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纪晓岚性格之谜(2)(1)

13.纪晓岚性格之谜(2)(1)

既然能被写进墓志铭里,显然这传闻在纪晓岚生前就已经流传了,至少纪晓岚本人对此并不否认。***

我认为,对此应该做如下理解:纪晓岚出生时刚好赶上了特殊的天文现象。当时人们限于对科学所知,就把这些无法理解的现象附会在纪晓岚出生这件事上,从而给纪晓岚的聪明睿智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这也正中纪晓岚下怀,长相不英俊的纪晓岚太需要这些了,他太需要神话自己了。于是,以讹传讹,越来越像是真事。

在纪晓岚自己的著作里,上述的神奇还在继续展。《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中有这样一段自述:\"余四五岁时,夜中能见物,与昼无异。\"如此看来,纪晓岚幼年时还真有特异功能了。奇怪的是,这个小时候\"夜中能见物,与昼无异\"的奇才长大后居然是个近视!

纪晓岚小时候是否有特异功能暂且不论,假如他真有特异功能,依照常理推断,他这个特异功能是从哪里来的呢?肯定应该与他的出生相关吧,这么一来,不是与他独特的身世——\"火神下凡\"联系上了吗?

关于人类尤其是小孩子是否有特异功能,科学界还在继续探讨。不过,我是不太相信这些的。尽管纪晓岚出生前可能出现有一些当时人们无法解释的科学现象,但据此说纪晓岚是\"火神下凡\",应该是纯属子虚乌有,是纪晓岚孤芳自赏的一种表现。

虽然我们否定了纪晓岚出生前后的一些神话,但不可否认,纪晓岚这个人从小就很聪明,有\"神童\"之称。

纪晓岚的祖父纪润生在清朝是个小官,官至刑部江苏司郎中。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的举人,官也没做大,曾担任云南姚安知府,此外他还是个文学名士,写过一些书。

由此可以看出,纪晓岚的家庭没有什么特殊背景,在与他同殿称臣的官员中算得上是出身卑微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纪晓岚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在这方面,他不能与刘墉比。不过,纪晓岚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里,也受到了一些文学上的熏陶,少年时就显现出了才华。

关于纪晓岚少年时的才华,民间有很多故事流传。据说,纪晓岚一日在街上与同伴们玩球,正好河间知府经过,球被误扔进知府的官轿。别的孩子早就四处逃散,纪晓岚居然上前拦轿索球。知府见他憨态可掬,说:\"我有一联,如果你能对上,就把球还你,否则这球就归我了。\"纪晓岚表示同意。知府出上联:\"童子六七人,唯汝狡。\"纪晓岚不假思索地答道:\"太守二千石,独公……\"纪晓岚吞了最后一个字迟迟不说出来。知府问:\"何以不说出末一字?\"纪晓岚回答说:\"知府大人若将球还我,就是'廉';若不还球,便是'贪'了。\"知府闻不禁大笑,自然把球还纪晓岚了。

不过,故事归故事,不可以当真的。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大凡人出了名,他便会不断得到神化,说他小的时候如何如何。

如果出的是个好名,那么肯定你就是少年有为、天生聪明伶俐异常等等,而把后天的努力置之度外。

如果出的是个坏名声,对不起了,肯定你小时候就不是个好东西,就会被人为地妖魔化!

纪晓岚是幸运的,落得个好名声,这就给了他日后孤芳自赏的资本。

纪晓岚渐渐长大了,已经到了参加科举考试的年龄。纪晓岚出生时的神奇、幼年时的特异功能能够帮助他顺利通过科举考试吗?也就是说,纪晓岚的特异功能现象到底能够维持到多久呢?

雍正十二年(1734年),纪晓岚的父亲卸去了姚安知府之职,到北京户部任职。纪晓岚随父入京,在天子脚下过生活。乾隆五年(1740年),十六岁的纪晓岚又从京城回到家乡准备童子试。

科举考试的门类

什么叫做童子试?先介绍一下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后历朝沿用,满洲人入主中原后承袭了这一制度。清朝举行科举考试有三个目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纪连海新解乾隆朝三大名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纪连海新解乾隆朝三大名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3.纪晓岚性格之谜(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