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开创事业(3)
·迷思六:学生创立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公司
实际状况:学生创立的公司很多后来都快速成长为国际大品牌,google、戴尔电脑、微软等就是实例。许多校园企业潜能十足,毕业多年后也持续突飞猛进。
·迷思七:要有一大笔钱才能创业
常听人说,创业最大的难题就是欠缺资金。然而,大多数公司都是在资金不足,甚至毫无资金的况下创立的。我和我的创业伙伴几乎是从零开始的,所以不要因为资金不够就退出竞赛。
如果不敢放手一搏,或身边有一大堆人反对你、不支持你,你可能很难摆脱迷思、看清事实——至少要等到累积更多工作经验之后才会想通。但相信我,这些错误认知可能扼杀你的梦想,你也许会因为无知或误信资讯而放弃创业。但我相信你没那么傻。
如何用好这本书
这是一本循序渐进的指南,每个人都可以参考本书,开创营利事业。我希望本书有益又实用,因为这正是有意创业的学生所需要的。我知道大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听过不少理论,因此本书另外搜集了很多实际的资料、印证过的策略、商业概念,和可培养创业者精神、却少有人知道的诀窍。毕竟不管有没有要创业,独创而革新的想法对生活有无穷的帮助。
虽然书中的指示多半针对大学生和研究生而论,但高中生和初中生也能从书中的建议得到帮助。我相信,从小就应该培养创业精神。现在连美国政府都意识到要鼓励年轻人创业。正因如此,众议院才会立法成立“全国创业活动周”,我很荣幸能担任全国人一职。每年主办单位都会规划各种活动和比赛,期望能培养15~25岁年轻人的创业精神。
本书依照开创和展事业的过程,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创事业”介绍创业须知的事项。例如,抓准创业的最佳时机(春天或秋天创业有差别吗?)、需不需要取得校方同意(如果校方反对怎么办?)、学生一般的创业种类等等。准备进大学的学生,会对第1章“校园并非生而平等”特别感兴趣。这一章帮助你评估一所大学提供的创业课程是否够分量,还有是否具备创业不可或缺的支援、资源和人脉。顺道一提,如果你已经进入大学就读,你可能很后悔选校之前没先参考本书。可别懊恼,就算你已经是大学生,也可以从中学到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的好方法,尤其是善用学校独有的优势,并提升你的学校在创业方面较弱的环节。我也会指出如何在技术上高人一等,尤其该如何善用学生可取得的丰富且免费的资源,使你的事业更具竞争力。
第二部分“募集资金”说明如何找到人投资或赞助校园事业。我指的不只是哈佛、耶鲁或斯坦福这类一流名校的校园事业,公立学校和两年制学院也不例外。你会在这几章学到制作财务报表的基础、如何管理现金流通,还有如何预防事业中断、失败或破产。
第三部分“兼顾事业与学业”指出许多平衡工作、人际关系和学业的方法,教你如何保持好成绩和准时毕业。你会学到如何借助大学教授和事业顾问的智慧、如何把报告和作业当成构思事业的基础,并善用学生可得的校内及校外、免费或低廉的丰富资源,将学业和事业相互结合。
最后的第四部分“拓展事业”介绍如何利用校园媒体、地方新闻、网络等渠道,推销并宣传你的校园事业,还有如何把事业扩充到校园之外,例如其他学校、其他国家,甚至全世界。最后两章详细指出校园创业者最常犯的十一大错误,并告诉你如何避免或补救这些缺失。相信我,创业过程中一定会出些乱子,我自己也不例外。书中遍处可见我误入歧途又重回成功之路的亲身经历。
创业者从失败中成长
有句名说:“失败不是倒下,只是暂时偃旗息鼓。”如果你很认真考虑创业,就应该尽早体会到,某种程度的失败不但可以生,而且还是创业必经的过程。所以,如果你一时遭遇到挫折,例如银行拒绝贷款给你、对关键投资人做简报时表现失常,或有把握一定成功的事业却一败涂地,重要的是要能马上站起来,拍拍灰尘,找出自己哪里出了错。商场上不会有人在意你跌倒过多少次,只会看你重新站起来多少次。如果你拥有这种个性特质,或至少能培养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场战役你就已经赢了一半。只有经由失败才能真正学到生命中——经商创业也包括在内——最宝贵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