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领袖卷之毛泽东(53)

53.领袖卷之毛泽东(53)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顺利确立,使**产生了抑制不住的喜悦。***他及时地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此后,**把工作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如何领导全国人民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上来,特别是思索、探寻一条与苏联不完全相同的适合于中国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集中探索,曾经有三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1955年冬到1957年春。

1955年11月间,**先后同15个省、市、自治区的党委书记共同商定了农业“十七条”。12月21日,**中央将“十七条”至各地征询意见。当天夜里,**即乘火车离开北京,先后到保定、邢台、郑州、武汉、长沙、南昌、杭州、上海、南京,找沿途的地方干部谈话,调查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直到1956年1月12日回到北京。在此期间,**对“十七条”作了反复的修改。其中1月14日的改稿增加为22条。1月17日前又增至36条。在1月17日的铅印件上,根据**前一次批注意见,增加了有关青年的一条,以及有关农业科研和技术指导的一条,共38条。1月18日的铅印件上,又增加了关于勤俭办社和工农联盟两条,共40条,从而形成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展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接着,**和**中央邀请了在北京的工业、农业、医药卫生、社会科学等各方面的科学家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文化教育界人士1375人对草案进行了讨论,并作了修改。1月23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这个《纲要(草案)》的修改稿,后又经最高国务会议通过。《纲要》一经公布,就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形成了全国农业生产的**。《纲要》反映了**展农业的一系列思想,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依靠提高农业技术展农业生产;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全党大办农业等。这些思想体现了**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农业展道路的最初探索。

1956年2月,**和中央一些领导人一起,分别听取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34个中央部门的工作汇报,历时近两个月。**仔细询问了各个部门、各条战线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从理论和政策的高度,反复地进行研究、思考。他还查阅了大量资料,研究了苏联等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并认真地观看一些设备、仪器以及技术操作表演。这是建国以后**对经济建设问题进行的一次时间比较长、内容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关于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思想,经过**中央政治局几次讨论,由**集中概括出来。4月25日,**在有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参加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这个讲话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初步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并进一步向全党提出探索适合中国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说,正确处理十大关系,是为了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围绕这一目标,**对如何处理好关系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优劣成败的十大矛盾,提出许多指导性的重要思想和原则。

对**《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进行热烈的讨论。4月28日,**根据讨论况做总结,又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他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在《论十大关系》等讲话中阐述的一些思想,构成中国**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指导方针。1956年9月召开的**八大明确提出:在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经济迅速增长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这样,**中央就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展,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共党史人物传领袖卷之毛泽东(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共党史人物传领袖卷之毛泽东(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3.领袖卷之毛泽东(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