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说服王振
王振关注杜大人的案子郭准自然能够理解。毕竟现在很多人都认为,郭准是王振的亲信。若是郭准迅速查清了案情,自然可以为王振增添一份不错的政绩。
不过,王振虽然是带着询问的口气,想要知道郭准想要如何判决上官如枫。但是郭准很清楚,他根本不是在询问,而是已经做出了决定。
王振刚才说的清清楚楚,认为郭准应该判处上官如枫凌迟之刑。如果郭准不答应,或是提出异议。以王振的性格来说,绝对不会接受。
郭准虽然也很痛恨上官如枫,想要将他绳之以法,以此告慰枉死之人的在天之灵。
但是,上官如枫的命也是命,不是草芥。在明知道此案还存在重大疑点的情况下,郭准为了迎合王振,仍然将杜淳风的死,归咎在上官如枫的身上,这完全不符合郭准对于法的认识。
律法,讲究的就是公平,公正。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好坏,而破坏法的尺度。
没错,上官如枫是害死了很多人。他应该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但是,在杜淳风的案子上,确实存在着较大的疑点,无法证实杜大人的死,就是上官如枫所为。
若是以此项罪名惩处上官如枫的话,就是以人治破坏法治。长期以往,法律对人来说就犹如儿戏一般,又有谁会将律法放在眼里。
当然,郭准的心里更加清楚。如果他提出异议的话,必定会引来王振的不满。为了一个和自己素不相识的坏蛋,去惹怒这位大人物,也会影响他的复仇大计。
所以,郭准绝对不能草率回答。给出应该,与不应该这么简单的答案。他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给出一个既可以保全上官如枫性命,又可以说服王振的说法才行!
郭准是很聪明,但是在如此急迫的环境下,想要马上找到合适的答复,当然很困难。这就不禁让郭准陷入了沉思之中。
王振等了一会儿,见郭准低头不语,嘴角不禁露出一丝不耐的神色道:“元硕,咱家问你话,为何你会沉默不语?莫不是你觉得咱家的提议有什么问题吧?”
王振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明显态度要冰冷了很多。郭准听到后,心里不禁一紧。连忙向其深施一礼,笑着摇了摇头。
“公公误会了。卑职不是觉得公公的提议有问题,只是在权衡事情的利弊,害怕给公公惹麻烦罢了。
上官如枫这样草菅人命的狗贼,就是凌迟处死也不为过。只不过,杀了上官如枫一个人简单,若是因为他的一条贱命,影响到公公的声誉,那卑职就是万死不能赎罪了!”
听到郭准所言,竟然将上官如枫的死,联系到自己的声誉上来,这倒是引来了王振的疑问。
“影响咱家的声誉?元硕此言何意?不过是区区一个郎中罢了,他是死是活,如何能够影响到咱家?”
王振是大明朝除了皇帝以外,权势最大的人。别说是一个小小的上官如枫,就是皇亲贵戚,内阁辅臣对他来说,都算不得什么。
郭准竟然说上官如枫的死,会影响到他王振的声誉。这确实是是王振没办法想通的。
见王振询问,郭准心里暗喜。看来他已经成功引起了王振的注意,那么这件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公公,一个上官如枫虽然算不得什么,但是他毕竟享誉京城的名医,那孔驸马,信阳公主等人,更是将他奉为上宾,不惜与卑职翻脸。
卑职虽然抓了上官如枫,那只是查到他在别的案子上,违反了律法。但是在杜大人的案子上,却并无明确的证据可以证实。如果卑职若是错判的话,恐怕……”
郭准的话并没有说完,但是意思已经明确的传达给了王振知晓。
听到郭准所言后,王振略微沉思了片刻后,摆了摆手不屑的回道:“孔驸马,信阳公主?这些人不过是徒有虚表的皇亲贵戚罢了,就凭他们能对咱家如何?”
放眼整个大明朝,能说出皇亲贵戚不算什么的人,除了他王振外,估计就再也没什么人了。
当然,王振作为权倾朝野的权臣,如此娇狂放肆,自然也有着他的资本。
不过,郭准之所以搬出这两个人,就是要让王振投鼠忌器,如此给自己调查的时间。所以,他必然要说服王振,让他相信这些人,确实会给他带来麻烦。
王振说完话,郭准摇了摇头解释道:“卑职斗胆直言,公公若是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
郭准说完这句话,并没有继续解释。反而低着头不肯说话,想要看一看王振是何态度。
和郭准预料的差不多,听到郭准的话后,王振先是一愣,心中虽然有些不快,但还是没有发作,平静的问道:“咱家大错特错?元硕尽管之言即可!”
