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7章

7.第7章

林丹汗在宣大口外住了不久,广袤草场上即又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饥荒。原本草色流翠、河汊密布的游牧区,因为连续数年的“塞外霜旱冻害”,导致大片的草场返青不足,牲畜无法养活,以至畜牧业连续数年大范围减产。

丰州滩的大小板升农业种植区是传统右翼的富庶地方,从前素有“塞上小江南”的美誉。当时,有一位游走的江南诗人曾经写到过它的清旷平明:“人塞上苦,侬塞上乐……时雨既降沙草肥;丁男释甲操锄犁,筚门鸡犬皆相依。”

可是,林丹汗的大饥荒时期,连续数年的大旱灾加上瘟疫的流行,也使得这里一度沦落到了悲惨的境地。农作物颗粒无收,焦灼的大小村落中不断地有人病死。从关内出来为蒙古从事农业生产的汉族农民纷纷逃离。察哈尔林丹汗本部一时“疲甚、饿甚、穷甚”,其人口损失颇为严重。

林丹汗希望明朝可以赊销一点麦谷豆黍的口粮给他,助他度过眼下最危险的大饥荒。从现有史料看,因为崇祯帝与林丹汗没有建立战略伙伴的互信关系。所以,崇祯对于林丹汗的吁求始终是消极的。

在万里天高的漠原上,但凡混成了一个人物者,大抵都会记得成吉思汗说过的一句话:“趁着敌人在危难中,镇压叛乱者、战胜敌人,将他们连根铲除,夺取他们所有的一切,使他们的已婚妇女号哭、流泪……这才是男子汉最大的乐趣。”

北元林丹汗败走甘肃大草滩现在,成吉思汗的子孙林丹汗正面临着他一生中最大的危难阶段。皇太极自然不肯放弃这铲除敌手的最佳时机。

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四月,皇太极一支旗帜飘扬的十万女真、蒙古联军,气宇轩昂地越过了兴安岭。

消息传到宣大口外,所有的察哈尔蒙古人都是饥肠辘辘的。

面对皇太极的泱泱大军,林丹汗显然无力还手,林丹汗只能率领以可汗斡耳朵直属察哈尔本部为核心的十万之众,渡过黄河直奔鄂尔多斯万户。

林丹汗此番西撤,虽然是无奈中的一种选择,仓促中却未到惊慌失措的程度。林丹汗在归化城的成吉思汗陵前搞了一个很大的撤军仪式。

尽管旱严重,早春的归化城仍然有山杏花的蓓蕾,白杨树的嫩黄叶芽在悄然地生。微风轻拂中,萨日朗花性子最急,已经有数朵红艳硕大的花朵在栗色的光线中骄傲地摇曳着了。林丹汗登上誓坛,大声宣称自己永远是全蒙古的“林丹巴图鲁汗”。随后,林丹汗往西移动了成吉思汗之陵。

皇太极这一支女真、蒙古联军,在路上走得也颇为辛苦。他们这一支大军分成三拨,在路上整整走了一个半月。

皇太极未料得宣大口外的灾竟然如此严重。等皇太极进抵归化城时,林丹汗早已经扬长而去,归化城成为了一座鸦雀无声的空城。

进驻归化城的皇太极虽然得知林丹汗刚刚南渡了黄河,却失去了追击的雄心。粮食的缺乏,对于千里行军的女真、蒙古联军而,已经是一个严重的挑战了。

皇太极大军在凯旋之际,索性把堂户宏崇、房舍错落有致的归化城一把火烧了。

1634年夏,林丹汗意外地死于一场天花病,终年四十三岁。

皇太极征服北元林丹汗示意图林丹汗的猝死,对于蒙古抵抗后金的势力打击是毁灭性的。蒙古察哈尔本部在突然间就被抽去了主心骨,轰然一下坍塌了,没有了林丹汗的察哈尔本部真的不成个样子。

林丹汗的三福晋苏泰太后带着林丹汗事业的继承者额尔克孔果尔额,率领察哈尔本部六固山中的核心力量哈纳土蛮固山,从百事刚起了个头的大草滩退回了鄂尔多斯万户的地盘。额尔克孔果尔额威望不足以服众。林丹汗察哈尔的其他精锐主力,诸如:大太后囊囊太后(娜木钟)、高尔图门太后、窦土蛮太后所带领的队伍纷纷作鸟兽散,以后均陆陆续续地归顺了大清皇朝。

这样,在万里浩瀚的漠南蒙古的地理空间中,历史再一次地垂青了雄浑有志的皇太极。1636年3月,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部落领,穿戴齐整地聚集于沈阳城,他们在黄教喇嘛的主持下,给皇太极奉上“博格达·彻辰汗”的尊号,从而在漠南蒙古确立了皇太极的大汗的至高位置。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两个女人 一个清朝:大清开国与孝庄太后.2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侠 两个女人 一个清朝:大清开国与孝庄太后.2
上一章下一章

7.第7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