是500古尔登,上尉的周薪是100古尔登,少尉的薪水则只有上尉的一半。为了保证对士兵的监督,他给军法官的薪水比照少尉。而军医、神父这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周薪只有6~8古尔登。

虽然士兵薪酬丰厚,但华伦斯坦仍认为,适度的饥饿、抢劫和放纵有利于提高军队的士气和忠诚度。这无异是在鼓励军队抢掠。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华伦斯坦深谙此理,他给士兵的感觉是冷酷、残忍、无情,甚至嗜杀。他执行残酷的军法,为的就是震慑这支纪律涣散的乌合之众,令其达到如臂使指的程度。他曾宣布把不服从战役安排的一个连队,全部吊死在树上,全军现场观礼。

同时代的神圣罗马帝国占星家、预言师兼首席天文学家开普勒在自己的笔记中写道:“(华伦斯坦)只忠于自己和自己的欲望……贪得无厌,虚伪狡诈……总是默不作声,常常做出暴行。”其他同时代人的记载显示,华伦斯坦最喜欢听人遭到折磨后的惨叫声。

正是靠着这种常人难以理解的慷慨与残酷,华伦斯坦将一群乌合之众变成了虎狼之师,这种恩威并施的举措,成效斐然。

随着华伦斯坦攀上自己事业的巅峰,他与皇帝之间逐渐产生了分歧。1630年,斐迪南二世解除了华伦斯坦的职务。华伦斯坦回到自己的领地。

1630年,“北方雄狮”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在反哈布斯堡联盟的支持下,率领精锐部队,长驱直入德意志,连连攻下多座城池。号称“披甲修道士”的一代名将蒂利伯爵两战皆北,最后重伤而死。斐迪南二世不得已,只好请华伦斯坦出山。

1631年底,华伦斯坦被从捷克召回。由于和斐迪南二世的矛盾尚未解决,他在出征前向皇帝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其中包括提供军费、任意没收需要的土地、对军队事务有绝对权力、自由处理和平谈判等内容,斐迪南二世被迫答应。

随后,华伦斯坦率军出征。他知道这次瑞典国王非常厉害,与以前的对手很不一样,便避实击虚,使得瑞典军队疲于奔命。1632年11月在萨克森的吕岑会战中,华伦斯坦与古斯塔夫二世正面交战。这一战异常激烈,瑞典人虽然取得胜利,击退了华伦斯坦,但他们的“雄狮”国王却阵亡了。

古斯塔夫二世阵亡后,华伦斯坦认为和平谈判的机会到了,于是向皇帝提出和平谈判建议,但这一计划又遭到天主教诸侯们的反对。这时,他对于扶植皇帝权力感到失望,转而想依靠个人的力量来实现和平。这让皇帝很愤怒,皇帝再次罢免了他的大元帅职务,并宣布他犯有叛国罪。1634年,病床上的华伦斯坦被皇帝指使的军官刺死。

华伦斯坦也是欧洲历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和悲剧色彩的名将,他威名赫赫,名震欧洲,最终却是个败军之将;他富可敌国,富贵尽享,最后却是众叛亲离,惨遭杀害;他雄心壮志,目光远大,却生不逢时,遭遇庸主,最终兔死狗烹。虽然华伦斯坦的遭遇颇让人感到唏嘘,但他蹂躏过多少人,多少人因他而弃尸荒野,多少人因他而妻离子散。所谓“天道好轮回”,用在他身上似乎再恰当不过。

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路易十四

历史上似乎有这样一条规则,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想要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需要有足够长的统治年限。这一点也好理解,政策与改革措施颁布了,取得成效是需要时间的,树木尚且百年,治国也是如此。所以,历史上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统治者在位时间往往都是比较长的。例如:

秦始皇嬴政在位37年;

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

光武帝刘秀在位33年;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4年;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

查理大帝在位46年;

爱德华一世在位35年;

清圣祖玄烨在位61年;

清高宗弘历在位65年(4年太上皇训政)。

这一组数据似乎佐证了上面提出的历史规律。

康乾盛世的创立者康熙8岁登基,除鳌拜、平三番、收复台湾、击败准格尔、出击俄国,文治武功,名垂青史,享国61年。然而在与其同时期的西方,有另外一位帝王与其颇为相似,这就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君主太阳王路易十四,在位时间长达72年,创造了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纪录。

相传路易十四曾赠予康熙皇帝金鸡纳霜,治愈了康熙皇帝的疟疾。太阳王路易十四幼年的经历与康熙一样,早年丧父——路易十三在路易十四5岁时就去世了。路易十四登基之初,由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代他摄政,此时有一个男人——法国宰相、红衣主教马扎然,替代了路易十三来照顾他的妻子、幼子以及他的王朝。此时马扎然不仅是幼王路易十四的宰相、教父,同时也是摄政太后的情人,其位尊权重的程度可想而知。马扎然摄理朝政之时,恰恰是法军在三十年战争中的决胜关头。马扎然为了应付战争的需要,以允许他们征收捐税和收取国家的收入作为交换条件,向金融家预支款项。这些包税商从中获得巨利,引起了贵族的嫉妒和人民的愤怒。1648年8月26日,巴黎爆发了人民武装起义。起义者一夜之间就筑起了1200个街垒,他们用“福隆德”射击马扎然拥护者的住宅。在外省也爆发了反政府的起义。1648年10月,国王路易十四从京城出走,马扎然第一次被流放。此次暴乱一直持续到1652年10月21日,随后路易十四得以返回巴黎。这就是法国历史上第一次“投石党运动”。

这些贵族的叛乱造成了法国的国力持续下降,并且这些事情给路易十四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他亲政后,对贵族的控制异常严格,并且不断地加强中央集权,削弱法国贵族对地方的控制,这是他后来称霸欧洲大陆的基础。

1661年3月,马扎然病逝,死前密嘱路易十四要亲自掌权、不必再任命宰相(这个与明太祖朱元璋的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24岁的青年国王宣布亲政,并把自认为是马扎然继承人的重臣尼古拉斯·富凯给解职了,理由是贪赃受贿。

亲政后的路易十四是一个事必躬亲的国王。他一天工作8小时以上,以无比的热忱与精神治理国家,很快就成为全欧洲最优秀的英明君主,创立有史以来无与伦比的绝对君主制。借由天才宣教士博须埃主教(法国历史上伟大的演说家)积极宣传君权神授与绝对君主制,以及路易自身的努力,他彻底驯服法国贵族与教会,并重用有非凡才干的中产阶级(布尔乔亚),为他打理分工越趋精细的国家事务,当中最优秀的天才就是柯尔贝尔(见后述);而能干的皮埃尔·塞吉埃则负责外交与法院事务,对法国早期的外交事业贡献卓著。正是路易十四的亲力亲为、勤于执政,国家才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转,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国强必霸,这正是西方的政治逻辑。通过内部的改革,法国的国力逐渐强大,法国的对外扩张自此开始了。战争有时的确是国家君主树立权威的一个重要手段,虽然“一将功成万骨枯”,但这都阻挡不了帝王心中的称霸之梦。

路易十四在位期间共发动了四次大的战争:

1667年,根据《比利牛斯和约》,路易十四以王后是腓力四世女儿的名义要求继承西属尼德兰地区的领地。法军迅速出动,打败了驻守在此的西班牙与荷兰军队,占领了里尔等城市和弗朗什孔泰地区。荷兰、英国、瑞典组成反法同盟,迫使法国签订《亚琛和约》,然而法国还是获得了已经占领的尼德兰地区。

1672年,路易十四发动了复仇性的法荷战争。路易借由此战重创荷兰,名震全欧,不但造成荷兰的“灾难年”,更打响了“太阳王”的名号,受到国内外的景仰。路易十四在1678年法荷战争大胜后,推行更大的扩军计划,数年后,其海陆两军冠绝整个欧洲,“太阳王”的金光笼罩全欧。因此17世纪80年代的路易十四,决定继续对外征战,以完成在欧洲彻底称霸的梦想。

