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以血入符

第八十二章 以血入符

大家惊叹连连,“还能改天换命?”

潘筠:“当然可以,连皇帝都能改换一家做,这世上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

大家一想还真是。

“那周老爷请你们来也是为了改天换命?”

潘筠冲她们高深的笑了笑,道:“我们是来给周家小姐治伤的。”

“是不是梅娘?那孩子这几个月常常哭闹,有时候半夜哭起来,整个村子都能听到。”

“听说是因为脚上太疼了。”

“那孩子哭得让人心疼,周家好狠的心啊,孩子哭得那么狠还是叫她缠脚。”

“那也是为了她好,也就周家日子好过才能叫家里的孩子缠脚,我家里也就是没钱,要是有钱,我也得叫我家两个女儿缠上。”

“谁不想啊,坐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我我也乐意。”

潘筠一脸惊讶,她没想到外面是这样的风气和舆论,她好奇的问道:“即便要折断脚趾,也愿意吗?”

“愿意啊,这些痛只是一时的,干农活可是要苦一辈子的。”

“是我我也愿意,折断几根脚指头就能一生吃喝不愁,换谁谁不愿意啊?”

潘筠:“要是家业败落了呢?到时候既没有家业,也不能下地干活,岂不是要活活饿死?”

“周老爷家怎么会败落?那么多地呢,又有长工干活,得多败家才能家业败落?”

她们不接受这种设定,坚定的认为周老爷家不可能败落,所以她们要是生活在那样的人家,自也不会败落。

对她们来说,缠足是生活富足的表现,是她们毕生的追求。

一個只有十二三岁的姑娘就道:“我家若有周老爷家这么有钱,别说是缠足,就是把手也一并缠上,我也乐意。”

“就是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手也已经没用,自然可以缠起来。”

“咦,你别说,你这手要是缠起来,说不定也会像小道长的这样又白又细。”

潘筠看着她们笑闹成一团,竟然发现她们不是玩笑,而是真的在期盼自己被缠足,只是为了吃饱喝足不干活。

潘筠一下就理解了大师兄。

大师兄说得对,她想以周家为案例劝诫世人放足,以缠足有坏风水,会损家害国为由劝人停止追求缠足是不可能的。

反而还会让三清观深入其中,白担了干系。

这不是一件可以从下而上解决的事,这是一件需要从上往下解决的事。

或许是因为,缠足本来就是从上到下的流行,所以解决它,也只能从上到下。

潘筠翘起嘴角,周遭灵气震动,争先恐后的涌入她的身体。

潘筠坐在人群中间,听到有人疑惑道:“奇怪,怎么空气突然好了似的,我竟闻到了清香味儿。”

“你是饿了吧?”

“不可能,我才吃过早食没多久。”

“那就是有孕了。”

“去去去,你才有孕了呢,我刚生完老二没多久,我可不想马上就又生。”

站在周家大门前展望的陶季一眼就看到了村中央半空中的灵气团。

在其他人眼中,那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就是阳光射下时,偶尔闪过的彩色,可陶季一眼就看到了那下面的灵气团,并且还很快感觉到周遭的灵气也在往那边涌。

陶季连忙跑过去看。

就见他家小师妹正坐在一堆妇女中间,手中拿着几根麻线一动不动,周遭灵气正快乐活泼的涌向她。

陶季惊了一下就上前,将那几个妇人请开,小心翼翼的守在她身侧。

他很好奇,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她又顿悟了。

她是怎么做到一天一顿悟的。

潘筠从顿悟中醒来,抬起头时就对上陶季的目光。

她冲他微微一笑,温和的问道:“三师兄,你怎么来了?”

陶季竟从她脸上和眼睛里看到了温柔,他不由抖了抖,急忙甩掉身上的感觉,问道:“小师妹,伱怎么顿悟了。”

潘筠:“只是把昨天不服气的事想通了而已。”

陶季羡慕嫉妒,一脸醋意的看着她,“想通事就能顿悟?我天天都在想通,怎么就不能顿悟?”

潘筠拍了拍手起身,“三师兄,你以为你想通了的事,很有可能并没有想通,只是说服了自己而已。”

陶季若有所思。

旁边的农妇和大姑娘小姑娘们都听不懂,她们见陶季年纪挺大了的,又穿了道袍,就连忙上前:“道长,这幡子上写的是真的?算命不准不要钱,那治病呢,是不是治不好就不要钱?”

陶季回神,解释道:“这是我师妹的幡子,问我师妹便好。”

“不行啊,这小道长年纪也太小了,我们可不敢让她来,倒是道长年纪挺大,挺适合的,要不你给我们算一算吧。”

陶季一脸黑,满耳朵都是她们的“年纪挺大,年纪挺大……”,他哪里年纪大了,他才二十二!

“诸位,诸位等一等,先听我说,”陶季终于让她们安静下来,道:“看病我还行,算命我不行,算命卜卦得找我小师妹。”

“道长,看病怎么算?”

