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第七章保安族的文化传承(12)

95.第七章保安族的文化传承(12)

可以说,保安族文化在形成过程中,伊斯兰文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族源上讲,无论是“探马赤军”的色目人,还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另有受其影响的部分藏、土、汉等族,起初都是由伊斯兰文化在心理上达成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促使了他们的融合。同时又融会了一些除了伊斯兰文化以外的其他文化因素——蒙古、藏、土、汉等族的文化因素。这些又以复合型依附于伊斯兰文化特征。这样一来,保安族的民族心理最终在伊斯兰文化特征上形成一致。例如,保安族居住在青海同仁时,以通婚对象要信仰伊斯兰教为前提。再如,定居甘肃大河家的保安族居住形式为四合院式,讲究对称、讲究上下房之分,上大梁时,梁上裹系红布麻钱袋,以示家事兴旺。这里有鲜明的汉文化特征。但庭院正中种植果树、花草等又充分体现了伊斯兰文化的内涵。文化的排他性和相融性的有机结合,促使了保安人的完整的文化整合。

保安族的农业和冶铁业及其相关商业经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冶铁业在保安族中已有传承体系。有家庭规模冶铁制腰刀的炉灶、工具及家庭男子承袭观念,又有社会规模的师徒传授腰刀技术和腰刀商业的经营。这些使保安人有了稳定的商业经济基础和价值取向。这与保安族重实际、求稳定的农耕文化观念相一致,成为保安族完整性文化整合的基础。

无论早先在青海同仁,还是现在甘肃大河家的保安族的聚居地,皆可以用“保安三庄”来概说。这种居住上的一致性,一方面缩小了保安族内部文化的差异,如在语方面,保安族无方差异,在生活方式、习俗方面也无明显的差别。另一方面,又促成了保安族文化吸收、融会周边民族文化整合过程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保安族虽然是一个人口很少的民族,但其民族展与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在其民族化过程中,有过从中亚到中国、从青海到甘肃的诗史般的迁徙历史。有自己的语,没有文字,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其民族文化融合了中亚伊斯兰文化、西域突厥文化、蒙古高原的蒙古文化、青藏高原的藏族文化和中原地区的汉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可以说是“小民族,大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也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展的重要条件。民族传统文化作为该民族成员世代传承相沿的共识符号,是该民族共同体内聚和团结的象征。保安族人民在其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还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添了珍贵的精神财富。多少年来,这些弥足珍贵的保安族文化遗产为陶冶保安族群众的操,丰富保安族群众的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挥着积极而有益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展,保安族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何在多元文化中对保安族文化进行合理的开和利用的问题,我们呼吁有志之士积极协调各方面力量,在重视展经济的同时,实现民族文化的和谐与可持续性展。

第六节民族精神气质

古代保安人的聚居区是土司、头人、边官武吏交叉统治的地区。历史上保安人民因为本族群势单力薄,经受的压迫比相邻的兄弟民族更甚,在被多重势力压迫、奴役的特殊生存环境中,养成了勇敢、坚强、淳朴、诚实、不排外、重友、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贵品质。

一、孝顺父母,尊敬长辈,重家庭伦理道德

在保安人的家庭伦理观念中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保安人以此为道德准则,认为无孝心的人是罪人,要受到世人的谴责。在伊斯兰教经典中也强调孝敬、服从和尊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作为行为规范和礼仪,对老年人、长辈、阿訇和有知识的人倍加尊敬,对双亲孝顺是保安族家庭社会伦理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孝顺”的思想观念,不仅贯穿在保安人的家庭教育、道德规范之中,在保安人的许多民间文艺作品和舞蹈中也有充分的反映。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95.第七章保安族的文化传承(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