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大人京营出事了
第144章大人京营出事了
接下来几天,沈沅早出晚归,基本上都待在南郊新军卫军营,直到戌时才回府。
“夫君,回来了。”宝钗见着沈沅回到后院,起身相迎。
她知夫君近来因公事繁忙,因此愈发尽心照顾,每晚都会熬上乌鸡汤和燕窝粥。
“夫人。”沈沅笑着牵过娇妻的绵软柔荑,来到桌边坐下叙话。
不一会儿,莺儿就让丫鬟端来鸡汤和燕窝。
沈沅看了眼,心底就是有些古怪,他身健体壮的,也无需每日吃这些,但对妻子的一番心意,也不好太过推辞。
这燕窝还好,可这乌鸡汤…却是大补气血之物,吃了难免会让他…
“夫君这些儿天很忙吧?”
“还好,只是军中增加了一些新的训练科目,尚需我亲自督导。”
沈沅并不会把对京营的担心说与宝钗听,多说无益,只会让家人徒增担忧而已。
见宝钗似有话要说,却欲言又止的样子,沈沅笑道:“夫人想说什么直说便是,你我夫妻二人早已融为一体,何须顾虑?”
融为一体?宝钗闻此孟浪之语,不由玉容一红,羞嗔夫君一眼。
沉默一下,还是说道:“待夫君忙过这阵,我想…去古宁寺烧香。”
“嗯?”沈沅闻言微愣,好奇道:“夫人也信神佛之道?怎会突然想起来到寺庙烧香?”
即便是古代,真信这些的人也不多,或许只是找个地方述说自己的愿望而已。
宝钗垂眸看了眼自己的小腹,面目含羞道:“我…我想去祈愿…希望能早日怀上夫君的孩子。”
她与夫君成亲也有好几个月了,嫁进门以来,夫君日日宠爱她,可惜这肚子不争气,竟一点动静也无。
夫君没了父母,更是家中单传,无论如何,她身为沈家媳妇,为沈家延续香火,是她当前的头等大事。
沈沅反应过来,就是有些好笑,拉过宝钗的玉手,柔声道:“这才成亲多久?就着急要孩子了?再说,夫人年岁尚轻,太早要孩子,对夫人不利,对孩子也未必是好事,等再过两年也不迟的。”
岂知这个时代,女子生小孩与走一遭鬼门关无异,沈沅自是希望宝钗能顺顺利利的。
至于其他嘛,沈沅看了眼宝钗前襟,只要他不过度争食,将来他们的孩子自是饿不着的。
听了沈沅的说辞,宝钗心头却是又喜又忧。
夫君对她这般疼惜,她自是欢喜的,她也期盼能与夫君执手相伴共白头。
但若真一两年无所出,且不说外边的流言蜚语,就连她自己也该担心,是否因为热毒的缘故无法受孕?
沈沅似觉察到了宝钗的心思,温声慰道:“夫人无需担心旁的,是为夫担心夫人过早有孕,伤了身子骨儿,这才有意避着的.”
宝钗闻言,疑惑道:“此事夫君如何避的?”
沈沅想了个说辞,道:“为夫曾在医书上偶得一法,可根据女子月事推算时间…”
宝钗听着,脑海里浮想起夫君每个月确有那么几天并未直接…,雪腻面颊倏而羞红如霞。
一旁的莺儿同样似有明悟,想着每月那几天,到了最后关头,她都是衔吞入腹…
就在宝钗愣神间,沈沅就已探入衣襟,把握住柔软.
俯身附耳道:“有夫人这粮仓,想必同时生两个,小家伙儿们也不会饿着.”
宝钗玉容嫣红,只觉娇躯滚烫,绵软无力靠在夫君怀里,琼鼻腻哼出声:“夫君若不与孩子争食”
这话还未说完,就已点燃了沈沅的腹下怒火,将妻子一个横抱,朝里间走去.
“趁现在没孩子相争,且让为夫吃个够,莺儿也过来吧。”
方才那乌鸡汤…大补。
“哦。”莺儿应声跟了上去,圆润笔直的玉腿已是有些发抖.
一夜恶战,自是无法避免.
————
翌日,辰时.