陶季:“问诊费一文钱,我开方与你。”

潘筠惊讶的看了陶季一眼。

农妇们也惊讶,这问诊费还挺便宜,打量了一下陶季,觉得他看起来比潘筠靠谱多了,于是疯狂心动。

心动,但大家都没有行动。

陶季道:“我们是三清观道士。”

农妇们一下活起来,“原来是三清观的道长啊。”

场面一下热闹起来,纷纷上前来围住陶季,“道长,咽喉疼一般吃什么药?我不是要把脉开方,我就是好奇,因为我咽喉经常疼痛。”

陶季只是看了一眼她的脸就道:“若是你的话,那就泡些金银花茶就可以,平时多喝些白开水,记住,一定得是白开水,不得喝生水。”

“道长,那要是咳嗽呢,我经常……”

陶季不厌其烦的回答她们的问题,她们不要把脉,那就不把,不把脉,不开方就不要钱。

于是陶季免费跟她们聊了有半个多时辰,不仅将一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都告诉了她们,还教她们甩胳膊,练了一套简单的轻身操。

潘筠年纪小,早被排挤出中间,只能落在外面静静地看着被众人围在中间的陶季。

她一下就明白了,传道,传道,原来道是要这样传的。

一文钱,只是一个钩子,钩来了人,又能让人不敢轻慢他说的话。

这不比她挂幡布不要钱更强?

果然,这世上的东西贵了不行,不要钱也不行,一定得要最便宜的。

潘筠觉得自己又学到了,她决定回去就改。

等陶季从人群中脱身,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的事了,潘筠扛着幡布和他一起回周家。

陶季熟练的从袖兜里掏出一个瓷瓶,倒出一颗药丸就往嘴里塞。

潘筠闻到了薄荷的味道,扭头看去。

陶季就递过去瓶子,“利咽丸。”

潘筠拒绝了,“三师兄连利咽丸都提前准备了?”

“等将来你学好了丹道下山历练,最好也自己带一些,”陶季问道:“你出来一上午,开张了吗?”

“开张了。”

陶季闻言惊讶,“真开张了?开了几单?”

潘筠:“一单。”

陶季没嘲笑她,反而赞叹道:“小师妹运道果然好,你这样的年纪,就扛着这样的幡都能开张……”

这算是突破三清山下山历练最快开单记录了。

陶季问道:“一单多少钱?”

潘筠伸出五根手指。

陶季露出微笑,“五文,还算可以,他们连一文钱都不舍得拿出来看诊,却愿意花五文钱算命,小师妹可以的。”

潘筠:“是五两。”

陶季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

潘筠补充道:“是周老爷。”

陶季就面无表情起来,他实在不能理解周家,为什么他们家就不能像刚才那些村民以貌取人?

“难道我看上去不比你更成熟,更厉害吗?五两银子的算命,为什么不找我,而找你?”

“三师兄算得出来吗?”

陶季沉默了一瞬后道:“他们家找你算什么?”

“算周家的运道。”潘筠停下脚步,仰头看着不远处的周家道:“勉强有些文运吧。”

陶季就不再问。

回去以后潘筠就改了幡布,将小字改成,“仙童历劫,算命治病,皆算一文”。

陶季见她似乎跟仙童杠上了,就忍不住道:“你就不能把仙童二字去掉吗?这牛吹的也太大了。”

潘筠:“不这么写,谁会找一个八岁的小孩算命看病?”

陶季:“所以你就不该出去,我们三清观一直是年满十二下山历练,你现今赚钱容易,又有钱老爷、孙家庄那样的老客,为何一定要急着赚钱呢?”

潘筠:“三师兄你想岔了,我这可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传道,就跟你昨日与她们科普医学知识一样,不然靠一文钱赚钱,我得赚到什么时候?”

陶季觉得很难得,“行啊,观里还没教你呢,你就学会了传道。你,真的不想赚钱?”

“想啊,”潘筠道:“但我可以从钱老爷身上赚钱,周老爷身上赚钱,千千万万个老爷身上赚钱,而且赚的还多,实在没必要再从这些村民身上赚钱。”

其实她昨天扛着幡布出去,是想和她们宣传一下缠足对身体的危害。

既然不能扯上三清观和道学,那就从医学上入手吧。

谁知道她还没开口呢,就被她们一人一句堵住了。

不过,她可不是会轻易认输的人,她决定今天换一个方法,就学陶季,潜移默化的影响人。

她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潘筠扛着新制作的幡布就出门,在跨过门槛上心脏一痛,冥冥中,她似有一股感应,猛地扭头看向北方,眼前一黑,就哐的一声往后砸在门上。

陶季正在目送她自信到光芒万丈的背影呢,突然见她向后一倒砸在门上,脸色苍白,不由吓了一跳,冲上前去扶住她,一把把住她的脉,“小师妹你怎么了?”

黑猫也喵的一声从屋里飞跑而出,担忧且不解的看着她。

潘筠坐在门槛上,脸色难看,她心里很是不安,已经能够立刻感应道:“是大同,他们出事了,我的符,破了。”

陶季脸色瞬间难看,“你疯了不成,竟然在符上加血,你知不知道,你与外符联系过多,会影响你的神魂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剑走偏锋的大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剑走偏锋的大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十二章 以血入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