然而路易十四在1685年废除南特敕令、迫害国内胡格诺教徒的政策,却激起了欧洲新教国家的广泛敌意,严重破坏其外交成果,譬如原来的盟友普鲁士与瑞典就疏远了法国,甚至反戈相向。他们于1686年7月9日组成奥格斯堡同盟(1689年英国加入后,改称“大同盟”),希望能阻止路易十四在德意志的扩张。可是路易十四却在1688年9月,趁哈布斯堡王朝刚在东面战胜土耳其,西面兵力薄弱之际,先发制人地侵略德意志,展开对哈布斯堡王朝的速战计划,“大同盟战争”正式开启。10月,法军攻占帕拉蒂纳特,并于次年彻底毁灭了这个地区。奥地利国王只得以部分兵力在东方牵制土耳其,并分兵西线,勉力对付法国,防止法军来回蹂躏德意志西部。由于所有参战国都因这场持久战而加重自身经济负担,因此战事趋向和解,但法国仍是欧洲实力最强的霸主。

1702年5月,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打响,虽然法国最终取得了胜利,路易十四的孙子继位为西班牙国王,但是法国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使得国家债台高筑,危机重重。

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军事行动虽然令法国耗资巨大,但是法国现在的版图基本上都是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奠定的,他通过战争保住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然而路易十四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他所开创的时代也奠定了法国的基调与风格,对现代人影响巨大。如果你吃过法餐,那么你就受到了他的影响;如果你爱喷香水,那么你也受到了他的影响;如果你爱穿高跟鞋,没错,你仍然受到了他的影响……

路易十四统治的时代,是法式生活艺术盛行的时代。今天世人对法式生活充满向往,而法国两个字所代表的所有优雅精致和浪漫,几乎都是在那个时代开始成形并确立下来的。法国的时尚、艺术、建筑、音乐,统统都可以追溯到那个时代。

那时的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美食佳酿和精湛技艺,以及生活中每一刻的美好享受。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有一个不一样的国王。

虽然路易十四不断发动对外扩张的战争,但是别以为路易十四只是个穷兵黩武的战争贩子,他对艺术也有着超出常人的喜爱。

他特别喜欢跳芭蕾舞,从15岁那年第一次登上舞台算起,他一生中共在26部大型芭蕾舞剧中担任主角。23岁那年,他在巴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皇家芭蕾舞学校,聘请当时的艺术大师负责芭蕾舞的创作和演出。正是从那时开始,芭蕾确立了基本的动作和舞步,奠定了现代芭蕾的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路易十四,就没有芭蕾这种艺术形式。

除了芭蕾,路易十四每周都要举办宫廷舞会,即使在战争期间也不中断。他把舞会当成维系王室尊严的力量,要求大臣们每年准备12支舞蹈,身法步伐都不能重复。这些宫廷舞会老百姓也能参加,耳濡目染之下,民间不仅学到了高超的舞蹈技巧,也学到了其中所传播的舞蹈风度和社交礼仪。

跳舞需要音乐伴奏,路易十四有一支由200名乐手组成的庞大御用乐队。在创办舞蹈学院的第二年,他又创办了音乐学院,各式各样的音乐形式从此开始丰富。他的宫廷舞曲经过发展,开启了巴洛克音乐时代。

路易十四的真正野心,是要让巴黎向文艺复兴时期的明珠城市罗马看齐,甚至超越罗马。

为了满足这个庞大的野心,他先后创办了法兰西油画雕塑学院、文学院、戏剧院、科学院,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艺术教育体系,培养出了大量的艺术人才。

他还大兴土木,建起了奢华的凡尔赛宫,成为各国君主建设宫殿的效仿对象。

整个巴黎也被翻新了一遍,铺设了大道,建起了宏伟的建筑和优美的广场,成为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都市。

就这样,法国取代意大利成为了欧洲的文化艺术中心。在路易十四的带动下,整个法国社会对优雅、品位和精致生活的追求,都达到了历史新高度。

法国也成为全欧洲争相效仿的对象。法式巴洛克和洛可可的建筑装饰风格,席卷了欧洲各地;法国宫廷的舞会与礼仪,被视为高贵优雅的标准而广为传播;甚至连路易十四的行为举止、穿着爱好都被人们模仿;法语成为了欧洲各国王室和上流社会的通用语言。巴黎也成为了精美艺术品和流行时尚的中心,欧洲各国的贵妇都热衷于到巴黎采购服装和饰品。

就像伏尔泰说的,路易十四对法国的贡献,要比他的先人多出20倍。一个国王、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竟对全世界的文明与生活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实属罕见。

用鞭子把俄罗斯帝国赶到文明社会的彼得大帝有你意想不到的残暴与野蛮

彼得大帝(1672—1725)只身前往西方考察,回国后强力推进俄国改革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拥有如此惊人魄力和强硬手腕的人,说他心狠手辣还不够味,用“想不到的残暴与野蛮”形容他,才勉强凑合。

彼得大帝说自己是“用鞭子把俄罗斯帝国赶到了文明社会”,后人说他是“用野蛮征服了俄罗斯的野蛮”。

那我们现在就看一下,这位俄罗斯的大帝、杰出的君主到底有多残暴和野蛮。

虽然有些人天生就残忍,但要残忍或残暴到让人望而生畏,必定是经过长期的心理扭曲而逐渐形成的。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彼得大帝就是这样的。

彼得的皇位得来的比较艰难。他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与第二任妻子维塔利娅·纳利什基娜的独生子。彼得不到4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他的同父异母哥哥费奥多尔做了沙皇。费奥多尔体弱多病,在位6年便去世了。费奥多尔没有子嗣,贵族们便在他的两个兄弟,16岁的伊凡(费奥多尔的亲弟弟)和10岁的彼得中选择一个立为沙皇。伊凡和他的哥哥一样体弱多病,而且智力还有问题,并不适合做沙皇;彼得聪明健壮,但年纪尚幼。对于立哪个皇子为沙皇,贵族们分为两派:一派是以伊凡母亲家族为首的人拥戴伊凡,另一派是以彼得母亲家族为首的人拥护彼得。彼得得到了东正教大牧首的支持,他为彼得举行了加冕仪式。伊凡的姐姐索菲娅公主心有不甘,便散布谣言,说彼得母亲为了篡位杀死了伊凡,煽动皇家禁卫军——射击军冲进皇宫,制造了流血事件。射击军当着彼得的面用长矛刺死他的舅舅,彼得受到惊吓,面部扭曲,全身抽搐。惊惶之中,彼得的母亲拉着伊凡出现在军人面前,戳破了谎言,骚乱这才被平息。最后双方达成了协议:暂时立两个沙皇,伊凡为第一沙皇,彼得为第二沙皇,伊凡的姐姐索菲娅为摄政王。然而,这次的骚乱及他舅舅的死给彼得留下很深的阴影,以至于彼得在以后的人生中,情绪激动时都会面部扭曲,全身抽搐,样子非常可怕。彼得变得残暴,必定与此事有关。

彼得青年时,就和自己的少年朋友一起到处打劫,甚至劫掠妇女。

在欧洲考察时,彼得曾学过牙医,学成后,他将牙医所有相关的器具买下来,给自己考察团的数百人进行全面的牙齿检查。凡是他认为不好的牙齿都要拔掉,但他的医术不是很高明,全凭蛮力,好几次都将随从人员的牙龈拔出,使对方血流不止。

在考察期间,彼得的学习热情很高,他希望考察团的人也像自己一样。但有一些纨绔子弟无心学习,只顾观光游玩,彼得很是生气。有一次,在学习人体解剖时,彼得就逼迫其中一个纨绔子弟去咬尸体的脖子。

1698年,在彼得将要前往威尼斯时,国内射击军在索菲娅公主的煽动下,再次发生叛乱。彼得迅速赶回都城,然而他还未到达都城,叛乱就被镇压下去了。参与叛乱的136名主犯被判处绞刑,140名骨干分子被施以鞭刑,2000名胁从者被放逐到全国各城市。等到彼得回到都城后,他认为法官对“这帮恶棍们”的惩办过于仁慈。于是他成立了一个审讯委员会,接着下令将参与叛乱的1741名射击军官兵全部押解到莫斯科,然后进行“最严厉的审讯”。刑室里放着一盆炭火,只要犯人不肯回答问题,或者在事实面前拒不认罪,便把他们的手腕绑起来,将其吊起来,用九尾鞭抽打,直至皮开肉绽。如果受刑者昏厥过去,就让医生设法使他们苏醒。如果他们仍不开口,即施以吊刑,把火红的木炭放到肌肉上使肌肉瞬间迸开,或用烧红的钳子折断肋骨。犯人身上流出的脓血和烧焦的烂肉散发出的怪味以及犯人发出的号叫和呻吟声,在刑室里混为一体,环境极其不堪,以至溢于牢墙之外,甚至连刽子手也感到厌倦和憋得喘不过气来,唯有彼得乐此不疲。他时常坐镇审讯现场,亲自提审,有时从刽子手手中夺过皮鞭,使劲抽打奄奄一息的受刑者。当阿德里安大主教手捧圣母像,乞求皇上对陷入迷途的射击军发出怜悯之心时,彼得却冲着他大声吼叫道:“滚!”

