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釜底抽薪(1)

第34章 釜底抽薪(1)

第34章釜底抽薪(1)

原典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译文如果在力量上不能战胜敌人,就可以转而削弱其力量的源泉。这就是《易经》兑下乾上的“履”卦推崇的方法:尾随居下,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

解读“釜底抽薪”,顾名思义是说水在釜中沸腾,就是因为柴火在釜底烧。从釜底把“薪”抽去,就自然止住了水的沸腾。这就是告诉人们,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世间很多事物的初始与发展,与水沸釜中的形式是一样的。与对立势力的较量,也与制止水沸的道理相同。正面攻击,等于用热水止沸,劳而无功;而抽取沸水的能量来源,消除对立势力的生存根源,迫使对手丧失力量供给的来源和有利条件,使对手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盛转衰,便可置其于死地。

此计用在军事上,是一种“兜底战术”。在相互对垒、剑拔弩张,而又无法直接迎击敌人强大的正面力量时,就要消灭敌人强大力量借以生存或产生的根源。就是说从对方的幕后下功夫,侧面暗算,从根本上削弱它的战斗力,用以柔克刚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古今中外,不论是在战场、商场、职场或是在政治舞台上,运用釜底抽薪之法来解围取胜的例子不计其数。而在使用这一计时,关键要把握好两点:一是准确认清敌人的“釜底之薪”是什么。这是实行此计的必要前提。一般而言,凡是影响敌人后劲的力量,都可以作为“抽薪”的目标。二是要在以柔克刚的原则下运用正确的手段和方法。针对敌人“釜底之薪”的具体情况,灵活使用适宜的方式、方法,不可生搬硬套。

而当对方采用釜底抽薪之计时,我们也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加以应对。

一、备足柴草,应对不测。为防止被对方抽走釜底之薪后陷入尴尬,我们必须准备足够多的柴草,以保证釜底之火绵延不绝。否则,所备的积薪少,即使不被抽走,也会因柴草接济不上而无法补救,导致火势断绝。所以,足够的防备是为了让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去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避免弹尽粮绝,自取灭亡。

二、严守锅灶,防敌抽薪。首先,只有清楚地认识到锅下之火的重要性,才会对锅灶严加防守。只有严密看管,才可以在敌人动手抽薪之前,将其击退。或者至少可以在薪被抽走时,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另外,将锅盖盖紧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釜底之薪被抽走后,盖紧锅盖,保留水的余温,可以为己方赢得一定的时间进行补救。

三、及时添柴,迎难而上。柴被对手抽出后,不能手足无措,消极等待。“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要及时拾起柴草,扭转被动局面。甚至在锅灶被毁后,都可以在别处另起锅灶,重振旗鼓。

总之,运用此计与防备此计,都需要提高素质,增长见识,增加谋略,这是此计见效的关键,也是取胜的关键。

智慧典例

美军的“饥饿”战

“釜底抽薪”,关键在洞察对方,识其根本所在,寻找并瞄准其生命线,稳、准、狠、快地出招,才能收到实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作为岛国,资源匮乏,很多物质都依赖从国外进口。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军事工业的扩大,日本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的进口额大幅度增加,海上交通线更成为日本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鉴于这样的形势,美军决定痛击日本要害,扼其生命线,一举将其制服。这次以“饥饿”为代号的战役,对于日本的经济潜力以及军事工业生产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而美军行动一开始,便遇到了难题。由于日军在九州、四国和本州沿海水域布设了大量水雷障碍和防潜网,加上海岸防御炮火的威胁,美军潜艇和水面舰艇难以进入日本近海执行布雷使命。但让美军可喜的是,随着战略轰炸的展开,日军航空力量受到了严重削弱,日本近海地区的制空权已牢牢掌握在美军手中,使用飞机实施航空布雷的条件已经成熟。

1945年1月,美军出动B-29轰炸机在越南金兰湾、西贡和新加坡海域布下593枚水雷。这是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大规模实施航空布雷行动,也是为即将开始的对日大规模布雷而实施的一次实战演练。

美军“饥饿”战役历时共四个半月,它的成功实施,几乎彻底摧毁了对日本至关重要的海上运输。1945年3~8月,下关海峡运输量下降98%;而濑户内海进口物资也骤降90%,因为只能通行机帆船之类的小型船只,维持战争所急需的石油、煤炭、粮食等战略物资供应近乎中断。除此之外,日方军工企业由于原料断绝,纷纷停产或关闭;日军大批飞机、舰艇由于燃料极度缺乏而被迫停飞、停航,直接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由于航运中断,250万吨大米堆积在朝鲜港口,无法转运。而日本国内的粮食供应极其困难,因为要优先保证军队需要,日本国民的粮食供应被降到最低限度,人们食不果腹,在饥饿线上苦苦挣扎。

美军在实施此次战略性的攻势布雷时,准备充分,计划周密。海空兵力协同配合,投入兵力之集中,布雷海域之广阔,布雷强度之密集,堪称史无前例。尤其是在最后两个半月中,美军共出动飞机878架次,布雷7288枚,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效果,最终实现了全面、彻底封锁日本海上交通的战役企图,让日军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大大加速了日本的彻底溃败。

“饥饿”战役可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釜底抽薪”谋略运用规模最大、效果最显著的战例。美军这一招击中了日本的死穴,最终将日军送上了不归路。

船王直击“釜底之薪”

“釜底抽薪”之计,在军争中运用,小用小效,大用大效。同样,商战中也可灵活运用而取奇效。20世纪50年代初,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就是运用“釜底抽薪”的策略,差一点将沙特阿拉伯石油海运权拿到手,实现他做石油大王的美梦。

当时,美国的阿美石油公司和它的股东们不仅垄断了沙特阿拉伯石油的开采权,还用有形和无形的高墙严密地保护着他们的特权。企图染指这里的石油开采,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梦想做石油大王的奥纳西斯,仔细地研究了阿美石油公司的运行及阿美石油公司和沙特阿拉伯国王所订的垄断开采石油的合同。按合同,每采出一吨石油,阿美公司就要付给沙特相当数目的特许开采费。石油采出后,再由阿美公司的船队运往世界各地。奥纳西斯还发现,石油如果不运出沙特,就无法获得它应有的市场价值。而当时,陆上运输费用过高,根本无法与海运的优势相比。

因此,奥纳西斯得出结论:阿美石油公司势旺,就旺在海运权。只要设法垄断了沙特阿拉伯石油海运权,阿美石油公司的势力就会大大削弱,从而能够迫使它转让出公司的部分股份。这样,自己就可以实现直接插手石油业的夙愿了。总之,奥纳西斯决定一手抽掉阿美公司釜底下的“薪”。

(本章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三十六计白话全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三十六计白话全译
上一章下一章

第34章 釜底抽薪(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