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附录二(2)
**这个时期外交活动的作用,究其要者有四:其一,向世界宣传了中国**及其领导的军队,宣传了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关于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政策,加强了世界各国和各界人士对中国**的了解,彻底打破了蒋介石对中国**和中国**领导的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其二,通过同外国友人的交往,阐述和宣传中国**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揭露日本、德国对蒋介石集团的诱降,扼制英、美等国的远东慕尼黑阴谋,从而对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展与巩固,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三,准确地把握国际形势和有效地利用国际声援,还是**能够有理、有利、有节并且适时地打退蒋介石集团动的三次****,正确地指挥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条件。其四,**在战前对国际政治力量的分析,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定后的独到见解和欧战、太平洋战争爆后他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前途的准确预见,以及他对战后世界格局与和平事业的重要主张,通过新闻记者的报道和官方文电迅速传播开来,从而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与展、对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与展,都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这个时期**的外交活动,在争取外国政府和国际友好人士对中国抗战的声援与支持、在确定中国**关于外交工作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积累外交工作经验,以及培养中国**的外事工作人才等方面都挥了一定的作用。
(二)
**在抗战时期的外交活动,是围绕着争取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胜利这个中心目的展开的。具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936年7月至10月,**同斯诺的会晤,是他抗战时期外交活动的开始,也是他整个外交生涯的开端。需要指出的是,斯诺的陕北之行,所以能够成行,不是偶然的冒打冒撞,而是经过双方的精心组织和准备。斯诺去苏区的想法,先是通过他所执教的燕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和地下党员的介绍,得到**北方局的支持;而后他又到上海得到宋庆龄、董健吾等的帮助。1936年3月,斯诺和马海德曾经赶到西安,想通过在张学良处做地下工作的**代表刘鼎的关系去陕北,但未果。7月,他们第二次又去,终于成行。在**中央方面,对接待第一个来自西方国家的记者,也十分重视,事先做了认真的准备。1936年4、5月间,**中央曾收到过斯诺提出的一份问题单子,上面所列的11个问题,就是7月15日,**第一次同斯诺谈话时所回答的主要内容。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专门讨论了“对外邦如何态度——外国新闻记者之答复”。中央常委张闻天、**和博古,以及王稼祥等参加了会议,并了。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档案,记录了这次会议对斯诺所提问题的答复,其主要精神也可在7月15日**与斯诺的谈话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可见,双方事先都对这次后来显现出历史性意义的会见,做了充分的准备。正像斯诺后来所写的:“毕竟我是一种媒介,他通过我,第一次得到了向世界表谈话,更重要的是,向全中国表谈话的机会。他被剥夺了合法地向中国报界表意见的可能,但是,他知道他的看法一旦用英语表出去,尽管国民党实行新闻检查,也会传回到大多数知识分子的耳朵里。”
从1936年7月接待斯诺到1938年10月,为**抗战时期外交活动的第一阶段。这个时期,他广泛地同美、英等国的国际问题专家和新闻记者接触,一方面争取打破国民党对**及**领导的根据地的**,传播**的政治主张,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同时,借他们向世界宣传了中国**的外交政策。**深刻地分析了国际形势,一开始就提出一条不同于国民党的外交路线,即先是对日绝交、宣战。他主张一方面和苏联订立军事政治同盟,紧密地联合这个最可靠最有力量最能够帮助中国抗日的国家;另一方面,争取英美法等民主国家同我们抗日,在不丧失领土主权的前提下争取他们的援助。**说:“我们的根本方针和国民党相反,是在自力更生的原则下尽可能地利用外援,而不是如国民党那样放弃独立战争和自力更生去依赖外援,或投靠任何帝国主义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