审讯之后,开始处决犯人。彼得不光让政府要员和自己一同观看行刑,还邀请外国使节前来观看。第一批犯人中的201名当场被绞死;余下的年龄在15~20岁的100名犯人,面颊上被打上烙印,发配到西伯利亚服苦役。过了十来天,第二批700多名射击军士兵被绑赴刑场,有的被绞死,有的被五马分尸。观看的人中,有的不忍目睹这等惨状,选择低头回避,彼得对此很不满意,指责这些人是“怯懦者”。根据他的命令,被处死者要暴尸5个月才可埋葬。莫斯科广场上血流成河。彼得甚至还和刽子手比刀法,亲自砍掉一个叛军的脑袋,还强迫大臣们亲手行刑。每次屠杀犯人,彼得都会亲临现场,饶有兴趣地观看。

处决结束后,16个团的射击军被解散。其人员被遣送到远离莫斯科的地方,永远不能在军中服役,不经地方当局批准,不得自由迁移。被处死者的遗属也被赶出了首都。在此之前,索菲娅已经被彼得软禁。这次,为了惩罚索菲娅,他让人把3个射击军的尸体,吊在紧靠着索菲娅窗前的树上,遇有大风,三具尸体就会节奏均匀地荡漾着,每具尸体的手中被塞上一张纸条,暗示索菲娅:这就是她写给射击军的信。

彼得曾听到传闻,说因为先皇体弱多病,他的母亲曾和很多大臣有私情,很多人猜测彼得并不是沙皇的儿子,而他真正的父亲,可能是其中两位大臣中的某一位。在一次宴会中,彼得冲到其中一位大臣的面前,掐住他的脖子大喊:“说实话,你到底是不是我父亲?如果敢撒谎,我就拧断你的脖子。”那个大臣非常害怕,说:“怎么说呢,陛下,当初不止我一个人和……”话没说完,彼得就掩面离去。

彼得的残忍不仅表现在对敌人上,对自己的亲人,乃至自己的儿子,他都是“一视同仁”。彼得大帝有两位妻子——皇太子阿列克谢的母亲和后来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此外还有许多情妇,皇后叶卡捷琳娜的侍女玛丽·汉密尔顿便是其中之一。然而玛丽·汉密尔顿又有自己的情夫,还堕了三次胎。彼得非常生气,亲手杀死了她。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彼得在杀了玛丽之后,竟然割下她的头,向众人讲授解剖学。讲完后,又亲吻了玛丽的首级,然后扔到一旁。

彼得风流成性,他的皇后叶卡捷琳娜也不甘落后,她也有自己的情夫。彼得知道后,不动声色地邀请皇后的情夫一起共进晚餐。但是,吃完饭后就下令将这个人斩首,然后将头颅制成标本,保存在一坛酒中。做完这一切之后,彼得大帝下令将这坛酒放在叶卡捷琳娜的卧室里。叶卡捷琳娜,也就是下一任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与那个赫赫有名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不是一个人。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彼得大帝的外孙彼得三世的妻子),竟然和彼得一样的残忍,她命人舀了一杯酒,自己喝了下去,谈笑风生地说酒很不错!彼得知道后,内心对妻子刮目相看,再也没有追究。

皇太子阿列克谢是彼得大帝第一位妻子所生,但彼得不喜欢她,便无情地抛弃了她。这对阿列克谢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从此以后,阿列克谢就对父亲产生了逆反心理,只要是父亲所喜爱的,他一定讨厌。反对改革的人便引诱皇太子,蛊惑他谋反。后来阴谋败露,阿列克谢就携众逃到德国。彼得雷霆大怒,他派大臣去德国,发誓绝不惩罚阿列克谢,顺利将他哄骗回来。阿列克谢一回到俄罗斯,就被投进了大狱。彼得大帝亲自审问阿列克谢,亲自用鞭子抽他——那是一种用厚厚的硬皮制成的鞭子,一米左右长,能够把受刑者后背上的皮生生撕下来。一般行刑都是鞭打15~25下,再多打就会出人命。阿列克谢在受审的第一天就挨了25鞭子,几天后,他又挨了15鞭子;没过几天,阿列克谢死了。而第二天彼得照常接待外国使者,就像什么事儿都没发生一样。

中国人常说“虎毒不食子”,彼得大帝连自己的儿子都杀了,而且儿子死后他竟然能无动于衷,他对其他人的残暴和野蛮程度,也就都可以理解了。彼得大帝是一位杰出的君主,但这位杰出的君主比野兽都要可怕。

把彼得大帝打得落花流水的查理十二世

查理十二世(1682—1718)是继“北方雄狮”古斯塔夫二世之后,瑞典最有名的国王和军事统帅。有的学者将他称为“18世纪初的小拿破仑”,甚至称他为“欧洲战神”。他曾与俄国的彼得大帝争夺北方的霸权,一度把彼得大帝打得落花流水,抬不起头来。但最终因为国小民寡,经不起战争的长期消耗而败北,落得个壮志未酬,英年早逝的下场。

查理十二世的祖父查理十世,是“北方雄狮”古斯塔夫二世的外甥。所以查理十二世与古斯塔夫二世还是颇有渊源的。

查理十二世继位时年仅15岁,当时野心勃勃、力图扩张的俄国沙皇彼得,联合丹麦、波兰、萨克森三国组成北方同盟,意图瓜分瑞典。他觉得查理十二世年纪小、资历浅,看起来不堪一击。然而年少的查理十二世毫无畏惧,沉着应战,采用逐个击破的策略,依次打击对手,开启了“大北方战争”。三年后,查理十二世率军突袭丹麦,兵临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城下,三个月后,他迫使丹麦签订和约,退出战争。

随后,查理十二世率军8000立刻回援纳尔瓦要塞,在暴风雪中迎战彼得大帝率领的4万俄军,先经过2小时的猛烈炮击,然后突破俄军阵地,发起总攻。俄军被一分为二,首尾不相顾,最终全线崩溃,阵亡约8000人,剩下的数万人被迫投降,大量俄国贵族和高级将领成为俘虏,而瑞典军损失仅3000人。纳尔瓦战役震惊欧洲,年仅18岁的查理十二世一战成名,被欧洲各国广泛认可为足以继承古斯塔夫事业的军事天才。而比他年长10岁的彼得一世却因在战争中丢盔弃甲、逃之夭夭而被众人耻笑。

此战之后,查理十二世又转战波兰和萨克森境内。1701年,他在里加战役中大败波兰,同年,他又在杜那蒙德战役中击溃萨克森和俄国的联军3万人;1702年,他攻克波兰的首都华沙,随后又在克里索战役中击溃了萨克森和波兰的联军,三周后,又攻克了波兰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1703年,他在普乌图斯克再次击败萨克森军队,迫使波兰贵族会议废黜萨克森国王奥古斯特二世的波兰国王之位,改任自己的亲信斯坦尼斯瓦夫为波兰国王;1705年,他在波兰东部击退俄军;1706年,他迫使被废除了波兰王位的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二世无条件投降,萨克森也因此而臣服于瑞典。

