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在公益中享受成功(8)
走进汕头大学,有两点会给所有来访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是在整个校园里,你几乎找不到李嘉诚的痕迹;另一个就是李嘉诚如果来到汕头大学,学生对他的爱戴程度,看了会让任何一个人感动。***当学生们抢着和他握手的时候,能把他一只胳膊都握满了。
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次,汕头大学医学院的院长来到香港,与李嘉诚约好在午饭时间商谈筹建汕头大学医学院眼科中心事宜。而在此之前,李嘉诚的儿子在生意上有一些事要与李嘉诚商谈,李嘉诚说,给你五分钟,五分钟之后我约了汕头大学的人谈公益。对于那些要用钱的公益项目,一谈两三个小时还嫌少,然而对那些赚钱的生意,却是只给儿子5分钟,这就是大富之后的李嘉诚。
李嘉诚的确放了不少心血在家乡,没有任何一个生意比汕头大学更占用他的时间,最初10年他每次到汕头大学都工作直至凌晨两三点。
李嘉诚回忆说:“几年前,我去汕头大学开校董会,市领导安排在饭后会见大群记者,被问及‘潮州人以你为荣,你又会否以身为潮州人为荣呢?’回答这个问题不可犹豫,我在两秒内便回答道:我以身为中国人为荣。……在我心中,同事中有不同民族,会说潮州话也不会有特别好处。潮州人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潮州人‘二战’前多从事米铺、木材、煤炭、苦力、拉车等工作,近几十年潮州家庭也着重第二代教育。但是必须记着,身为中国人,事业有成当然应该对家乡有贡献,更要有远大思想,不只中国,甚至放眼世界。”
没有李嘉诚,就不会有汕头大学。没有李嘉诚,就不会有汕头大学医学院及附属的两所医院和一个眼科中心。没有李嘉诚,就不会有中国第一个较为正规的临终关怀机构“宁养院”。
“第三个儿子”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父亲因为没有钱买药而失去生命的景,所以我很想再多赚一些钱,去帮助那些被病魔缠身的人,去不断地展人类的医疗事业。
——李嘉诚
有人说,李嘉诚有两个事业。一个是拼命赚钱的事业,名下企业业务遍布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雇员人数约22万名;另一个是不断花钱的事业,他的投入也足以让他成为亚洲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公益慈善家。在接受香港的《亚洲周刊》杂志的采访时,李嘉诚甚至将自己一手创立的李嘉诚基金会称做是心中的第三个儿子。与财富的这两种打交道的方式和态度就这样奇妙地统一在了李嘉诚的身上。
体会“花钱”的意义
说起李嘉诚,他的大儿子李泽钜感慨万分:“爸爸很懂得用钱,懂得用钱是指他知道生命中,那些事对他重要。他觉得如果能在一生中,帮助那些较不幸的人,不论在医疗或教育也好,他觉得这样做可使他感觉得更富有。”
《孟子》曰:“达则兼济天下。”而李嘉诚正是通过“花钱”的方式践行着这一句话,他说:“当你赚到钱,等有机会时,就要用钱,赚钱才有意义。……成功之后,利用多余的资金做我内心所想做的事,心安理得,方寸间自有天地。”于是,他热心支持内地及香港的教育与医疗事业,多年来各项捐款达30亿港元。
2008年5月12日,汶川生了百年不遇的大地震。这场地震,震动了世界,凝聚了中华。汶川大地震后,李嘉诚立刻决定向灾区捐款人民币3000万元。接着再捐1亿元,为所有受灾学生支付全部的学费和部分生活费,让他们尽快复学。与此同时,他名下的基金会迅速派遣近千名受过训练的义肢技师前往四川,计划为四川灾区受伤的灾民全部免费安装义肢及提供轮椅,预计在两个月内全部完成。李嘉诚还表示,若灾区再有实际需要,他会进行第四轮捐助,只要有最实际和见效的项目,就会立刻去做。
记者问李嘉诚:“您对教育和医疗这些慈善公益的事业投入这么大,与您幼年的经历有什么关系?”
李嘉诚回答道:“童年我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人。战争期间,我们一家人来到香港,当时日本人已经占领了香港了,于是我妈妈带着我弟弟、妹妹回到家乡去,香港只有我跟我爸爸。那时每天晚上爸爸都会咳嗽。因为爸爸的咳嗽,每天晚上我心里都很难过,但他也根本没有看过医生,等到他自己知道严重了,才联系公立医院。半年后,在医药不够、经济困难的况下,他去世了。所以这一段的经历给我非常深刻的影响,就是说,如果有一天,假如我的事业可以达到某种程度,我就要为医疗事业做一点事。要牢牢记住,教育、医疗都是最重要的。教育来讲,我认为自己也幸运,怎么样幸运呢?因为在那一段最困难的时期,我一路都是尽量求进步、尽量抢到多一点学问,到今天这么多年来,是没有一天停过的。甚至旅行,我还是带着要看的书。……我一生中有两个关键时刻。一个是我12岁的时候,一个天真、充满幻想的小孩子跑到香港,见到一个不是我所希望的世界,我转眼之间就变得成熟了,非常努力,不怕辛苦,充满责任感。第二个应该是我二十七八岁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可以说‘贫穷,我永远不会再见你了’,也就是说以后都不需要做事了,可以退休了。但是骤然间你现,财富在一路给你增加,可你有什么特别快乐的地方?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