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一次难忘的追踪采访(1)

25.一次难忘的追踪采访(1)

专业从事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屈指算来已近二十个年头。***期间,我曾做过无数次的新闻采访,写过无数篇的新闻稿件,但能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而11年前那次关于“宜川县英旺乡人大门窗被砸工作瘫痪”事件的追踪采访和由此而产生的系列报道,却使我至今记忆犹新,总觉难以忘怀。

那年,我在《民声报》做要闻版的编辑。记得是5月16日的中午,我们几位编辑饭后午休聚在一起聊天,时任副总编的杨讲生无意间从编辑部的桌子上现一份来自宜川县英旺乡人大的投诉材料,标题是《关于迅速查明并公开英旺乡人大被“砸”事件真相的请求》,落款是宜川县英旺乡人大主席王永斌。作为《民声报》的要闻编辑,我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起严重的违法事件和政治事件。机关报新闻记者的政治责任感促使我即刻向领导请缨,要求前往采访报道。得到领导赞同和支持后,第二天一大早,我便搭上了省城去陕北的公共汽车。

夏日的陕北大地,一片片、一方方的绿幔,将那原本裸露的黄土坡地严严实实地覆盖起来:吐穗的麦田,扬花的果园,还有那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土丘上,绿树成荫,绿草如绒,似在默默地向人们展示着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丰硕成果。特别是马路两旁,一簇簇、一行行的洋槐树上蓬勃茂盛、雪白晶莹的洋槐花,把醉人的芳香飘进南来北往的各种机动车厢,在明媚的阳光下,以她那迷人的芳姿在迎接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下了长途大巴到达目的地时,已是下午5点30分了。为了赶时间,我顾不上长途劳顿的疲惫和一天未餐的饥肠,先上街找了个电话亭,打通了英旺乡政府办的电话,又通过对方得知被拒门外不能上班的人大主席王永斌家的住处。当我叩开王永斌家门并说明身份和来意时,王很激动,他没想到《民声报》对他所反映的问题如此重视,记者来得这么及时!

通过短暂的接触,我分明感到,这位四十挂零的王永斌是个诚实、稳重、很有主见的人。他在部队入的党,当过战士、副班长、班长。复转地方后,先在本县寿峰乡任党委副书记兼纪检书记,后在县乡换届时,被选为英旺乡人大主席。当面听完他对乡人大门窗被砸事件的口述,我的心里便有了一定的底。第二天一上班,按照相关程序我赶到宜川县委组织部,碰巧组织部全体干部参加全县组织工作会议。我又赶到会议所在地的县政府招待所,在“会务组”纸牌下见到了组织部的几位年轻干部。我说明了身份和来意,对方竟漠然地说,领导正在开会,忙着哩。我又请他们给领导打个招呼或留个,对方却摇着头说领导在主席台上坐着不能打扰。无奈,我只好返身赶回县委机关大院,径直找到县人大办公室。

听说我是《民声报》的记者,负责接待的办公室赵副主任十分高兴,非常热。我请他尽快转告常委会领导,此次来宜川主要想调查了解一下英旺乡人大主席团门窗被砸的事。赵副主任一边爽快地应承着,一边动作麻利地给我沏茶,然后迅速赶往县委组织工作会议现场去传话。10分钟后,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罗焕堂就回来了。罗副主任为人热诚恳,嗓门极高。他愉快地接受了记者采访。罗副主任告诉说,英旺乡事件从生到现在已经半年时间了。经县上初步调查得知,近两年来,王永斌因在抓人大监督工作方面与乡党委书记的诸多意见相左,而且多次与之生口角争执。去年11月14日中午,乡政府文书奉命要从乡人大办抱走配给王永斌主席的电视机,王不同意,文书说是书记指示必须搬走。王十分气愤,于晚饭时当着众人的面质问党委书记,使其很难堪。晚上,王永斌在烟站和几位老乡聊完天,回机关后现宿办合一的办公室门窗被砸,钉在办公室门口的人大主席牌子也被摘掉,既无法住宿,又无法上班,王永斌便连夜乘车回了家。此后不久,乡党委书记以公函的形式将人大主席“介绍”回县上,但被县人大领导坚决拒绝了。就此问题,罗副主任极其严肃地指出,这是一起荒唐的、违反法律程序的事件。《地方组织法》明确规定,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选举产生,其地位和职权具有法定性,可以独立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任何组织及个人都不能随便任命、指定和撤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的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期相同。确因工作需要调离本乡镇者,本人必须给乡镇人大写出书面辞职报告,交由选区选民表决通过之后,其职务方能终止。罗副主任接着说,英旺乡人大门窗被砸事件生之后,该乡主要领导理应尽快查明肇事者做严肃处理,并及时将人大主席办公室修复,使其正常开展工作。遗憾的是,他们非但没有这样做,还以种种借口将人大主席“介绍”回县上,这种做法十分错误,也与《地方组织法》相悖。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追赶春天的脚步(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追赶春天的脚步(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5.一次难忘的追踪采访(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