在转战波兰的5年中,查理十二世每次战役几乎都是面对两到三倍的敌人,然而他却屡战屡胜,击垮三国同盟,令波兰、萨克森两大劲敌臣服。最后,只剩下俄国一个对手了。

1708年,查理十二世率领5万瑞典大军侵入了俄国本土,因为先前彼得大帝在他面前屡战屡败,所以他认为此行必定会让俄国臣服于自己的脚下。

查理十二世从波兰侵入俄国,他计划不打到莫斯科不罢休。彼得大帝虽然在查理十二世面前屡次败北,但他毕竟不是泛泛之辈,利用俄国国土广大的地理优势,从不与敌人正面接战,坚壁清野,缓缓地将瑞典人引入俄国腹地。瑞典人不但缺吃少穿,又适逢寒冬将至,查理十二世被迫改变进军路线,向南部富饶的乌克兰进发。虽然瑞典人与俄国人一样不怕冷,但长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行军,士兵饥寒交迫,战斗力自然会大幅度下降。

查理十二世军队中有一名冻掉两根手指和一个耳朵的士兵曾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与我们所承受的苦难(寒冷)相比,战争压根不算什么。在我们周围,狂风大作,田野里的动物被冻僵,飞翔的鸟儿被冻得无法振翅,像被枪击中一样从天而落……我眼睁睁地看着几百个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小伙子,此刻却在恳求医生切除他们冻得发白和生脆的手脚,看着他们的耳朵和鼻尖轻轻一蹭就掉下来时,我们的心好似在流泪。”

湿透了的军装在行军过程中变成了贴身的冰块,仅这个原因就夺去了许多士兵的性命。即便幸存下来的,手掌也几乎全被冻得失去了知觉,痛苦不堪。仅在一次行军途中,就有2000名士兵因为疲惫和严寒而倒下。严寒不仅对人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威胁,对武器的使用也造成了影响,大炮拉不走,火药被浸透。

开春之后,两军在俄国的南部波尔塔瓦展开了大决战。曾经4.1万人的瑞典军队现在只剩下1.7万人,其中还有1/3的人生病或残疾。他们要迎战4万弹药充足的俄国大兵。除了查理十二世和1500名心腹,瑞典全军覆没。彼得大帝终于凭借此战洗刷了查理十二世加在自己身上的耻辱。查理十二世不得不率领残部逃到土耳其。

波尔塔瓦之战,是查理十二世人生最大的败笔,然而坚强的国王是不会服输的,他在土耳其流亡,充分发挥了自己纵横捭阖的外交才干,促成奥斯曼苏丹艾哈迈德三世同意与瑞典结盟,对俄国宣战。查理十二世还为土耳其军精心拟订作战计划,带给他们先进的作战思想,使先前在俄土战争中两次败北的土耳其军战斗力迅猛大增。

彼得大帝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打垮土耳其,夺取俄国梦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这正中了查理十二世的下怀,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诱敌深入、坚壁清野,让俄军也尝到吃不饱饭的滋味。还有一点,“西亚病夫”军队也今非昔比了。俄国军队也吃到了瑞典军队曾经吃过的苦头,损兵折将,步履维艰。1711年,查理十二世指挥20万土耳其军队,将彼得一世率领的最后3.8万俄军围困于普鲁特河畔。他在最后发动总攻前,催促彼得大帝要么投降,要么自杀。绝望之下的彼得一世差点服下随身携带的毒药。就在这时,他带在身边的情妇叶卡捷琳娜(叶卡捷琳娜一世)将彼得大帝的毒药瓶子打碎,鼓励他不要绝望;同时她将自己以及随军贵妇人身上的珠宝全部摘下,收买了土耳其首相,令他离间了奥斯曼苏丹和查理十二世的关系。奥斯曼苏丹艾哈迈德三世本来就对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查理十二世颇为忌惮,因此,他决定不采纳查理十二世的建议,而与俄国媾和。奥斯曼帝国最终以俄国割让亚速、拆除亚速海沿岸的塔甘罗格等要塞,以及让查理十二世从俄国过境回到瑞典为条件,与俄国讲和。彼得大帝率军回国,两国签订了《普鲁特和约》。

眼看就要将最大对手置于死地,却被迫放弃,查理十二世对土耳其人的目光短浅非常恼怒,他拒绝和谈,但被土耳其军队围攻。他身边仅剩40个护卫,在面对1.2万名土耳其军和12门火炮时,苦战8小时,杀敌200多,才力尽被俘。对这位让自己又服又恼的北欧国王,土耳其人不敢将其处死,最后将他驱逐了事。

32岁的查理十二世独自一人骑马穿过奥地利,到达波罗的海沿岸的瑞典属地施特拉尔松德。在那里,他曾面对俄国、普鲁士、汉诺威、萨克森和丹麦五国的围攻,苦战一年,直到城池被打成瓦砾才撤回本国。此时距离他离开瑞典本土,已经过去整整10年了。

回国后的查理十二世并没有气馁,他迅速地改革财政,重整国力,重建了一只强大的军队,击退了俄国带领的北方联盟的进攻。4年之后,查理十二世率6万大军征讨挪威,在围攻腓特烈斯顿要塞时中流弹而死,时年36岁。失去了国王的瑞典人群龙无首,他们面对诸国联军,苦战两年而不胜,被迫割让了波罗的海沿岸、芬兰和德意志的领地,从此退出欧洲列强的行列。

查理十二世充满自信,勇猛无畏,用兵灵活,对战场具有惊人的洞察力,面对强敌屡次以少胜多,也深得士兵的爱戴,他们视他为北欧神话中的战神提尔。可惜他过于自负和狂傲,知进而不知退,在彼得屡败求和时,却不知道适当地收手,而是轻蔑地将其拒绝。他刚愎自用,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仍然孤注一掷。有人说他只知道如何进行战争,却不知道如何适时终结战争。确实如此,这不但让他白白浪费了自己的优势,也把古斯塔夫二世开拓的疆土丧失殆尽。

虽然查理十二世缺少谋国的老成,但他的勇气和才干却让人叹服。他是与拿破仑、希特勒并列的寥寥数个差点让俄国灭国的强力人物,单凭这一点,也足以让世人刮目相看。

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变态”父亲培养的优秀儿子

腓特烈大帝被称为“德意志之父”,是18世纪“开明专制”的君主代表及欧洲最伟大的名将之一,在政治、军事、经济,甚至音乐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在他强有力的统治下,小国普鲁士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跻身为欧洲列强之一。

无论生前身后,腓特烈大帝都具有非常强大的个人魅力。在生前,他在欧洲的强国君主中就已收获了不少铁杆粉丝。腓特烈大帝曾利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强行从奥地利夺走了西里西亚,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莎一生都把他当作自己最大的敌人,然而特蕾莎女王的儿子约瑟夫二世却因为崇拜腓特烈大帝而多次与母亲发生冲突。彼得大帝的孙子彼得三世因为身上具有德意志血统,异常地崇拜腓特烈大帝,可以说是他的狂热粉丝。彼得三世在继位前向腓特烈的胸像和肖像画毕恭毕敬地下跪,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第二个腓特烈大帝。在他继位后,立即停止了俄国参加的俄法奥对普鲁士的夹击,甚至提出对普鲁士提供军事援助,腓特烈大帝因此而度过人生最大的危机。腓特烈大帝死后,欧洲的传奇人物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把他当作自己的偶像。

说腓特烈大帝是人类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杰出君主,并不为过。值得一提的是,腓特烈大帝的父亲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1740在位),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坚强、凶暴、残忍而且满脑子怪异的想法。