新军卫军营。
沈沅刚到帅帐,召来冯紫英江凡诸将,正讨论着京营的形势,就闻帐外马蹄声传来。
很快,一名百户的声音在门帘外响起:“大人,卑职有要事相禀。”
“进来说吧。”
得到沈沅应允,这名百户进得帅帐,对着帅案拱手一礼,神情凝重道:“大人,京营出事了!”
沈沅闻言,面上未见太多表情,沉声道:“讲。”
“奋勇营有一名被裁汰的游击将军…死了!”百户沉着气,快速将事发经过道出:“昨日中午,奋勇营和立威营被裁汰的十余将校,前往中军帅帐外讨要说法,王节帅闻之大怒,二话不说就让亲卫将之拿捕,重责五十军棍后,捆缚于辕门外曝晒,今日天还没亮,就有一名游击将军和三名千户暴毙,余者皆重伤。”
此事发生后,王子腾竟还想着借此杀鸡儆猴,并没有封锁消息,这会儿已传扬开来…
冯紫英江凡四人闻言皆惊,整军至今,此前还尚未有如此惨烈的事发生,恐怕…
“如此酷烈,怕会激发兵变。”冯紫英深感忧虑。
那名百户继续道:“大人,卑职还听到一个消息,王节帅正召集京营诸团营的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前往中军大帐议事。”
“这…”冯紫英、江凡、柳湘莲、赵环四人相互对视一眼,面面相觑。
他们略微思忖,自也能猜出王子腾的用意。
一来以那名游击将军和几名千户之死,警示诸团营高级将领,让众将在接下来的整顿中积极配合,切莫存侥幸心理,整军大势,浩浩汤汤,顺昌逆亡。
二来就是把十二团营都督级将领集中起来,避免其串联生变。
殊不知,此举才是取祸之道…
这时,众人将眸光都投向沈沅。
“你且先下去。”沈沅挥退了传信的百户。
“是。”
待那百户退出帅帐后,沈沅神色变得幽沉,沉声问道:“你们如何看?”
冯紫英想了想,语气凝重道:“眼下京营局势波谲云诡,或有人会趁机作乱。”
赵环也道:“属下也担心恐会激起兵变。”
沈沅颔首道:“确实有人在预谋作乱。”
四人闻言一惊,与他们怀疑猜测不同,沈沅分明是确定的语气。
江凡疑惑问道:“大人是否收到了什么确切的消息?”
“此时还不便详细解释。”沈沅凝眸看向冯江柳赵四人,沉声道:“诸将听令!”
四人微怔了下,并未过多犹豫,齐声道:“末将在!”
几人心底虽有疑惑,但对沈沅有足够的信任,也相信沈沅的决断。
“.”
待沈沅下完命令,冯紫英四人应声出了帅帐,前往校场集合新军卫士卒。
沈沅默然而立,凝眸看向前方,他不会让‘昨日’的悲剧重演…
————
神京北郊二十里之外,有四个相邻的军事营盘,便是京营十二团营之四,敢勇营、果勇营、效勇营、鼓勇营的驻扎校场。
此时,敢勇营的某个营房大帐内,十数将领围坐在一团,神情或怒、或怨、或惧,各有不同,但皆是人心惶惶。
这十几人,不仅只有敢勇营的将领,果勇营、效勇营、鼓勇营各有一名参将携两名游击将军,汇聚在此。
敢勇营参将徐坤,眸光微动,扫过一众将领,义愤填膺道:“王子腾这狗贼,是不打算给大伙活路了?竟公然将奋勇营和立威营的将校虐杀致死!”
众将闻言,皆是愤恨交加,有种兔死狐悲之感。
这些人都在担心,下一个是否会轮到自己。
说白了,今日在此账内的,没有一个屁股是干净的,这些年吃空额、喝兵血,捞足了油水,现在被王子腾的大刀砍过来,却只觉得自己冤。
真的冤吗?
显然一点也不冤,若真到了用兵之时,兵不满额,战力低下,导致兵败战危,甚至让异族长驱直入,届时又不知要拿多少百姓的命来填,这便是他们贪婪带来的后果。
人都是自私的,虽古人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但又有几人能反思自己的问题,利益受损了,只会怨怼别人。
这时,一名游击将军愤然道:“不如反了他娘的。”
“对,反他娘的。”
一人言出,大有群起响应之势,十来个将领,面色皆是愤愤不平,一副正义悲怆的样子。
然则又有几人真正对那几个暴毙的将领打抱不平?
