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十一烈士暮年(一)(34)

249.十一烈士暮年(一)(34)

其次,**三个世界理论的主旨,是联合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建立广泛的反对美苏霸权的国际统一战线。

***50年代,适应两个阵营对峙的格局,中国的口号是笼统地反对一切帝国主义。

60年代以后“反帝反修”

口号的提出,使中国处于“两个拳头打人”

的状况,这和国内的政治运动是一致的。

进入70年代,由于两个超级大国已成为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和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包括中国人民的共同任务和共同目标。

“两个超级大国既然要争夺世界的霸权,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不是你压倒我,就是我压倒你。

它们之间的妥协和勾结,只能是局部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它们之间的争夺则是全面的,长期的,绝对的……超级大国的争夺遍及全球。

……它们争夺到哪里,哪里就出现动乱。

只要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存在一天,这个世界就决不安宁,就决不会有什么持久和平,不是它们相互之间打起来,就是人民起来革命”

在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以反对苏联霸权主义为重点。

在此以前,中国一直以美帝国主义为斗争的主要目标。

1970年,**在著名的“五二○”

声明中还提出了“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

的口号。

之所以从主要反对美帝转向主要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这是**分析了全球战略态势和中国周边安全之后的决策结果。

60年代以后,美苏力量对比生了较大变化。

苏联利用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和“全球战略”

的漏洞,加紧对外扩张,与美国争夺霸权。

勃列日涅夫集团趁美国经济危机和在越南战争中的困境,极力缩小与美国经济实力的差距,加紧军备竞赛,向美国展开全球攻势,使苏联在军事力量上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美国,显示出咄咄逼人的势头。

“在欺负人方面,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超级大国尤为恶劣。

它出兵占领了自己的‘盟国’捷克斯洛伐克,它策动战争,肢解巴基斯坦,它说了话不算数,毫无信义,唯利是图,不择手段”

[16]对中国而,进入70年代后,苏联变本加厉地**,展成为直接的军事对抗。

这种况下,中苏分歧再也不只是意识形态的分歧,而是反对苏联“社会帝国主义”

的斗争。

这对世界和中国都构成比美国要强烈得多的威胁,因此必须成为世界反霸斗争的重要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斗争的主要力量是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

“两个超级大国为自己设置了对立面。

它们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激起了第三世界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强烈反抗”

[1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曾指出:在两个大国即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一个极其辽阔的地带,这个中间地带“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尽管那时这个“中间地带”

中的许多国家还依附于帝国主义宗主国,远未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但**以他番茄的洞察力看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已经或将要起到的巨大历史作用,从而打破了战后初期世人对大国的迷信和对小国的歧视。

1961年9月,“不结盟运动”

确定了不结盟的、独立自主的原则和反帝反殖的立场,成为独立于美苏之外的第三种政治力量。

此后,第三世界国家越来越多地在国际事务中采取既不依附于美国也不从属于苏联的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使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基本政治格局大为改观,注入了南北矛盾的新因素。

**密切注视着这一变化,1966年他指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革命风暴,定将给整个的旧世界以决定性的摧毁性的打击”

[18]这较之中间地带理论,对他们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又前进了一步。

到了70年代,第三世界驾驭国际事务的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

**看到了第三世界人民中潜藏着巨大的能量,既是对“大国主宰论”

的否定,又是对世界人民力量的热肯定。

第二世界的达国家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们的两面性,即对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国家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联系的一面。

对两个超级大国,既受到其欺负和控制剥削,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广大展中国家,也有进行压迫剥削的一面,但又能与它们一起进行反对超级大国的斗争。

第二世界的达国家是第三世界国家反对超级大国斗争中的同盟军,是可以争取或联合的力量。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毛泽东传(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毛泽东传(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49.十一烈士暮年(一)(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