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三节 语言是两岸之桥(1)

7.第三节 语言是两岸之桥(1)

梁:你怎么看文学与传统之间的关系?你曾经提到过你现在特别爱看一些民间传奇故事,它们对你的小说创作有哪些帮助?

阎:我觉得传统对一个作家非常重要,可我们如果背叛传统过久,反其道而行之走得过远,可能就很难回到传统里去,这是现在一些小说家遇到的一个难题。***小说离不开传统,因为你用汉语写作,而每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传统,代表着一个传统文化的信息。传统是小说的源泉之一。我想,与其无法割断,倒不如深入进去。

梁:先从哪里深入?

阎:可能是语。我希望我下一部小说的语能试图回到“瑶沟系列”和“东京九流人物记”的某种系统里去。当然不是照搬照抄、原封不动,而是有所变化,不如更质朴、更拙笨、更民间和更日常生活化,但又是人人一看就懂、就明白并且有一种新鲜感。

梁:是不是如你所说的是“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故事和语?

阎:隐隐约约感觉到是那种东西。

梁:为什么要先从语(深入)?

阎:我觉得语统治着小说的一切。尤其你想让小说回到某种传统里边,你就不可能用一种老百姓听不懂的语去讲一个老百姓爱听的故事。

梁:是不是希望你的小说更加好看?

阎:不是这个意思。我最近想到了“你的小说是给谁写”这个问题,当然,不是说我写小说要像赵树理说的那样,是写给田头种地的人,而是说,用汉语写作,就先是写给用汉语阅读的人。而且从根本上说,是写给用汉语阅读的人。这样,对用汉语阅读的人,你就既不能用“且听下回分解”的语去叙述,也不能用汉语阅读者完全陌生的语去叙述。也许,偶尔的“颠覆读者”是必要的,它至少对写作者是一个考验,是对你的叙述的一次训练,但总是“颠覆”可能就有了问题。这样的结果,我怕作者颠覆了读者,但读者也颠覆了作者。所以,我希望通过语这个渠道,更深刻地回到传统里去。语,是无限来往的桥梁。写作中的来来往往,都必须通过语这个环节。完成了“语的传统”,才能去谈别的回归。

梁:是不是越写越有灵感?

阎:脑子里有写不完的故事,困难的是不知道如何把它讲出来。编造故事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找不到讲故事的方法。

梁:你说的是结构?

阎:对。

梁:像《日光流年》一样,你有了奇妙的结构,不是与你说的“传统”相违背吗?

阎:小说与传统的关系,不是若即若离,回去,也不是一下子彻底地掉进去。我所说的回去,也还包含着对传统的某种改造。作家有继承和改造传统的责任,没有改造,就不需要作家,有那些说书艺人就够了。对我来说,我不怀有改造的理想,但也不愿意掉落进去出不来,这样,我就希望从结构入手,是自己既能走进去,又能出得来。

null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巫婆的红筷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巫婆的红筷子
上一章下一章

7.第三节 语言是两岸之桥(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