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白手起家(3)

3.白手起家(3)

11月上旬,太平军攻破城外馒头山及望江门、候潮门、凤山门外的清军营地。接着,在凤凰山、清波门二而挖地道,又在海潮寺至凤凰山顶沿线架木城,围攻杭州。

经过数10天的长围久攻,杭州城内到11月初就粮尽,一升米价值一两银,还唯恐无处买。满街饥民就计较生死,饿莩遍地,凡草根、树皮、水草、浮萍、旧牛皮箱等物,无不取食,饿极了的人们甚至将人尸分割者煮食。

杭城被围缺粮之际,胡雪岩和湖州豪绅赵炳鳞受王有龄委派,微服冒险赴上海采运粮米和军火。可是没等他返城接济,大局已不可支。十二月二十九日上午,李秀成督令扒城而入,第二次克复杭州。两天后,又攻破不听劝降、负隅顽抗的旗营。浙江巡抚王有龄、杭州将军瑞昌失城自杀,署布政使麟趾、按察使宁增纶、学政张锡庚、盐运使庄焕文、粮道暹福、浙江提督饶廷选、总兵文瑞等高、中级将官几十人均死。

再说胡雪岩从上海采办军需军粮后,押着货船,联帆二十余艘,驶入钱塘江来。

他利用太平军水师不足、下能全部控制江面这个空隙,装扮客商模样,分散货船,溯江而上,投奔引师东进的新任浙江巡抚左宗棠。

左宗棠(1821~1885年),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12年(1832年)王辰科举人,后连续三次参加会试落第而归,遂弃科举事业而专治经世之学。太平军起义爆后,左在家乡办团练,久居湖南巡抚张亮基幕府,主持用兵筹饷,后来,张调抚山东,左才辞归,入湘抚骆秉璋幕。不久左宗棠被清廷特旨擢为四口塱乐堂,襄办曾国藩(1811~1872年,湖南湘乡人)他从湘勇、郴勇、桂勇中招募五千人,号称\"楚军\"。

1861年太平军第四次入浙并席卷浙江全境时,左宗棠率军从皖南婺源移屯赣东广信(今上饶》,受命\"督办浙江军务\"。1862年1月23日,经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的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曾国藩保荐,左宗棠继失城自缢的王有龄而成为浙江巡抚。

在安徽婺源时,左宗棠所部\"饷项已欠近5个月\",饿疲致病及战死者很多,\"士兵病者愈半,病故者亦近千人。\"此番进兵浙江,更是缺粮短饷、困难重重。对此,左宗棠感到非常苦恼。正当他愁眉频蹙之时,胡雪岩会逢适时前来拜遏。

胡雪岩获得左宗棠的信任后,经常以亦宫亦商的身分往来于上海、宁波等洋人密集的通商口岸。他除了经办粮台转运、接济军需物资之外,还利用与洋人打交道的机会,为左宗棠勾结法籍宁波海关税务司、法国驻宁波的军官和法国驻宁波舰队司令,要他们募集士兵约千人,由法**官训练,用洋枪洋炮装备,组成\"常捷军\",这支中法混合的雇佣军人数最多时达3000人,曾与清军联合进攻宁波、余姚、奉化、上虞、绍兴、富阳等地。

1863年(同治2年)3月,左宗棠已授闽浙总督,因新任浙江巡抚曾国荃(1824~1890年,湖南湘乡人)尚未到任,左仍兼浙抚,负责浙、闽军务。9月下旬至12月中旬近3个月时间内,他指挥清军和\"常捷军\"与太平军在余杭——杭州一线多次作战。

1863年12月17日~1864年2月15日,太平军守将纷纷投敌,杭州因周围防线逐步瓦解而成为一座孤城。

1864年4月1日(同治3年2月25日)清晨,左宗棠军队在\"常捷军\"的洋枪洋炮掩护下,攻破了杭州城。7日,左进驻杭州。清廷因左军攻下杭州,特加左宗棠以太子少保衔,并赏穿黄马褂。为左宗棠综理粮台的胡雪岩也衣锦还乡了。

连年战争使浙江满目疮痍,为收拾残局,左宗棠在入驻杭州后,选派员绅\"设立赈抚局,收养难民,掩埋尸骼,并招商开市。\"胡雪岩是左宗棠处理善后所借重的人物,他经理赈抚局务,设立粥厂、难民局、善堂、义垫、医局,修复名胜寺院,整治崎岖不平的道路,立掩埋局,收敛城乡暴骸数十万具,分葬于岳王庙左里许及净寺右,达数十大冢。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胡雪岩商道(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胡雪岩商道(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白手起家(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