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沧海横流--顺天张氏任意后人评说--张弘范豪怏天纵(4)

4.沧海横流--顺天张氏任意后人评说--张弘范豪怏天纵(4)

元军攻占建康后,南宋的京城临安危在旦夕,宋廷不得不出勤王的号召。但宋朝军民响应勤王号召的只有张世杰和文天祥等少数人。五月间,忽必烈派入告谕丞相伯颜:\"夏天就要到了,元军不适应南方盛暑的气候,可以驻兵休整,不可轻敌贪进,以免造成失误。\"而张弘范则从军事形势考虑,认为应当乘破竹之势,把握战机,不可再缓。他和伯颜商讨后,伯颜同意他的意见,命令他用当时最快速的交通手段——蒙古驿站的快马,到忽必烈的驻地面陈形势。忽必烈是个指挥战争的行家,当然懂得战机稍纵即逝,于是收回成命,决定继续追击。张弘范返回防地后,激战就开始了。

这年七月,张弘范与张世杰、孙虎臣等所率水军的战斗——焦山之战,是场决定性的战役。当时统帅阿术集合行省诸翼万户兵船于瓜洲,阿塔海、董文炳集合行枢密院万户兵船于西津渡,盂珙临死前推举的贾似道

贾似道,南宋末权臣。字师宪。台州天台(今属浙江)人。其蛆贾贵妃为宋理宗所宠。南宋最后一个名将盂珙临死前推举贾似道出镇京湖制置使,作自己的继任者(相当子北部方向的东部军区总司令)。蒙古大举攻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鄂州(今湖北武昌)危急,贾似道即军中拜右丞相,奉命赴援。他擅自遣使诣忽必烈军前请和,许割江为界,岁奉银绢各20万。因蒙哥死于钓鱼城下,忽必烈急于北返争夺汗位,才达成和议。蒙古军退之后.贾似道则隐瞒求和真相,而报以大捷报。遂以右丞相兼枢密使召入朝,从此**朝政近17年。景定四年(公元1283年),为筹措军饷,将浙西官户民户逾限田产。抽1/3买回以充公田,且低压田价,对土地肆行兼并和掠夺,虽小户人家亦所不免。宋度宗赵穆即位,以贾似道有定策功,称之日师臣,加太师,特授平章军国重事。贾似道不顾国家安危,穷奢极欲。时蒙古攻围襄樊甚急,皆秘不以闻;有边事者,辄加贬斥。鄂州失守后,国势危甚,贾似道迫于舆论,于德佑元年(公元{275年)抽诸道精兵l3万出师应战。二月问在丁家洲(今安徽铜陵东北江中)与元军遭遇,大败,逃奔扬州。群臣请诛贾似道,乃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八月,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南宋沿江制置使赵清、枢密都承旨张世杰、知泰州孙虎臣等陈列舟师于焦山南北。阿术派遣张弘范等以兵船千艘西掠珠金沙。阿术、阿塔海登南岸石公山,指挥水军万户刘琛循江南岸,绕出南宋防军之后,董文炳则直抵焦山南麓,和元军刘国杰左右呼应,万户忽刺出击中路,张弘范自上流来会师于焦山之北。

这场会战,南宋全线溃败于焦山。张弘范率军直追至圃山(今江苏镇江市东北)之东。这是临安陷落之前元军伐宋的最后一次大战役。由于这次战役的功劳,忽必烈赐他以拔都(拔都,蒙语意为勇士)的荣誉称号,并改授他亳州万户。

这时,宋扬州都统姜才率精兵2万前来迎战,姜才的军队号称勇悍善战,又阻水为阵,元军望之有惧色。张弘范请都元帅阿术监阵,自率少量精骑渡水冲阵,因姜才阵坚不动,张弘范假意撤退,宋军纷纷追赶,其中一名骑兵跃马挥刀,逐渐逼进,张弘范突然掉转马头,挥刀奋击,敌骑兵应手而毙,余骑大惊失色,元军乘势猛攻,大败宋军,斩万余级。

鉴于继续抵抗徒劳无益,公元1276年1月,宋廷派遣宗室赵尹甫、赵吉甫携传国玉玺及降表赴元军大营乞和,降表中以伯、侄相称,伯颜派张弘范、孟祺、程鹏飞等人,先入临安城,责以背约失信之罪。张弘范说服宋廷,取得宋王改称臣仆,屈辱请降的表文。3月,伯颜入临安,宋幼主赵显(恭帝)及全太后等均被押送至大都。

当时,南方各地的反元力量十分强大,皇帝、皇太后虽然投降了,但人民并不都甘心做元朝的臣民,浙东一带生了\"叛乱\"。按蒙古人的惯例,降而复叛,杀了使臣,又焚烧了招降书,是要屠城的。张弘范的良心不允许他执行蒙古人屠城的习惯法,只杀了几个为的人,就了结了此案,总算保全了一城人的性命。崖山勒石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两宋大家族的登场与谢幕(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两宋大家族的登场与谢幕(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沧海横流--顺天张氏任意后人评说--张弘范豪怏天纵(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