腓特烈·威廉一世对大个子士兵有着狂热的喜爱。他曾建立了一个3000人的“巨人掷弹兵团”。根据记载,这些高个大兵里面最矮的也有6英尺(约1.83米),而高的竟达8英尺(约2.43米)。这些高个子士兵被称作“波茨坦巨人”。他不仅让自己领地的巨人们加入军队,甚至整个欧洲的高个子都被他招募进来。为了搞到这些高个子士兵,腓特烈·威廉一世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拐卖和强抢,有时还引起了外交纠纷。对腓特烈·威廉来说,没有比高个士兵更能打动他的礼物了。荷兰人曾绞死了他的两个士兵,后来他们想请普鲁士为他们的一所大学物色一个著名的学者,腓特烈·威廉怒气冲冲回复:“杀我高个士兵,还想找我要教授?”对高个子士兵的喜爱是历史学家关于腓特烈·威廉最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除了对高个士兵的特殊癖好,腓特烈·威廉还有另外一个癖好,那就是吝啬。他执政的热情几乎全部用于节俭方面。与路易十四的奢侈相比,他看起来就像一个憎恶懒惰的吝啬鬼。腓特烈·威廉平时非常节俭,吃的也很差,每当他想吃大餐时就跑去臣属家里让对方请客,据说“每次都像饿狼一样狼吞虎咽,然后呕吐”。另外,他的脾气也十分暴躁。他常常拿着一个拐杖在柏林的大街上行走,如果遇见一个游手好闲的人,不管男人还是女人,他拿起拐杖就一顿痛打,驱使其去工作。

尽管粗鲁、残忍、凶暴,但是腓特烈·威廉作为统治者能力出众。普鲁士能有后来的强大,他占很大的功劳,这个我们在后面再讨论。但是他教育儿子的方式,却让常人实在难以接受,甚至有些变态。

腓特烈大帝从小在家中就遭到父亲残忍粗鲁的对待。他姐姐威廉敏娜曾讲述了姐弟二人受到野蛮父亲折磨的经历。在餐桌上父亲会突然将盘子砸向姐弟俩,这让他们总是处于恐惧之中。腓特烈大帝对音乐、艺术和阅读的喜爱让他特别吸引父亲的注意,用威廉敏娜的话说就是父亲“用拳头和棍棒来表达对他的喜爱”。腓特烈大帝从小就对文学和法国文化感兴趣,而这些东西正是其父亲所痛恨的。他还对军事科学的基础数学和地理表示厌恶,这就招致了父亲无尽的痛骂与羞辱。公开场合,即使有外国宾客在场,老子也丝毫不给儿子留面子。儿子很喜欢音乐——他能拉小提琴弹大键琴,最擅长的乐器是长笛,而这常常成为父亲奚落的对象。有一次,父亲忽然冲进儿子的房间,把儿子珍爱的书籍和乐器全部烧掉。

因为忍受不了父亲的折磨和虐待,腓特烈大帝在18岁那年曾试图逃离普鲁士前往法国,但是这次逃离被发现了。腓特烈·威廉得知后大怒,他把儿子的同伴和朋友处死,并把儿子作为逃兵关进监狱。腓特烈大帝从牢房的窗户里目睹了伙伴被执行死刑。有一段时间,他甚至害怕父亲在盛怒之下会将自己处死。最终,他被赦免,并被安排到军队和政府中接受各种历练。

在这种教育方式中成长,如果是个普通的孩子,估计早就崩溃了,不是变成神经病,就是变成懦弱无用的人。但腓特烈大帝是个顽强有毅力的人,他把这变成对自己的磨练,最终成为一代明君。

腓特烈·威廉的所作所为在常人看来,是非常怪异的,甚至是疯狂的行为。但鲜为人知的是,他曾亲自创作并在死后发表了一本叫《政治遗嘱》的书,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我的一生都在小心翼翼地活着,让奥地利皇室不对普鲁士的力量产生嫉恨。因此,我拼命追求着实际上完全不感兴趣的两样东西:金钱与巨人士兵。只有在这样伪装的怪癖下,我才能聚集大量的财富与一支强大的军队,却不会被奥地利注意到。现在这些遗产由我的继承人任意使用,而他不再需要我使用过的面具。”

我们回头再看他的所作所为,也能够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了。

腓特烈·威廉一生反对奢华与享乐。他非常看重普鲁士人率直、勤奋和朴素的性格特点,并着力加以培养。他鄙视一切华而不实的文学作品,并认为军事条令是唯一值得学习的东西。为此,他把波茨坦和柏林的王室公园都变成了阅兵场。在他的寝宫,每天都能听到部队出操的声音。这一点与我国战国时代的秦国颇为相似。

我们甚至可以说腓特烈·威廉是普鲁士近代军国主义的奠基者,他对普鲁士军队建设所发挥的作用,比自己赫赫有名的儿子腓特烈大帝都要大。他建立了城区征兵制度,保证了国内的士兵来源。此外,他把自己父亲腓特烈一世留下来的4万人军队扩充到了8.3万人。这个军队成为当时欧洲第4大军队,而当时普鲁士王国的人口在欧洲只排第13位。他还创建了普鲁士第一支骠骑兵部队;建立了普鲁士的军备产业;并且计划重新列装普鲁士士兵的燧发枪与佩剑。在腓特烈·威廉的努力下,普鲁士的军队成为当时欧洲最具战斗力的军队之一。当时欧洲的两大名将之一萨伏伊的欧根亲王(另一位是英国的马尔伯勒公爵)对普鲁士的军队发出了由衷的赞赏,他说:“普鲁士军队是德意志人里面最优秀的,其他的都是绣花枕头。”

后人学者认为腓特烈·威廉的这些怪癖,只是他作为统治者所拥有的优秀品质的浮夸之词。通过他的节俭,普鲁士王国可以维持一支拥有7万名士兵的优秀军队,国库也有大量的盈余。他鼓励臣民发展工业并奉行节俭,因此,整个国家的财富都得到普遍增加。这与法国的“太阳王”生前奢侈、死时留下1亿法郎的债务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腓特烈·威廉一世的政府是专制的,但却是真正的父权专制主义。

通过腓特烈·威廉的这些事迹,我们方能真正理解他对他人的态度,对自己儿子的一系列非正常人的教育。他曾对儿子说:“弗里茨(对腓特烈大帝的昵称),记住我跟你说的这些话。永远要保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比军队更好的朋友。而且没有它,你也不能生存。我们的邻国处心积虑地想要毁灭我们,我已经察觉到了他们的企图,而总有一天你也会的。不要浪费时间在幻想上,而是要实事求是。君主只有坚持此原则才能获得和平与安定。”听来可谓句句发自肺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腓特烈·威廉对儿子的教育可以称得上是成功的,儿子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他的这种教育方法对普通人来说并不可取。腓特烈大帝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一个天才并且具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而且他有机会去磨炼自己的性格和能力。他积极参与政府工作,并作为萨伏伊的欧根亲王的部下参与战事,得到了军事上的历练。所以当腓特烈大帝长大成熟后,他理解了父亲对他的良苦用心,也对父亲的功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不但让他不再恨父亲,更让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使他不断地激励自己为普鲁士的强大而努力,而他从父亲那儿得到的锻炼为他后来的执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始终保持着高效。

法国的贵族拉法耶特,竟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英雄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第4个年头,面对德国的强势进攻,法国危如累卵。就在这一年的4月,美国对德国宣战。6月,美国军队踏上法国土地,在7月4日美国独立日这一天,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将军的助手、陆军中校斯坦顿在法国拉法耶特的墓前,说出了一句话:“拉法耶特,我们来了!”这成为美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口号。

拉法耶特究竟是何许人也,他与美国究竟有什么样的渊源,能让美国以他作为参加世界大战的口号?

