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第九章柯尔克孜族的重要著作与文献(12)
1881年
清光绪七年
中俄《伊犁条约》签订,中国收回伊犁,但失去了伊犁以西大片领土,其中也包括柯尔克孜地区。***
1882年
清光绪八年
中俄签订《喀什噶尔界约》,将别迭里山口至帕米尔一段边境(即今阿合奇﹑阿图什﹑乌恰以北,阿克陶﹑喀什库尔干以西)大片领土划归俄国。
1884年
清光绪十年
新疆建省公诸全国。刘锦棠为新疆任巡抚。《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签订,俄国侵占我国帕米尔大片领土。
1891—1892年
清光绪十七年至十八年
俄军侵入我帕米尔,侵占我柯尔克孜等族的土地。沙俄提出重新划分帕米尔界线,清政府始终不接受。
1895年
清光绪二十一年
英﹑俄以1872—1873年《格伦威尔—戈尔恰科夫协定》为基础,私分帕米尔。清政府不予承认。
1906年
清光绪三十二年
华俄道胜银行贷款2万卢布修筑自土尔尕特山口至喀什噶尔道路。
1911年
清宣统三年
辛亥革命。
1912年
民国元年
新疆宣布共和,杨增新主政新疆。
1913年
民国二年
由疏附县析置乌鲁克恰提分县(今乌恰县)。
1916年
民国五年
中亚纳伦河一带的柯尔克孜人二百余户一千余人进入我国境内,在哈克夏勒(今阿合奇)落户。
1928年
民国十七年
杨增新被刺,金树仁上台。
1930年
民国十九年
乌鲁克恰提分县改乌鲁恰克提设治局,设治局衙署在乌鲁恰克提村。
1931年
民国二十年
哈密农民暴动。
1933年
民国二十二年
盛世才上台。
1934年
民国二十三年
伊斯哈克别克·木努诺夫在乌恰组成柯尔克孜族武装部队—柯尔克孜骑兵团。
1934年12月
民国二十三年
经新疆省第二次民众代表大会决定,以维吾尔﹑柯尔克孜﹑塔吉克等作为其正式书写名称。
1935年
民国二十四年
柯尔克孜族骑兵团清除了由苏联逃来的残匪,同时战胜了乌斯曼阿里匪帮。
1936年
民国二十五年
柯尔克孜族武装与其他民族武装一起,平息了马虎山在南疆的暴乱。
1938年
民国二十七年
乌鲁克恰提设治局升格为乌恰县。县治迁至黑孜苇盆地。同年,由伽师﹑疏附县析置阿图什设治局。设治局衙设在阿图什麦谢特庄。
1941年
民国三十年
由乌什厅析置阿合奇设治局,设治局衙设在今哈拉奇乡的阿合奇村。
1943年
民国三十二年
阿图什设治局升格为县,下辖十个乡镇,隶属喀什专署。
1944年9月
民国三十三年
阿合奇设治局升格为县,隶属阿克苏专属,县衙迁至乌曲,即今县城址。
1945年8月
民国三十四年
蒲犁革命爆。
1946年1月
6日
民国三十五年
国民党中央政府代表与三区代表签订“十一项和平条款”,蒲犁革命武装解散。
1946年
民国三十五年
在乌恰县斯姆哈纳设立邮政局,办理国际邮件。
1947年8月
民国三十六年
新疆联合省政府破裂,伊斯哈克别克离开乌鲁木齐。
1949年8月27日
民国三十八年
伊斯哈克别克·木努诺夫等“三区革命”领导人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途中遇难去世。
1949年9月
民国三十八年
新疆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