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六再访苏区(11)

52.六再访苏区(11)

在闲谈中,**常向斯诺询问美国的地理、气候、人民生活的问题。***还问美国南方黑人争取选举权的进展,印第安人的待遇。得知没有一位天主教徒当选为美国总统,**吃惊。他问这是否意味着在美国有强烈的宗教冲突。他还问大多数美国人的婚姻嫁娶是怎样进行的。他说他始终不理解美国的禁酒法令是怎样在国会通过的。他对美国科技领域都有浓厚的兴趣。也对加利福尼亚的每件事物有好奇心。

**对于美国两党对于战争的态度感到迷惑不解。他很奇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执政的民主党的参战主张得到了共和党的支持。而这次战争又是民主党在执政,罗斯福正在呼吁改变美国的中立政策,希望率领美国参战。但是,共和党人却始终强烈地坚持孤立主义。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共和党不是代表大金融资本吗?他们不是能从战争中横财吗?

斯诺对这种从概念出划分两党的分析表示异议,因为各类资本的势力在两党中都可找到。公众舆论的变化能够导致共和党人改变立场。

**认为美国政策有矛盾,例如:尽管废除了《美日通商条约》,美国商人仍然继续把原料卖给日本,而且数量比以前更大。

斯诺认为这算不了什么,与英国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英国在战争爆前,一直在向希特勒提供武器和贷款。苏联在这方面也不例外,苏联不是也在向日本提供库页岛的石油吗?**只好解嘲说,斯大林是从罗斯福那里学到这些的。

此外,**还详细询问了工业合作社问题,并表示支持这个运动。**对斯诺和他的工作是信任和赞扬的。

斯诺也在**身上看到了中国**人领导中国革命运动的能力,对抗战必胜的自信心。他把**和蒋介石做了一个严肃的对比。斯诺觉得:“两个人都有坚强的意志力。毛在他自己的范围内也许跟蒋一样的坚忍,他是一个有力的进取的和有决断的人,他而且是一个能干的政治和军事的战略家。……毛主要是一个社会革命家,蒋主要是一个社会保守家。蒋是一个自是的人,他的脱离群众的性质,常在有意地强调保持中国旧有的权威人物的传统。毛却不大神秘。他决不说没有错误。我曾听到他承认错误,他是不以改变他的意见为耻的。”

是的,以**为代表的中国**人主要的是社会革命家。他们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抗日战争,他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为此,中国**进行了使蒋介石“恨之入骨”的民主改革。

**实施了几年前南京许诺给人民,但从未实行的“自治”。先是选举边区各级政府,党规定**员参加村、乡和县一级的政府中的代表人数,不得超过总代表人数的三分之一。这样就调动了大批非**人参政议政、为抗战工作的积极性。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率先选举产生,林伯渠任主席。斯诺在延安时,详细考察了边区政府的工作和它的选举经过,他在《为亚洲而战》一书中作了大量报道。

由于边区政府的积极工作,边区群众得到很好的动员,各尽其能,为抗战贡献力量。

11岁至17岁的少年,都加入少先队,配以军事训练,担任半军事的任务。到18岁,他们大多都编入正规军,走上前线。

妇女和小孩被动员起来组织突击队,从事集体的耕种和收获,以补劳力的不足。一切学生、教师、公务员、政治工作者,后卫兵在农忙时都参加生产劳动。有些机关还自己开垦荒地,种植谷物。

非常显著的成就是人民和战斗部队的关系非常密切。这和国民党统治区形成鲜明的对照。残废军人不再是没人管了,边区政府给他一笔小额的抚恤金和一小块地,乡村群众帮他收获和耕种。

边区党、政、军、民团结一致,共纾国难。边区人民不必担忧自己的劳动成果会受贪污官吏的中饱私囊,或作买卖外汇的投机,或购买婢妾。“那里跟别的各处地方不同,没有从事军火买卖舞弊的百万富翁。也没有剥削难民和伤兵劳动力的豪绅。这些有组织的农民知道,他们付给地方政府多少钱,他们的代表可以向参议会核对账目。”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走近毛泽东(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走近毛泽东(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2.六再访苏区(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