拉法耶特(1757—1834)本名吉尔伯特·德·莫蒂勒,拉法耶特是他作为侯爵的称号。他出生于法国上卢瓦尔省附近的夏凡纳克庄园,身世极为显赫,家族的源头据说可以追溯至古罗马恺撒时期。他属于拉法耶特家族的军官分支。拉法耶特2岁时,父亲在英法“七年战争”的明登战役中被英国炮弹炸死,他继承了父亲侯爵的爵位。13岁时,他的母亲和祖母去世。14岁时,他追随父祖的足迹加入法国皇家陆军。16岁时,他娶了第五代诺阿伊公爵的女儿。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正式打响。1776年,美国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拉法耶特很早就被启蒙运动中的平等、独立、民主、自由的思想所熏陶,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让这位19岁的年轻人看到了希望,他觉得自己追逐的理想很可能会在另一片大陆上实现。他多年后回忆说:“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心驰神往。”当时的他是法国皇家陆军的龙骑兵上尉,同时也是法国最大地产的继承者。

拉法耶特上尉当即买了一条军舰,招募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准备远赴北美。但他的这一行动被英国人知道了,拉法耶特的身份和地位在当时颇具影响力,他这样做,无异于鼓励人们与英国为敌。当时的法国还没有向英国宣战,英国驻法大使立即与法国政府交涉,要求制止拉法耶特前往北美。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下令禁止拉法耶特离开港口,还威胁要把他抓起来。美国当时的形势有点危殆,于是有人劝拉法耶特打消去美国的念头,但拉法耶特执意要去。为躲避追捕,拉法耶特先去了西班牙,随后化装成一名妇女,于1777年4月20日登上一艘驶往美国的货船。为免中途遭到英国人逮捕,拉法耶特特地买下整艘船上的货物,确保此行直达美国。1777年6月,拉法耶特的船在美国登陆。

当满怀激情的拉法耶特等人拖着经受舟车劳顿的身躯来到革命的中心费城时,迎接他们的竟是“大陆会议”一些人的冷眼。他们认为他太年轻,资历太浅,难担重任,不想给他授职发饷,想让他从哪儿来回到哪儿去。年轻气盛的拉法耶特难抑胸中怒火,他高声对美国人说:“我来美洲,不领军饷,不要官衔,只求作为一个志愿者为理想而战!”这番豪言壮语传到“大陆会议”,让美国人深受感动。出于对他的献身精神和显赫地位的尊敬以及他在欧洲大陆广泛社会关系的重视,一个月后,这位法国上尉被任命为美军少将,担任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的副官(这个少将军衔应该是当时美国军队最高的军衔,乔治·华盛顿作为大陆军总司令,直到1798年才被授予中将军衔)。第二天,拉法耶特遇到了他终生的朋友乔治·华盛顿,而且他和华盛顿的副官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将军也成为好朋友,华盛顿称他是自己的“朋友和儿子”。

拉法耶特加入独立战争后,英勇善战,身先士卒,不久就光荣负伤。伤愈之后,他受到华盛顿的赏识和推荐,被委任带领一个师的兵力。拉法耶特不但热情,而且具有过人的勇气和才干,还颇具眼光,他成功预测了美军少将托马斯·康韦等企图取代华盛顿的叛乱,把美国的一场内讧扼杀在萌芽中。

1777年底,美国取得萨拉托加大捷,全歼英军柏高英部7000余人,这让美国人和法国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此前,法国对美国的革命战争持悲观态度。此役之后,力主援助美国的法国外交大臣韦尔提出加大活动力度;路易十六的宠臣、著名剧作家博马舍曾向国王进言:“如果您本人不想受到侮辱和削弱,您就得侮辱和削弱英国人!”拉法耶特更是积极敦促法国与美国同盟。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路易十六决定公开与北美殖民地人民一起进行反英斗争。法国正式承认美国,与美国结盟,正式向英国宣战。在法国的带动下,西班牙与荷兰也加入了对英作战中。

法国对英国宣战后,拉法耶特特意回国向路易十六征询他今后行动的方向。路易十六授予当时已是美军少将的拉法耶特骑兵上校的军衔。6个月后,他带了一支法国援军回到美国。当时,美国经济困难,拉法耶特自掏腰包为士兵支付军饷,这令华盛顿非常感动。此外,拉法耶特在美国参加独立战争的几年时间里,从未领过美国政府的薪水。

1779年、1781年,拉法耶特两度回法国求援,几经周折,最终说服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派更多的军队赴美参战。他自己还另外筹建了一支法国与西班牙的联军,准备进攻英属西印度群岛。法国和它的盟友西班牙还虚张声势地集结军队要进攻英国本土。所有这些行动,都有效地牵制了英国的资源和兵力。可以说,与欧洲参战国的战争规模相比,北美的战争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1781年,拉法耶特巧妙地把英国查尔斯·康沃利斯将军的军队引入约克镇的陷阱,使其被华盛顿的大陆军和罗尚博海军上将指挥的法国援军包围,英军被迫投降。此战宣告了英国人在北美大陆关键性的失败,从而使美国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大获全胜,结束了这场战争。次年,对美态度强硬的英国腓特烈·诺斯内阁倒台。华盛顿大加赞赏拉法耶特在约克镇战役围城时的表现,称其:“即使不是完美的,至少也是荣耀的。”

1781年底,拉法耶特回到法国。法国人用迎接英雄的热情欢迎了他,并被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授予准将军衔。

1783年9月,美国驻法代表富兰克林和英国国王的代表在巴黎签署和约,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美国独立战争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

拉法耶特凭借这场战争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在欧洲,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人们热烈欢迎这位英雄;腓特烈大帝在柏林亲切地接待他;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克里米亚热情地与之会见。在法国,随处可以听到对他的赞扬之声。

拉法耶特在美国的经历,让他对自由主义思想和共和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他曾公开宣传宗教信仰自由,并倡导废除奴隶贸易。但他的贵族成长经历和所受的教育,让他在内心深处仍忠于自己的君主。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他曾出任法国国民军总司令,主持起草《人权宣言》和制定三色国旗,成为立宪派的首脑。1830年,他再度出任国民军司令,参与建立七月王朝。1834年5月20日,拉法耶特在自己家中一间四壁挂满北美独立战争遗物的房间去世,他的灵柩用取自美国某一战场的泥土掩埋。

因为参加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他在生前就被人们称为“两个世界的英雄”。因为他对美国独立战争作出的奉献和付出,《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他是“在美国受到最多人、最热情爱戴的外国人”。他的确实至名归。

拉法耶特逝世后,当时的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下令给予拉法耶特与约翰·亚当斯和乔治·华盛顿相同规格的礼遇:24响礼炮(每一响代表美利坚一个州的哀悼,当时美国有24个州),国旗降半旗35天,军官戴黑纱6个月,国会悬挂黑幕并要求国会议员在未来30天内身着黑衣。

他在生前和生后都得到了美国人民的广泛纪念。1824年,在他去世前10年,美国政府在白宫对面建立了拉法耶特公园;1826年,宾夕法尼亚州的伊斯顿设立了拉法耶特学院;1917年,纽约市竖立了一座拉法耶特纪念碑;他的肖像至今还和华盛顿肖像一起挂在美国众议院内。美国的很多地方都用“拉法耶特”来命名。

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人那句“拉法耶特,我们来了”的参战口号外,一战结束后,美国国旗被永远地放在了拉法耶特的墓地上;每年的美国独立日,他的墓地都会换上法兰西和美国的标志。

1943年,巴顿将军在前往科西嘉岛的途中曾说:“自由的法国解放了拿破仑的出生地,而美国人则一定会解放拉法耶特的故乡。

拉法耶特两次被授予了“美国荣誉公民”称号,而在死后被授予这一称号的,世界上仅有6个人。

拉法耶特出于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不惜自己的贵族身份和财富,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美国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中去,他不求回报,无私奉献,最终帮助美国人民赢得了自己的独立和尊严。而美国人民知恩图报,对英雄的付出给予了崇高的回报。拉法耶特与美国,可谓互不辜负,成就了友谊史上的一段佳话。

“铁血宰相”最后还是被迫辞职

俾斯麦全名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1815—1898),普鲁士首相、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凭借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因此人们称他为“铁血宰相”。对内,他一方面颁布《反社会党人非常法》,镇压工人运动;另一方面,他又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对外,他纵横捭阖,运用各种外交手段结交盟友,确保德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说俾斯麦是19世纪下半叶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是恰如其分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为德国的统一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大功臣,最后却因为与新皇帝的种种分歧而被逼下台。

1815年,对于欧洲历史进程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因为这一年,由英、俄、普、奥以及低地小国组成的第七次反法同盟在滑铁卢一役中彻底击败了拿破仑,欧洲又暂时回到了君主统治时代。这对饱受拿破仑打压的老牌德意志邦国普鲁士和奥地利来说,无疑是重见天日的好年头。不但如此,因为拿破仑的垮台,德国利用这个契机组建了德意志联邦。还是在这一年,日后像拿破仑一样影响欧洲历史格局的大人物俾斯麦在一个容克贵族家庭出生了。他的父亲是个贵族,外祖父曾担任过普鲁士王国的高官。

