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章苏秦连横(2)
苏秦又对魏王说:“大王的领地方圆千里,表面上看疆域并不辽阔,实际上魏国村镇房屋非常密集,牲畜都没有地方放牧了。***拥有众多的百姓、车马,道路上川流不息,昼夜不停,好似千军万马。我暗自估算,大王您的国家跟楚国不相上下。我听说大王军队规模庞大,武士、苍头军、敢死队各有二十万,仆从有十万、战车六百辆、战马五千匹,即便这样,还是想听从那些胆小怕事的人的意见,放弃抵抗,臣服秦国。我们赵王觉得可惜,所以派我向您建议,各国结成联盟,共同抵抗秦国,望大王您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就这样,联合抗秦的盟军中又多了一个国家。
苏秦已经成功联合了燕、赵、韩、魏,接着又去游说齐国了。他对齐王说:
齐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疆域绵延两千余里,装备精良的士兵几十万,粮食堆积成山。三军精良,再加上郊外二十县的五都之兵,向前进攻,好比利箭离弦,勇猛神速;阵前作战好比雷霆万钧,气势汹汹;解散离去,可比风雨扫过,不着痕迹。有了这样的军队,即使爆战争,也不用到路途遥远的泰山、清河、渤海一带去征兵。临淄城内有七万户居民,以我看,每户的男子都不少于三人。真的打起仗来,仅临淄城就可征够二十一万兵,都不用麻烦到边远县乡去征兵了。而且临淄城富庶殷实,百姓安居乐业,居民平时都以斗鸡、赛狗、下棋、踢球为娱乐。临淄的道路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人们穿的衣服连起来都能做成帷帐,如果众人一同挥汗,就好像下了一场雨。韩国、魏国那么害怕秦国,主要是因为与秦国是左邻右舍,一旦秦国来袭,连十天都支持不了,就要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如果韩国、魏国侥幸打败了秦国,自己也会元气大伤,无力坚守边境;如果败给秦国,那么马上就要面临国破家亡的危机。韩国、魏国进退维谷,所以对秦国作战才会十分慎重,宁愿屈服忍让。但是如果秦国来攻齐国,况就不一样了。秦国要长途跋涉,越过韩国、魏国,经过卫国阳晋之路,再跨过亢父的险隘,这一路道路狭窄,崎岖难行,骑兵和车辆都很难并行,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算秦国想率兵长驱直入,也要顾虑背后的韩、魏两国,害怕他们趁机占便宜,所以它看似不可一世,实际上顾虑重重,只是在虚张声势而不敢贸然动对齐国的进攻。显而易见,秦国是危害不到齐国的。而你们却因为被他们的声势吓倒,看不到秦国对齐国的无可奈何,一味地要向秦屈服,齐国群臣在这一点上非常失策。现在如果您愿意听从我的建议,那么齐国可以不用卑躬屈膝地臣服秦国,而是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强国,因此我希望大王您好好地分析一下利弊,考虑我的建议!
齐王也被说服了。
最后,苏秦又来到了六国中最强大的楚国,劝楚威王道:
楚国,方圆六千余里,装备齐全的军队数百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存粮十年都吃不完,有了这些资本就可以称霸天下,强国的地位毋庸置疑。唯一能和秦国抗衡的只有楚国了,所以秦国才会把您看成心腹大患。两国处于不能两立的地位,此消彼长,楚强则秦弱,秦强则楚弱。现在我为大王着想,不如和其他各国联合,从而使秦国孤立。只要大王您表明态度,愿意联合抗秦,我可以说服崤山以东各国常年给您进贡,然后让他们把江山社稷、祖先宗庙都托付给您,以后练兵整军,统一听从您的调遣。由此可见,联合结盟,则各国都带着自己的土地物产前来归附您,那楚国就是霸主;横向亲秦,则楚国要把自己的土地割出去,讨好秦国,表示臣服。这两种选择一个使您可以升到天上的云霄之间,一个会让您坠入地下的九层深渊,大王您将作何选择呢?
听了这些话,楚王也决定联合抗秦。
于是,苏秦的奔走游说,终于促成了六国的联合。苏秦当仁不让,成为六国联盟的纵约长,兼任六国的国相。他联合成功,向北回赵国复命时,车马随从成群,简直就是一个王君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