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第四十一章.中心与边缘,中国未来地缘格局(33)

53.第四十一章.中心与边缘,中国未来地缘格局(33)

格鲁派:格鲁派(dge-lugs-pa)中的“格鲁”一词汉语意译为善规,指该派倡导僧人应严守戒律。又因该派认为其教理源于噶当派,故称新噶当派。由于此派戴黄色僧帽,故又称为黄教。格鲁派既具有鲜明的特点,又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因而很快后来居上,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派别之一。该派奉宗喀巴大师(1357一1419)为祖师。宗喀巴于1402年和1406分别年写成《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为创立格鲁派奠定了理论基础。1409年正月,宗喀巴在拉萨大昭寺次举行祈愿**会,同年又在拉萨东北兴建甘丹寺,并自任住持,这是格鲁派正式形成的标志。后来,该派势力逐步扩大,修建了以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等为代表的寺院。清代以来,格鲁派寺院有了很大展,除拉萨三大寺外,扎什伦布寺、昌都寺,青海塔尔寺、隆务寺、佑宁寺,甘肃拉卜楞寺、卓尼寺,四川格尔底寺、甘孜寺,云南中甸的格丹松赞林寺,北京雍和宫等也都是格鲁派的著名大寺院。

活佛转世制度的采用是格鲁派走向兴盛的转折点。清代格鲁派形成**、班禅、章嘉活佛(内蒙古)、哲布尊丹巴(外蒙古)四大活佛转世系统。

格鲁派的佛教理论继承阿底峡所传的龙树的中观应成派思想,主张缘起性空。所谓缘起,即待缘而起,也就是说一切法的产生均有原因;性空则是自性空的略写,一切法均无自性,从缘而起,这便是缘起性空。修行上采取“止观双运”的修行方法,止观兼重,即主张止往修、观察修两种轮次修习。格鲁派认为,修止就是把心安住于一境,如果得到轻安之感,即是止的本体;修观就是通过思维而得到轻安之感,此为观的本体。修习应止观相互配合,由止到观,由观到止,而达涅。格鲁派认为戒律为佛教之本,因此重视一切微细教法,要僧人以身作则,依律而行。在显密两宗的关系上,格鲁派则强调先显后密的修习次第和显密兼修的方法。格鲁派寺院组织严密。较大的寺院一般分寺院、札仓、康村三级,而且各有管理组

参考书目:

杰弗里·帕克著,傅景川译,《剑桥战争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

杰弗里·帕克著,刘从德译:《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新华出版社2003年。1月版。

罗伯特·布鲁斯等著,崔建树,魏丽译,《图解世界战争战法-拿破仑时代》,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版。

西蒙·安格里姆等著,周桂银译,《图解世界战争战法·古代》,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

h·g·威尔斯著,曼叶平译,《世界史纲》,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2月版。

保罗·罗杰斯著,肖欢容译,《失控:21世纪的全球安全》,新华出版社2004年1月版。

西德博特姆著,晏绍祥译,《古代战争与西方战争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1月版。

尼尔?弗格森著,曾贤明,唐颖华译,《文明》,中信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尼尔?弗格森著,雨珂译,《帝国》,中信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尼尔?弗格森著,颜筝译,《虚拟的历史》,中信出版社,2012年3月版。

弗里德里克·a·哈耶克著,王明毅,冯兴元译,《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8月版。

阿诺德·汤因比,池田大作著,荀春生等译,《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1月版。

安德鲁·兰伯特著,郑振清,向静译,《风帆时代的海上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阿诺德·汤因比著,萨默维尔编,郭小凌等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版。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可能进行的六场战争4:不可能的战争(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可能进行的六场战争4:不可能的战争(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3.第四十一章.中心与边缘,中国未来地缘格局(33)

%