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理想社会应该没有战争(2)

52.理想社会应该没有战争(2)

穆勒的聪明好学令父亲对他十分器重,因此,父亲的教育成为当时穆勒接受最先进学术思想的最初来源。穆勒认为人在成长的初期,只要经过适当的训练,可以吸收和理解的数量远超过常人所能想象。他谦逊地表示自己并非禀赋特异,但经过这样的训练,一样能够具有一定程度的思辨能力。

拥有天才身份的同时,穆勒还是个种,他与后来成为其妻子的泰兰夫人相识在1830年,当时穆勒25岁,泰兰夫人23岁,但是直到二十多年后,泰兰的丈夫去世,他才与她结婚,成为终身伴侣。二十年来,穆勒一直过的是柏拉图式的恋爱生活,他对泰兰夫人倾注了他全部的爱慕之,却没有丝毫越轨行为。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与泰兰夫人相识不久,就觉得她是最值得钦慕的一个——不仅美丽、敏慧,有突出的自然风度,更有坚强而深邃的感,她不断地自求完善,在思想与才智方面的展甚至超过了诗人雪莱。

泰兰夫人去世后,穆勒就在她的墓地旁购置了一所茅屋。在生活方面,他完全遵循她的宗旨,竭力按照她的思想规定自己的生活。可以说:她对他的赞许是对他的一种标准,他对她的纪念也是他的一种信仰……

在近代教育方面,穆勒深信逻辑这门科学是最容易训练人成为一个具有正确思维的思想家的。他年轻时最爱读贝克莱和休谟的论文,加上孔德和他父亲的影响,使得他的哲学思想基本上继承了英国经验论哲学的传统。

父亲对穆勒的教育以功利主义为伦理学的基础,这主要是因为边沁和穆勒的父亲是至交。事实上穆勒自己也和边沁有过接触,他小时候,常常去拜访边沁,功利主义学说对他来说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的,这对穆勒的哲学、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穆勒还曾在边沁死后负责整理其著作,据他说:边沁的功利主义立法原理已经将这之前的道德立法理论彻底推翻了。

在穆勒看来,边沁功利主义关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既表明了人类道德行为的动力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而不是个人的自私利益;也表明了效果是道德伦理的是非标准,而不是动机,这效果就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后来,功利主义的这些原理成为穆勒观察问题的根本观念和哲学思想。他一生创作的作品,主要有《逻辑学体系》《奥古斯特·孔德和实证主义》《关于宗教的三篇论文》《政治经济学原理》等,其中《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在很长时期内曾作为当时的大学教科书。

人生为何不同

◎悲观是一种有用的解毒剂

在哲学家当中,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者叔本华是一个在很多方面都与众不同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哲学家中大多数都是乐观主义者,而叔本华却是个悲观主义者。与康德、黑格尔相比,他不属于“学院派人士”,但又不完全在“学院派传统”之外。

1788年,叔本华生于但泽(今波兰格坦斯克)自由市的一个商业望族家庭中。在他父亲的眼里,英国是自由理智之地,他痛恨普鲁士总是侵扰但泽的独立。1793年,普鲁士吞并了但泽,叔本华一家迁居到了汉堡,十年后,15岁的叔本华去了英国,进入了一所寄宿学校继续学习,但是很快便又回到了汉堡,做了商店职员。

然而,在叔本华内心深处,他还是向往过上文人学者式的生活的。在他父亲过世后,他的母亲准备送他回学校继续接受教育。于是,1809年叔本华进入格丁根大学学习,在这段时间里,他接触到了康德的哲学,之后又到柏林大学学习科学。八年后,他在柏林大学当上了无俸讲师,一直独自一人居住在德累斯顿。

1818年年终,叔本华表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这是他的主要著作之一,在他自己看来,这本书非常重要。然而,令人感到难过的是,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到他的这本书。直到第二版面世多年之后,他才得到了他渴望得到的一些关注与赏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北大哲学课(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北大哲学课(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2.理想社会应该没有战争(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