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三序幕:东京大搜捕(1)

6.三序幕:东京大搜捕(1)

1945年9月11日,麦克阿瑟布一号逮捕令,下令开始分批逮捕被指控的数十名战犯,东条英机等39人批被宣布为甲级战犯嫌疑犯,东京大搜捕开始了。***

批逮捕令中的39人,有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27名日本战犯,还有12名非日本战犯,包括3名德国人,3名菲律宾人,2名澳大利亚人,缅甸、荷兰、泰国和美国各1人。他们因为协助日本为虎作伥而受到逮捕。但是,后来由于其中一些人不够甲级战犯资格,或被所属国坚决要求引渡,以及审判的技术障碍等原因,这些非日本战犯在法庭正式开始审判前便全部被释放或引渡回国。第一批被批捕的一些战犯并不够甲级战犯标准,来源庞杂,数量虽多,但难免显得仓促。

11月19日,麦克阿瑟布第二号逮捕令,原陆军大臣荒木贞夫、原相小矶国昭等11名战犯被捕。这一批战犯以他们的地位之高,罪责之重,大都够得上甲级战犯或主要战犯标准,显然经过慎重考虑才逮捕的。这批批捕的战犯除了已经自杀的本庄繁和重病的松冈洋右外,都在逮捕令布十天内自动报到投案并携行李入狱。

12月2日,布第三批战犯逮捕令。此次共59名战犯,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长期骑在日本人民头上的社会“知名人士”,包括两位前相平沼骐一郎、广田弘毅等,其范围涉及日本军界、政界、外交界、企业界、论家以及一般认为不可侵犯的皇族成员,在日本战犯中具有广泛代表性,其中的一些人的罪行也达到了甲级战犯的标准。这一批被捕的83岁的日本新闻界耆宿德富猪一郎在迈着老态龙钟的步伐投案时,还做了一中文诗,在当时日本颇为传诵一时。诗曰:“血泪为谁振,丹心白违。沧桑转瞬变,八十三年非。”

16日,近卫文、木户幸一等9名战犯被列入第四批逮捕名单。其中以近卫和木户的被捕在当时日本引起轰动。近卫曾经担任过三任日本相,木户则是皇室宫内厅长。

上面三次逮捕的战犯全部是日本战犯。

在东京大搜捕开始后,那些昔日横行一时的日本军国主义骨干分子顿时感到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彻底失败了,他们自知自己罪孽深重,将难逃正义的审判和惩罚,在绝望之际,一些嫌疑犯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罪恶的一生。

早在日本战败投降前,原陆军大臣阿南惟几自杀。1945年9月11日,东条英机上演了自杀未遂的闹剧,同一天,原日本参谋总长杉山元,在未被列入战犯名单之前,在位于东京牛区的总司令部用手枪子弹击太阳穴自杀,他的妻子启子闻讯后,在世田谷家里用短刀插入心脏自杀。11月20日,本庄繁接到姨侄女良秀子——麦克阿瑟的日本秘书的报讯,即在东京青山区旧陆军大学辅导本部理事长办公室服氰化物自杀了。本庄繁的自杀在当时的日本人眼中看来是一件“壮举”。他死后备有两份遗书,并题有“诚以贯”三个字。1945年12月16日凌晨,为逃避法庭起诉,对日本动战争负有重要责任的近卫文自绝于世。近卫曾经担任过三任日本相,但他不是军阀出身,没有直接参加动太平洋战争,在日本战败后自己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不至于太坏,一度还跃跃欲试图谋在日本政坛东山再起。近卫的不自量力引起盟国的普遍不满,在一系列批评和打击下,近卫的野心彻底破灭。在得知盟军决定逮捕他后不久在家服毒自杀。此外,相继自杀的还有对战争负有重要责任的原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原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原厚生省大臣小泉亲彦、原文部省大臣桥本邦彦、原海军军令部次长大西泷次郎等人。

由于麦克阿瑟身边日本秘书泄密,几个恶魔提前自杀,引起各国对美国占领军不满,纷纷要求美国占领军加强对战争嫌疑犯的看管,务必使这些恶魔在法庭接受审判。此后,美军加强了对战犯们的管理,遏止了战犯们自杀的浪潮。

除了少数战犯被捕前自杀外,大多数战犯被顺利逮捕关押进监狱,其中很多人还是自己来到监狱投案。这些昔日的战争恶魔束手就擒,也不忘了给自己“理论”一番。在第一批逮捕名单中名列第二的原海军大臣岛田繁太郎的“理论”代表了战犯的普遍心态。他说:“本人自编入预备役后,即以在野之身冀望胜利,以迄终战。惟大诏涣以后,闭门思过,其间亦曾有意割腹,以谢天下。乃圣上有须忠诚履行《波茨坦宣》之圣旨,遂苟延性命,以迄至今。本人列为战犯受拘,早在意料之中。惟上无以对天皇,下无以对国民,斯为愧尔!”动战争时一派毫无畏惧的“勇士”模样,待到战败后,这些曾经命令自己下属自杀,或者将某些战败自杀的下级军官或士兵作为军队榜样加以宣扬的大恶巨奸们,此时却以“意料之中”、“忠诚圣旨”为借口苟延残喘,让世人更加清醒的认识了他们的本来面目。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远东审判(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远东审判(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6.三序幕:东京大搜捕(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