不过是担心头上悬着的那柄利剑而已,这种感觉比直接被砍上一剑还难受。
如今还只整顿到奋武营和立威营,很快就会轮到他们,到时这些人恐怕一个也跑不掉,将被肃贪或裁汰。
既然如此,不若将天捅破,在动乱中求得一线生机。
敢勇营参将徐坤,见气氛已营造的差不多,缓缓站起身来,以同仇敌忾的语气,沉声道:“弟兄们,王子腾不给大家活路,也许明天被捆缚、鞭挞、虐待致死的就是伱我。”
绝大多数将领情绪激动,应声附和道:“徐将军说的对!”
这些人都知道已然面临绝境,态度并无任何迟疑。
但也有人心底有些顾虑,嘴唇哆嗦了下,说道:“可造反是要诛九族的,我等家中皆有妻妾老小…”
王子腾肃贪也好,裁汰也罢,虽行事粗暴,但针对的也就是这些军中将卒,尚不会牵连家小,而谋反若败落,就是身死族灭,寸草不留。
此言一出,瞬间就让不少人冷静下来。
徐坤见状,微不可查地朝旁边一游击将军使了个眼色。
那游击将军心领神会,高声说道:“老刘,若我没记错的话,你家中老父老母已年过七旬,还有你那十余妻妾和幼弱孩儿,一旦你被查处,即便勉强保住性命,你觉得你们这一大家子还有办法活下去吗?是回老家种田,还是上街去要饭?”
刚才顾虑出言的刘姓将军闻言,心头一凉。
以他之前所贪,现在即便倾家荡产也不可能补得上,而且一旦被查抄,他们这一家数十口就没了任何生存依靠,莫非真要行街乞讨不成?
见众人陷入思忖,徐坤眸光微凝,语气深沉道:“谁说我们要造反了?王子腾蒙蔽圣听,逞凶行恶,如今更是草菅人命,全体京营将士苦其久矣,我等不过是顺人心、清君侧、诛奸邪!”
那刘姓将军还想说什么,却被人打断道:“徐将军说得对,我等是清君侧、诛奸邪!老刘,你若是畏手畏脚、甘愿任人宰割,我们也不勉强,到时可别后悔。”这人说着,眸光渐冷,目露幽光。
徐坤见刘将军不再多言,他环顾众将一圈,面色缓和了些,大声道:“诸位弟兄,我等只是清君侧,待诛杀了王子腾,及其麾下一众为虎作伥的爪牙,拿着他们的首级,然后进城向陛下请愿,说不得还能得到天子的封赏。”
这里的人都不傻,自然能听明白徐坤这话里的意思。
他们并非不留后路去造反,否则,就算集齐四勇营八万人举事,也未必能成功,退一万步讲,即便他们一时攻占了皇城,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数十万勤王大军前来平乱,届时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眼下唯一的生机,就是裹挟怒气冲天的士卒,攻入中军大营,诛杀王子腾及其麾下亲信,然后以清君侧的名义,浩浩荡荡进城讨封。
如此,不但能一举扭转当下绝境,极有可能更进一步。
其实,这里面还有很多其他的风险,只是事已至此,徐坤等人已无法顾忌那么多。
众人闻言,在心底权衡一番,沉寂稍许后,就有将领高声附和道:“没错,王子腾实乃奸佞,我等忠君体国之将,焉能坐视其为非作歹、蒙蔽圣听!本将愿随徐将军一道,行义举,铲除此贼。”
“本将同意!清君侧,杀王子腾。”果勇营参将附议。
“本将同意!”效勇营参将附议。
“本将也同意!”鼓勇营参将附议。
顿时,营房中各团营将领,七嘴八舌,纷纷附和,至此,再没有一个反对声音。
在徐坤等人的威逼利诱之下,就连此前心有疑虑的刘姓将军也同意下来,下定决心,拼死一搏。
徐坤见军心已足,眸光凛然,沉声说道:“趁各团营都督离营之际,诸位请速回各自营团,号召麾下将卒起事,半个时辰后,我们以锣鼓为号,集结大军,前往围攻中军大营,诛杀王子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