虽然生活条件优渥,俾斯麦可以无忧无虑地过着安稳的生活,但他天生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他天性好斗,精力旺盛,在大学期间曾与人决斗了27次。他聪明过人,具有很高的语言天赋,精通德语、英语、法语,懂俄语、荷兰语和波兰语,以及一种小语种。这对他以后担任驻外大使深有帮助。成为一名容克庄园主并非他的理想,他的理想是干一番大事业。于是,他选择了从政,在33岁时就当上了柏林州的正式议员。从1851年开始,俾斯麦先后出任普鲁士驻德意志邦联大使、驻俄大使和驻法大使。这些工作,他都做得很出色。

1861年,威廉一世继位为普鲁士国王。继位不久,威廉一世就在扩充军备方面与议会发生冲突。问题很棘手,俾斯麦似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合适人选。1862年9月23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首相兼外交大臣。当年9月下旬,俾斯麦在下院发表的首次演讲中说道:“当代的重大问题并非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这就是“铁血宰相”称号的由来。有趣的是,据说威廉一世在这次演讲之后对俾斯麦说:“我很清楚这个结局。他们会在歌剧广场的窗前砍下你的头,过些时候再砍下我的头。”而俾斯麦则回应道:“既然迟早要死,为何不死得体面一些?是死在绞架上,或死在战场上,这之间是没有区别的。我们必须抗争到底!”威廉一世在最开始时对俾斯麦并没有好感,他倚重俾斯麦实属迫不得已,然而此后,国王和他的首相间却形成了一种十分特别的牢固关系。

俾斯麦就任首相后,并未能化解政府与议会之间的冲突。为此,他以实现德意志人民渴望的统一大业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为此,他开始筹划三场王朝战争。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场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德意志国土与民族的统一。

虽然俾斯麦以“铁血”著称,但战争对他而言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俾斯麦的头衔是政治家,而非战争狂。德国统一的目的达到后,俾斯麦便不希望再有对外战争,让德国有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发展国力。德国地处中欧,西边有法国,东边有俄国,俾斯麦非常重视东西两方的形势安全问题。在德国刚刚统一时,俾斯麦就说,“德国已经饱了”,表明他不谋求进一步的扩张。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他自称在巴尔干的问题上充当各方“忠实的掮客”。他希望维持德国与奥地利的同盟,拉拢俄国,孤立法国——尤其不能让法俄连成一气,让德国腹背受敌。这也是他与新皇帝威廉二世发生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

1888年3月9日,91岁的威廉一世去世。他的儿子腓特烈三世即位,然而腓特烈三世在位仅99天就去世了。威廉一世的孙子威廉二世即位。

威廉二世即位后,与俾斯麦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新皇帝29岁即位,血气方刚,他要做像恺撒一样的人,在世界争夺霸权。而俾斯麦的政策前面已经说过了,就是要四处建立联盟,孤立法国。两人在对外政策方面发生了严重冲突。

后世的研究认为,登上皇位的威廉二世性格并不成熟。他为人自以为是,轻率而鲁莽。而他当时不堪重任,他的父亲腓特烈三世看出了这一点。在威廉二世还未登上大位时,威廉一世和俾斯麦有意锻炼小王子,让他掌管外交部,王子的父亲表示反对。他说:“考虑到我的长子不够成熟和缺乏经验,他对自己过高的评价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我只能说这么早就让他接触外交问题是危险的。”而且威廉二世为人傲慢,爱听奉承,喜欢亲近军人。他最喜欢那些来自波茨坦卫队的军官们的伴随,因为他们赞扬他是所有军人美德的化身。

威廉二世这样的性格,自然不会希望自己扮演祖父那样给俾斯麦做陪衬的角色,他要站在舞台中央,接受众人的膜拜。而且威廉身边的人经常在他耳边悄悄地说,只要他还是令人畏惧的宰相的工具,他就永远不会成为伟大的统治者。还说,假如腓特烈大帝受俾斯麦的左右,就绝不会成为伟大的君主。各种政治难题和分歧造成了年轻的皇帝与年老的宰相之间的隔阂。

1889年5月,威斯特法伦的矿工举行大罢工时,皇帝与宰相第一次发生了严重分歧,而反对社会主义者的法律更是压垮俾斯麦的最后一根稻草。

俾斯麦感觉这样下去,不但地位不保,还有可能丧失最后的尊严,再加上年事已高(75岁),他便于1890年3月18日向威廉二世呈辞,正式下野。俾斯麦下台时被封为劳恩堡公爵,此后他长住汉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鲁庄园,直到1898年病逝。

俾斯麦离开政坛后,德国的外交大臣便能公开宣称:“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邻国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想把别人挤到阴影中去,但是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话已经说到这一步了,那基本上就算是向英法俄宣战了。英国人是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德国挑战自己的海上霸主地位以及让他来抢自己地盘的,而法国人也一直想着复仇,夺回被割让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俄国也因为巴尔干问题和德国、奥地利交恶。最终,德、奥两国主动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德国战败,强盛的德意志帝国被瓦解。因为战后的赔款问题,德国把自己搞得通货膨胀,经济崩溃,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认为这不仅拖垮了德国,还拖垮了欧洲。

恶魔的另一面,希特勒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坏

希特勒这个名字,在世人的脑海中,基本上已经成为魔鬼的代名词了。他专制、残暴、冷血,罪恶滔天,罄竹难书。然而,凡是人类都有善恶两面,所以希特勒尽管是个战争狂人,杀人无数,但他也有自己人性的一面。

希特勒在个人生活上比较节制。他基本上不喝酒,像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等,一滴不沾;至于被德国人当成饮料喝的啤酒,他也只是偶尔喝一点。他年轻时抽过烟,但后来他认为抽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而且还是一种颓废的行为,便戒掉了。他讨厌烟味,无论是烟斗、雪茄,还是烟卷的。他还劝说他的朋友们戒烟,甚至还给了他们每人一块金表。不但如此,他还发起了二战期间最大规模的禁烟运动。他是一个虔诚的素食主义者。他年轻时吃过肉,后来就戒了。20世纪30年代末或更早时,人们相信他的食谱里已经没有鱼和肉了,只是偶尔会吃点火腿和鱼子酱。他创立了许多保护动物的法律,禁止狩猎,对虐待动物的行为严加惩处,对用动物做实验和肉类屠宰的过程也作了严格规定。但是后人研究认为,希特勒可能是由于肠胃胀气的毛病才不吃肉的。他似乎也不怎么好女色。他有女人,但数量不多,历史学家认为只有两个。一个是他堂姐的女儿,一个便是大家都熟悉的爱娃·布劳恩。当时,在德国人心目中,希特勒是一个把他的全部精力献给国家和民族的男人。这反而激起了很多女生的崇拜和仰慕,希特勒的办公室每年都会收到大量情书,而其中多半来自于女学生。她们并不要成为他的妻子,只是想怀上他的孩子。但希特勒从来没有以“种族工作的需要”的名义临幸追求他的女孩。

他也没有别的嗜好。他不游泳,不打高尔夫球,不骑马,不爱游山玩水,也不怎么爱读书。

希特勒特别喜欢狗,他有很多生活照的内容就是遛狗或者和狗在一起,甚至狗死了,他会痛哭流涕。但他讨厌猫,这与历史上的很多大人物,如亚历山大大帝、恺撒大帝、成吉思汗、拿破仑、墨索里尼等很相似。

希特勒很喜欢看动画片,尤其是迪士尼的动画电影,他最喜欢的是《白雪公主》。1938年,罗伊·迪士尼把《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卖给了德国的宣传部门,但这部电影并没有在德国公映,只在希特勒的私人剧院里有一份拷贝。据说他看到《白雪公主》中的动画创新以后感到不安,因为德国还做不到那种水平。他也非常喜欢《金刚》。

