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拉祜族概况(2)
《魏晋南北朝民族史》记载:“羌人经过先秦很长时间的迁徙分化……被称为羌人的主要集中在河湟地区、塔里木盆地以南及葱岭的西域地区、陇南至川西北一带。”这便是河湟羌的形成,其中包括了拉祜族先民。范晔著《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羌人领无弋爰剑,被秦厉公掳为奴,后逃脱,聚旧部为帅,传至曾孙忍。自爰剑后,子孙支分凡百五十种……其五十二种衰少,不能自立,分散为附落,或绝灭无后,或引而远去。”公元前4世纪,秦献公欲复先世霸业,大动干戈,迫使大批羌人迁离故土。“忍季父邛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锡支河,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牦牛种,越嶲(今西昌)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今甘肃文县)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今甘肃武都)羌是也。”后来一部分人在“邛”的率领下,沿四川西部南迁。由此可见,秦汉时期,拉祜族先民与一些氐羌系民族开始南迁,部分进入四川。王文光著《中国古代的民族识别》记载:“《新唐书·西域上·党项传》载:‘又有白狼羌,吐蕃谓之丁零,左属党项,右与多弥接……’白狼羌活动的范围为今四川阿坝州,甘孜州和甘青连接地带。”在拉祜族民间口承文学历史中,被称为“北极(基)南极(基)”或“北地南地”(古地名译音,在今青海省境内)和“阿沃阿郭都”(意为一天一夜都走不完的坝子)、“科玛斯科阶,洛玛斯洛阶”(意为七座大山处,七条大河处,故称“七山七水处”)时期。2
隋唐时期,先后出现民族他称“闽”和“缅”,民族自称“卢鹿”,拉祜纳支系自称“锅锉”,始见于汉族文献。1拉祜族先民陆续由川入滇,与滇西北高原的一些部族共同形成被泛称为“昆”或“昆明”的族群,分布在金沙江以南至洱海的区域。在拉祜族民间口承文学历史中,被称为“诺娄诺谢厄”(意为蓝色水的大湖,疑为泸沽湖)和“诺娄厄搭”(意为诺娄湖大渡口,今攀枝花市渡口)时期。
元明时期,拉祜族先民几经漫长的迁徙进入滇西南,分布于澜沧江两岸的广大地区。在拉祜族民间口承文学历史中,被称为“勐缅密缅”(意为被火烧出来的天地)时期。清代,民族他称“倮黑”“目舍”“墨色”“慕色”“桂”“贵”等,频繁出现于汉文历史文献中,以及哈尼族、傣族、布朗族、佤族中。王文光著《中国古代的民族识别》载:“康熙《楚雄府志》载,‘倮黑,居深箐,择丛篁蔽日处结茅而居,遇有死者,不殓不葬,停尸而去,另择居焉’。这部分倮黑聚居于楚雄府所属的广通县和南安州(今双柏县)一带的山区,保持着古老的原始生活方式。他们是依旧留在北部的少部分而且族中的绝大部分,早已迁到南部的顺宁府(今临沧地区)和普洱府(今思茅地区)一带去了。近代广通、双柏一带已经没有拉祜族,显然是清朝中期以后又‘另择居焉’而迁到云南南部去了。”由此可见,至清末拉祜族先民已定居于现今的分布区域。
1952年12月20~25日,根据本民族广大民众的意愿,澜沧第二次民族区域自治筹备委员会议提议将民族称谓“倮黑”改为“拉祜”。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区,4月1~7日召开澜沧拉祜族自治区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大会决定废除历史上带有歧视性的民族称谓“倮黑”,正式定名为拉祜族。
第二节人口与分布状况
拉祜族是一个地处中国、缅甸、越南、老挝、泰国五国交界山区,跨国而居的亚热带山地丛林民族。分布于中国云南省西南部,缅甸东北部,越南、老挝、泰国的结合部地区,东经98°50′~105°,北纬17°24′的狭长地带。中国境内的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山区,人口为453705人(2000年),分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拉祜普(白拉祜)和苦聪四个支系,拉祜普支系现已见不到了。现主要集中于澜沧江东西两岸的普洱市、临沧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约占人口总数的92%,其中,近半数人口(195796人)居住在澜沧拉祜族族自治县境内,其余人口分布于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以及思茅、景谷、景东、宁洱、西盟、江城、墨江、勐海、景洪、勐腊、元江、新平、耿马、永德、镇康、临沧、沧源、凤庆、云县、绿春、金平、宾川等县境内。80%以上的人口集中于澜沧江以西,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恰好处于佤族、傣族、哈尼族、彝族、汉族分布区域的中间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