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蒋介石不得不“节制”(5)
日本人又玩起了纯熟的老套路——策动汉奸,以华制华。这次被日本人选中的是一个叫张海鹏的人。此人出身绿林,是东北元老级的武人,也是一个清廷的忠心孤臣,在他的居室中,常年供奉着逊位的末代皇帝溥仪肖像,时而礼拜。在日军的策动下,他宣布脱离张学良而独立,自任边境保安司令,并起兵进犯黑龙江省。
可惜的是,张海鹏虽一心想借日军之势再造清廷,可打仗却不灵。在10月16日的江桥战斗中,他被马占山部击败。
马占山行伍出身,在与土匪作战中打出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他精瘦、光头、黑胡子,常穿黑马褂,脸上没有一点笑模样。就是这个小个子的光头中国人,令不可一世的关东军次在东北尝到了损兵折将的滋味。
关东军深知,军事上的节节胜利是他们一切军事冒险的最大资本,所以他们无法容忍马占山在江桥对日军军威的侮辱。他们决定亲自出兵,公然挑战参谋本部的要求。
关东军开始集结进攻马占山阵地的举动惊动了东京。日参谋本部从11月5日起,正式出“临参命”,企图制止关东军的军事行动。但是“临参命”却没有达到军令如山的效果,关东军依然我行我素,悍然动江桥作战。马占山部虽奋勇迎战,并给关东军以出乎意料的打击,但最后在日军的陆空联合攻势下,不得不放弃江桥阵地后撤。
关东军之所以连“临参命”也敢有所违背,除了跋扈成性的传统外,还受到陆军省的支持。陆相南次郎是个政治上的投机分子。当看到被关东军贸然动的战争搞得不知所措的若礼次郎内阁已是摇摇欲坠时,南次郎竟然要求内阁增兵支援关东军进攻黑龙江。这等于宣布陆军省与政府政策不合,陆相随时可以辞职而导致内阁总辞。12月11日,终于若内阁辞职,犬养毅受命组阁,由主张积极打破华盛顿体制的荒木贞夫大将出任陆相;12月23日,由元帅栽仁亲王顶替持重的金谷范三大将出任参谋总长,日本陆军中央部变得更好战了。
江桥失陷,日军兵锋指向当时黑龙江省的府齐齐哈尔。东京所担心的国际社会尤其是苏联对日军进攻北满的“强烈反应”并没有生。“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东京在大喜过望的好心中,不再提什么“临参命”了,准予关东军积极作战。
马占山不得不面对“上下一心”的日本作战,国民政府除了慰问电和嘉奖令外,不可能给予他任何实质上的援助。12月18日、19日,仅在日军动进攻两天后,马占山撤出了齐齐哈尔,黑龙江省的省会沦陷了。
在以马占山部为主力的黑龙江抗战中,中**队死伤约千余人,日军亦伤亡1181人,但绝大多数为冻伤者,阵亡仅103人。
日军在向北用兵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地处辽西的锦州。
锦州位于辽西走廊,依山面海,北宁铁路线由此经过,是控扼关内关外的咽喉要地。沈阳陷落后,张学良报呈南京国民政府,于9月23日把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行署和辽宁省政府行署暂设在了锦州,表示中国政府并没有放弃对东北的主权,而这一点,是意欲“领有满洲”的关东军所无法容忍的。可是在当时,进攻锦州却同样是投鼠忌器,因为北宁铁路是英国经营的,那是英国势力范围。于是日本权衡再三,决定不通过地面进攻,而是出动空军对锦州实施轰炸。日军的轰炸从10月8日开始,同时,还撒下所谓《告锦州市民书》,有“服从大日本帝**之恩威,反对张学良政府”之类的内容。
时间到了12月的中旬,日本内阁转换,陆军中央部开始积极支持关东军进攻锦州。为了避开国际关注尤其是英国人的不快,关东军于12月12日制定了《攻击锦州的方略》,主要内容是以“扫荡土匪”为名,调动地面部队向锦州方向进犯。日军参谋本部又经天皇批准,向关东军增派大批部队,以增加关东军的兵力。
大战在即,国民政府内部又起事端。因奉行不抵抗政策而受到国内巨大压力的蒋介石,在广州方面的挑战面前终于撑不住,只好以退为进,于12月5日宣布下野。本来,广州方面与日本之间也是暗通款曲,可是入主中枢后,面对国内舆论的压力和日本新政府更趋明朗的战争立场,也只有强硬起来再说了。于是12月25日,中央政府给张学良来了有“积极抵抗”要求的电令,政策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