单单从生活的细节来看,希特勒不过是一个老实、谨小慎微、循规蹈矩,甚至让人感到枯燥乏味的男人。

希特勒的个人品质似乎也不坏。他迷信雅利安种族的优良血统,致力于创造一个基于基督教价值观的世界,就像古代的罗马帝国一样。他有圣徒情节,4岁时,他就想成为一名牧师。他在一个修道院的学校上学时,非常崇拜他们的院长。他经常扮演牧师,假装给家里人布道。希特勒虽然反对犹太人,但也并不是一概而论。他小时候家里比较贫穷,他的一位犹太家庭医生没有向这个家庭收过费,希特勒很感激这位医生对他们家的照顾。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这位医生写信给希特勒求助,然后他被允许离开奥地利,在美国度过了余生。

希特勒贴身保镖罗胡斯·米施曾回忆,希特勒并非一副冷酷独裁者的模样,他一样会痛苦,会流泪,也会陷入深深的绝望当中。他是一位非常具有绅士风度的人,他对女士会表现出温和礼貌的态度,对待下属也非常友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非常喜欢孩子。这可能与他一生没有子女有关,所以他会把自己对孩子的爱,奉献给身边出现的所有儿童。在与小朋友的交流中,他很轻易地就可以取得对方的信任。

这都是生活和个人品质的一面。我们再看看与他有过接触的人对他另一面形象的描述。希特勒最赏识的建筑家阿尔伯特·施佩尔在施潘道监狱的牢房里写道:“他残酷、不公、不可接近、冷漠、冲动、自怨自艾、鄙俗,事实上他也确实如此;同时他又是上述一切词汇的反面。他可以是亲切的父亲、宽厚的上级,他和蔼可亲、有自制力、骄傲,对一切美好伟大的事物抱有热情。”希特勒曾经的密友汉夫施丹格尔在他的回忆录中也说过:“他可以很有魅力,但下一刻说的话让你如临深渊。他既可以产生伟大的思想,又蒙昧到平庸。他能使成千上万的人相信他的钢铁意志和坚毅性格是帝国胜利的保证,可直到他成为帝国总理之后他还是个不靠谱到令同事们绝望的波西米亚人。”

希特勒的外表没有多少吸引力。工业家、宝马创始人冈瑟·科万特在1931年12月与希特勒会面时认为他“仅是平庸之辈”,英国记者塞夫顿·德尔默认为希特勒是个“很普通的人物”,说他看上去像个当过兵的商务代表。美国女记者多萝西·汤普森则认为他是个“典型的小人物”。美国著名的记者、作家威廉·夏伊勒在1934年9月的纽伦堡党代会上第一次见到希特勒时颇感失望:“他的脸并无特殊之处——我还以为他看上去会更坚强一些呢——我始终无法理解,他在歇斯底里的群众身上无可置疑地唤醒了怎样一种隐藏的力量,让他受到如此疯狂的追捧。”卢茨·施韦伯林伯爵评价他:“脸部缺乏特色,他的五官谈不上和谐,但也并无印证奇特灵魂的不和谐之处,额前的几缕头发和唇上两指宽的髭须给人一种滑稽演员的感觉。”阿尔伯特·施佩尔曾说:“希特勒的脸是多么丑陋、可憎和不合比例啊!我怎么会在那么多年里视而不见呢?”

与希特勒接触过的人都说他五官中最吸引人的是他的眼睛。1919年夏,历史学家卡尔·亚历山大·冯·米勒在慕尼黑大学第一次看到年轻的希特勒时,首先注意到了他“那双闪烁着疯狂而冰冷的光芒的浅蓝色大眼睛”。莉泽洛特·施密特于1929年7月被维妮弗蕾德·瓦格纳聘为助理和家庭女教师,她痴迷地崇拜着希特勒:“只需看一眼那双美丽绝伦的紫罗兰色眸子,就能感受到他整个人的情感和心灵。”1929年秋开始为希特勒服务的奥托·瓦格纳回忆说:“从一开始,那双眼睛就牢牢吸引住了我。清澈的大眼睛平静而充满自信地注视着我。但那种眼神似乎不是来自于眼球,而是来自于某种更加内在的东西,我感觉就像来自于永恒。人们无法解读其中的含义,可它在诉说,它想诉说。”1933年起当上希特勒女秘书的克里斯塔·施罗德描述:“我觉得希特勒的眼睛富有表现力,多数时间透出饶有兴趣的研究式的目光,在说话时他的眼神变得越来越生动。”作家格尔哈特·豪普特曼描述1933年他初次见到希特勒时给他留下的印象是“奇特而美丽的眼睛”。美国大使威廉·爱德华·多德的女儿曾于1933年见到过希特勒,她赞美他的眼睛“引人注目,令人难忘”,“它们看上去是浅蓝色的,眼神十分专注,一眼看过去令人移不开眼,似乎能产生催眠的魔力”。

除了眼睛,希特勒的手也非常引人注目。休斯顿·斯图尔特·张伯伦在1923年第一次见到希特勒时,说他的那双手“伴随着动作极富表现力,堪与眼睛媲美”。施韦伯林·冯·克罗西克也说:“一双神经质的手关节无比柔软,像女人的手一样。”哲学家卡尔·雅斯佩斯在希特勒上台后,曾担忧“一个没受过教育的人能否治理国家”,他的同事马丁·海德格尔则回答:“受没受过教育无所谓……你看看那双美丽的手!”第三帝国广播负责人欧根·哈达莫夫斯基曾将希特勒“无比柔软的手”比喻成“艺术家和伟大设计师的工具”。他的装甲将军路德维克·克吕维尔也表示:“他的手非常显眼,太美的一双手……他的手完全像个艺术家的手,我总是忍不住看他的手。”

除了这些比较具体的方面外,希特勒还有其他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方面。

他对艺术非常感兴趣,曾一度想成为一名美术家。但他在这方面的资质比较平庸,加之辍学没受过专业的培训,曾三次被维也纳的艺术学校拒绝。在那里他成为了一名吃不饱饭的街头画家。为了果腹,他只好靠卖手绘明信片来吸引游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经济可谓是百业萧条,然而有两个产业却是例外:一个是军工产业,一个是化妆品、服装产业。军工产业就无需多说了,化妆品、服装产业之所以兴盛,则是希特勒为了讨情妇爱娃·布劳恩欢心而大力扶持和提倡的。希特勒本身对艺术感兴趣或许也是原因之一。

希特勒有严重的肠胃病,因此他不得不服用30种不同的药物,其中包括一种含有马钱子碱的药物,这导致希特勒不停地放屁。尽管身边的人都受不了臭屁的味道,但为了保住脑袋,大家都只能默默忍受。

虽然希特勒觉得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高贵的人种,鄙视犹太人和波兰人,并进行了疯狂的屠杀。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很尊重中国人和日本人。希特勒曾说过:“对自己的种族感到自豪并不意味着是对其他种族的蔑视,这其实是一种正常且健康的情绪。我从来没有把中国人或日本人当作低人一等的民族。他们有着发达的古代文明,我承认他们的历史要比我们的优越。”

希特勒的这些表现,都与我们所看到的符号化的恶魔希特勒不太一样,然而,我们在看他温情或迷人一面的同时,不要忘记,在对社会的破坏上,对人的价值毁灭上,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坏蛋。

晚年的曼施坦因在他的回忆录里写道:“他是如此的非凡和拥有过人的智慧,却没有一丝人性。”德国历史学家斯托卡尼写道:“希特勒,他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他具有作为一个最伟大的领袖所能够具有的一切品质,却缺乏作为一个最普通人的应该具有的哪怕是最起码的一丝良知。”

在这里向大家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希特勒,不是为他翻案,而是让大家明白人性的复杂。大奸大恶亦有其人情味的一面,功勋卓著的伟人,哪怕是我们推崇的圣贤,也会有自己的缺陷,甚至会有可恶的一面。我们判断一个人,一定要抓住核心的东西,要看总体的功过,不要因为小善或小恶而草率下定论,也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孔子曰:“听其言而观其行!”确实是至理名言。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轻松读历史合集(套装共7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轻松读历史合集(套装共7册)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历史不忍细看(世界史)》(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