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画室(1)
蓝玫是我外婆家最小的一个妹妹,外婆谈起她,总是管她叫蓝妹妹。***蓝玫突然放弃学业,跟随一个男人离开上海去了延安,在我的家族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不是每个人都理解她的这一举动,听外婆说不少亲戚认为“她是被爱冲昏头脑,跟男人私奔了”。
我外婆不同意这种说法。
那天晚上,蓝玫家有一个小小的艺术聚会。蓝玫的父亲(也是我外婆的父亲)是银行的高级职员,蓝玫的母亲年轻时读过师范,是个有知识的家庭主妇。母亲平时喜欢画点小画,国画、西洋画全都懂一点。蓝玫的母亲是当时的一个新派女性,她从来不和银行同事的那帮太太们来往,她看不起她们一门心思只知道买料子做衣服或者打牌,一天到晚无所事事的样子,她认为女性应该有所追求。
可是,到底追求什么,她又有些茫然了。
她只是隐隐地觉得,要跟别人生活得不一样,这是指精神上的,而非物质上的与众不同。
于是,她选择了画画这样东西做武器。
在蓝玫9岁那年,蓝玫的母亲开始学画,她先把家里楼上楼下的所有房间都巡查了一遍,那是一个阳光充沛的上午,蓝玫的母亲早早地起了床,在丈夫去上班,女儿去上学之后,她开始用陌生人的眼光来巡查这个家了。
佣人在房下厨房把碗筷弄得丁当响。
蓝玫的母亲赤脚走在木楼梯上,心格外地好。
她想,她就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画室了,这间屋子要完完全全按照自己的思意来布置,要布置得充满艺术气息,不能有一点市俗味。一想到这儿,她脑子里立刻浮现出玻璃艺术灯罩的式样和带长流苏的窗帘的颜色。她想买一种带有妖娆水草图案的窗帘布来做窗帘,一切能引起幻觉的图案都是蓝玫的母亲喜欢的。蓝玫的母亲挑中了二楼离夫妻卧房较远的一间,推开房门,里面涌出一股霉味。那一天,她从房间里理出了许多旧东西,旧的蜡烛台,旧的暖手炉,以及旧书旧报,她把佣人喊上来,让她把旧东西统统扔出去。
蓝玫的母亲在腾空的房间里走来走去,空气中布满了一种灰尘的味道。她想她就要有一个崭新的开始了,她就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画室了。
收拾完房间,蓝玫的母亲好好泡了个热水澡,混身喷香地从浴室出来,看看时间还早,就决定去买那种想象中的窗帘布。从外面转了一圈回来,看见9岁的小蓝玫坐在空屋子里惟一的一把椅子上看书。
————这房间怎么空了?
————妈妈要把它腾出来画画。
————为什么要画画?
————因为心里喜欢。
蓝玫后来一直记得她跟母亲的这段对话,母亲的艺术气质对她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母亲的画室一直是小蓝玫最爱去的地方,那些斑斓的色彩令她着迷,她可以一直呆在母亲的画室里,一声不吭,直到天黑。
蓝玫的母亲在画室里渡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后来她将她画的许多画送人,不少她的朋友家里都有蓝玫的母亲画的西洋风景画。我在一个上海女作家的回忆录里还找到这样一个证据,证明当年蓝玫的母亲确实画了不少画。女作家说,她母亲曾到欧洲留学,作派很是西洋化,床头挂着罗静怡的画。从资料上看,这个罗静怡,就是蓝玫的母亲“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