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新版自序(2)
同时,我又懂得,教材中的全部论证是为了学生今后的创作,因此又应该把中国的艺术实践纳入分析的范围。中国艺术的当代形态受政治和潮流的干扰太深,但在历史上,包括在民间艺术中,却确实存在着大量经得起细细品味的作品。可惜这些作品过去很难在高校教材中占据地位。
于是,当代思维——国际经典——中国艺术,这三者成了我的学术之鼎的三角支撑。
总的说来,这部《观众心理学》,是一部“经验论证型”的著作。即由古今中外艺术实践家的大量经验之谈,论证这门学问的存在,并赋予结构,赋予观点,赋予实例。这样做的结果,当然要比自己推衍出一个复杂的玄思体系来有价值得多了。
在《观众心理学》的书名下,本有多种写法。既可以是对不同观众面对不同作品时的心理实验数据的归纳分析,又可以是对国外同行的学派介绍,也可以是对心理学知识和戏剧学知识的两相拼接,当然,更可以是作者自己以观众的身份来漫谈艺术欣赏时的心理感受。我的路向显然完全不同:为艺术表现寻找观众的心理依据。找到了心理依据,艺术表现也就找到了美学自觉。
与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相比,本书的最大“实验”是广泛调查了中外艺术实践家留下的文书档案中有关观众心理的思维记录。我想,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现代心理学的相关实验,才有意义。
三
很多读者希望我再版这些早年的学术著作。为了负责,我又把这本书重读了一遍。重读时最懊恼的,是现当年理论表述的啰唆。这可能是因为此书写成于讲课的同时,舍不得丢弃课堂上口头表述时形成的话语逻辑,其他几本学术著作也有这个毛病。因此,我一边读,一边删,一边感叹:啰唆决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反倒是年轻时最容易进入的怪圈。时间能删削青春活力,也能删削赘词冗章。删完此书我笑了,今天它与我一起上了年岁。
重读时也有一点安慰,觉得这部教材今天继续在课堂上使用,也还没有完全过时。给一般的读者看看,也还可以。二十几年下来,当年的开拓至今仍感寂寞,尽管开拓时的斧锄已经锈迹斑斑。
如果要对青年读者作一个自我推荐,那么我会说:此书的理论构架尚可斟酌,此书的艺术感觉足可信赖。
理论构架的可斟酌处,是相对于我现在的认识来说的。如果这本书由我今天来写,我一定会以更大的篇幅说明,观众的集体心理是一种人性的聚集,而要点化人性,一半要靠人性本身,一半则要靠神性。历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家就是在神秘而至高的神性领域与广大观众对晤的。我不赞成“观众就是上帝”的说法,只认为观众灵魂深处有上天埋下的珍宝,艺术家正是要千方百计地让这些珍宝闪亮,使人类的精神不堕落,不溃散。
二〇〇四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