有了王振这句话,郭准总算放下心来,耐心解释道:“公公,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孔驸马,信阳公主确实算不了什么。但是他们的儿子孔笙,可就不同了!
公公也知道,这孔笙的好友同窗遍布朝廷,特别是督察院的一些匹夫,和他的关系非常好!
卑职知道,督察院的左都御史崔子铭是大人的好友,有他管着,自然可以封住很多言官的嘴巴。
不过,公公睿智,自然很了解那些自命清高的言官。这些匹夫,把气节看的最重。一个个巴不得做魏征那样的诤臣,恨不得让陛下,或者是公公您把他们杀了,以此达到青史留名的目的!
这些家伙的力量可不容小觑。有道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若是这些家伙弹劾公公您的奏折,犹如雪片一般堆积在陛下的面前。您说陛下会怎么想?如何决断那?”
确实如郭准所言,这督察院的御史们,基本上个个都是不通情理的顽固分子。
这些家伙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却直接隶属于天子。有着直接上奏的权利。
自从王振专权以来,不知道有多少御史,前赴后继的给皇帝上折子,弹劾王振。若不是皇帝相信王振,崔子铭从中弹压,还指不定会惹出什么乱子。
所以,对于这帮油盐不进的匹夫们,王振真是气的牙关痒痒,恨不得将这些家伙全都杀了一了百了。
不过,这督察院言官的体制,是大明监察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别说是他王振,就是皇帝被言官上书指责的,也不再少数。
杀了几个御史倒也简单,但是惹上这般如疯狗一般,穷追不舍的言官,这对于王振来说,终究是个麻烦。
王振虽然不是一个完整的男人,但也是人。他也不想让自己遗臭万年,自然想着也能够青史留名。
那么。若是因为郭准真的断错了案,那这笔烂账也要算到他王振的头上。如此情况下,孔笙借助御史们的力量,开始攻击王振以及郭准,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就凭他一个孔笙?他敢和咱家作对吗?就算他敢,咱家又怎么会给他机会?现在让人上书弹劾他好了!”
王振琢磨了半天,就想出这么个馊主意来,差点让郭准喷出一口老血。
要说,这王振聪明绝顶,不应该想出这步臭棋。现在看来,这人若是站在高位太久,危机意识自然也就薄弱了许多!
“公公,此事万万不可!这孔笙的风评不错,吏部每年的考核,也都是上等的成绩。
若是公公您现在让人弹劾他,最多也就是将他罢官免职罢了。这反而让其减轻了束缚,岂不是自乱阵脚?”
经郭准这么提醒,王振立刻点了点头。
确实和郭准说的一样,若是让孔笙做官,为了前程,为了他小圈子的利益,孔笙还不敢把事情做的太过分。
但是,一旦扒了他的官服,让他回去做老百姓。那他就可以肆无忌惮无所顾忌。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了。
反正对于读书人来说,仕途就是他们的命,是他们的目标。若是被人断了仕途,那活着还不如死了!
“元硕说的没错,确实是咱家有些冒进了。那么依元硕之见,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做那?”
见王振询问自己的意见,郭准立刻回道:“说起来,这件事情其实也好办。
只要在给卑职两天时间,必定会查清楚杀害杜大人的真凶!
公公您想,卑职在您的推荐下,不仅查清了杜淳风案的真相,而且还捎带手破获了上官如枫,草菅人命的大案,还京城百姓以安全。圣上他能不高兴吗?
没错,这案子是卑职破的,圣上大喜之下,自然要奖赏卑职。但是,说到底,若是没有公公的推荐与支持,就是给卑职一年的时间,卑职也不能查清案子的真相啊!
所以,这个功劳到头来,还是要归于公公身上。公公您为圣上,为朝廷,为社稷立此大功,孔笙若不是个傻子,自然不敢颠倒是非,在陛下面前兴风作浪了!
等到我们冷处理一段时间,让陛下,群臣忘了处死孔森的事情后,就可以腾出手来好好整治整个隐患。
到时候,随便罗织一个罪名,安在他孔笙的头上。又有谁会怀疑公公?权当是孔笙咎由自取,死了活该罢了!
公公,您若是按照卑职的办法去做,既可以获得功劳,又可以消除隐患。实乃是一石二鸟的妙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