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你需要怎样的错觉(4)

35.你需要怎样的错觉(4)

4

作家终其一生都在书写自己。***是,这样的说法,同样适合于诗人写诗,画家作画,导演拍戏……他们的作品,与自身的关系,就像母亲与孩子,有着剔除不尽的血缘气息。而叶芝说,诗人总是写自己的生活,最好的作品都是悲剧,无论悔恨,绝望,还是孤独。

是这样么?

一九二三年七月,辛波丝卡出生于波兰小镇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时,她的国家才刚刚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童年的她,最喜欢的事就是阅读家中的大量藏书。五岁之时,她已经开始尝试作诗,那些在她幼小的指尖如星光开放的小诗,饱含美好与童真,经常会带给家人别样的惊喜。

一个人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人生中可测的幸福指数,应会增加一半。所以,从这种寓意上来说,辛波丝卡是幸福的。在涉世之初,她的父亲就成了她的第一个热心读者,在文学之路上,可谓是给予了她最大的支持与爱。

几年后,辛波丝卡跟随家人移居到南方的克拉科夫—一个有着古老文化氛围的城市,也是波兰的故都。在那里,她生活了整整八十年,直至去世。

一九四五年,辛波丝卡以一个大学生的身份,在波兰日报副刊表了人生中的第一诗作《我追寻文字》。一九四八年,她正打算出第一本诗集时,波兰政局生了变动,政权得势一方的主张是,文学当为社会政策而作。于是,她只能对作品风格及主题进行全面修改,以符合政治的胃口。尽管如此,那本诗集还是延至了四年才得以出版,名为《存活的理由》。一九七〇年出版全集时,她未收录其中的任何一。可见,她对那本处女诗集所遭受的曲折与屈辱,依然耿耿于怀,行之中,一直有着无法平息的失望与憎恨。

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八一年,辛波丝卡一直在克拉科夫《文学生活》周刊工作。她担任的是诗歌编辑和专栏作家。其间,她出版了十几卷诗歌,涉及政治的诗作已逐步减少,从初期关于爱和传统的抒诗,到中期的思索宇宙环境的作品,再到后期的以简单求深刻与举重若轻的精神思想,“透过一粒沙看世界”,她终于做到了真正为自己而歌。为万物的灵感而歌。为人类与自然、命运、社会、爱……的因缘而歌。

这里躺着,像逗点般,一个

旧派的人。她写过几诗,

大地赐她长眠,虽然她生前

不曾加入任何文学派系。

她墓上除了这小诗,牛蒡

和猫头鹰外,别无其他珍物。

路人啊,拿出你提包里的计算机,

思索一下辛波丝卡的命运。

——《墓志铭》(陈黎、张芬龄译)

写这《墓志铭》时,辛波丝卡还尚未老去。

能感受到,她在自然面前,有多么的虔诚与谦卑。她说,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对世界,她随时保持着真诚的好奇与热爱。同时,也保持着清醒与距离。一如一九九六年,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得到的授奖词:“辛波丝卡的作品对世界既全力投入,又保持适当距离,清楚地印证了她的基本理念:看似单纯的问题,其实最富有意义。”

对于生活,她只愿是一个清净的诗人。对于命运,她信任机缘与奇遇。

辛波丝卡有过两段婚恋。

据说,她的初恋人伍戴克家中藏书极为丰富,那是对她最好的吸引。因为相同的爱好,他们之间的结合是甜蜜而浪漫的,在那段美妙的关系中,她不但得到了爱的滋润,还得到了文学方面的提升。

不过,他们的婚姻最后还是走向了离异。原因无从知晓。追问,显然失去了意义。

她有诗歌叫《在孤独的小星下》,其中写道:“我向旧日的恋人道歉,因为我对新人如同初恋。”可见,在感方面,她也是极有个性的。她用诗意中的深与良善,稳妥地衔接了第二段婚姻。

她的第二任丈夫菲利波伊兹是一位自然科学家。他对自然有着本能的热。喜爱养猫与钓鱼,性温暖。而且,他也爱好写作,后来还成了小有名气的小说家。他们非常恩爱,经常一起到风光优美的湖滨垂钓,一起探访陌生的植物,一起逗可爱的小宠物们玩。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爱情:国外最美诗歌里的深情与孤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爱情:国外最美诗歌里的深情与孤意
上一章下一章

35.你需要怎样的错觉(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