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开眼了
第221章开眼了
宫里,正在洛心宫里的惠安帝听了禁卫军的禀报之后,太阳穴不受控制的跳动起来。
大手一挥,桌子上的瓷器应声倒地。
发出刺耳的噪音。
“逆子。”
禁卫军不敢抬头,生怕就此交代在这里。
周海微微皱眉,示意禁卫军先行下去。
禁卫军不敢抬头,小跑出去。
“陛下,不可动怒,太医说你的身子不宜动怒。”
惠安帝的视线扫过周海。
“你让朕如何不动怒?那逆子挟持了阿彦,正在宫门口威胁朕,
朕的儿子反目成仇,这是让天下百姓都看朕的笑话。”
周海敛去眼底的复杂的情绪,扑通一声跪下。
“陛下息怒。”
“朕要如何息怒?朕还未跟他算账,那逆子居然还敢出现在朕的面前。”
惠安帝双手捏着玉扳指,好似想要将所有的怨气都发泄于此。
可是他身体不似十几二十的时候,不管他用了多大的力气,手中的玉扳指没有任何裂痕。
惠安帝转动的速度越来越快,心中的怒意越来越浓。
洛心壮着胆子上前,替惠安帝揉了揉太阳穴。
“陛下,周公公说得对,莫要为了不值得的人伤了身子。
陛下念及骨肉亲情,不忍明王被天下人耻笑,没有将贵妃所作的事情公之于众,
可明王非但不感念陛下的良苦用心,竟还做出这等丧尽天良的事情。”
“那逆子就想将朕放在火上烤。”
洛心手中的力道加重。
“既然明王无情,陛下何不现身揭露贵妃的种种,如此天下百姓只会觉得是贵妃将明王教坏了。”
惠安帝眼眸一转,似乎有些道理。
“可是他毕竟是朕的儿子,子不教父之过。”
洛心轻轻拉起惠安帝的手。
“陛下,百姓们有眼睛,成王是陛下亲自教导的,谦恭有礼,才华出众。”
惠安帝反握住女子的小手。
“心心说得对。”
说罢,惠安帝看向周海。
“周海,让禁卫军准备,朕要出宫将这孽障的遮羞布扯下。”
周海从地上爬起,深深看了洛心一眼。
“是,奴才这就让人准备。”
惠安帝抬步就要往外走,洛心一把扯住惠安帝明黄色的袍子。
“陛下,妾身跟着陛下一道。”
惠安帝蹙眉。
“心心莫要任性,不安全。”
惠安帝心中的阴影还未褪去,大干寺发生的种种偶尔还会回荡在他的脑中。
谁料一向乖巧的洛心却固执的摇头,眼中漫上水汽。
“妾身的命都是陛下的,何惧危险,何况殿下有真龙护体,妾身更无所怕。”
佳人如斯,双眸澄澈,话语动人。
惠安帝深深陷在洛心的温言甜语中,这后宫中怕是只有洛心是真心待他的。
他曾多次试探,小女子并不在意自己的身份地位,似乎只有他的宠爱才会让她痴迷。
每次见到他时,女子眼中流露出的惊喜不会骗人。
“好,心心便跟在朕的身后。”
洛心眼睛弯起,模样俏皮。
惠安帝轻轻叹了一口气,心中不免惆怅,如此依恋他,他百年之后,她该如何自处?
罢了罢了,到时候便带着她一道吧,如此两人地底下也好有个伴。
(洛心:老男人,你怕不是做梦?)
约莫半个时辰后,惠安帝和洛心出现在宫门口。
禁卫军里三层外三层将两人团团围住,保证连一只蚊子都飞不进去。
惠安帝四下一瞥,已然深夜,倒是热闹,宫门口上一次这般热闹还是苏竹卿煽动百姓之时。
明王借着明亮的火把,将视线定格在那顶黄色的龙辇上。
“父皇,儿臣可是等你许久了。”
可不是吗?
两刻钟前,明王的手又开始发抖,只能跟暗影换了个位置。
惠安帝瞧见明王狰狞的脸,愈发像极了昨晚还前来索命的木凌瑶。
思及此,惠安帝心间一痛,忍不住蹙眉。
洛心很快察觉到惠安帝的异样,贴近了两分。
“陛下。”
惠安帝摇了摇头。
“朕无事。”
“司徒翼,你大逆不道,朕怎会有你这样的儿子?”
父皇这是嫌弃自己?
惠安帝的话刺痛了司徒翼。
司徒翼冷笑出声,鄙夷的看着坐在龙辇上的惠安帝。
“父皇,儿臣这都是跟你学的,父皇曾说过,儿臣是最像你的人,
儿臣只是做了父皇当年做的事情,怎么父皇这般贬低儿臣,莫不是儿臣学得不够好,没能展现父皇的风采?”
司徒翼话音刚落,周遭的百姓将头埋得更低了。
皇家秘辛,听了要命了,眼下一个个恨不能堵上自己的耳朵。
范琪睿快速移开目光,心中忍不住摇头。
明明可以做一个闲散的王爷,非要将自己往绝路上逼。
周海心中暗叹,不免想起死去的太子殿下,明王的路就走到这了。
若不是碍于百姓在场,区区一个成王于陛下而言,没有半点威胁力。
惠安帝眼眸变得阴沉,死死的盯着得意的明王。
当年他弑杀兄长,是因为被逼到绝路了,如果他不提前动手,等兄长上位后,第一个遭殃的便是自己。
而今这个孽障,竟敢说一切都是学他?
这是想让天下百姓都知道皇家秘辛?
“陛下,不能再等了,陛下一世英名,可不能葬送在明王的手中。”
洛心瞧着惠安帝的神情,小声提醒。
她还等着看好戏呢。
惠安帝适才反应过来,自己这是被气糊涂了。
瞥见惠安帝眸中一闪而过的慌乱,明王愈发得意,眼尾稍稍上挑。
“父皇这是害怕了?怕儿臣将父皇的事情都抖露出来?”
“你想如何?”
惠安帝不辨喜怒的询问,恰巧印证了明王心中的猜想。
“朝中一日未立储君,上下都不得安心,父皇何不采纳百官的建议再立太子?”
惠安帝眸子微微眯起,隔着人群看向明王,唇瓣轻启。
“那你觉得朕该立谁为太子?”
明王勾唇。
“父皇膝下只有儿臣和阿彦两位皇子,儿臣比之阿彦,不知优秀几何,更早接触朝政。”
明王顿了顿,接着说。
“且儿臣年长,于情于理这太子之位都是儿臣的。”
话音刚落,一阵唏嘘。
开眼了,大周建国百年来,头一次见这般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