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附录(4)

200.附录(4)

8月,在上海《申报》和《民国日报》刊登启事,声明退出创造社。***同时,文艺论著《文学概说》由上海商务印务馆出版。

10月,设宴欢迎鲁迅。从此,进一步与鲁迅成为至交和战友。

1928年

1月,在《北新半月刊》第二卷第六号上表《卢骚传》,配合鲁迅与梁实秋的论战。

同年,与王映霞结婚。

1929年

10月,安徽省教育厅长程天放攻击郁达夫为“堕落文人”,把他列入“赤化分子”名单中,准备加以迫害。郁达夫闻讯后立即乘船回沪。

1930年

2月,离沪去杭州、富阳小住;后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在上海成立,为起人。

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由鲁迅提名为起人之一。

1931年

1月,李初梨在上海东方旅社参加党的会议时被捕,郁达夫积极奔走营救。

12月,参加周建人、胡愈之等集议组织的上海文化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成立大会。

1932年

1月,在《新月》第四卷第一期上表悼念徐志摩的文章《志摩在回忆里》。

2月,与鲁迅、茅盾等联合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谴责日本帝国主义动“一二八战争”。

4月,中篇小说《她是一个弱女子》,由上海湖风书局出版。

7月,起文化界人士集会,与柳亚子、茅盾等32人联名致电南京国民党当局,要求释放泛太平洋产业同盟秘书牛兰夫妇。

9月,林语堂执编的《论语》创刊,被聘为特约撰稿人。在创刊号上表散文《钓台的春昼》。

1933年

1月,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作《为小林的被害檄日本警视厅》,抗议日本法西斯当局杀害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小林多喜二的野蛮行径。

4月3日,出席民权保障同盟全国执行委员会和上海分会的联席会议,讨论营救**党员廖承志、罗登贤等人。

5月,领衔表《为横死之小林遗族募捐启》。

1934年

12月,开始在《人间世》陆续表自传(一)至(八)。

1935年

7月,在杭州官场弄般若堂边购地,开始兴建“风雨茅庐”。

10月,《达夫短篇小说集》(上、下册)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

1936年

2月,应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的邀请赴闽。

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连夜致电许广平。

10月20日,在赴沪轮船上作《对于鲁迅死的感想》:“鲁迅虽死,精神当与中华民族永在。”

10月22日,瞻仰鲁迅先生遗容和参加鲁迅先生的葬礼。

10月24日,作散文《怀鲁迅》。

1938年

1月初,得悉老母陆氏于去年12月31日饿死故里,悲痛至极。

12月,偕王映霞和长子郁飞离开福州赴新加坡。

1939年

1月,应邀前往马来亚槟榔屿参加《星槟日报》创办典礼,并开始主编《星洲日报》早版的《晨星》副刊和晚版的《繁星》副刊。

11月,长兄郁曼陀遭到日伪特务暗杀。次年3月24日上海律师公会举行盛大追悼会,郁达夫遥寄挽联。

1940年

2月,与王映霞协议离婚。

4月,在《星洲日报·晨星》上表致林语堂的信《嘉陵江上传书》。

7月上旬,《星洲日报》主笔关楚璞辞职回国,郁达夫代主笔三个多月,承担撰写社论之责。

1941年

3月,领衔表《星华文艺工作者致侨胞书》,抗议国民党当局动皖南事变,要求团结抗日。

5月,在《星洲日报·晨星》上撰文介绍青年作者温梓川的短篇小说集《美丽的谎》。

8月,翻译林语堂的《瞬息京华》,开始在《华侨周报》连载,三四个月后中止。

1942年

5月底,在巴爷公务侨长处,被日本宪兵现精通日语。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郁达夫散文全集(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郁达夫散文全集(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00.附录(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