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风麦秀使人愁--枣阳孟氏身被血甲--孟宗政枣阳之战(1)
孟宗政,字德夫,绛州(山西新绛县)人。祖父孟安是岳飞部将,父亲孟林也是岳飞部属,孟安曾在岳飞军中立过战功,孟林从父抗金,孟宗政随军徙居随州枣阳(今属湖北)。孟宗政自幼豪伟,有胆略,善于治军,战守有方,为抗击金军入侵的英雄。
宗政幼时随父出入疆场,养成一种豪迈的性格,胆略过人。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金将完颜董率军攻襄阳(今属襄樊)、郢州(今钟祥),宗政血气方刚,率领义士据险游击,夺其辎重,金军仓皇而逃。宣抚使吴猎十分惊奇,推荐宗政为枣阳令,很快提升为秉义郎、京西钤辖,驻守襄阳。
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金军犯襄阳、枣阳,宗政奉命指挥神劲、报捷、忠义三军,与扈再兴、陈祥所率领的两军配合,喋血奋战,金军败走。接着枣阳告急,宗政急行军赶到枣阳,金军大骇,乘夜色苍茫而遁。其时,宗政亲信的仆人触犯了军令,宗政立斩不饶,军民皆服,因此能令行禁止,威震四方;在筑堤积水、修治城堞、训练士兵方面都很成功。在第二次取得胜利后的次年,即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年),金帅完颜赛不带领步骑围城,孟宗政与扈再兴密切配合,3个月打了大小70余战。每战宗政必身先士卒,勇猛异常,锐不可当,金军每战必败。因为有战功,宗政转武德郎,并得到朝廷特赐的金带。
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七月,宋军与金军生了第二次枣阳之战,此战是宗政下生最为艰苦之战。
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年)八月,蒙古军攻陷金太原。十二月,金宣宗提出与宋议和,被宋拒绝,河北形势生变化。为改变这一不利局势,金为达到以战逼和进而巩固南部边防,解除背后威胁的目的,于十二年正月,兵分三路南下攻宋:以金将巴土鲁安等率两路军攻陕西;左副元帅仆散安贞率东路军攻淮南;完颜讹可率中路军攻京湖。在西起陕西东至江淮的广大地域,向宋军动大规模的进攻。
是春,金西路军攻克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后,于二月,再败宋军于黄牛堡(今陕西风县东北),旋即陷武休关(今陕西留坝东南),尔后,长驱直入,连克兴元府(今陕西南郑)、大安军(今陕西宁强)、洋州(今陕西洋县)等地。
金东路军连克濠州(今安徽风阳东)、滁州(今属安徽)、光州(今河南潢川),尔后分兵取庥城(今属湖北)、**(今属江苏)等地,宋廷大震。
中路完颜讹可的大军进围枣阳,孟宗政正在此地驻守。宗政率部用沙袋、糠囊筑垒以护城栅,并招募炮手以御金军。金军选精兵2000,号弩子手,架云梯、天桥攻城,被宋军击退。
金军于是掘城,以\"掘深坑,防地道\"作为对策,组织大批士兵在枣阳城下挖掘地道,采用\"空洞\"的攻击方式,破坏城墙的地基,使之坍塌。宗政则以毒烟回应,当敌军一打通城墙,他即施放毒烟烈火。
为了防止宗政以毒烟烈火反击挖掘地道的士兵,保证穴攻的有效性,金军配备了大量的湿毡。地道很快挖好,枣阳城楼塌陷。
危急时刻,宗政迅速指挥士兵拆毁城楼,并在城墙塌陷处堆起木柴,燃起火山,以阻止金军前进,同时又在其后赶修\"偃月城\",组建新的防线。
金军也早料到宋军可能会用火山作为防御,此前在穴攻中挥作用的毡再次派上了用场。金军将浸湿的革、毡压在火山上,阻止火势蔓延,同时选派身穿厚铠毡衫、戴铁面具的重装步兵,架云梯攻上城墙。宗政则以长枪劲弩抵御,阻止其登城,并派步兵从城下夹攻,成功将敌人赶离城墙。
宗政与金军血战15回合,连败金军。金军屡攻不克,屯兵城下80余日。宋军见金军攻势日弱,知其气竭,遂回师枣阳,合攻金军。扈再兴败金军于滚河,再败金军于枣阳城南,宗政乘势从城中出击,内外合势,大败金军,杀3万余人。完颜讹可单骑逃遁,宋军乘势追至马镫山(今河南内乡西南),焚其寨,旋人邓州方还。此战,宗政依托坚城,以逸待劳,待金军久攻力疲,实施突然合击,击败金军,保卫了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